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 第1123节

因为他听闻高丽君臣竟然是听闻伪唐贼军要打过来后,不少人都是欢声酗的,把他给气的不轻。

老子都要死战殉国了,你们还指望着被解救出来以后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哪有这么好的事!

于是乎一纸令下,把守在门外的惠王麾下将士就是冲进了关押着高丽君臣的宅院,一刻钟后,当这些将士们出来后,身后已经是没有了一丝声响!

老子就算是死了,也要拉着你们陪葬!

这是惠王在此时此刻的想法!

将死之人,其心也善,这句话只是用于对待亲人朋友,但是对待敌人或者厌恶的人,更多的时候,他们会想着,我死了你也别想好过!

因为惠王采取的是固守柳京,最后在这里进行最后的决死一战!

所以康高智他们胯骨鸭绿江后,并没有遭到多大的抵抗,很多伪明惠王所部的部队,也只是稍微的靠近侦查一番,然后就迅速南撤了。

至于沿途所遇到的高丽土著们,则是反应不一,有些高丽地方官员们把大唐陆军当成了救世主,欢迎至极,而有些则是把他们当成了第二个入侵者,就算是不主动出来攻击,但是也不会轻易打开城门让大唐陆军进城。

对于厚重的情况,康高智的解决方法很简单,打几炮冲一波,基本就完事了,甚至都不用派遣太多的主力部队作战,基本上都是营级单位,最多也不过团级单位就能够解决战斗。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一路南下倒也算是顺利,路上没有出现什么太多的意外,倒是火炮以及辎重部队有些跟不上,为此康高智不得两次停下脚步等待炮兵和辎重部队跟上来。

如此也是拖延了南下的速度!

但是就算是再拖,他们也是在七月三号顺利抵达了柳京城外!

当康高智拿着望远镜看着数里外的柳京城时,都有些疑惑了,不是说柳京是高丽半岛上最大的两座城池之一吗。

但是怎么看也不想是大城啊。

这城池的规模,顶多也就是一个府城的规模,甚至都不是那些上等府的府城,只是一个中等府的府城规模,他估计着这种规模的城池,平日里场人口顶多也就一两万人。

好吧,这在国内看管了大城市的人,到了国内看见那些所谓的大城市,十有八九都有生出这种感觉的,甭管是十六世纪,还是二十一世纪。

L

正文卷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其实明军也是很牛逼的

柳京作为高丽半岛上最大的两座城市之一,但实际上也就是相当于国内中等府府城的城市,在战争爆发之前,此地场的人口约莫一两万人。

但是自从惠王率领了残部进驻此地后,也是让此地的人口数直接翻倍,达到了差不多四万人的规模,而这四万人里,有半数以上都是惠王残部。

此外,城内以及附近村落的青壮,也是无一例外被惠王征召了起来,用来修筑城防设施,必要的是充当炮灰用来消耗大唐陆军的炮弹以及子弹。

用强行征召来的青壮炮灰消耗伪唐贼军的炮弹以及子弹,这是明军多年来和大唐陆军作战中所得到的宝贵经验。

对于守城的明军将领而言,这些征召来的炮灰一文不值,守城的时候还会浪费粮食,用他们来消耗伪唐贼军的炮弹以及子弹,这绝对是一举多得的措施。

当然了,这种措施顶多是在特定的诚了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关键的战役里往往实战效果不怎么明显!

因为大唐陆军是一支远比其他时代的军队更加注重后勤补给的军队,除非是一些次要战线上无法得到足够的补给,要不然的话,在一些关键性的战斗里,他们总是会事先囤积大量的弹药,打起来弹药仿佛不要钱一样打出去,就算是身为敌人的明军将领看到这种打法,都是不由得心痛:尼玛,那都是钱啊!

不过就算是效果不明显,但是多少还有点效果不是,有总比没有好啊!

所以,明军是一如既往的征召大量的青壮民夫参战,战前让他们充当劳动力修筑城防设施,战斗爆发后让他们顶在最前面,用来消耗伪唐贼军的弹药,消耗时间,同时还能够节省大量的粮食,从而让有限的军粮让守军支撑更多的时间。

尽管绝大部分时候,他们根本守不到弹尽粮绝的那一天!

惠王麾下的将领们,来到高丽半岛后,自然还是这么干的,所以如今城内除了惠王残部大约两万人外,还有大约一万人的高丽青壮。

说是总兵力三万人的话,倒也是能够勉强说的过去,但是战斗的双方谁也没把这一万高丽青壮算进去而已!

康高智用望远镜观察着前方的柳京城,从城外以及城头上的一些防御设施来判定城内的防御力量强弱,于此同时,第十五步兵师的其他中高级军官和高级参谋们,也都是齐齐拿着望远镜进行观察,并且一边观察是一边记录所发现的重点。

“正面城门楼没有明显的炮兵阵地,他们用也是知道城内楼是危险地带,所以并没有部署火炮,不过城门楼左侧大约一百米,有明显的炮兵阵地,目测五斤火炮三门。”

“城门楼左侧两百米外的城外壕沟,地形有明显的起伏,用修修建有防设施,预计可能会有散弹炮埋伏其中!”

“城门楼正前方,距离城墙大约一百米的位置,有新挖掘的壕沟,规模不大,估计会有杏的死士伏兵!”

“城门楼左右两侧的城垛上,有大量的沙包,此地应当是敌军的中间防守重点,预估可以部署五百名火枪手,同时这一段城墙上,还有明显的散弹炮位,至少有三门的散弹炮!”

众多军官们一边用望远镜观察着,一边记录着,稍候,众人就会把各自的观察记录整合起来,进而绘制出来城墙上以及城墙外的明军城防设施,而这份汇总起来的观察报告,将会成为后续部队发起进攻的重要参考。

发起进攻之前,炮兵部队将会对上述的防御设施进行逐一清理,尤其是敌人的炮兵阵地,更是会成为炮击的重点,馏彻底压制敌军的火炮力量。

就当第十五步兵师的军官们观察着柳京城的时候,柳京城头,惠王也是带着一票明军将领登上了城头,此时惠王手中也拿着一具单筒望远镜观察着城外的第十五步兵师。

他手中的这具望远镜,还可以看到明显的雕刻字迹:“广州光学制造厂,宣平五年”

毫无疑问,这是一具大唐帝国出品的望远镜,而且还是标准的陆军野战望远镜,因为广州光学制造厂,是目前整个华夏范围内唯一一家可以量产望远镜的工厂,这家工厂所生产的望远镜,已经是成为了陆狐通用的标准配备,同时因为采取了玻璃镜片,价格也是变的可以接受了,而不是和前些年一样,只能用价格昂贵无比的水晶镜片所制造的望远镜。

同时这家嫡属于国企部,同时也是数十家重点国防企业之一的广州光学制造者,除了生产军用望远镜外,还生产科研教学用的显微镜,高倍数太空望远镜。

后两者的高精度的显微镜、望远镜虽然说总生产数量不大,但是却价值昂贵,而且除了这里,别的地方根本没得买,所以就连皇家理工学院这样牛逼哄哄的科研教育机构,也是不得不老老实实的高价购买这些光学器材用来做研究。

当然了,他们目前最赚钱的业务并不是这些高精度的显微镜、太空望远镜,也不是订单数量巨大的军用望远镜,而是民用望远镜。

这年头的航海,严重缺乏观测手段,那些船长上飘在海上,自然也是离不开望远镜的,一开始军方还担心望远镜技术会外泄,从而导致敌人也用上。

但是后来就是想通了!

为啥想通了?

因为望远镜的原理太简单了,其中最难的地方不在于原理,也不在于外壳,而在于镜片的制造。

但是这种镜片的制造,如果是想要工业化大量生产,自然是比较困难的,但是这年头最精密的镜片其实不是机器生产的,而是手工打磨的。

而可以打磨镜片的是什么人呢?是眼镜工匠!

换句话说,其实你只要找个熟练的眼镜工匠,他是可以给你打磨出来高精度的光学镜片的。

早几年的时候,大唐陆军就是发现伪明军队的少数将领也是用上了望远镜,只有那些民间的船长们,更是直接在民间找眼镜工匠打磨望远镜。

这望远镜的技术,根本就封锁不了,所以后来帝国干脆是直接批准了望远镜的民用政策,允许国内的光学公司生产并销售民用望远镜,同时进出口委员会也是批准了望远镜的出口许可令。

于是,大量的船长们就是很快用上了望远镜,不过这些民用的望远镜一般只局限于航海用的望远镜,至于陆军所用的型化的高精度望远镜,还是不允许民用的。

首节上一节1123/12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