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 第16节

马大伯脸色涨红、嘴巴张了几下然后还是收下了,其他人看见马大伯收了钱,虽然略微有些尴尬紧张,但全部都心情激动不已。

二十钱对于一群穷哈哈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足足可以买半石粮食,混合着野菜一家三口可以吃一个月了,遇到灾荒年月,那就是救命钱,因此拿着这些沉甸甸的铜钱,所有人都对陈旭充满了异样的感激,这个还未成年的少年在他们眼中也忽然变的高大起来。

似乎自从他从树上掉下来摔晕之后醒来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不光突然变的会治病,而且还大方了许多。

要知道以前的陈旭在村里虽然不算很差,但脾气绝对不算好,经常在家呵斥妹妹和陈姜氏,干活儿也有些偷懒,虽然快成年了也没人给他提一门亲事,弄得陈姜氏在村里都有些抬不起头来,就连牛大石这个预定的妹夫都不太爱和他往来,平日见面都是直呼其名。

但自从他便醒过来之后,这几天在村里的表现完全颠覆了村民以往的感受。

“我去买点儿布头拿回家让我娘给小妹做一件衣服!”

“我去买个罐子煮饭,家里的罐子早就破了!”

“等我,我也去买两个碗!”

“我去买点儿粮,家里都快断炊了!”

拿到钱之后,几个村民都陆陆续续散开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陈旭又给了马大伯一百钱,让他和剩下的几个村民去帮忙买两石粟粮带回去。

“大石,你不去买东西?”陈旭看着盯着手里的钱傻笑的牛大石说:

“不买不买,俺娘说了,钱得存起来!”牛大石连连摇头。

“存起来干啥,存起来又不会下崽儿,你得学会把它花出去!”陈旭没好气的说。

“不不,存起来好娶杏儿,修房子买地都得花钱!”

陈旭愣了一下拍拍牛大石的肩膀感慨的说:“这个可以有,好好存,等你存到五万钱的时候我就把妹妹嫁给你!”

“好……”牛大石点头,然后身体一抖手里的钱掉了一地,傻呆呆的掰了许久的手指头才看着陈旭干嚎:“五万钱,你干脆弄死我算了,我要是有五万钱镇上的里典都愿意把女儿嫁给我!”

“那样最好!”陈旭翻着白眼儿点头。

几分钟后,在哭丧着脸的牛大石带领下,陈旭找到了镇上的铁匠铺。

说是铁匠铺,其实就是个四面漏风的棚子。

几根粗木头搭建的一个茅草棚,里面有一个泥石做成的火炉,地面上还摆放着各种成型未成型的铁制品和青铜制品,一个木头架子上还挂着打造好的柴刀、菜刀、斧头、锄头、匕首等工具,全部都是青铜打造的,至于铁器,都是简单的铸铁,有犁头和锄头,但看起来都很粗糙也很笨重。

虽然铁制品春秋时期就出现了,但一直局限于炼铁的工艺水平,铁的质量非常差,里面大量的杂质无法去除,所以性质很脆韧性很差,虽然够硬但却很容易损坏,打造武器根本就不行,即便是制作农具也用不了多久,因此并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生产生活中的主要金属还是青铜。

而经历了商周一千多年的发展之后,到了秦朝时期,青铜的炼制工艺几乎达到了人类的顶峰,此时打造的青铜武器在各种性能上不亚于后世的一些高强度的合金,不仅韧性好,刀剑的锋利程度即便是在两千年之后也依旧令人叹为观止。

第21章 锯子

一个看起来矮矮壮壮皮肤幽黑的中年人正和两个十多岁的徒弟在棚子里打造东西,大锤小锤叮叮当当的不断翻砸着一块铜块,噗噗啦啦的火星四周乱飞,和后世的铁匠铺也没什么区别。

砸了两分钟后铜块温度降低,中年铁匠用一个钳子把铜块放进炉火里面继续烧,旁边一个二十岁身材瘦高的年轻人则使劲儿的挤压着一个兽皮气囊给炉子鼓风。

陈旭凑过去看了一下,炉子里面放的是木炭而不是煤块,和他预料的差不多。

根据史料记载,青铜武器向铁质武器的过渡是在汉朝,而铁器大规模的取代青铜器是在西汉后期,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工艺。

青铜里面因为有铅和锡的存在,只需要800摄氏度就能融化,完全封闭的硬木炭火炉加上鼓风设备持续送氧就能达到这个温度,而纯铁的融化需要达到接近1500摄氏度,即便是含杂质和碳比较高的铸铁,融化温度也必须在1000摄氏度以上,这个温度在秦汉时期根本就无法达到,而且最主要的是煤的价值还没被开发出来,因此铁的冶炼工艺和水平始终无法达到广泛应用的标准。

“咦,这不是杀死大蛇的小郎君吗?”中年铁匠看着陈旭,惊讶不已的放下铁锤。

“正是,我特地来买几件刀斧和工具!”陈旭赶紧点头说。

“小郎君只管挑就是,价格保证公道!”中年铁匠指着挂满刀斧的架子笑着说。

陈旭挨着在架子上看了一遍,选了一把斧头一把柴刀之后问:“您这里有没有锯子?”

“锯子打造困难,新的我没有,不过有人用一把旧锯从我这里换了一把斧头,如果你急用的话可以卖给你,不过你要自己拿回去打磨,锯齿已经很钝了!”

“能不能拿给我看看?”陈旭点头问。

中年铁匠对一个徒弟吩咐一声,很快就从一堆乱七八糟的旧铜器里面翻出来一把锈迹斑斑的青铜锯。

锯刃长约四十公分,锯柄长约二十公分,锯背厚度足有一厘米,看起来就和后世的大砍刀差不多,只不过刀刃改成了锯齿,而且锯齿果然很钝,摸上去完全感觉不到太刺手的感觉。

尼玛用这个来锯树估计还没斧头来的快。

但陈旭要用锯子的目的不是来锯树,而是要用来锯木板,但这个样子锯木板也绝对不行。

“那这三样东西一共多少钱?”陈旭问。

“斧头九十钱,柴刀五十钱,锯子也给你算九十钱,一共二百三十钱”

“行!”陈旭打开钱袋数了二百三十枚铜钱递给铁匠,“大叔,能不能按照我的要求稍微加工一下!放心,我会给工钱!”

“说吧,怎么改,如果难度不大就不收你的钱了!”中年铁匠看着陈旭爽快,于是也很爽快的说。

“不难不难,帮我把这些锯齿间隔一个分别往左右两边稍微掰开一些,让锯齿看起来交错开……”陈旭一边说一边指着锯齿做讲解,铁匠虽然不太清楚陈勃的意图,但还是很快就领会了他的意思,这个加工的确不难,只需要将铜锯加热锯齿变软之后用工具两边微微掰一下就行,因此点头答应之后将铜锯塞进火炉里面,让徒弟加速鼓风。

随着呼呼啦啦的火焰燃烧起来,铜锯在火炉里面很快就变得通红,表面开始泛起一层闪亮的光华。

几分钟后,铁匠用夹子将铜锯夹出来开始加工,陈勃站在旁边不停的指点,很快就弄好了,铁匠顺便还挨着用小锤把锯子捶打了一遍去除了上面的铜锈这才快速放入盐水中淬火。

随着噗拉一声,一股蒸汽腾空而起,铜锯捞出来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把闪烁着青金色光芒的崭新铜锯。

“小郎君,锯齿都是越直越好,不知道你把这些锯齿错开之后弄成两排是何用意?”铁匠非常不解,三个徒弟也都满头雾水。

陈旭拿着锯子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之后笑着说:“大叔,锯子这种东西锯齿并不是越直越好,我现在就给你演示一下这种错开的锯齿锯木头的效果!”

说完之后陈旭走到一根支撑草棚的木头前面,然后把锯子放在上面来回拉了几下,伴随着扑哧扑哧的声音,大量的锯末纷纷扬扬的掉落下来,很快锯子就锯进去两寸多深。

这一下把铁匠和三个徒弟惊的目瞪口呆。

其实锯子这种东西发明的很早,据说是春秋时期鲁国工匠班发明的,而灵感来自于野草的锯齿边缘。

但从锯子发明出来足有数百年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却非常有限,这东西虽然看着威武霸气,实际上用起来很鸡肋,厉害的木匠更情愿用斧头都不愿意用锯子,主要是用起来不方便而且很容易被卡在木头里面,而且在用的时候必须两到三个人一起才能操作,一个锯,一个扶着木头,另外一个使劲儿压着木头让锯口位置张开,不然锯子就会夹在里面根本就无法拉动,这样大大降低了人的工作效率,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人不用锯子。

首节上一节16/15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