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先是惊讶的看着突然出现的齐韵,随后听到她与柳明志的对话先是一阵迷惑,这齐家千金口称兄长的男子到底是什么身份,自己纵横江南十几年不应该没有见过。
随后听到柳明志自报家门,明公脸上先是不敢置信的看了齐韵一眼,烟雨楼阁中柳员外家的长子与齐府二千金的风流韵事倒也有所耳闻,今日二人居然能够相约赏景,只怕会令人惊呆的掉落眼睛。
明公哈哈大笑起来:“有趣,当真有趣,看来先辈说传言误人,流言蜚语伤人果然不无道理啊。”
齐韵含羞的给明公鞠了一躬:“明公,今日怎么会有这等雅兴奔赴烟波亭这等附庸风俗的地方,韵儿可是很久没有听闻明公登临烟波亭了。”
“来得好,来的妙,不但亲眼目睹了一首上品词阙的诞生,更目睹了一场才子佳人的风雅趣事,老夫多少年没见过这么有趣的事情了。”
“明公,你为老不尊,那有什么才子佳人的风雅趣事。”
明公露出了个似笑非笑的表情:“啊?啊啊啊.....老夫老眼昏花,确实什么都没有看到。”
柳明志尴尬的看着互相寒暄的齐韵与明公,浑身的不自在,这齐韵也真是糊涂,好坏介绍一下啊,不然无话可说啊。
“齐姑娘,不妨给在下介绍一下老先生,好让我好好拜见一番。”
齐韵面纱之下的俏脸一下子红润起来,只顾着与长辈寒暄差点忘记了今天的正主。
“柳兄长,这位老先生号明山居士。”
“明山居士?”柳明志沉吟了几声忽然脑海中的一个身份闪现出来,江南大都督淮南王李玉刚。
李玉刚被封为淮南王,世袭镇守江南,乃是当今皇帝的四弟,可谓是江南屈指可数的贵人,应该说是江南最尊贵的人。
柳明志恍然大悟:“想不到居然是他。”
淮南王李玉刚啊,别说自己是江南首富的长子,就算是柳之安本人也未必能够见得上几次,淮南王那是亲王,勋贵中可谓到了顶天的身份,江南大都督更是总揽一府之地军政大权的实权人物,齐韵身为金陵刺史的次女与其相熟倒也正常。
“草民柳明志不知淮南............”柳明志作势欲拜。
“哎......老夫不过是闲暇之余闲逛一番,不必多礼,那样反而失了兴致。”
“这.....”柳明志迟疑道,不敢真的遵从了李玉刚的话,皇室宗亲就是皇室宗亲,不敬皇室按照大龙朝律例夷三族。
“柳家小子,老夫既然着常服出游,你我边都是游人,游人遇游人岂有跪拜之礼,就当老夫是一个寻常老者就是。”
“小子遵.......遵先生命。”
李玉刚缓缓走出了烟波亭:“小友,泛舟游河乃是人生一大乐事,你可否愿意与老夫同船哪?”
“老先生,感谢你盛情之意,只是小子今日有约。”说完看了一眼一旁的齐韵:“所以只好辜负老先生的美意了,望先生不要介意。”
李玉刚一拍额头:“看看,倒是老夫疏忽了,差点耽搁了你们年轻人的好事,还好你提醒的早,否则老夫可真的犯了大过错了。”
齐韵先是迟疑的看了一眼柳明志,随后银牙一咬上前一步:“明公且慢,既然明公与柳兄长趣味相投,韵儿看你们倒不如做一对忘年交,韵儿与柳兄长的事情可以他日再约,你们这对有共同话语的忘年交想要再见可就难了,不如让韵儿为你们温酒如何。”
“齐姑娘,你........”
“兄长,怎么能够辜负长辈的美意,那可是大不敬的。”
柳明志读懂了齐韵的眼神,那意思分明是这是好机会,千万要把握住啊。
第四十二章
一艘普通的小舟从烟波亭河口顺势而下,流入这烟波浩渺的十里秦淮河中。
艄公轻轻地拨动船桨,小舟犹如一条灵活的游鱼徜徉在河面之上,不时地有同样兴致的船只接踵而过,在河面上川流不息。
齐韵登上小舟之后便取下了自己的面纱,倾城容颜的齐韵目不斜视的往碳炉中不时地添上几块木炭,碳炉上温着两壶酒,随着碳炉的升温,酒香开始四溢出来,充斥着小小的船篷之内。
柳明志目不转睛的盯着齐韵专心的温酒,一缕温情流露眼中,一言不合把我从二楼丢下来,小命差点不保。绝口不提烟雨楼阁中发生的事情,专心一意,温婉如玉,眉目含羞,神态恬静的倾国美人,到底哪个才是真的你。
李玉刚双眼不停地在二人身上打转,不时地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眼神不由自主的回忆起了什么温馨的事情,苍老的面容之上露出一丝追忆。
酒壶中传来咕咕作响的声音,齐韵手持绢布握住酒壶,素手摆上两个酒杯在二人面前。
端起酒壶开始为李玉刚斟酒一杯,继而给柳明志倒酒。
“齐姑娘,在下自己来吧。”说完去接齐韵手中的酒壶,匆忙之下一不小心抓到了齐韵的皓腕之上,柳明志下意识的急忙撒开,齐韵也是娇躯一颤。
“柳明志啊柳明志,你整日自称小爷,怎么摸了一下人家的手腕就这么胆战心惊。”
齐韵脸色微红:“兄长,今日你与明公只管喝酒赏景,小妹为你们斟酒就行。”
“那.......那就....麻烦齐姑娘了。”
“行了行了,老夫听闻你们不日就要完婚?就不要在这里给老夫秀恩爱了。”
齐韵没想到李玉刚言辞如此直白,放下酒壶不敢看着二人,专心的用铜条拨弄碳炉中的木炭。
二人若是知道柳明志的想法只怕真的一巴掌盖到脸上,一个呵斥有辱斯文,就算有这种想法也不...........呸,想都不能想。另一个估计又要让柳明志了解一招从天而降的掌法,让其游出秦淮河。
柳明志端起酒杯:“明公,初次相见,小子敬你一杯。”说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李玉刚也陪了柳明志一杯酒:“柳家小子,江南首富柳之安的长子,老夫也有所耳闻,天上一只鹅,地上一条河与今日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付笑谈中真是天差万别,不可同日而语啊。”
李玉刚充满审视的看着柳明志,齐韵也是不时地偷看一眼柳明志,相看他如何解释一番。
柳明志摸着鼻子,想不到李玉刚这么不会聊天,你要小爷说什么。
尴尬的笑了两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有时候灵感上来了说不准就出了这么一首诗词,若是没有灵感,才思枯竭也得不到那么一首上品之作。”
“哦......既然如此,观看着着这秦淮十里烟波,对这江南渔民之乡为题小子你现在有才思还是没有才思?”
“啊?”柳明志张着嘴不知道李玉刚问这话什么意思。
齐韵轻轻的嗯了一声:“兄长,明公是想让你即兴赋诗词一首哪?明公好久没有考教过晚辈的才识了,今日明公既然有雅兴考教兄长,兄长可不要令明公失望啊。”
放下手中的酒杯,柳明志挠了挠头,这古人怎么回事,一言不合就考教诗词,你就不会请我去烟雨楼阁一条龙服务吗?那才是小爷精通的地方。
“以何为题?”
齐韵眼眸婉转流曦的白了柳明志一眼:“兄长,明公说以江南大美风景为题赋诗词一首,这是明公对兄长的期望,兄长可不要推辞。”
柳明志脸色耷拉下来:“江....江......江南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