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董卓入京之后,天下大乱,诸侯四起,汉室衰微,皇权不振,刘协东奔西跑,差一点小命不保呢,后来到了许昌城,也是权臣手中的傀儡,一点实际权利也没有,之所以稳坐龙椅之上,皆因诸侯们互相牵制,不能轻举妄动罢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袁绍、曹操两个人了!
如今官渡大战结束,袁绍大军一败涂地,麾下人马折损殆尽,原本互相制约的力量,也就失去了平衡性,曹操野心勃勃,权势上日益扩大,步步逼近九龙宝座,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呀!
现在刘协希望的是,袁氏父子咬紧牙关,死守河北四州之地,尽量的支撑上几年,或者吗,再崛起一支新的力量,从外部牵制住曹操,让他不敢轻举妄动,自己也好慢慢图谋,争取一举除掉权臣,中兴大汉社稷!
问题是,天下豪杰不少,袁绍、孙策、刘表、刘璋、张鲁割据城池,手握重兵,皆为一方强大诸侯,谁又能牵制住奸雄呢论起文治武功、御人之术,他们实在差的太远了!
想到这里,小皇帝-刘协目光转动,在武将的序列之中,找到了一副小黑脸-气势内敛,不动如山,正是大司马-萧逸“萧郎足智多谋,手握重兵,若能为朕所用,大汉还有一线生机--可惜呀?”
“袁绍乱臣贼子,大举起兵南下,试图攻克许昌,篡夺大汉江山,幸赖将士效命,阵前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强敌今日召开朝会吗,就是想商议一下,如何犒赏有功之臣?”
就像以前的朝会一样,行过君臣之礼后,小皇帝就一言不发了,乖乖的做个木雕泥塑,朝廷的军政大事,曹操一言决之,根本不做任何请示!
“官渡大战期间,丞相亲临战阵,指挥有方,以弱胜强,大破袁贼,论功绩无人可比呀!”
“丞相大人内辅政务,外讨叛逆,功德之盛,旷古未有,必当厚加封赏,方可酬其功勋!”
关于犒赏的事情,丞相府早就决定下了,今天来到朝堂之上,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文武百官纷纷进言,认为丞相大人英明神武,守护江山社稷无恙,应为大汉第一功臣,不过吗,如何封赏是个难题?
论官职,曹操是大汉丞相,执掌军政大事,手中权利之大,天下无人可比;论爵位,册封为武平县侯,拥有食邑一万户,作为一名异姓臣子,已经是登峰造极;论待遇,剑履上殿,参拜不名,进出皇宫,随心所欲,堪称是无冕之王!
如此高的官职、爵位,要想再加封赏的话,真不是一件容易事了,因此上,一些阿谀奉承之徒提议,加封曹操为公爵,赐予九锡,相仿周公之事,辅佐当今天子,总督一切军国大事,此提议一出,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文武百官惶恐至极,小皇帝更是寝食不安,一夜之间噩梦不断!
要知道,汉高祖-刘邦杀白马盟誓:‘非刘姓不得封王,非功臣不得封侯’,因此上,臣子的最高封赏就是侯爵,就连霍光、窦宪、梁冀、董卓几位权臣,飞扬跋扈,废黜天子,也没敢破坏祖制呢!
当然了,万事皆有例外的,大汉四百多年统治中,唯一的公爵就是-王莽,曾经封爵:‘安汉公’,执掌一切军政大权,而后代汉自立,做了八年的‘新朝’皇帝,因此上,汉家君臣对公爵格外敏感,一旦曹操获得这个爵位,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王莽呢?
万幸的是,恐惧没有成为现实,册封公爵的提议被否决了,还是曹操亲自否决的,严禁任何人议论比事,倒不是奸雄心慈手软,对公爵之位不敢兴趣,而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现在的天下大势吗,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又取得了官渡大胜,已经是最强的一股势力了,不过吗,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袁绍仍拥有河北之地,实力上不可小觑呢,再加上孙策、刘表、刘璋、张鲁割据一方,手握重兵,同样也不能轻视!
一旦曹操自立公爵,诸侯们以此为借口,就会组成多方联军,共同进攻许昌城了,俗话说:猛虎难架一群狼,曹军再是骁勇善战,也架不住诸侯联军吧,就算是侥幸取胜了,也要付出惨重代价,对于平定天下九州,带来很不利的影响!
再者吗,汉室四百年基业,盘根错节,深入人心,拥有不少死忠之臣,愿与大汉共存亡,就连荀彧、荀攸之流,内心也是倾向汉室的,曹操一旦强称‘公爵’,朝廷必然四分五裂,一场腥风血雨下来,不知死伤多少人才呢!
外有诸侯,虎视眈眈,内有汉臣,誓死不从,正是考虑到这两点,曹操否决了封公爵之事,要想争霸天下,即要有武功,也需有权谋,没必要为小小虚名,弄得引火烧身呀!
曹操不愿意做公爵,可是丰功伟绩之下,又不能没有封赏呀,这可真是个难题了,好在群臣别的不行,权术之道却很精通,一番讨论之后,拿出了变通之法,共计三项封赏:
首先:加封曹操‘大汉摄政丞相’的称号,总督一切军政大事,位列文武百官之上,以前挟天子以令诸侯,毕竟只能做不能说,现在没有问题了,拥有了‘摄政丞相’之名,可以明正言顺的,代天执政,凌驾群臣,真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其次:给曹操增加三郡食邑,共计是五万户,这个数字超过了县侯,堪称一位诸侯王的封地,这叫做‘没有王侯之名,却有王侯之实’,丢掉一些虚名,换来极大实惠,一点也不吃亏呢!
最后:确认曹操的直系祖先,乃是开国功臣之一-曹参,并且昭告天下,载入青史,要知道,曹操是太监养孙,出身污秽至极,饱受世人的白眼,现在好了,洗白了自己的出身,对以后的政治生涯,具有极大的帮助呢!
“丞相大人功盖华夏,仁德无双,受此三项封赏,乃是天经地义天下万民,拭目以待!”
就这样,三项封赏一出来,曹操频频点头,表示非常满意,群臣溜须拍马,称赞之声不绝,小皇帝翻着白眼,心里面不高兴,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加盖上玉玺,正式颁布天下了!
接下来吗,大朝会继续进行,又是一番议论之后,确定了第二位功臣-萧逸,如何封赏这位大司马,又成了一个大难题,萧郎功高,赏无可赏?
第二百七十四章论功行赏,加官进爵(中)
皇城之内-麒麟殿上,气氛凝重,寂静无声,文官们冥思苦想,满脸阴云,武将们束手无策,抓耳挠腮,大家如此的失态,皆因遇到了一个难题,一个必须面对的难题--萧郎之功,如何封赏?萧郎之功,赏无可赏!
自从曹营集团崛起以来,对内励精图治,对外屡战屡胜,仅用了七八年时间,就成为了天下最强势力,占据了五州之地,拥有兵马数十万众,四方诸侯,无人可敌!
如此丰功伟绩,谁的贡献最大呢曹操英明神武,知人善任,乃是最佳领袖人物,也是文治武功第一人,继续往下排位吗,大家的答案也很一致:第二功臣-萧郎莫属!
萧逸足智多谋,屡献奇策,化解了无数危机,至于征战沙场,更是无人可比,三峰山下-大败袁术,下邳城外-围杀吕布,夺取关中、扫平西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曹营拥有的地盘,一半是萧逸夺来的!
刚刚结束的大决战中,萧逸起到的作用,堪称是‘力挽狂澜’,遥想当初,袁绍挥师南下,猛攻黄河隘口,孙策出兵北上,侵略淮南之地,刘表、张鲁、西羌、匈奴皆是蠢蠢欲动,想要分上一杯羹,面对天下诸侯的围攻,曹营集团势如累卵,差一点就万劫不复了!
生死存亡之际,萧逸凭着满腹韬略、诡诈手段,硬是以少胜多,打败了周瑜,重创了孙策,江东人马折损过半,物资损失不计其数,灰溜溜的逃回去了,没有三年五载,休想恢复元气,南北夹击的形势,也彻底的失败了!
接下来,萧逸又跑到了徐州,从豪强大户的口袋里,硬是要出了十万担粮食,全部送往官渡前线,解了曹军的燃眉之急,否则的话,不知饿死多少将士呢,而后夜渡黄河,夺取黎阳城,一举切断了袁军的退路,河北几十万人马,顷刻间土崩瓦解
有功则赏,有过则罚,天经地义之事,萧逸战功无双,若不厚加封赏一番,于情于理说不过去呀,问题是,怎么赏赐这位大功臣呢?
萧逸今天二十六岁,已经官拜-大司马、封爵-无愁乡侯,拥有食邑三千户,文武百官之中,谁能与之相比,至于执掌的兵马,更是不用多说了,玄甲军、陌刀兵、陷阵营、丹阳兵、掘子军天下精锐,皆在手中!
年纪轻轻,手握重兵,战功显赫,官高爵重,天下九州俊杰之士,谁人能与萧郎争锋,翻开青史看一看,两汉四百多年岁月中,只有大名鼎鼎的冠军侯-霍去病,可以前后辉映、并驾齐驱了!
不过吗,霍去病英年早逝,只活了二十四岁,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也省掉了很多的麻烦事,萧逸则不一样了,身强体壮,无病无灾,一顿饭能吃一只烤羊羔,喝上两坛子烈酒,再活个七八十年的,一点问题也没有呀,估计满朝文武都入土了,他还是活蹦乱跳的呢!
大争之世,龙蛇起陆,如画江山,谁主沉浮?--萧逸已经是大司马了,手中又握有重兵,按照他崛起的速度吗,二十年之后,可与曹操并驾齐驱,四十年之后,必然执掌天下权柄,萧郎前途,不可限量呀!
如此问题也就来了,不封赏萧逸吧,怕是寒了功臣之心,军中将士也不答应的,继续封赏萧逸呢,他的权柄必然加重,日后恐怕难以制约了,要知道,人性都是自私的,天下无论是姓刘、或是姓曹,都不允许姓萧的崛起呢!
“刷!-刷!-刷!”
想到其中利害关系,文武百官齐齐摇头,以他们的智力水平,无法解决此事了,稍有不慎的话,自己也会陷进麻烦中,还是袖手旁观为妙呀,至于萧逸的封赏吗,让丞相大人决定吧!
“哈哈!-萧郎出兵淮南,大败小霸王孙策,偷袭黎阳城,截断了袁军的退路,功勋卓著,有目共睹,老夫身为大汉丞相,岂能不厚加封赏呢?”
九龙御阶之上,曹操手捋长髯,仰天大笑,一副豪气干云之态,可是内心之中吗,却是暗暗的叫苦,作为萧郎的岳父大人,真的是压力山大呀!
曹操一代奸雄,心思深如大海,执掌天下军政事务,对权利最是敏感了,他的心中何尝不知道,萧逸的权利太重了,恐怕难以驾驭呢,有心削其权柄、收其精兵,可是反复权衡之后,又迟迟的不敢动手呀!
首先,萧逸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乃是朝廷有功之臣,而且为人精明,一向是滴水不漏,根本就抓不住把柄,一旦无罪而受处罚,恐怕会动摇人心,对于曹营集团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天下大乱,九州未定,袁绍、孙策、刘表、刘璋、张鲁、公孙度割据一方,手握重兵,抗拒朝廷的政令,要想平定各路诸侯,还需要萧逸统兵上阵,攻城略地呢,现在就‘收剑回鞘’,等于是自废武功,时机尚且不成熟呀!
最后呢,萧逸执掌兵马多年,军中的威望极高,马六、大牛、典韦、高顺、张辽、宋宪、魏续、曹性一众实权将领,对他是俯首听命,一旦曹操强行剥夺兵权,只怕会引起兵变呢,后果无法收拾呢
既然无法削掉兵权,只好极力拉拢人心,不管怎么说,萧逸也是曹家女婿,平时乖巧听话,紧守着臣子之道,没有露出丝毫的反意,想到这里,曹操从怀中取出一份圣旨,上面是对萧逸的封赏
其一,加封萧逸‘大汉第一勇士’的称号,以前只是军中、民间私下流传,没有得到正式认可,现在以大汉朝廷的名义,正式的册封称号,绝对是莫大荣耀了!
此外,曹操亲自执笔,写下了‘大汉第一勇士’六个字,令人雕刻成一块金匾,悬挂在无愁侯府大门上,两旁插上铁戟六对,用以炫耀无双军功!
其二,赐予‘剑履上殿,参拜不名’的特权,按照汉家制度,文武百官上朝的时候,必须赤裸双足、身无寸铁、高喊自己的姓名、官职、爵位以示对皇权的尊重,只有三朝元老重臣,才能穿上一双薄袜子,就是莫大的厚待了!
现在好了,拥有特权之后,萧逸可以穿着靴子,手持宝剑,直接进宫面君了,这样特殊的待遇,在两汉历史上,只有萧何、霍光、粱冀、窦宪几位大臣得到过,两只手就数过来了,现在有权执剑上殿的,第一个是丞相曹操,第二个就是萧逸了!
以上两项封赏一出来,真可谓荣耀至极了,立刻引起一阵轰动,群臣们窃窃私语,称赞者有之,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更是不计其数,却没一个出言反对的,因为萧郎之功,值此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