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大秦 第828节

“这件事先不急,我想要问问你,关于儒家,你是如何看待的。”说着,转过身,面容上的表情已然平复下来,恢复成古井无波的模样。

在垂落的珠帘下,朦胧的让人看不清嬴政的脸,但他浑厚的声音,依旧回荡在四周:“李斯虽然发表了他的看法,但他毕竟曾经是儒家的人,说话之中不免带着他的主观意见,不可作为参考的对象,我想要看看,你是如何看待的。”

“儿臣以为,儒家既然释放出了善意,同意在帝国之下甘愿俯首,成为帝国的附庸,就可以作为招安的对象,前此秦国对决齐国的时候,齐国的投降便是如此,儒家既然这样,我大秦,也不是不可以不接受。”

讨论到这一点,扶苏霎时来劲了,直接发表着他的看法,他有很多很多的思绪想要表达出来,事关儒家的,也是事关这一次桑海之行,他自己的。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这就是针对帝国的两大最不稳定的因素,凭借着这些,他们会在根本处动摇帝国的统治,从而无视律法,我行我素,这样的人,称之为游侠。”

“但于帝国而言,不过是一群又一群的叛乱分子,搅动帝国的人罢了。”在诸子百家中可谓称之为两大显学之一的儒家,在嬴政这里被批判的一无是处:“我听赵高说,儒家将周礼挂在嘴边,渴求恢复周王朝的一切?”

“是的,父皇,这种论调,在咸阳之内的儒家弟子们,也都不止一次的这样说过。”非但是嬴政的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笑容,扶苏也是一样,而当他们两个的表情完全一致的时候,是真的太像了。

“但依儿臣来看,这些所谓的周礼,不过就是应该扫入垃圾堆的古旧东西,恢复周王朝的统治,便可如同周王朝那边再兴八百年?难道周礼,就是约束周王朝八百年统治的中心?”

“嗯,你继续说。”以往的扶苏,可不会想着这些东西,没想到这一次扶苏倒是款款而谈了起来,而这样的扶苏毫无疑问也是嬴政没有看到过的。

这种未曾见过的扶苏,倒是让他觉得甚为亮眼。

在权谋上的软弱,在大局观上的长远,或许这也是在考察之中,只注意到了扶苏的短处而不曾预料到他的长处的原因。

未来做坐上这个位置的人,决不能是个短视之辈。

而扶苏现在,就依然摒除了这种结果的出现。

到底还是白玉京白先生教导的好吗?

“周王朝八百年统治,八百年战乱不休,这也能够叫做统治吗?国家内的百姓无有一日的安宁,诸侯与诸侯之间攻伐不断,这也算得上是统治吗?何等可笑,何等滑稽?难道我大秦也要变成周王朝那般可笑的存在?”

说着,扶苏伸出手,就算依然双膝跪在地上,但大手一挥的他还是显露出了一些王霸的气势来:“再者说,我大秦为何要效仿周王朝?就算他有八百年的纷争荣光,我大秦,一样也会有。”

“非但如此,还会超越八百年,千秋鼎盛,万代不变!”

“你能有这份心思,确实出乎了我的预料,为何昨日在朝堂之上,你不发言。”这等大局观和自信,真的是太像他自己了。

嬴政的眼眸里闪过一丝亮光,第一次对于扶苏抱着的期待,有了回馈的感觉,这种感觉真的让人觉得迷恋,觉得开心:“昨日你这样说,春祭大典,何至如此。”

“父皇,儿臣知道,我被太多的人视之为眼中钉,也不会被所有的人都喜欢,儿臣昔日也在想,是否我作为长子,真的不够合格,才让我一直遭受针对。”

“但蒙将军,但白先生,一直都在信任我,支持我,就算我是错的,他们的眼光不会错,我相信他们的眼光,我也相信,他们相信着的我,不会是错的。”暗暗的握了一下拳头,这样的话,扶苏怕是早就想要说了。

满朝的文武,在三年前何曾将他看在眼中?

直至那一次以后,他的背后站着白先生和蒙恬两位,这才算是真正的立足朝堂之上,而他们两个,也让扶苏找回了自信。

“你知道我这一生,遭受过多少次的背叛了吗?”嬴政抬起眼睑,突然问道。

“儿臣...听说过这些事情,但...”

“母亲赵姬导致的嫪毐之乱,昌平君之乱,成嬌之乱,荆轲刺秦,宗族闹分封,盖聂叛逃,拢共是六次,这六次发生的故事的主角,都是我极度相信,十分信任,甚至朝夕相处的人。”

嬴政便是这样居高临下的看着扶苏,眼神很平淡:“你知道吗?”

“儿臣...明白了。”冷汗簌簌落下,扶苏急忙整个人趴在地面上,额头触及地面诚惶诚恐的说道:“儿臣绝无那个心思。”

“近日,咸阳里流传着一则流言。”

“...”by扶苏。

“你已经知道了?”

“...”

第819章:收线——扶苏,你终究还是令朕失望了

“并不是说外界的流言传说的是什么,我就一定会觉得那是什么,这是一种单方面的说法,并不值得提倡,但,既然流言四起,那么就一定有着起本身的依据在其中,而你所做的那一切,恰恰是将这份依据,全部转化成为现实。”

嬴政的话语落下,扶苏的身体已经开始隐隐颤抖起来,归根到底,还是扶苏过于天真的做法才导致了一切的乱局的源头。

他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权利是毒药,如果容器出现裂缝,毒药就会扩散,或者说毒药已经开始扩散。”说着,嬴政撇了一眼扶苏,虽然之前的大局观让他惊艳,但现在还不是夸耀他大局观的时候。

而且当前的局势,也不是仅仅只有大局观才能应付得了的:“你可还记得武安君白起?”

“记得,根据大秦史书记载,武安君白起,意图谋反,罪孽深重,其罪当诛。”扶苏知道的,自然就是他所知道的,也是这天底下的大部分人都知道的,但这些,嬴政却要给出不一样的解释。

因为有些事情,是只有站在他这个位置上以后,才能知道的。

“那不过是记载在历史上,文字上给予他人观看的罢了,但其实,在剿灭白起之前,先祖曾经与白起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对话。”

“白起询问先祖,我何罪之有,我从未想过谋反。而先祖则是回答,我知道你忠心耿耿,不想要谋反,但你有了谋反的那个能力,这,就是你的罪!”说着,嬴政微微捏动天问,虽然并没有内力,但长久以来的体魄还是让他将天问微微拔出激荡出一丝丝的锋鸣。

而这样的举动,则依然让嬴政的脸色有些苍白,可想而知他现在的身体,究竟差到了一种什么地步。

“你作为朕的长子,这种罪,从你降生的开始就已然背负在你的身上了,这是谁也洗脱不掉的缘由。”嬴政的眼里带着一抹怜惜,他终究和扶苏不同,他的童年是极为悲惨的。

是在那名为赵国的地方,和燕丹一起,受着不知道多少人的白眼,吃着贵族们永远不会去吃的苦楚,慢慢长大,以自己的双眼看待人世间的一切,而不是以皇子的身份看待。

这样的视角,让嬴政对于人世有了一份更加清晰的概念,而不是仅仅只限于道听途说,或者说是从未经历过。

这一点,便是嬴政和其他人迥然不同的原因所在。

扶苏有一个很好的父亲,为他遮风挡雨,给他提供了庇护,从小时候就一直不曾有过什么危难。

他嬴政是不同的,或许是因为嬴政从小所受到的那些困难的原因格外的关注自己的孩子们,又或许...是因为父亲那天生的爱护?

扶苏和嬴政很像,但他们终究不是一个模子刻印出来的,总归是有所不同的。

“儿臣...明白...”跪伏在地面上,扶苏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想到了很多,而这些,往往是不利于他的方向。

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如何,他也只会乱想。

“生在帝王之家,这是你与生俱来的罪,而事实证明,先祖的决定,或许是一个错误,但谁又能说得出口,这个决定到了以后,是否真的不是个错误呢?”最终敲锤定音,将一切都给尘埃落定。

嬴政叹息一声,很浅薄到几乎无有人能够发现他的叹息:“你先下去好好休息,今夜之后,你就出城去上郡,找蒙恬吧,作为监军,与蒙恬一起,击溃胡人。”

首节上一节828/99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