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一场痛快淋漓的大胜,立刻让方浩成为了民族英雄,成为了边关的守护之神。
在这个消息传来之前,朝廷还在为齐云山马场之事扯皮。
有的人攻击朔州节度使擅起边衅,贪一时之功,坏千秋基业。虽然暂时获得了胜利,但是给边关的那些将领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做出了极其危险的示范,这种事情不应该奖励,应该要进行严惩。
比较极端的,还号召要罢免上官云和卢伦英的职务,至于这件事情具体的执行者方浩,则应该拿他下狱,最好是斩首,传首三边,让那些边关将领知道戒惧。
就算是王大学士的阵营里面,也有将这件事情论为擅起边衅的,不过他们攻击的是指挥筹划这件事情的上官云。
方浩只是奉命执行,而且获得了成功,当然不应该问罪。
这样的将才,还是要赏的,有这样的人镇守边关,会让大家安心很多。
虽然主体的基调是要论功行赏,可是那样的声音多了,让他们论功行赏也受到了很大的阻挠。
王大学士这一派自然是希望将先锋卫升格为军镇,方浩这样的功劳也够了。
可是很多人都反对,认为这样的事情,要是受到这么重的奖赏,会让边关很多卫将都蠢蠢欲动,为了功劳擅自发动战争,影响到边关的安危。
另一方力量则是提议让方浩成为狼牙关的副将,给他一个正四品壮武将军的军衔,行副总兵之权。
这一点遭到了王大学士那一派的强烈反对。
——这不就是拱火让方浩和卢伦英不和吗?
正副总兵之间,涉及到权力的争夺,哪里会有一团和气的?
卢伦英可是他们有希望争取过来的人,怎么会做出这种让他感觉到威胁的事情来?
宁可让方浩继续当先锋卫的卫将,我不能接受这样的安排。
直到龙城大捷的消息传过来,王大学士这一派才有了底气。
在大草原上以一座孤城抗住十万大军的围攻,杀退敌人,斩首数万,这是前所未有之大捷。这样的功劳,让龙城升格为军镇,绰绰有余。
整座京城都沸腾了,这样的胜仗极为提气,让那些反对方浩的人也无话可说了。
那些攻击方浩擅起边衅的人,也停止了攻击——他们的理由是方浩做出那样的事情,会引起戎突人的攻击,爆发更大的战争,给边关带来重大的损失。
事实上,更大的战争是爆发了,但是没有给边关带来重大的损失,却让他们获得了更大的胜利。
方浩用这一场重大的胜利来证明了自己。
这才有了朝廷传旨宣诏方浩进京之事。
“是人才,到哪里都埋没不了。”
对于这件事情,王钟也非常的欣慰。
他们在军队里面的力量实在是太微小了,最强大的一支,还是方浩这个小小的卫将。
现在方浩能够取得那样的成绩,很快就要升级为总兵,重要性大大提升,对他们也有着一定的好处。
他感慨的说道:“这种文武双全的人,幸亏是我们自己的人,要不然那就留不得了。”
第三章 姐妹好(祝大家购物节快乐!)
小莹在裘伯贤被启用回京之后,也跟着回到了京城。
裘蓉可不放心她这个小姐妹留在巩县那种小地方,怕自己家里一走,她就要受到欺负,所以极力劝说,让她跟着一起回来。
本来小莹在名义上就是裘伯贤的义女,跟着一起回到京城也名正言顺,所以她也跟着过来了。
以前裘伯贤认她作义女,不过是为了一个报恩的名声——方浩救了他儿子,他就将他女儿嫁给对方,这叫知恩图报。
这本来只是一个名分,并没有谁当真。
可是随着方浩越来越有出息,她这个义女的身份在裘府也越来越重要,虽然还没有达到和裘蓉相提并论的地步,不过也相差不多了。
方浩在边关升为指挥,又升为卫将的事情她也听说了,虽然不知道那是多大的官,但是知道方浩升官了,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只是,方浩这一别就是两年,让她心中甚是想念,想起方浩说最多四五年就会和她在一起,可是掰着手指头数日子,剩下的时间还好漫长,就觉得很煎熬。
还好有裘蓉伴着她,要不然这日子会更加的无聊。
在去年年底的时候,裘蓉又嫁给了梅翰林的儿子梅瑜,让她好一阵失落。
裘蓉未出嫁的时候,对她那未来的夫婿其实还是比较满意的。
可是嫁出去之后,回门的时候脸上就有一些不开心了。
她在梅府呆的时间并不多,两家隔得也不是很远,所以会经常回到裘府。
看得出来,她的心情越来越糟糕。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梅瑜现在是国子监的学生,在那些太学生里面颇有名气,享有才子之名,长得也非常的清秀俊朗。
虽然现在还没有参加科考,不过,很多人都相信,他高中进士只是时间的问题。
他自己也夸口说现在不参加科考,并不是担心考不上进士,而是还没有高中一甲的把握,不想考的名次太差,耽误了以后的前程,所以要过几年再参加。
按道理来说,嫁给这样的人应该是很幸福才对。
可是裘蓉一点幸福的样子都没有,回门的时候,和小莹聊起天天,就非常的羡慕小莹嫁了一个好夫婿。
小莹对此不是很认同,很郁闷的说道:“我也不好啊,我家相公虽然很多事情上都好,可是他却选择去当兵打仗,一走就是一两年的时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一次见面。又担心他出问题,这日子可不好过。”
“你男人终究是有出息的,”裘蓉道,“至少你也和他在一起过了那么长的时间。”
小莹道:“可是小姐你嫁给梅公子,都是在京城,不比我们更好?就算以后在外面当官了,也可以把你带过去,他又不是武将,在外面不能带家属过去,可比我们要好多了。”
武将的家属要留在京中,最主要的是怕那武将造反起乱。
“哼,”裘蓉冷哼,“我就希望他是武将,最好跟人打仗,死在战场上,那还是个男人,谁稀罕跟他在一起啊?”
“怎么啦?”小莹很诧异,“小姐,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你以前不是经常夸那个梅公子吗?”
“以前是我瞎了眼了!”裘蓉郁闷的说道。
“怎么回事嘛?”小莹很好奇的问。
“他”裘蓉才说了一个字,脸色就红了,露出了恶心的表情,说道:“还是不要提那个恶心的人了,总之,是我命苦。”
小莹想知道裘蓉是为什么,可裘蓉就是不说,怎么缠着她都不说,让她也没有办法。
只知道一件事情——小姐对这桩婚事非常的不满意,非常的后悔。
要不是碍着两家的交情,她早就从梅府搬回来了。
实际上她呆在裘家的时间也比呆在梅家的时间要多出很多,裘府还留着她的小姐闺房,她经常回来和小莹住在一起,跟她们没有出嫁之前差不多,同食同寝。
姐妹俩的感情倒是没有变化。
方浩在齐云山马场取得的胜利传回来之后,裘蓉对小莹说道:“你男人可真有本事,立下了这样的功劳,最多再过一两年就可以当上总兵了。”
小莹非常的高兴,道:“我就知道我家相公是最厉害的。”
“你高兴什么呀,”裘蓉说道,“你男人官当得越大,你们在一起的可能就越小。他要只是一个指挥,做上几年还可以找一个理由不做了,回来就可以和你在一起。要是当上总兵了,又是在边关,位置那么重要,没事朝廷会让他不干了吗?说不定一做就要做到老,那你可不是惨了?”
在内地军镇的总兵,倒不是一定不能携带家眷,可是边关这样的嫌疑之地,没有哪一个可以带着家眷过去,这是尧国开国以来的潜规则。
理由当然是——大将在外,为国守边,既辛苦又不安全,朝廷有义务善待他的家眷,在京城给他的家眷一个好好的安置,让他们安享荣华富贵。
不能说出台面的理由,那才是真正的理由,大家都明白——怕你拥兵造反或者带兵投敌。
方浩要是真的当上总兵,又是在深入草原的一座孤城当总兵,位置非常的重要,想要携带家眷过去,基本上就是做梦。
大将在边关养多少个女人,朝廷不会管,也没法管,但是妻妾子女都不可能过去,哪怕是在边关生了小孩,也得接回京城。
方浩做指挥或者是做卫将,对尧国边关的影响其实不是很大,可替代性很强,在这期间实在不想做的话,还可以想办法回去。
请病辞职或者回到内地都可以。
可要是当上了总兵,位置变得非常的重要,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当一个人的能力强大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就会少了很多的自由。
事实就是这么的残酷,不是方浩能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改变的。
裘蓉这么一说,小莹不由得又忧心了起来。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裘蓉突然有一天很兴奋的告诉她一个消息:
“小莹,你男人又立了一场大功,朝廷要招他回京述职,你可以见到他了!”
第四章 待君归(光棍节,一定要快乐!)
方浩在龙城守城之战里取得的战功太大了,而且在那样的条件之下,取得那样的胜利,更加显得不可思议。
让京城很多文人振奋不已,认为是名将再世,现在尧国终于有了可以和开国将帅们相提并论的天才级名将了。
已经有一些文人开始写文写诗,发挥他们强大的想象力来歌颂这一场胜利。
在这样的战功之下,让龙城升格为军镇,已经毫无悬念。
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只是两天的时间,朝廷就做出了决定,召方浩进京述职。
对他手下那些有功之人,都做出了一定的封赏,有的品阶甚至已经不下于方浩。
这个阵势都能够看得出来,朝廷是要将龙城升格为军镇了。
这样的情况,在尧国的历史上并不鲜见。
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尧国的国土面积扩大了两倍有余,就是用这样的方法,一座军镇一座军镇的建立,在能够提供保护的情况下,将老百姓迁移过去开垦耕作,一步一步的往外推移,将边疆变成自己的内地
不管是向哪一个方向扩张,都是如此。
这一次有所不同的是,因为扩张的方向在北方,面对的是以强悍著称的戎突骑兵,比西南方向藏在高山之中的蛮夷要难对付得多。
不过这也具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如果能将北方的草原也扩张为自己的疆域,让尧国的子民在那一片大地上耕作,尧国的边境线就可以破天荒的向北推移。
以前尧国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时候,基本上采取的就是守势,因为步兵面对骑兵的劣势太大了。
打败了,你就跑不了。
打赢了,你又追不上人家。
以前就没有哪个将军敢深入草原建立城池。
现在方浩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且还通过一场大胜来显示了自己在草原上的实力,真正做到了扎根于草原之上,这就是莫大之功。
开疆扩土,那可是裂土封侯之功,仅仅一个总兵还不足以酬赏。
当然,方浩现在最多也只能做一个总兵,要不然年纪轻轻的就封侯,肯定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而且对他自己来讲,封侯也不是什么好事。
封侯,就意味着要退出军队,安享荣华富贵。
郑绪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本来就是将门子弟,在几年前的那一场战争中,表现非常的出色,但是他妹子做了贵妃,他是一个外戚,为了不让他有过高的权力,就将他调回京城,封侯酬功,剥夺了他继续指挥战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