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以前或许也有这些方面的想法,因为这些东西的确太过玄幻而且深奥难懂,但如今陈旭相信,中华文明古老的传承或许比想象的更加深奥,只是懂得的人越来越少,而且因为太过深奥复杂,喜欢钻研的人也越来越少。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分工越来越细,生活越来越富足,发展越来越快,思想也因此越来越世俗化,越来越急功近利,越来越倾向于更加简单和表象的认知,对于表象之下的理论已经渐渐的边缘化和模糊化,甚至刻意的去解释自己所不能理解的东西,最后许多古老的深奥理论就变成了一种似是而非的鬼论,学习的人越发的误入歧途只好丢弃。
而到了几千年之后,当人们开始觉得要破解人类文明发展必须再从文明发展的源头重新开始研究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老祖宗的理论已经被曲解的面目全非,还有大量的典籍已经失落,只能不断的去挖老祖宗的坟墓,希望哪个有前瞻和献身精神的老祖宗把古老原始经文刻在了自己的棺材里面。
易经如此,道德经同样如此,甚至还有许多珍藏在隐士手中从未有过任何记录的绝品手迹,都随着文明的发展湮灭在时光的长河之中。
水轻柔的坚持,是因为她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她心中还有道的追求。
虽然她也知道虚无缥缈,虽然她也知道无迹可寻,但她从未放弃,因为她是一个正宗的道家门徒。
强身健体,以武入道,这就是许多正宗道家门派的统一认知。
哪怕在两千年之后,陈旭知道仍旧还有人在坚持。
终南山、武当山、青城山上,那些隐士和道士,还在用古老的方式苦苦追寻,希望有一天能够勘破天道。
而这种追求,只要华夏不灭,可能还会千年万年传承下去。
这便是中华文明一直不曾断绝的最终原因。
道,一直存留于华夏人的血脉之中,亘古长存,日久弥新!
……
白华峰顶,有一块凸出赤裸的奇石。
奇石之上有仙人足迹,名曰会仙峰。
一位鹤发童颜身穿葛衣的老者正盘坐其上,面对东南方向闭目打坐,闻听海风之中隐隐传来的号角声蓦然睁眼,眼眸中淡淡的光华闪现,映入眼帘的是蔚蓝大海上两艘巨帆鼓荡而来的巨大海船,船帆上那一个巨大的秦字如同一条苍龙张牙舞爪随帆而动,似乎随时都想要挣脱船帆的束缚破空而去。
老者脸色微动,屈指推算一番之后长叹一口气,起身很快就来到山顶一侧的一座庙宇之中。
庙宇不算大,依山而建,一侧有两颗苍松,树枝刚劲虬结,树叶根根如同铁针一般在风中巍然不动,庙宇之中有一座祠殿,正宗供奉着一个仙风道骨的老者雕像,身穿葛衣脚踏芒鞋,目光深邃似洞悉天机。
雕像前面摆放着一个恩师河上公的灵位和香炉,香炉中有几炷香正袅袅燃烧,祠殿之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道。
“师兄有何吩咐?”
看见老者进来,一个年约六旬的老道士赶紧从蒲团上站起来稽首行礼。
“清河侯来了!”老者垂目捻须。
“啊?!”老道士瞬间惊恐的脸孔扭曲,呆了半晌之后一把抓住老者的衣袖结结巴巴的说,“师兄救我……”
“哼,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竟然轻信墨家之言自取其祸,事到如今惊恐又能如何?”老者冷哼一声。
“师兄,是我错了,但错已铸下,看在同门的情分上,还请师兄救我一命!”老道士胡须眉毛都微微有些颤抖,看得出来的确惊恐无比。
“唉,也罢,你先去山腰的仙人井暂避一时,如要救你,恐我不得清净也,去吧!没有门下弟子前来召唤,千万不要出来。”老者叹口气。
“多谢师兄,我这便去!”老道士转身一溜烟儿便不见了踪影,跑的比兔子还快。
“唉~”老者忍不住再次长叹一口气转身离开,很快白华峰上响起一阵悠扬的铜钟声,而听到这突如其来的钟声,整座岛上正隐藏在寺庙山洞祠殿等处打坐练气炼丹炼药的道士都诧异的睁眼或者停下手里的动作,站起来往山门处汇聚而去。
而就在山上的铜钟响起的同时,两艘大船也正迅速靠近海岛,船头甲板上一个锦袍青年手持望远镜正扫描整座海岛。
“夫君,看来安期生并非徒有虚名,肯定是已经知道您要停船上岛!”听着传来的钟声和看到许多道士都往山门处聚集,水轻柔站在陈旭上边惊讶的说。
“知道最好,看来我这趟不会白跑了!”陈旭笑着收起望远镜,吩咐准备在靠近时山门的码头上停船下锚。
数里距离转瞬即到,随着旗舰上一面红色金星的令旗冉冉升起,两艘大船都开始降帆转舵,放慢速度往一座木石搭建的码头缓缓靠了上去。
而在陈旭靠岸的时候,山腰处一群老老少少的道士也都列队走出山门,为首一个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者大袖飘飘而来。
“哈哈哈哈,清河侯别来无恙,上次老道望眼欲穿,侯爷却决然而去,此次为何有闲暇耶!”
还隔着十余丈远老者便大笑着开始打招呼,虽然看似苍老无比,但在陡峭狭窄的山路上竟然如履平地一般,转瞬便到了大船之下。
“夫君小心,此人深不可测!”水轻柔轻轻的拉住陈旭的衣袖。
“呵呵,无妨!”陈旭安慰一句,顺着已经放下的舷梯走了下去,人还没下船,只听耳边一阵风响,转头就看到水轻柔从大船上一跃而下轻轻落在了老者面前,同时行一个稽首礼说:“水轻柔见过安前辈!”
“原来是赤松子道友高徒,好,好,果然是名师出高徒!”老者上下打量水轻柔几眼,脸上露出爽朗畅快的笑容。
第1387章 本侯缺个道场
“夫君小心!”
简单的见礼完毕,水轻柔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陈旭身上,看着从船舷上丈余高处一跃而下的陈旭,赶紧上前搀扶。
“无妨,才丈余高而已!”陈旭笑着摆手,安期生带着一大群方仙道的徒子徒孙迎上来,一起稽首,“山野之人拜见清河侯!”
“哈哈哈哈,安期公和众位道友无需多礼!”
陈旭也微微稽首还礼,眼神在老老少少一群道士身上掠过,最后停在了老者脸上,“上次本侯有要事南下,因此未曾在白华岛逗留,心中不免遗憾,今日回转路过特来打搅一番,还请安期公和诸位道友见谅!”
“侯爷言重了,此处风大,还请随老道去山上一叙,请~”安期生展手引路。
“也好,如此美景,刚好本侯数月前得几筒好茶,今日与安期公品茶一叙,请~”
陈旭笑着点头,转身吩咐随行侍卫从船上取来一筒从鲁山得到的紫云仙茶,一套紫砂茶具,带着水轻柔在一群道士和护卫的拱卫下上山。
山路非常陡峭,而且都是刀劈斧削而成,崎岖狭窄处仅容得下一只脚,而且道路随着山势盘旋曲折,沿途有苍松古藤,奇花异草,随处都能看到飞泉流瀑和在悬崖上攀登跳跃的猿猴,偶尔还能看到白色的野鹤翩翩展翅飞过,停留在山涧之中嬉戏啄食。
“桃花岛上千岁翁,白华顶上会仙峰,丹鼎玄泉结华盖,分明海上是蓬莱。这白华山果然有仙家气派,方仙道找到一个好道场啊……”
一路拾级而上,观赏沿途风光,随着逐渐登高,远远近近的海岛和辽阔大海也一览无余,海岛之间风光旖旎,渔船往来有渔歌相闻,顿时有一种天高地远豁然开朗的感觉。
“侯爷谬赞,这白华山古称蓬莱仙岛,与瀛洲相似,只是民间谣传而已,我等在这岛上避世修行,也不过是图个清净无为而已。”
安期生虽然看似老迈,但却身轻体健,在狭窄陡峭的山路上行走,看似缓慢却轻快无比,皓首白发道袍摇摆,看起来的确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气派。
“好一个清净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闻河上公注道德真经,安期公得其真传,定然深谙其理,本侯虽与诸位并非同门,但也知道欲修得大道,当无为事主,无为事师,寂若无人,至于无为。清净之地,才得清净之心,若心不清净,一切都是枉然……安期公以为本侯所言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