大魏能臣 第685节

“二位将军弃暗投明,归顺朝廷,真是可喜可贺呀至于战场之事,不打不相识,以后还要多多亲近才是!”

曹操没有冷落降将,亲自上前敬酒,言语安抚的也极好,明白的告诉二人,你们是归顺朝廷,不是投降曹军,此乃大义之举不过是偷换了一个概念,却保留了二人的面子,手段之高,让人称赞!

“多谢丞相大人不杀之恩,从此以后,我等跟随左右,冲锋陷阵,九死无悔!”

马延、张凯感动的热泪盈眶,纷纷跪倒在地,行大礼参拜,他们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吃谁的饭,又该为谁效命了!

酒宴进行到了深夜时分,一众将领带着丰厚的赏赐,纷纷尽兴而归,如此豪饮之下,曹操也是步履蹒跚了,在儿子曹彰的搀扶下,返回寝室休息了!

“马延、张凯不过是降将,武艺平常,贪生怕死,不杀他们已经开恩了,父亲大人何必厚待呢?”

寝室内没有外人,曹彰低声的抱怨起来,三公子生性豪爽,痴迷武艺,最崇拜豪杰勇士,鄙视贪生怕死之人,尤其是战场降将,没有骨气,真是一百二十个看不起!

“哈哈!吾儿豪气干云,日后必为大将之才,执掌千军万马,不过吗,为人处世,最好心存一丝善念,能制以服,不制以死,再说了,袁军战败乃是冒进之故,与马延、张凯二人无关,何必多伤人命呢?”

曹操饮酒熏醉,头脑却不糊涂,自家三子心地光明,悍勇无畏,这是他的优点,不过吗,缺点也同样明显:有勇无谋,遇事冲动,这样的性格可以为将,却难以为君,真是可惜了!

另外吗,为了保持父亲的光辉形象,有些事情曹操不好明说,自己厚待马延、张凯二人,乃是‘抛砖引玉’之计,显露胸襟,树立榜样,用来分化瓦解敌军之用的!

试想呀,两个普通将领投降之后,尚且高官厚禄呢,那些名将归顺过来,又该是何等待遇呢,这件事情传到袁军大营,张郃、高览之类,岂会不动心思呢,日后再有类似的战事,必然是降将如潮,降官如毛,河北人马必败无疑了!

这个计策很厉害,却有失光明磊落,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曹操心里也明白,这种阴谋权术吗,次子曹丕心领神会,四子曹植点拨可通,至于三子曹彰吗,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还是放弃吧!

称霸天下,在于人心,可惜呀,人心易服,儿子难教,阴险的不可靠,聪明的缺城府,光明的又没心机,数十年之后,曹家的大权交付何人呢?

第二百一十一章反客为主

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怀恨,一日也迟’,袁绍就是个心胸狭小之人,自从战败之后,每天都会登上高台,瞭望黄河南岸,苦思报仇之计,尤其是那座‘京观’,就像一根耻辱柱,狠狠的蹂躏着他的自尊心,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报仇雪恨’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呀,袁绍心里也清楚,论起文韬武略、征战杀伐,自己略逊曹操一筹呢,二人公平对决的话,自己一点胜算也没有,可越是互相比较,嫉妒之火就越旺盛,煎熬心肺,寝食难安呀!

一人智短,两人智长,三人可以纵论天下,袁绍当即决定,召集一众文武大员,齐聚在中军大帐,共同商议破敌之计,无论如何,也要打败对手,一雪前耻!

“曹贼残暴不仁,用河北将士的尸骨,修筑‘京观’,炫耀武功,此仇此恨,纵然倾尽东海之水,也难以洗刷干净了,我等必须杀过黄河,报仇雪恨,诸位有何良策,还请畅所欲言!”

说话的时候,袁绍手握宝剑,面色铁青,可见心中如何愤怒了,不过吗,吃一堑,长一智,打了一个大败仗,他反而能够听取一些建议了!

“启禀主公,河北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利在旷日持久,打上一场消耗战;曹军骁勇善战,可惜供应不足,需要速战速决,才有一丝胜算!

既然如此,何不‘以我之长,克敌之短’呢,主公可以屯兵北岸,不战不和,不攻不走,慢慢的消耗下去,短则三年,长则五载,曹军后援耗尽,必然全线奔溃,我等可以不战而胜呀!”

谋士田丰站了出来,他的心里非常清楚,论起统帅英明、将校骁勇、士兵善战,河北集团全都处于劣势,不如打一场消耗战,用时间来战胜最强的敌人--曹营集团!

五年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很漫长,可是放在天下争霸,也就不值一提了,遥想当年,秦始皇吞并六国,用了十五年时间,在此之前,秦国更是奋七世之余烈,以整整两百年时间积攒国力,这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袁绍、田丰、沮授、许攸、张郃、高览等人,皆在壮年时期,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完全可以坚持五年,慢慢的消耗死敌人,最后攻克许昌,席卷中原大地!

以五年的时间,换上一座万里江山,这个代价绝对值得了,只要是一个明白人,绝对不会摇头的,除非他已经疯狂了

“元皓先生言之有理,河北地大物博,粮草充足,消耗上几年没有问题!”

“曹贼控制的徐、豫、兖、司、凉五州,蝗灾、旱灾不断,粮食收获有限,最多两年时间,他们就得饿的吃人了!”

“贼弱我强,贼饥我饱,慢慢的消耗下去,就能活活的饿死他们了,曹贼再有本领,也变不出粮食来吧?”

田丰打消耗战的办法,引起了众人的共鸣,纷纷出言称赞,本来就是吗,兵家相争,无所不用其极,刀剑、烈火、洪水、瘟疫都是灭敌的利器,能把敌人活活的饿死,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好勇斗狠,白刃相搏,那是匹夫之勇,不为兵家之道!

一番讨论下来,在场的文武大员,九成九都支持了田丰,打上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慢慢的消磨死曹操,不过吗,有一个人坚决反对袁绍!

还是那句话,对岸高耸的‘京观’,就像是一根芒刺,狠狠扎在了袁绍心里,让他日夜寝食不安,别说是五年时间了,就是五天他也熬不住呀,恨不得立刻杀过黄河,报仇雪恨呢!

问题是,大家都赞成了田丰的计划,所谓‘众怒难犯’,袁绍再是专横霸道,也不能直言反对呀,所以呢,他选择了沉默不语,在这种军政会议上,沉默的意思就是不赞成,也就是坚决反对了!

“哗!嗖!嗖!”

这下子麻烦了,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计划的再好,当家人不同意,一切皆是白费了,沉默一阵之后,众人互换眼神,偷打手势,寻找破局的办法,不打消耗战,也不能贸然进兵,那该如何是好呢?

“黄河万里,渡口众多,何必死盯着白马一处呢,不如分兵延津,齐头并进为妙,同时派出游骑兵,骚扰各处渡口,让曹军来往奔驰,白白的消耗军力,我军则以逸待劳,趁机杀过黄河去!

过河之后,不与之交战,而是扎下营寨,修筑壁垒,缓缓的向前推进,一点点的压缩曹军的空间,此乃‘反客为主’之计也!”

关键时刻,沮授站了出来,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既可以立刻行动起来,四处的骚扰曹军,让主公袁绍出一口恶气,又不必立刻决战,而是慢慢的推过去,也算是变相的‘消耗战’吧!

“公与先生所言,甚合孤意,立刻分派人马,进攻延津渡口,让曹贼难以招架,再让蒋奇统兵五万,渡过黄河去,在白马城对面下寨,咱们抢占个立足之地!”

袁绍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反客为主’的计策,很合自己的胃口,不禁在心中给沮授画了一个红点,同时也给了天丰画一个大黑点,直言上谏之人,总是很讨厌的!

“主公英明,先生妙计,依照此计行事,定能挫败曹军,报仇雪恨!”

事到如今,众人也无法反对了,好在沮授的办法也不错,把危险降到了最低,剩下的事情就看天意如何了!

因为不肯忍耐一时,袁军原本十成的胜局,变成了九成九,剩下的一分吗,就是天机变数了,可能无关紧要,也可能逆转乾坤!

“呜!呜!呜!”

白马大战数天之后,巡逻的曹军士兵发现,又有一支袁军渡过了黄河,人数约在五万以上呢,军情紧急,不敢怠慢,他们立刻吹响牛号角,发出了警报!

听到号角声,城内的曹军行动起来,他们登上城头,运来大批的箭支、滚木、石块、费油准备跟上次一样,好好的招待下敌人,立下军功,换取赏赐,可是大伙鼓足了气力,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袁军的行为却让人目瞪口呆!

数万袁军渡河之后,没有进攻白马城,而是在河岸边上,挖掘壕沟,搭建帐篷,扎下了一座营寨,还安置了很多的哨兵,摆出一副防守的架势一直到黄昏时分,有徐徐的炊烟升起,他们开始埋锅做饭了!

第一天过去了,袁军大营毫无动静,对此,曹军将士没太在意,以为对方吃饱喝足之后,就会前来攻城了,因此上,他们紧守城防,日夜巡逻,耐心的等候大战来临!

第二天,袁军士兵没有攻城,依旧挖掘壕沟,修筑壁垒,摆出一副防守的架势,不过吗,他们的营寨向前推进了一百步,对于偌大的战场而言,这个距离微不足道,战马几个跳跃就过去了,因此上,曹军没有行动,依旧坚守城池!

第三天,袁军挖掘壕沟,修筑壁垒,向前推进营地的范围,不多不少,就是一百步距离!

第四天,还是挖掘壕沟,修筑壁垒又先前推进了一百步!

“杀!杀!杀!”

第八天,城内的曹军待不住了,派出一支精锐游骑兵,冲击对方的营地,试图‘引蛇出洞’,进而一举歼灭袁军,那知道,袁军士兵根本不出来,就像乌龟一样死守营地,只要曹军骑兵一走,他们继续挖掘壕沟,修筑壁垒

第十天,听到袁军的奇怪举动,曹操也坐不住了,带领一众文武登上城头,亲自视察情况,对方不来攻城,一个劲的挖掘壕沟、修筑壁垒,这是什么意思呢?

另外吗,延津渡口传来消息,数万袁军渡过了黄河,也是一个劲的挖掘壕沟,修筑壁垒,不停的向前推进营地,张绣带兵出击,几番血战下来,没能杀退敌人,双方僵持不动了!

首节上一节685/14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