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 第1461节

“好,看来也不枉本侯今日专程来见你,佩云之事你尽管放心便是,无论成与不成,本侯都保她一生无忧,至于你的身份,待本侯上奏陛下之后再看结果,为平民也好,为皇亲国戚也好,只需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就行,你带佩云先下去洗漱换衣梳妆打扮一番,等本侯消息便是!”

陈旭招呼门外的护卫唤来曲海,叮嘱一番之后让其带父女离开,然后让人取来纸笔,写下一封书信让侍卫送去商骐的盐铺,吩咐一定要亲手交到商骐手中,若是商骐不在便一直等到他回来为止。

陈旭离开五湖园之后去城外的行辕,进入始皇帝休息的凉舍之后不久,一个宫人在一队黑盔黑甲全副武装的卫尉禁军护送下直奔五湖园,半个时辰之后,用马车接回来一个身穿蓝色布裙梳妆整齐的可人少女,容貌端庄举止有度,一看形容就不是普通民家女子。

女子随着宫人胆怯而忐忑的进入凉舍拜见始皇帝,一番简单的对答之后很快便被送回五湖园,同时有谕令传达五湖园的几位商贾,让其仔细照看服侍,随后就有一队黑衣蒙面的玄武卫也很快策马离开行辕不知去了何处。

始皇帝和清河侯侯这个神神秘秘的举动顿时引起了随行的一群公子卿侯的极大关注,但却因为毫无头绪一个个憋的抓耳挠腮。

这个少女虽然年幼,但看得出来已然是一个美人坯子,再过几年必然是倾国倾城的娇媚女子,而且大部分人也联想到这便是在湖滩上那个中年渔民的女儿。

不是说送给清河侯……嗯,让清河侯带会咸阳去读书的么?

但为何会被陛下鬼鬼祟祟的接到行辕?

难道陛下也想插一腿,抢了清河侯的这盘菜?

一群卿侯嘀嘀咕咕私下三五成群的讨论。

一群公子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老爹。

而李顺蒙毅等几个平日与陈旭关系不错的卿侯都恨不得冲进始皇帝休息的凉舍之中将陈旭揪出来毒打一顿然后逼问其中的详细细节。

这一等,便是日落西山之时。

陈旭和始皇帝因为这件事一直在房间讨论了足足一个多时辰,并且还顺便留下来陪着皇帝吃了一顿便饭,吃饱喝足之后剔着牙摇着丝绸折扇心满意足的出来。

熊心既然敢承认自己的身份,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何况这件事始皇帝已经暗中派玄武卫去调查,很快便有结果。

六国虽灭,但流落在民间的王孙不少,被始皇帝迁徙到咸阳居住的也基本上都是六国王室的嫡系,那些隔了三代五代甚至十七八带的旁系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抓也抓不完,因此这也是曾经的历史上大秦崩塌之后六国很快就能复辟的原因,只要有人支持,随便哪一位后裔都能跳出来称王。

而熊心这个人如果没有第二个的话,那便是被项梁推举为楚怀王的那个傀儡楚王,不过后来项羽感觉这个货又倔又碍事,于是将其架空分封诸侯,最后更是让九江王英布在路上将其杀害,楚国就此落入项氏手中。

不过项氏起兵成也熊心,败也熊心,杀了熊心之后诸侯大乱,而刘邦更是发檄文通告全国,斥责项羽弑君大逆不道,顿时诸侯响应云集,刘邦很快便得各路诸侯大军五十余万开始讨伐项羽,三年之后,项羽被围垓下,最终落得死无全尸。

所以,有些人虽然不厉害,但他的身份很至关重要。

就比如眼下在陈旭看来,熊心出现的时机刚好,而且身份地位都很合适。

而熊心归服大秦,一定会给遗留在民间的六国王孙贵族一个榜样,让大秦和六国贵族之间有了可以沟通和媾和的可能,同时也代表着陈旭推行的各种收心的改革措施已经到了最后攻破堡垒的时候。

对于陈旭提议,始皇帝在开始微微的惊愕之后很快就有了浓厚的兴趣。

说实在,他绝对没有想到随便遇到一个普通渔夫,竟然就是昔日楚王室后裔。

当然陈旭也没告诉皇帝当时打开的那个贝壳本来就有些不太正常,他当时就发现上面画了一个记号,当然陈旭也并不知道就是熊心干的,还以为是吴中当地的官员特意安排的。

毕竟是皇帝要赌蚌,赌不出来珍珠岂不是大失所望。

而为博得领导欢心,下面的官员做一些手脚本来在陈旭看来也是理所当然之事,这种情况在后世简直司空见惯。

比如领导要视察新农村改造,于是便有底下的官员将靠路的一面墙刷成白色,还有比如找一些人混做人民群众回答领导的问题背诵八荣八耻等等,

但显然陈旭高估了大秦官员的悟性。

当然绝大部分是因为陈旭小看了大秦官员的耿直和守法。

作为经受法术熏陶的大秦官员才不屑与用这种隐晦的方法拍始皇帝马匹,他们都是当面拍马屁,而且也不屑于干这种造假的事,毕竟若是被查出来恐怕会被砍脑袋。

至于始皇帝赌蚌高不高兴,开不开心和他们当官一点儿干系都没有,毕竟这些蚌又不是他们养的,里面有没有珍珠不干他们的事。

于是熊心偷偷摸摸往这个做了记号的湖蚌之中塞了一颗珍珠,打开的瞬间陈旭就明白有人作假,因为这颗珍珠特么的就放在蚌肉上,而陈旭也开过不少珍珠了,一般珍珠都是被蚌肉包裹起来的。

不过开蚌的老渔夫很懂事的没说,而陈旭也还以为熊心是吴中官员安排的群众演员,但没想到都猜错了,这就是熊心计划好的一个机会。

至于第一个没珍珠的蚌,那是一个误会。

所有参与竞拍的人都没想到李顺这个二傻子竟然会和始皇帝争抢竞拍并且拔得头筹。

而陈旭自然也不想第一个蚌就开出来一粒珍珠,这特么的也太假了,于是第一个没有选择那个有记号的湖蚌。

第1531章 国家机密

在得知熊心的身份之后,始皇帝在各种考量之后,又仔细询问了陈旭这样做的理由,最后决定看看这个楚王室后裔再做打算。

按照陈旭的说法,楚佩云不仅相貌乖巧而且身份也不低,最主要的这样联姻可以收六国王室之心,六国旧地的百姓也会更加归服。

而见到楚佩云之后,相貌乖巧的确让始皇帝满意,一番简单的问答十三岁的少女也回答的还算得体,明显是读过不少诗书经义,的确知书达理,最主要的是楚佩云从小就跟着熊心流浪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非常懂事,这一点让始皇帝尤其满意。

而且楚佩云的身世,似乎让始皇帝想起了自己幼年时光,送走之后竟然还有一些唏嘘和回忆的神情。

陈旭的提议始皇帝自然很重视。

而看过楚佩云之后,始皇帝更加心动。

中国自古就有爹妈怜幺儿,爷奶疼长孙的说法。

而这并非全都是因为感情因素,而是还带有人性和传承的考量。

古代的嫡长子将会继承大部分的家产,是未来家族的主要掌舵人,家族兴衰系于一人,一旦嫡长子顽劣昏庸,则整个家族很快就会衰败,爷爷奶奶隔代重视长孙,自然更多的是为家族的未来考量。而父母更多的关心小儿子,是因为将来在家族财产分配中,排行最末的儿子利益最少,爹妈心疼他将来受苦甚至受到兄长的排挤,于是也就更加怜爱一些。

这种情况在勋贵家族当中更甚,特别是那些能够世袭的勋爵家族表现的更加明晰,因为一个家族当中爵位始终只能由一个后辈来继承,而根据传统礼法来说,嫡长子嫡长孙几乎就是唯一的选择。

当然,对于爹妈来说,大号练废了练小号的可能性也很大,对于小号倾注更多的心血也在情理之中,但这种情况最后往往会闹得家宅不宁难舍难分。

同理如此,对于始皇帝这个当爷爷的来说,子婴作为皇长孙,天然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照顾,这是一种对大秦传承的期望和关注,不然当初他也不会同意扶苏的建议让身为仙家弟子的陈旭当子婴的老师。

虽然他如今还在为大秦未来的储君人选犹豫摇摆,但子婴在他心中至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选。

因此对于子婴的婚事,始皇帝自然是慎而又慎。

就像当初让扶苏娶王贲的嫡长女一样,甚至是始皇帝亲自写下亲书派人送去王翦府上,目的很明确,始皇帝想用扶苏这个嫡长子的身份告诉王翦,只要忠心辅佐朕征服六国,将来王氏仍旧是大秦最为勋贵显赫的家族,这便是一种变相的承诺。

但如今王翦王贲都已作古,但始皇帝也始终没有将扶苏立为太子,当初的这个联姻便就像作秀一般不牢靠。

而王翦似乎也很了解始皇帝这种很难捉摸的性格,于是早早便急流勇退不问军政事务了。

首节上一节1461/15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