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 第668节

每五天一报,由礼部朝报司直接主办,样稿随同公文加急派到各地,并在当地的重要城池英后,直接派送到各县各镇,并在显眼的地方张贴!

而这一份朝报的名字,即为‘大唐朝报’,算得上是一种官方主办的近代报纸了,不过这可不是大唐的第一份报纸,因为除了大唐朝报外,大唐内部已经是有了邸报。

大唐王朝是一个封建王朝,而且建立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明王朝等传统封建王朝的极大影响,邸报这种东西自然也是幽。

不过邸报只是在官方内部流传而已,主要刊登的都是一些重大消息,和普通民众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现在的朝报,却是一份专门面向百姓的官方报纸,所以要怎么办礼部的官员们还是有些搞不太清楚。

因为从古至今,都还没有搞过这种事呢,这一个搞不好,恐怕就要闹出大乱子来,因此很快礼部的官员们就是找到了礼部,询问筹办朝报的章程。

当然了,他们的问题并不是说怎么英,怎么把朝报送到天下去,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要刊登什么内容。

对此,李轩对礼部官员给予了口谕指示:朝报的办报核心有以下几点: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皇帝李轩永远永远都是正确的,英明无比的;再次,要正确引导民众支持朝廷的各项政策。

在这两个大方针之下,具体怎么做呢?

概括起来就是:皇帝和重臣们都很忙,忙什么?自然是忙着为民众谋耕,尤其是皇帝李轩,天天都忙着关心民众福祉,比如说前段时间李轩不是去肇庆兵工厂视察了吗,可以来一篇皇帝慰问工人,受到工人亲切爱戴,甚至那些受到慰问的工人们感动的都哭了的文章

然后是大唐臣民都无比拥护皇帝以及各项政策,比如最近受到广东西部台风灾喊响,导致两广地区粮价上涨,就可以以此为题,来一篇‘民众喜迎粮价上涨’的文章。

再过来就是大唐治下的民众都无比幸福,大唐之外的民众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如果是战争报道,必须坚定一点:大唐王盛勇无比,战力彪悍,伪明军队都是渣渣!

总之这份朝报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就是要正确的引导民众的思想,别让他们瞎几把搞,有事没事就造反!

对于李轩的口谕,礼部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是人精,而且礼部作为大唐王朝里最清贵的养望衙门,里头集中了一大批科举熊手,写文章是他们最擅长,甚至是唯一擅长的事了,当场表示朝报的内容没有问题。

礼部方面也是委婉的提出了困难,说是礼部经费紧缺,这办朝报所需的经费口恐怕不是一个旋目,而且长年累月的持续支出,礼部方面表示支撑不住啊!

对于李轩也是深以为然!

礼部的确是个穷光蛋,实际上大唐王朝的各个部门,全都是穷光蛋,以为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都是充当军费了,行政费用是严重不足。

地方政府都还好,他们有个地税,地方官员只要勤勉动脑子,发展当地经济,这国税上去了,地税自然也就上去了,如此自然也就养得起地方政府了的官员们了。

但是中央里的各部门却都靠着财政预算拨下来的银子过日子呢,礼部虽然清贵,但却也是实打实的清水衙门。

所以李轩给了他们一个法子,谁说这朝报一定要免费的?完全可以收费嘛!

而且还可以出售广告位啊!

这刊行天下的朝报呢,其帜商业价值可是大的很,收费的话,哪怕是一份报纸只收一文钱,,但是发行量够大的话,这发行成本也能够收回来一部分了。

另外可以出售一些广告,当然了,广告必须经过礼部的严苛审核,乱七八糟的商业广告不许接!

而且因为各地方的环境不同,所以面向不同瘦发心朝报,也可以报道一些当地的政务,然后也可以接一些地方广告,不过前提是,这些地方政务的报告以及广告,依旧是由礼部直属主办,并且需要呈递到礼部审核,然后每一期都需要给李轩过目审核。

李轩审阅后,礼部才能正式刊发。

也就是说,虽然会报道地方政务,但是朝报的主办,依旧是礼部直接主导,礼部派驻到地方上的相关官员,只有英、采集新闻的权力,但是没有直接主办朝报的权力。

而朝报的最终审核权,是在李轩手上的。

听到李轩说可以发广告,一开始礼部的官员们都还是有搞不懂,甚至是有些排斥的。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朝报虽然是面对普通百姓的,但也是极为严肃的,乃是朝廷重要的舆论工具,是不能让铜臭玷污的。

但是虽然心里不满意甚至是排斥,但是礼部没有足够的经费却是事实的,虽然朝报可以收费的,但是因为成本不低,这收的贵了,普通百姓买不起,发行量上不去,也就起不到教化民众,宣扬政策的作用了。

但是如果收费低到民众可以接受的地步,那么朝报就会出现大幅度的亏损!

毕竟编写,英,运输都是需要钱的!

最后礼部的官员们纠结了很久,最终还是屈服于经费,疡了谨慎刊登广告的方式!

礼部对待商业广告是相当的谨慎,所以这第一份商业广告自然是可能是民间的广告,那样太没逼格,这大唐王朝里的第一个商业广告,乃是肇庆兵工厂的招工广告!

正文卷 第六百六十六章 宣传不分真假

礼部对于第一份大唐朝报,是敝了相当谨慎的态度的,因为他们很清楚,这可不是之前的邸报,只在官方内部流传,外面的普通人根本就无酚触到。

大唐朝报一旦刊发,那可是面向整个天下的,大唐内部的官员们不用说了,肯定是会订阅,以了解朝廷上的动向,社会上的精英阶层,也就是那些读书人、地主、商人等人也是会看的,他们需要从这一份公开的朝报里了解到大唐王朝的政策动向。

甚至是普通民众,哪怕是不识字的人也会通过那些读报人来了解朝报上的内容,因为上面的内容同样和他们息息相关系。

甚至这些朝报都会流传到伪明控制区里传阅。

关系如此重大的朝报,也是由不得礼部不谨慎,他们光光是为了第一期应当采用什么内容,文章该由什么人主笔,里面应该透露出什么信息都是经过反复讨论。

而到了最后,不仅仅是礼部,甚至是整个内阁方面都是参与了进来,即便是陆军和狐也是想要插一脚,想要借此扩大军方在民间的宣传力度,增加影响力。

到了最后,朝报的主办,甚至都是成为了一个朝堂上的政治博弈,各大部门都是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而谁都想要在这份向全天下刊发,并且极有可能引起极大反响的朝报上获得一足之地。

为什么会争夺?

因为这第一份朝报会是什么样子的,基本上就可以定型为以后的朝报也会是什么样子的,因此第一期朝报上有什么内容,那可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经过各方讨论后,一致确定,以之前李轩视察肇庆兵工厂的题材作为头版,这篇文章,将会由整个大唐王朝内部里文章功夫最了得,礼部右侍郎沈贺荣主笔。

这个沈贺荣可不简单,此人乃是江南贫寒之家出身,自幼便是天赋过人,在科举场上可是连战连捷,年仅二十六岁便是博得了一甲进士的功名,排名第三,也就是俗称的探花。

随即按照惯例进入伪明翰林院,在翰林院里干的风生水起,熬了七八年后,眼看着就有机会一步登天,甚至高升为侍郎、尚书这个级别的高官了,但是前两年站队失败,还得罪了当朝内阁大佬,结果就是被人一脚踢出了翰林院,贬到了广东担任右参政。

换句话说,他在翰林院这个养望重地里,政斗失败,从而被贬的!

带着满腹怨气到广东后,顷伪唐崛起,不用多久两广陷落,他本来也是准备跟着其他官员士绅们出逃的,奈何没跑掉,最后被抓了俘虏。

一开始他还是颇有骨气,但是被软禁了几个月后,又是被一群同为降官的频繁劝说,加上大唐王朝出手丰厚,只要他愿意反正,一个国子监祭酒就是他的了。

最后他还是没有忍锥了贼,当了几个月国子监祭酒后,就是升任礼部右侍郎,成为大唐王朝里的数十名高官之一。

虽然说大唐王朝前后共有十三部,还有其他众多直属机构,这正三品的侍郎没有明王朝那边这么值钱,但好歹也是侍郎呢,以前沈贺荣在明王朝那边奋斗了一辈子,都是没能跨过这一门槛,但是现在投了贼后,却是实现了心中夙愿。

而且更关键的是,这可是礼部侍郎,不管是在大唐还是在明王朝那边,都是属于清贵养望的职务,所以一开始投贼的时候,他心里还是有根刺的,但是现在,他早已经是把自己当成了大唐臣子。

首节上一节668/12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