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第159节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虽然曲调之中变化不多,但是那个女子的嗓音甚好,伴着丝竹之声吟唱,就如天籁之音。

  一曲毕,大家都抚掌称善。

  但是,席上也有人向方浩发问:

  “方将军此诗足够传世,我也非常喜欢,只是有几个问题,一直不解,不知道方将军今天能不能给我解惑。”

  说话的是一个中年人,方浩记得王大学士介绍过,这是一个在秘书监当官的人,名叫司徒南,官任秘书监少监,品阶为从四品,在文官中属于比较高阶的官员了,现在正在主持编纂《盛世文华录》,就是搜集今上登基之后几十年里涌现出来的诗词文章,精选优秀作品并进行注释。

  方浩连忙道:“司徒大人请讲。”

  司徒南问道:“你诗中所言瀚海阑干百丈冰,那瀚海是什么海?所在何地?又言轮台东门送君去,那轮台又是何地?还有去时雪满天山路,那天山又是何处之山?”

  不等方浩回答,池旭就笑着说道:“司徒兄现在正在编纂《盛世文华录》,我曾求他将这一首诗录入进去,他也觉得这首诗够格录入,只是有几个地名不知道应该怎样注释,所以放在那里,还没有录入进去。”

  听他这么一解释,方浩才明白,这个司徒南并不是来砸场子的,而是真的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

  怪都怪自己抄诗的时候抄的一点都不谨慎,将那个世界的地名带入进来了。

  方浩尴尬的笑了一声,说道:“其实这诗里面有一些夸张,因为我们所在的那地方,往西再过去一段距离,就是大沙漠,被称为瀚海。实际上我们在那里肯定是看不到大沙漠的,只不过隔得也不算远,所以就叫它写了进去,形容冰冻之厉害。”

  “至于轮台,就是我所建龙城的原址,因为是一个形如车轮的高坡,所以就取了这样的名字,当然,现在这个高坡已经变成了城池,这个地名大概就要消失了。”

  “天山嘛,狼牙关所在那一片山,巍峨耸立,直入云霄,似乎与天齐平,所以有一些人就把它唤为天山。”

  方浩料想司徒南不会过去求证,就瞎编了一通。

  “原来是这样,”司徒南恍然大悟,“方将军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这首诗我就可以收入到《盛世风华录》里面,进行注释。”

  方浩连忙道谢:“多谢司徒大人的青睐。”

第十章 考据党什么的最讨厌了

  “你也不用谢我,你写的诗词确实很好,有十几篇我都准备收入其中。”司徒南很认真的说道。

  池旭感叹着对方浩说道:“司徒兄真的是非常的严苛,我跟他也是老朋友了,想托他的关系,能不能收入我的诗词进去,哪怕是一篇都可以,我可以将手上的几本孤本文集送给他,可他就是不愿意,觉得我的诗词没资格进入到里面。贤侄,他是真的认为你的作品足以传世,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他这话说出来,很多人都点头,深以为然。

  诗词传世,也是文人的梦想之一。

  《盛世文华录》作为对今上在位几十年里出现的优秀诗词作品的一个总结汇录,在很多文人的心里,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这个作品汇编,为了它的流传性,所收录的作品肯定不能太多,要不然一套几百册,印制成本太大,会影响到它的流通。

  原则上收录的作品只在一千首左右,看起来数量不少,但是想想这是在整个尧国几十年时间里的作品里面挑选,这样的名额就太少了。

  想想裘伯贤,他一个人写出来的诗词作品这已经不止一千首了,诗词作品集都已经出了好几本。

  像他这样的人还有不少。

  对很多文人来说,只要有一篇作品入选,就已经是非常荣耀的事情了。

  在场几十个人都是享有盛名的文人墨客,但是能够有作品入选的,也就那么四五个,能够入选的也往往只是一篇两篇。

  他们都属于一个团体的,要是按照交情来讲的话,每个人都应该有作品入选。

  但是司徒南可不跟他们讲这样的人情,作品还是按照质量说话。

  哪怕是裘伯贤这一个作诗上千首的诗人,也没有一首被他看入眼的。

  他是负责这件事情的人,能够决定最后哪一首入选,他不同意,就没有办法入选。

  这可是尧国几十年里文坛的一件盛事,很多人都盯着这件事情,要是选了一些质量差的,他的名声就臭了。

  如果说有什么例外的,那就是这几十年内,所有的大学士都有作品入选。

  ——这是修编文选的惯例,必须要将那些地位重要的人物选入进去,还会放在比较靠前的位置。

  大学士之下,哪怕是六部尚书,都没有那个资格可以保证有作品入选。

  方浩一个人能够占据到十几篇的名额,确实是一份无上的殊荣。

  虽然方浩觉得自己抄来的那些诗词,完全有那个质量,不过还是表现得诚惶诚恐:“十几篇那也太多了,司徒大人如此偏爱,恐怕会招来士林的质疑。”

  司徒南微笑着说道:“质疑没问题,他们能够写出一篇可以和你那些诗词媲美的就行了。”

  又道:“其实我觉得你大多数的诗词都能够入选,可惜一个人的名额有限,给你录入十多篇,已经到了极限,再多我也承受不住压力了。”

  王大学士也道:“方将军你不需要谦虚,你的那些诗词我都看过,写得非常的好,国朝不做第二人想,如果你这样的人才参加科考,高中状元那也是必然之事。现在京城各处都在流传里的诗词作品,质量之佳已经得到公认,你不用担心这点。”

  他这说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附和。

  看来,方浩在京城文人圈子里面的名声,还真的可以。

  大概也是他作为一名武将能够得到王大学士如此重视的缘故。

  刚唱完一首歌,正在休息的歌姬听到他们的谈论,眼前一亮,在场中接替她演奏一曲琵琶的乐伎表演完之后,拿出一份素帕,走到方浩席前,说道:

  “奴家藏玉院歌伎素心,久闻方将军文武双全,诗词俱佳,现在中秋将临,院子里正在为排演新曲发愁,不知方将军能不能为奴家赐诗一首?”

  方浩愣了一下,看到这个妹子长得倒是挺漂亮的,拒绝的话也不好说出口,皱着眉道:

  “这个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现在席上没有笔墨,却是有一些麻烦。”

  王大学士呵呵笑道:“笔墨还不容易?我这就叫人送来。”

  一般这样的宴会中,都会有歌伎向那些负有盛名的文人求诗,这也是文人之间的雅事。

  现在这个名叫素心的歌伎求向了方浩,大家都兴奋起来,想要看看方浩现场作诗,也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样的绝佳诗词来。

  没一会儿,笔墨就送了过来,方浩提起笔来,在那方素帕上面就开写。

  本来他想写那首差不多是穿越人士抄诗必备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是看着这方素帕面积不大,恐怕是写不下那么多字,于是抄了另外一首,在他以前那个世界也挺有名的一首五律。

  唐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那些文人雅客,饭都顾不得吃了,都离席而起,看着他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

  写出一句,他们就大声的念一句。

  等到写完,迎来了一片赞誉之声:

  “方将军,你这首诗写得太好了!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通篇全以骨力胜,即“灭烛”、“光满”四字,正尽月之神。用一“怜”字,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妙极,妙极!”

  “共字逗起情人,怨字逗起相思。五、六亦是人月合写,而怜、觉、滋、满大有痕迹。七、八仍是说月,说相思,不能超脱,挨次说出,层层推进,实在是大家手笔!”

  在这一片赞美声中,只有司徒南问道:“方将军没有去过海边,这一首诗里面的海上,是不是又是指的大沙漠?”

  对这样的问题,方浩大汗,只能回答道:“正是指的大沙漠。”

  心里却想着:“考据党什么的,最讨厌了。”

  这对于喜欢抄诗词的穿越人士,非常的不友好。

第十一章 夜谈

  漂亮的歌伎素心对于能够讨到方浩这样的好诗非常的激动,对着方浩千恩万谢。

  不过,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也很是找几个有名的文人墨客求了诗作。

  ——这是必须要的礼貌。

  虽然像她这样的歌伎在京城有着一定的名声,但是她知道,名声这种东西并不能给她任何的保障。

  在座的这些人里面,可能有很多人的名声不如她,但是任何一个都可以轻易的将她碾死。

  在这些人面前,她必须要保持足够的谦卑,这才是她这种身份卑微之人的生存之道。

  在这一场宴席之上,主题就是吹捧方浩在大草原上立下的不世之功,不过除了用词比较新鲜之外,也没有吹捧出别的花样来。

  方浩也半真半假的讲起了自己打了两场仗,以及在草原上面开垦农田,修筑城池的事情。

  这一群文人,除了池旭之外,基本上都没有谁去过边关,就算是池旭,也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场,对行军打仗的事情并不清楚,对方浩说的那些事情,他们连质疑的能力都没有。

  晚宴在歌舞之中进行了一个多时辰方才散去,那些参与宴席的人也陆续的告辞,但是,方浩却被王大学士留了下来。

  “方将军,有些事情我想跟你单独的谈一谈。”

  王大学士笑呵呵的把他留了下来。

  这样的人物要留客,当然能够留下来。

  方浩不知道王大学士要和他单独的谈什么,不过怎么说都是自己背后最大的靠山,这个万万不能怠慢,所以一脸荣幸的留了下来。

  王大学士将方浩带到了他的书房,说道:“边关上有一些事情,我想要听一下方将军你的说法,这不是朝堂的应对,方将军你尽可以畅所欲言。”

  在他的书房,已经点上了蜡烛,有一个家丁正在那里。

  方浩看了那个家丁一眼,就是一个样子平平无奇的中年男人,心里有一些诧异:“听说这些当大官的都喜欢找一些年轻漂亮的少年作为随身伺候的人,王大学士却找了一个中年男人,可谓是一股清流。”

  他多多少少也听说过一些官场的事情,似乎很多大官都养有**,他们不以为耻,反而认为那是风雅之事,还给了一个名目,叫做“翰林风月”。

  王大学士见他看向那个家丁,说道:“你不用担心,他是信得过的人,我们说的话不会传出去的,有什么话你尽管直说,我们就当是朋友在聊天,不用担心什么,也不用顾虑什么,说了就过了。”

  两个人坐下,王大学士又让那个家丁倒茶,然后问方浩:“方将军,你在边关也有了两年的时间,对于朔州节度使上官云,你是怎么看的?”

  方浩道:“我去那里两年的时间,没有见过节帅,对他的为人并不了解。”

  他自嘲的笑了一下:“我在边关,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卫将,大概是入不了节帅法眼的。”

  王大学士笑了笑:“现在你立了那么大的功劳,这一次进京述职之后,极有可能就会成为总兵,这就会进入他的眼里了。”

  方浩道:“真要有那么一天,回去之后肯定要去拜见节帅,正可以见上一面。”

  他是朔州节度使的下属,升了总兵的职,自然需要拜一拜这一位节度使的山门。

  以前地位太低,还够不着,要是成为了总兵,自然能够够着了。

  “这一次说不定会将你的龙城升格为一个独立的军镇,直接归属于兵部,”王大学士笑道,“这样一来,你就不属于他管辖,也不用拜见他了。”

首节上一节159/37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