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任嚣大军攻击到南越和闽越交界之地,和高焄的部队一起夹击之下,闽越全线溃败,大量部族投降,闽中郡全部平定,然后两路大军合在一处继续往南进攻直逼南越王府所在的番禺。
几乎是同时,赵佗率领的两路大军也对东瓯形成了夹击之势,在数千早已在东瓯地界祸祸了两三年的土匪军团的带领下,五万大军在崇山峻岭之间如同虎狼一般直扑东瓯的老巢苍梧。
东瓯,是一个典型的杂居民族,其中以中原人和越族为主,此前在会稽和闽越之间有一个东瓯国,乃是越王无疆次子蹄所建立的国家,又名东越国,无疆伐楚失败后,由于其生前未曾指定王位继承人,长子玉在福建地区建立闽越国,次子蹄(欧阳宰勋)在欧余山之南建立瓯越国,以欧阳为国姓。
但眼下的东瓯乃是从闽中被高焄驱赶而来的部族,因此成分更加复杂,其中既有当初的东越国、闽越人,又有大量山野越族部落,壮族、黎族、傣族、瑶族,苗族等后世东南的少数民族几乎都是从东瓯分化出来的,当然,现在的越族还有不少秦国征伐之时逃脱的楚人。
总体来说,东瓯就是一个不同民族的是杂合体,人数大概有三四十万的样子,各个部落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性,藏在崇山峻岭之中虽然都统属于东越国王,但其实非常的松散,唯一相同的就是都不想被大秦征服。
但面对早已准备了十年的大秦,即便是有崇山峻岭和交织的河网阻隔,东越这些松散的部族还是无法阻挡,赵佗的五万大军和数千流氓军团如同野兽一般在山谷沟壑之中横冲直撞,在强大的武力压制下,大大小小的东越部族如同积雪遇上骄阳,瞬息之间便开始崩溃瓦解,就如同当年屠睢所说,大军碾压所至如同洪水席卷,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赵佗便攻掠大片疆域,兵分三路直指苍梧。
而几乎同时,王贲亲自率领的十万大军也已经突入西瓯腹地,迅速攻占了漓江沿线之后然后快速往珠江沿线拓展,同样是在数千流氓军团的帮助下,沿途大量的西瓯部族抵抗不住或降或逃。
面对西瓯部族,王贲并没有乱杀无辜,而是收拢这些越族部落之后委任以部族首领君长之职继续统属各自部族,因此这些投降的越族部落在恐惧大秦军队凶悍的同时,也少了许多的怨愤和反抗,为了加快攻占岭南诸地的步伐,王贲甚至还让随军的长史和幕僚与这些君长交流之后,派出使者去和更多的越族部落接触交流,在强大的武力威胁和投降的君长使者的劝说下,很快就有大量的越族部落开始大规模的投降。
随着骆越,瓯越、瓯皑,且瓯等西瓯几大部族的先后投降和征服,到了五月初,珠江中上游的大量区域已经落入大秦军队的掌控之中,而东南方的赵佗任嚣等几支大军的也不断有战报传来,各自都击溃和招降诸多越族,兵锋直指当初预设的攻击目标,而速度最快的任嚣已经越过珠江逼近番禺,整个岭南诸地的越族已经人心惶惶,大量越族人开始四散而逃,许多越族的部族首领已经无法约束部众,数年的蚕食政策之后,温水煮青蛙的过程已经让岭南诸地的越族慢慢习惯了和大秦的小规模争斗,但面对突然而至的数十万凶悍大军,几乎所有的越族首领都感觉到了绝望,再加上到处都有各种优待招降的消息传来,许多抵抗比较强烈的越族部落之中也开始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人心开始慢慢瓦解。
而随着五路大军杀入岭南腹地,大量的舟船也开始通过灵渠进入漓江,然后顺着大大小小的河流开始往珠江流域拓展,源源不断的把军械粮草和医药补充给大秦军队,甚至还有许多舟船顺着珠江沿江而下直奔出海口,为沿途的赵佗任嚣大军也送去大量的补给,而当大秦的舟船出现在苍梧和番禺附近的时候,东瓯和诸多越族便知道大势已去。
大秦在越城岭附近修建人工河渠的事在岭南早已传播的沸沸扬扬,但所有的越族又毫无阻挡的办法,虽然也曾经有越族想要破坏,但寥寥数百上千人去偷袭,实无异于杯水车薪,还没等到靠近便被早已在岭南混的风生水起的流氓军团揍的满地找牙,更别说还有近十万驻守在越城岭和都庞岭的秦军,而且那十万修渠的民夫和刑徒也不是好惹的,手中的锄头铁锹都比越族手中破破烂烂的刀枪要锋利结实,更何况还有那开山炸石的太乙神雷,轰隆隆如同惊雷一般的爆炸声整整一年的时间几乎就没有断绝过,据被抓获去帮助修渠的越族人传播出来的消息,那太乙神雷每次爆炸,便如同天雷降临一般天摇地动,一座大山瞬息之间便会被炸的四分五裂,然后有大秦左相清河侯的仙奴随手一指,一条宽大的河渠便凭空出现……
在这个蛮荒而原始的年代,任何事情一旦和神仙扯上关系,各种说法马上就会变形走样。
加上不同部族不同人群之间口耳相传的,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描述之中加上各种不同的想法和猜测,因此即便是没有见过太乙神雷的人,也在宣传的时候说的天花乱坠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只把太乙神雷宣扬的比天雷还要可怕百倍,因此灵渠修建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也是对于岭南越族的一种极大的心理威慑和精神攻击,因此在灵渠修建的这一年时间当中,越城岭南方许多越族要么被轰隆不断的太乙神雷的爆炸声吓的崩溃逃窜,要么早早便连滚带爬的跑到秦军的地盘上来投降,而当这些越族人在亲眼见识到了太乙神开山炸石的威力之后,也彻底的驯服下来。
实际上到了如今,因为灵渠的修建和炸药的大量使用,整个岭南诸地的越族已经处于了一种极度混乱的地步,因此也使得王贲指挥的大军轻松突入岭南诸地,而且在不到一个月时间便征服了大范围的区域,按照眼下的态势和不断传来的军报看来,征服东瓯西瓯等地最多只需要半年的时间,也许等到今年入冬,整个岭南诸地就会彻底纳入大秦的版图之中。
至于更加靠近后世越南的地方,王贲也没有想去继续染指,因为当初接受皇帝的任命执掌五岭大军扑灭项氏叛军的时候,王贲曾经亲自上门拜访过陈旭,而陈旭当时也猜想皇帝有了征服岭南的打算,因此给王贲讲解过岭南诸地的大致情形,收复后世的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基本上征服岭南的任务就算彻底完成,越南这个时候要比岭南更加原始荒蛮,虽然也有不少越族部落,但按照大秦如今的人口数量和国力来说,占领越南这种地方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即便是占领岭南这些地方朝堂的掌控就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因此盲目的扩大地盘并不是大秦眼下的要务,发家致富和增长人口才是最重要的。
第1021章 失望的嬴高(为财叔宁盟主加更1)
就在二十余万秦军在岭南攻城略地征服百越之时,西域也在经历短暂的春天之后很快进入了炎热干旱的盛夏时节。
五月底,去往大秦京师的西域诸部的商队陆续返回西域。
去的时候,这些商队和使臣甚至国君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各自对于把大量的玉石特产和珍贵皮货送去咸阳感到非常的气愤,但在江琥和李信两路大军的压制下,却又都只能无可奈何的暗地里吐口水翻白眼表达不满。
垂头丧气的去,但回来的时候,这些商队和使臣国君却全都像吃了鸡屎一样兴奋,在路上一路疯狂的抽打马匹骆驼,一路向西径直穿越河西走廊,从凉王嬴高的地盘上如同一群鸵鸟狂奔而过,只留下准备热情打几声招呼的凉国君臣面面相觑,被骆驼马匹飞奔溅起的野草扑了满头满脸。
这些狂奔的马匹和骆驼背上,都驮满了从咸阳购买和赊购到的大量大秦奢侈品,从糖茶醋酒到瓷器丝绸,每一样运送回去,都会卖出一个天价,西域不缺黄金美玉,但却缺少这些中原精美的器物。
不出门不知道路远,不去夜店不知道公主胸大……额,不去咸阳不知道繁华。
这一趟出行,对于这些西域商人和使臣国君来说,绝对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旅程。
突然之间,他们的眼界便豁然开朗。
原来大秦是这么繁华和富庶,而西域是如此的贫瘠和荒凉。
从离开陇西郡开始,一踏入当初月氏的领地,突然之间他们仿佛从天堂走进了蛮荒,往日强大而富庶的月氏,与大秦对比起来,也如同一个丑陋的女人,而西域诸国,更是又老又丑简直不忍直视,与大秦一比,西域诸国穷的让他们自己都鄙视,甚至产生了无尽的卑微感。
大秦军队的强大只会让让他们感到惊恐和害怕,但骨子里还是倔强的,认为大秦只不过仗着兵甲的犀利征服了他们的国度,但这次咸阳一行,他们才彻底醒悟,原来大秦最强大的还不是军队,而是他的繁华和富庶,那些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种精美的物品,各种美味的食物,华丽的衣饰,彬彬有礼的谈吐,特别是那雄伟的咸阳城墙和恢弘的蹴鞠广场,每一样都是他们做梦都不曾想到过的东西。
这一次去咸阳,他们从骨子里面再也生不起任何的反抗和不满,有的只有卑微和恭敬,哪怕是一个普通的咸阳百姓和商贾,都会让他们低头弯腰表达自己的卑微和恭顺。
这是一种精神领域的征服感。
要比金戈铁马和弓弩钢刀威逼屠杀的视觉冲击更加强烈。
以威服,以德胜,用经济和文化作为侵略手段,用钱砸死对方,这才是征服世界的最好方法。
从四月底开始,便络绎不绝有西域商队从凉王的地盘上经过,而这些商队都只是匆匆在武威郡简陋的郡城稍微歇息停留之后,也根本就没有想留下来贩卖收购一些商品的打算便如同火烧屁股一般急匆匆的离开,驱赶着牛马骆驼直奔敦煌郡而去。
凉王嬴高从分封执掌月氏和乌孙以来,时间已经过去将近两年,这两年时光对于嬴高来说,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无论是思想还是地位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但唯一没变的是他作为大秦皇族的身份,凉国,始终是大秦的诸侯,而凉国一穷二白的贫困状态也让他和一群属臣幕僚深刻的知道,凉国要想发展,就必须紧紧的抱住皇帝的大腿,抱住清河侯的大腿,抱住大秦的大腿,任何想要独立自主分疆裂土的打算,都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对于凉国的发展,最为统一的认知便是发展商业,因为大秦最近几年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让所有人看出来,只有强大的商业才能让贫瘠的凉国得到足够的钱财,然后从大秦购买到急需的各种物品,因此自从凉王协助蒙恬的大军征服乌孙和西域之后,凉王朝廷一直都在致力于和大秦的通商往来,不光在陇西郡边缘开设了互市,而且还在武威郡城设置了几个市场,用来和中原诸地的商业往来和交流,除开大力宣传让月氏人大量收集像胭脂、皮货、核桃、胡麻、胡蒜等月氏特产之外,还开始大规模推广农耕,依靠河西走廊丰沛的河流和肥沃的土地开始种植五谷和桑麻,但无论凉王如何努力,看着破破烂烂的王城和衣衫褴褛的治下民众,还是感觉到每天忧心忡忡急的不行,因为凉国的确是太穷了,就连最简单的陶器都烧制不好,而且竟然没有人会织布,一年四季都穿粗陋和充满腥臊味道的皮衣,所有的布料几乎都是从大秦和羌人手中换来的,眼下即便是有从大秦带来的匠吏在大力推各种技艺,但要想自给自足完全就是痴人说梦,而且月氏人习惯了骑马游牧,对于耕田织布这种生活非常不习惯,许多部族的人都不满朝廷的指手画脚,虽然这些月氏人不敢明目张胆的反抗凉王的命令,但私底下各种怨恨和唾骂表现的非常强烈,偶尔也还是会有部族闹事。
而要发展商业,必然要吸引大量的商人来往在市场交流。
眼下凉王在王庭附近修建了几个贸易市场,仿照咸阳设置了马市、军市、粮市、皮货等市场,安排有朝廷官员和税吏看管,这些市场修好之后,在朝廷的大力鼓励之下,还是有不少月氏和乌孙的商人开始来往于大秦和凉国、羌人之间进行贩卖交易各种货物,也积累了一些人气,但与咸阳九市比较起来,完全就不能看,不光场地简陋,而且交易的货物品种和数量也完全不能同日而语,在见惯了咸阳渭河两岸每日车水马龙堆积如山的货物之后,这些所谓的市场也不过是像小孩子过家家一般,看起来有几分搞笑,又有几分凄凉。
因此自从上次这支上万人的西域商队浩浩荡荡从凉国经过,带着大量的西域特产去咸阳朝贡之后,嬴高便一直在翘首期盼这些西域商队的回归。
他知道这些西域商人去了咸阳之后一定会被咸阳的繁华富庶震惊,而且也一定会带回来许多咸阳的商品,只要这些西域商人愿意在凉国境内进行交易,那么必然会给凉国带来巨大的商机和税收。
凉国地域狭窄,宽不过百十里,但长足有三千余里,而且处于大秦和西域的必经之地,任何来往于大秦和西域的商队都必须经过凉国地界,而且十天半个月都走不出去,因此嬴高和一众朝廷官员一致都认为,这些西域商人到时候返回必然会在凉国境内的大小市场进行交易,这份发财的机会跑都跑不脱。
但这次嬴高却失望了。
每天络绎不绝返回的西域商人如同被狗撵一般从碧绿的草原上狂奔而过,除开住宿和吃喝拉撒之外人不解衣马不松辔连日赶路,带着大量的货物匆匆忙忙便一路向西而去,留下的只有无数背影以及凉国君臣浓浓的失望和哇凉哇凉的心情。
“为何?为何会这样?”凉王嬴高坐在自己的王座上,满脸愤怒的对着殿下的群臣大声叱问。
文武百官皆都面面相觑,最后左丞相站出来小心翼翼的说:“大王,臣这几日也曾接见了几位返回西域的使臣,皆都言说他们要把这些货赶紧运送回去尽快贩卖掉,因为他们大部分货物都是从咸阳赊购而来的!”
“赊购?”嬴高捏着下巴愣了许久开口,“如何赊购?”
“回大王,臣听闻这些西域胡商当初都只携带了一些金玉皮货等西域特产去咸阳,但都不值钱,在春市上售卖之后却买不了多少大秦的丝绸瓷器茶叶美酒等,但这些商人却又舍不得千里迢迢而去却空手而归,因此就去拜访咸阳城的王侯公卿,最后清河侯出面帮忙,上奏始皇陛下在户部下设了商务署衙,并且任命当初月氏左平王康乞为商务署丞,负责执掌商务署管理大秦和诸侯与藩属之地的通商往来,而这个署衙还可以作为中介,让这些胡商和大秦商贾签订赊购合同,先把货物赊给这些胡商售卖,入秋之后再把钱财还回去……”
“嘶,竟然还有这种事?”
“左平王康乞竟然成为了大秦的三品署丞?”
左丞相的这个消息让整个朝堂之上响起一阵惊呼和骚动。
“此事当真?”嬴高呆了许久终于回过神来满脸惊讶的询问。
“回大王,此事凉国还未接到咸阳的正式谕令,也或许始皇陛下不会通知我等,但想来咸阳都市报上一定会登载,过些时日便可知确凿消息,想来不会有太大出入,这些西域商人急匆匆赶回西域诸国,必然是要把赊购的货物赶紧售卖出去,因此才不愿意在我凉国长时间停留交易!”左丞相手持笏板拱手说。
“看来一定如左相所说,这些西域胡商急着赶回西域原来是欠了大秦商贾的钱财!”嬴高差不多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但让他非常蛋疼的是怎样让凉国在其中分到一杯羹才行。
第1022章 不断降低的目标
如今凉国穷的揭不开锅,哪怕一枚铜钱对于嬴高来说也非常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