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早已经有了废储之心,大行之前,就写了一份给方总督拥立齐王的遗诏交给了郑贵妃,只是大内防卫森严,到处都是当今皇帝的人手,那一份遗诏没有办法流传出去,一直到现在才落到,齐王的手上。齐王看到这份遗诏之后,才知道当今皇帝是如何的荒诞无道,也就接受了郑侯的建议,愿意出头反对当今皇帝,并且表示自己无治国之德,愿意在得到天下之后,将帝位禅让给方总督。”
双方都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谎言,但是这样的谎言还是要继续下去。
方浩沉吟了很久,才问道:“那份先帝的遗诏在哪里?”
“已经被下官带过来了,就放在特务府,如果总督大人想要,下官马上回去取过来。”令狐策说道。
“这个倒是不急,明天送过来也可以。”方浩说道。
齐王那边的事情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他还是挺高兴的。
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怎样将齐王给弄出来。
不只是要将齐王给弄出来,还要将一些支持他的人带家眷给弄出来,这样大家才能够安安心心的帮他打天下。
京城禁军就有几十万,要将那些人给安全的弄出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令狐策皱着眉头向方浩说道:
“郑侯本来是想凭着他自己的力量将齐王给弄出来,可是现在齐王府上守备森严,皇上派过去的人已经比以前加了数倍,郑侯自己也被盯得很紧,没有办法进行此事,所以他也托我向方总督求援,希望总督大人能够派人将齐王给接出来。”
“这个我可以想办法,”方浩说道,“不只是齐王要接出来,就算是郑侯他们,也要接出来。”
这个是必须要做到的,不能够让支持他的人寒心。
也不只是齐王和郑绪,还有一些忠于他的将领的家眷也要弄出来。
比如说现任朔州总兵的卢伦英和现任燕州总兵的赵勇,这两家的家眷怎么也要弄出来。
弄出来之后,东燕、西陇两省不需要出兵,就可以成为自己的地盘。
因为这两个地方那么宽广的疆域就只有这两个总兵担任防务之职。
尤登阁那一派的文官倒是没必要。
因为文官对朝廷没有什么威胁可言,从来都是可以携带家眷上任的,不会将家眷留在京城当做人质。
就像令狐策这一次上任,将自己的家眷也都带了过来。
而尤派的很多官员,现在都已经离开了京城,分赴全国各省做监督教育改革的官员,也都将自己的家眷给带走了。
——他们一方面是接受了池旭的任命,去监督各地的教育改革事宜,另外一方面则是去那些地方传播关外现在取得的成绩,也是给方浩未来的统治先打下舆论的基础。
留在京城的也不要紧,反正他们是没有能力造反的,不会受到生命的威胁。
这一天令狐策和方浩谈了很长的时间,还在方浩这边吃了一顿午饭,午饭之后继续密谈,一直到晚上吃了一顿晚饭之后才离开。
第二天,他又亲自上门,将那一份所谓的先帝遗诏带了过来,郑重的交给了方浩。
看了那一份遗诏之后,方浩终于放下了心来——有着一份遗诏在手,哪怕是齐王没有办法从京城出来,他也有了举兵起事的理由。
第七十一章 布局全国
怎样将齐王从守备森严的王府给弄出来,那是一件需要经过周密筹划的事情。
这一点方浩和令狐策也不能够商谈出什么来。
只能是有一个大体的构架。
具体的事宜,还是要执行的人,根据实际情况来做。
这件事情,方浩只能够交给陈朗来策划。
现在从关外到京城的路途畅通了很多,来回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够了。
虽然一般的人还是不能够自由的进出,但是三大商行可以。
三大商行里面方浩都有着股份,特别是丝路商行,现在已经成为他掌握的一家商行,卢伦英只不过是躺着吃分红,商行的事情,他都不管了。
而从雁城到金城那一千多里的路,路况很不好,运输货物还是要靠着大量的人工,商行每一次行商,都是上千人的规模,有时候甚至还会有几千人的规模。
而过关卡的时候,只要缴纳了厘金,一般是不会查的。
在这种情况下,方好想要在商行里面安插人手送到京城,可以说是非常的轻松。
和令狐策谈过这个问题之后,方浩就开始调遣人手了。
上官云从节度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陈朗这个幕僚也就没有了职务,他也回到了京城,在京城郊外买了一大片地,种起地来。
他不光是种地,还开了一个织布工坊,这样一来就需要雇佣很多的人工。
加上在他的农庄上种地的农民,他这边一共雇佣了两千多人。
严格的讲,雇佣的人都必须要有一个合法的身份,是不能够随意的雇佣外地人的,必须要向官府报备。
但是一般情况下,没有几个会向官府报备的,因为一般情况下,官府也不会来了解这样的问题。
这一次陈朗他这边雇佣的人有些多,倒是有人来查这样的问题。
不过很快就被很有背景的人给阻拦住了。
陈朗也打点了一千多两银子,使得这一片地方没有官府的人来查他这边的问题。
他这里雇佣的人,当然有一些确确实实是农民和工人,不过大部分都是他用来收集情报的人。
因为他这边有一个织布坊,而丝路商行需要运输大量的布匹到关外去,所以丝路商行也经常在他这边购买布匹,双方的来往还比较稠密。
当然这也属于正常的情况。
不过很多关于金城那边的情报,以及关外那边的情报,就通过这种正常的往来进行了交流荟萃。
陈朗知道方浩要将齐王给弄出来的消息时,已经到了年底的时候。
而在这个时候,方浩已经通过丝路商行安插了一千多名火枪手过来了。
按照陈朗的想法,有着一千多火枪手混入到京城里面,就足够控制住京城,夺得皇权,没必要弄那些虚的。
以他的想法,就应该狠狠的打一仗,大杀特杀,杀得个血流成河,将朝廷所有的统治阶层都给杀掉,彻彻底底的改天换地。
可是方浩既然想着要以一种比较平和的方式来夺得政权,他作为幕僚,也只能够想办法来配合。
现在京城里面齐王和郑绪两家被皇帝看得死死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做什么小动作,非常的困难。
陈朗策划了很长时间,决定还是在元宵节的时候采取行动,将那两家子的人和赵勇、卢伦英那两家的人都给运出来。
赵勇和卢伦英这两家目前还是尧国的总兵,他们的家眷只是按照惯例被扣留在京城之中,活动还很自由,并没有受到太过严密的监控。
让他们这两家人给偷偷的运出去还是挺容易的。
在这之前,方浩已经很私密的会见了赵勇和卢伦英,他们也表示了跟着方浩一起举事。
赵勇那边不用说,他本来就是方浩的死忠属从,而这样的属性是不会更改的,不论经过多长的时间,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都不会变化,这才能够算得上是死忠。
他早有推举方浩做皇帝的意思,唯一担心的就是家眷,方浩提出要帮他将家眷给运出京城,他当然是求之不得。
卢伦英那边,则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觉得方浩想要造反,以后天下肯定会是他的,自己没有必要跟方浩对着干。
在方浩没跟他摊牌之前,他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觉悟。
等到方浩将他秘密的召集到戎州会面,给他看了那一份先帝遗诏,他更是吃了定心丸,马上就手写了一封家书交给方浩,让方浩的人带回京城,给他家里的人看,好让他们配合方浩这边的行动。
有了那一份先帝遗诏,还要将齐王给拉出来,经过禅让的程序,那就说明方浩已经有了起兵造反的大义。
虽然卢伦英觉得没有那个大义,方浩的军事实力也能够很轻松的打下整个天下,但是他有一点担心方浩能不能够发动手下所有的士兵都接受他造反当皇帝的想法,他认为这是唯一不能够确定的风险。
现在已经有了这样的东西,就不用担心手下的士兵会反对了。
他不只是自己要跟着方浩一起来干,还向方浩表示他可以说服现在西陇省的布政使响应方浩的号召。
——如果不同意,他也有办法让他们同意。
赵勇也向方浩保证了,等到方浩举事的时候,他会控制东燕省那些官员,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响应方浩。
这样一来,方浩兵不血刃就可以得到西陇省和东燕省这两省的地盘,还有那迁移过来的那上千万的人口。
而在这个时候,望海城那边,那些货轮也已经停止了运输货物,方浩开始利用那些货轮通过海路向尧国最为富庶的南方投送兵力以及武器,先在比较偏僻的地方上岸潜伏,等待着一旦举事就迅速的进入内陆来控制各省。
那些货轮可以在海上行驶,也可以在大江大湖中行驶,逆流而上,可以很快的控制十几个省。
虽然那些大铁船在方浩眼中只能算是货轮,可是真的打起水战来,碾压尧国水军那些木制船,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这段时间里,方浩已经开始布局全国,现在欠缺的就是将齐王给弄出来。
第七十二章 监控
郑绪和齐王被皇帝派的人严密的监控起来。
但是,这不表示他们被囚禁起来了。
只不过是监视的人太多了,而且是明目张胆的监视。
他们在自己的院子里面,还是有着行动自由的。
但是要出去就没有那么的方便。
特别是齐王,想要出去散散心,基本上都被王府的总管给驳斥了:
“王爷,现在外面治安不好,你是千金之体,可不能够随意外出,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我们可没有办法向皇上交代。”
按道理,王府总管是不可以向王爷这样说话的,正常情况下敢这样对王爷说话,被打死都是轻的。
可是并不是正常情况。
大家都知道,正统皇帝对齐王并没有好感,欺负一下这个王爷,并不会招来罪过,反而会让皇帝更加的欣赏。
这个总管还是皇帝亲自指派的,当然知道皇帝的想法。
所以齐王基本上是不能够出他的王府的。
虽然王府很大,可是天天在那里面转悠,也会觉得非常的憋闷。
有时候能够出王府,那就是被皇帝召到皇宫中去,可是那样的出去,他宁愿不出去。
因为那代表着羞辱。
他不能随意外出,不过郑绪还是可以的。
郑绪身份没有齐王那么重要,另外他也不是齐王那样好揉捏的人。
他府上的管家也被换成了皇帝指派的人,守卫也被替换成了皇家的人,上上下下,没有变化的,只有自己的家人。
但是他要出去就出去,管家要阻拦,他就很干脆的说道:“那你就把我杀了吧,罪名就是我一个小小的侯爷竟然敢不听你这个管家的劝阻。”
真的要杀他,他也无所谓。
反正自从正统皇帝登基之后,他就已经是在等死了。
如果自己的死能够给正统皇帝一个污点,那他也觉得值了。
倒是那管家并不敢真的去杀了这个侯爷——真的要杀了,皇帝肯定不会给他背锅,只会将他被推出来背这个锅。
这样郑绪行动上面没有什么问题,只不过身后老是跟着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