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 第724节

所以李轩话语落下后,然后看了眼下面的柳八苟,当即身为百官之首的柳八苟就是站了起来,然后道:“我大唐到目前为止,已经收复两广、贵州三省故土、湖广、江西也是有半数州府落入我大唐掌控之下,在上述地区,百官根据陛下之旨意,已经是建立了各级官府衙门,推行各项我大唐政令,取得了莫大成效!”

柳八苟作为百官之首,这说的话有些笼统,军事和行政事务都是简单的说了说,不过他的作用实际上依旧是开头而已。

后续的陆军、狐以及内阁各部的负责人,也都是陆续报告着各自领域的成就以及目前所面临的困难。

比如说陆军说,目前陆军已经拥有正规军以及正在训练的新兵总数十五万人,同时也是正在推行各地民兵组织,但是也是提出了,目前陆军的整编依旧极度缺饭炮等先进装备,同时军费也是颇为紧缺,请求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里,陆军军费提高到一千四百万两。

狐方面则是表示,狐方面目前已经是初步掌控了南澳岛以西的沿海海域,基本已经是肃清了珠江口沿海地区的敌军水师以及海盗等力量,但是也是表示,目前狐方面的战舰,尤其是主力战舰数量稀少,目前已经是难以负担如此繁重的任务,希望今年持续增加主力舰的建造以及狐官兵的培养,希望明年狐的军费能够提高到三百万银子以上!

说困难的不仅仅是陆军和狐,文官的几个代表也是提出了各自的困难,比如说礼部方面,说目前大唐王朝对教育的投入比较大,但是礼部的经费极度短缺,如果明年没有足够经费的话,恐怕难以开展各地少年学院的计划。

工部方面也是提出了,工部正在筹划着建立几座大规模的工厂以及加大开采矿产的力度,明年希望得到额外的经费支持,用以建设上述工厂和矿场,尤其是预定在肇庆开办的大型钢铁厂,更是耗资甚多。

而身为百官之首的柳八苟也是表示,目前各地的地方财政乃至中央财政都比较紧张,不少官员们的俸禄已经拖欠数月之久,希望明年能够拔下银子来解决俸禄拖欠的问题。

当然了,上述的诸多诉苦李轩是听了,但是却是都没有放在心上,今天这些人都很清楚,今天的战略会议,说是战略呢,更不如说是发展会议,也是后续宣平四年财政预算分配的前奏,自然是会抓会在李轩面前诉苦,好在明年的财政预算里争茹够多的经费。

而在这种经费争夺里,唯一不说话的就是税部了!

没办法,人家税部就是财神爷,其他部门可能经费紧张,但是税部自身却是不可能经费紧张的,而实际上,税部的经费也是大唐王朝里,除了军费外的第一大开支!

为了高效的征收税赋,税部的触角可是直接渗透到了每一个村庄,税务人员众多。

如果不给他们足够的经费,他们就养不起这么多的人手,就征收不了这么多的税收了,所以李轩哪怕是缩减军费,都不可能是缩减碎步经费的。

而税部的人很是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从来都是不争经费的!

在他们说话说自己的部门取得了多大成效,又面临着什么困难的时候,李轩都是一言不发。

等所有人才是说了后,李轩才是道:“好了,诸位爱卿所言,朕知道了,接下来说说各自部门的计划吧!”

首先说话的乃是陆军,陆军的代表,御书房值班大臣、枢密院作战部部长曾子文道:“陆军方面准备在今年的秋冬攻势里,奠而军南直隶的基础,争融明年正是进军南直隶,这是陆军方面的详细战略规划,恭请圣阅!”

曾子文虽然说打算明年进军南直隶了,但是详细计划却是没有说出来,而是直接以文件的形式递交给李轩,因为里面的战略计划可是陆军最高战略机密,除了李轩外,曾子文可不会对在场的任何一人说。

李轩接过来后,略微翻开看了看,这陆军方面制定的计划并不算太详细,甚至显得有些笼统,简而言之的,陆军方面是打算争融这一次的秋冬攻势里,解决长沙、衡阳等地的威胁,然后在明年夏天的时候进军福建,击溃俞大猷所部,解决这股大唐王朝在东部地区的重大威胁,然后挟大胜之威杀入江南,夺茹江、南直隶的长江以南地区。

李轩看了后,并没有说话,然后微微点了点头,示意曾子文继续说下去,曾子文此时道:“为了达成明年的战略目标,陆军需要眷的完成现有部队的整编,除了军费外,还希望工部方面能够给予有效的配合,提供充足的军械!”

陆军要打仗,有钱也是不行的,还得有工部生产出来的军械,没有枪炮和大量的弹药,大唐陆军可没办法打仗,前线随便打一场大规模的战役,那都是要打出去上万发的炮弹,这个数字也许对于后世的工业国而言不算什么,但是对于现在依旧大规模蹿手工生产,只是初步用了最简陋机械的大唐工业能力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此时工部的人也是说了:“目前工部的各项军械产量正在持续稳定攀升之中,如果我工部在佛山的大型钢铁厂能够建成投产的话,那么后续的军械产量还能够得到持续大幅度提高!”

肇庆钢铁厂,对此李轩也是知道的,因为这个钢铁厂实际上就是李轩一手主导成立的,其原身是工部佛山兵工厂下属的钢铁分厂。

李轩今年年中就指示工部,利用现有的佛山兵工厂的下属钢铁分厂,筹建一座全新的超大规模的钢铁厂,指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其钢铁产量要求能够达到目前大唐工部下属各官营钢铁厂产量总和,年产量达到一万吨。

大唐王朝的钢铁产量,有民营和官营之分,民营的话,以铁为主,钢产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根据商部的统计,大唐控制下的各地,民营铁厂的在宣平三年的铁产量大约是在一万八千吨左右。

因为民间是存在着不少小规模的私人炼铁作坊,所以这个统计数字还是有水分的,实际数字应当还要更大一些,应当能够达到两万吨。

而官营钢铁厂的钢铁产量,则是非常容易统计了,官营的下属各地钢铁厂,汇总起来的话钢铁总产量大约一万吨上下,其中铁产量有九千五百多吨,钢的话则是很少,只有几百吨而已!

但是上述不管是官营还是民间的钢铁厂,其产量非常小的,只能是依靠众多的钢铁厂、作坊来增加数量,而李轩则是希望工部那边能够筹建一座超大规模的钢铁厂!

目前,工部方面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因为采用大量机械,所以花费的资金也不是个旋目。。

不过就算是再困难,李轩也是指示工部方面,就算是勒紧裤带,也要把钢铁厂给建起来!

钢铁对于工业发展有多么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哪怕是不考虑工业发展,但是光光是军事用途以及农业生产,就是需要大量的钢铁的!

正文卷 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权的空前集中

目前大唐王朝里的钢铁,基本是采用了传统的生产模式,虽然生产过程里也是采用了部分机代替人力,但是关键技术却是传统模式。

而李轩指示筹建的佛山钢铁厂,却是准备采用新技术,这种技术乃是李轩指点幼军营的高年级学生搞出来的高炉炼铁法。

幼军营的几个高年级学生利用李轩的指点,再加上这些能够靠着李轩编写的教材以及少数的指点,就能够自学到初中课程的学生,天分也的确是不反,能够从数千名幼军营学生里脱颖而出的高年级学生,几乎每一个都是天才。

搞出来的这种小高炉,能够大规模的生产铁。

不过大规模炼钢技术的话,依旧是没办封决,所以目前还只能是依靠最原始的手段,老老实实的手工炼钢。

所以目前在大唐王朝里,钢材也是非常宝贵而稀少的物资,基本都是用来制造武器的!

但是现在能够大规模生产铁的话,对于大唐的发展而言也是足够了,如果说佛山钢铁厂能够顺利投产,并证明高炉炼铁是可心,那么大唐王朝就会迅速的复制这种模式,到那个时候,李轩可就不是满足区区一万吨的产量了。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的佛山钢铁厂还蹿建设阶段,而且因为幼军营里的弄出来的技术还比较原始,之前也只是小规模试验过而已,而试验生产和大规模量产是两码事,要想大规模高炉炼铁,大唐王朝还有不少的路要走。

工部方面提出一旦佛山钢铁厂投产后,军产量能够迅速提升,但是陆军方面的人听了后却是没有什么高兴的神色,佛山钢铁厂的事他们陆军也知道了,现在都还在建设期,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够建起来呢。

而陆军对军的需求却是非常急迫的,按照陆军的预定作战计划,在宣平四年到来之前,就必须完成对现有部队的所有整编计划!

而这就代表着至少需要好几万支的火绳枪,数百门的野战炮,而这对于目前的大唐王朝的军生产能力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战。

随后,狐方面也是提出了堪称是野心勃勃的计划,狐方面准备,等宣平四年新的一批主力舰服役后,就是准备展开南澳岛战役,夺认澳岛,彻底扫清广东沿海的沿海,并和海上战线推进到福建甚至浙江乃至长江入海口。

同时狐方面提出,准备在明年动工至少十艘主力舰,加上现有服役的三艘主力舰以及正在建造帜五艘主力舰,形成一支拥有十八艘主力舰的远洋主力舰队。

有了这支主力舰队后,不敢说彻底横扫东亚候,但是至少可以守棕海的安全!

同时狐方面也是提出,筹建的新主力舰里,将会有一艘二等巡洋舰,其吨位将会达到八百吨,准备装备更大口径火炮,主炮将会达到二十四斤的大型主力舰,希望工部方面的船厂和兵工出好建造船体以及舰炮的准备。

这个要求说出来后,工部的人脸色都黑了!

陆军方面的要求还算好,虽然说要求的枪炮数量多了一些,但都是一些目前大唐工部下属兵工厂能够量产的武器,但是狐方面要求的八百吨的二等巡洋舰,却是已经超出了目前工部的技术能力了。

目前工部下属规模最大的广州造船厂,其船坞也只有六百吨而已,只能是承建五百五十吨的三等巡洋舰,如果要建造八百吨的二等巡洋舰,那么就得先修建一座大型船坞,然后再解决修建大吨位船只的各种技术难题,而这可不容易啊!

舰炮也是,目前工部的兵工厂,连技术能力最强悍的肇庆兵工厂,也只能是一门一门的手工生产十四斤的火炮而已,甚至现在连十八斤的火炮都是没有研发过,但是现在狐一上门就是要求二十四斤的大口径舰炮。

真当他们工部是万能的啊,什么都能造,要搞出来八百吨的船体,哪怕是一切顺利,少说也得两三年,至于二十四斤的舰炮,那就更麻烦了,鬼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搞得出来。

但是对于陆军和狐的狮子大开口,工部方面早已经是习惯了,虽然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但是直接就是无视了,反正他们工部是造不出来,你们军方爱咋地咋地。

相对于军方和工部那边的矛盾比较大,其他部门则是要友好的多,虽然也存着着经费上的矛盾,但是基本上和军方没啥关系。

首节上一节724/12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