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最早的米尼子弹中,内塞是必须的,直到后来更变了内腔形状才被舍弃。但是现在,朱明忠并没有精心设计其内腔形状,这一改进还是留给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吧。
“这这可能吗?”
几乎是在邵武杰话音落后的时候,朱明忠扣动了扳机,“砰”的一声巨响,铳身猛的向后冲,朱明忠的肩膀向后一退,相比于普通的线膛铳后座力确实低了不少。一股白色的硝烟从铳口散出。
铳响之后200寻外小湖对岸的,一个侍卫从不远处的沙袋墙上跑出来,看了下靶子,然后拿起了一面旗子,打了一个旗语。
“8环,偏左向上。”
看着对岸打来的旗语,在邵武杰诧异的时候,朱明忠则是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结果相当不错!
第一枪就非常接近靶心!
“应该还有进一步调校的余地。”
尽管对于火铳的调校,朱明忠是个外行,但是并不妨碍他在接下的时间里,继续射击着靶子,与其说是在调校着武器,倒不如说是试验火帽,毕竟,今天的试验主角就火帽,至于米尼弹,在此之前,就已经在在燧发铳上进行了多次试验。
不过今天的运气着实不错,甚至可以说,朱明忠从来就没有打过这么好的成绩,几乎每一铳都落在靶上,那怕就是300寻米的远距离,也可以准确的击中靶子,至于更远的距离只能等到真正的靶场上进行试验了。
而邵武杰等人这会已经看得目瞪口呆了,他们都是军人,自然知道线膛铳的好处,也知道它最大的不足就是射速,而这支线膛铳的射速并不比燧发铳慢,甚至它的可靠性极高陛下一连忙放了二十铳,没有一铳瞎火,对于燧发铳而言,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它的精度极高,堪称是完美的杰作。
“你试试?”
在接连试放了数铳之后,邵武杰惊讶道。
“陛下,我敢说,这必定世界上最完美的火铳!臣估计它应该可以从五百寻外就能放铳,如此一来,那怕就是骑兵也不可能冲破步兵的阵线,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杀到步兵眼前。”
放下火铳的时候邵武杰的语气显得有些激动,作为军人,他当然知道,这种射速不逊于滑膛线的线膛铳所带来的改变,它甚至会改变战争。改变战争的形式。
在邵武杰提到骑兵的时候,朱明忠自然想到了另一个时空中,米尼弹一投入战争就改变了战争,当然也改变了骑兵战术。
“骑兵?”
唇角轻扬,朱明忠笑道。
“在它的面前,骑兵是不堪一击的!”
这种自信源自于对米尼枪的了解,手指轻轻的抚摸着这支外形与P1853极为相似的线膛枪,朱明忠颇为得意的说道。
“邵上尉,相信我,从现在开始,战争已经被它改变了!”
它会改变战争。
在兴乾六年岁末的时候,经过多次试验之后,在五军都督府的要求下,清河的兵工厂开始转产线膛铳,当然,线膛铳的生产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其铳管与过去用熟铁制成不同,由于钢铁技术的进步与精钢产量的提升,在六年式火铳便开始彻头彻尾的采用钢材作为枪管加工的主要材料,尽管这种钢材依然只是软钢,但是相比于熟铁更难加工。钢制铳管所以变得比较容易生锈,因此火枪在发放部队之前通常会将枪管烤蓝处理,因此六年式火铳的铳管一般都发黑,而不是过去那种熟铁的亮澄澄的铳管。
材料上的变化倒是其次,而滑膛改线膛本身就不是一个小问题,这不单关系到加工硬件,包括车床在内的技术水平,更与技工有关,对于那些刚踏进军工厂的门就开始加工滑膛枪管的技工而言,给所有火枪刻上规范统一的膛线,本身就是一种考验,即便是有专注的膛线拉床,但是对于铳管、膛线的精度都有着其要求,兵工厂里的工人们在适应着新的工作条件,也必须要忍受不了监督人员越发苛刻的加工要求,结果直接导致生产无法维持稳定,线膛铳的供应完全无法满足军队的要求。
按照最初的计划,清河、本溪以及广州三家官营兵工厂,在兴乾六年十月完成设备改造,开始试产,从兴乾七年正月开始,每月生产一万五千支,然后开始解交各地明军,首先换装的将是明军的主力精锐部队在六个月内,将会有十万支火铳装备明军。但实际上,三家兵工厂的产量,不过只有区区七千只,较低的产量直接影响到了军队的换装。甚至有不少部队,只有兴乾八年岁末才换上六年式火铳,而大明的兵工厂使出吃奶的力气也没能让陆军在兴乾八年全面列装线膛枪,至于完全完成换装,一直到兴乾九年才完全,而在这地过程中,饥不择食的陆海军甚至向民间兵工厂订购了15万支线膛铳,这也开启军队向民间企业大量购买武器的先河。
当然,对于兴乾六年的朱明忠而言,他当然不知道,线膛铳的生产会碰到那么多的问题,于他来说,他所看到的只是其性能上的优异。
身为穿越者的朱明忠,所掌握的不仅是数百年后的科技,更多还拥有未来的数百年来人类社会所凝聚起来的经验。在很多时候,往往这样的经验甚至比科技更能发挥出作用。
几乎是在他以皇帝的身份,要求大明的兵工厂开始转产这种可以改变战争形态的武器时,他同样还向兵工厂提供了一些建议,而这些建议大都与武器装备的研发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可否将手榴弹拉火绳转用于火炮取代引火管”,这个建议看似不怎么起眼,但是却可以将过去火炮点火兵需等待半秒左右才能发炮的时间缩短到了瞬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炮兵部队的战斗力。而这正是凭借着超越时间的经验。有时候,正是这些看似并不怎么起眼的建议,让大明在某些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在进入兴乾六年腊月的时候,置身于“格物殿”中的朱明忠,他看着案前刚刚绘制完成的图纸,他的神情中带着一丝犹豫不决。
“会不会有点拔苗助长了?”
又一次,他这么嘀咕着,尽管今年,大明已经进入了蒸汽时代,在短短不到半年之中,就已经先后有数十台蒸汽投入使用,但是,这会不会太快?
尽管对蒸汽时代充满了期待,可是此时面对着图纸上的发明,朱明忠不禁有些犹豫了
第205章 离家(第一更,求支持)
兴乾六年,和过去,并没有什么区别,如果非要说什么区别的话,恐怕就兴乾六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的前往海外了,至少主动离开本乡本土。主动离开的,不仅有寻常的庄户人家,甚至其中不乏大户人家的子弟,自春秋战国以来,华夏大地上,曾经被孝道等理由禁锢在乡土的人们,再一次流动起来。
雪,依然在下。
已经下了三天了。
瞧着天上的雪,乔安东的心里叹了口气。
明天,他就十八岁了。
进屋前,娘还悄声对他吩咐道。
“进去了,千万别大声说话,叫你跪就别起来,骂你你就在那听着,若还敢嘴硬,老夫人肯定会把你赶出去的!”
老夫人,是乔家的老夫人,也是乔家实际的主事人,乔安东的知道,自己将来上书院的钱,全都要靠老夫人,至于他的那个大哥,家里的事情他是不问的,老夫人怎么决定,那就怎么决定,所以尽管心里委屈,但却也只能听娘的话。进了屋,他就看到老夫人坐在那里,脚边放着取暖的火盆。
“跪下!”
在娘吩咐着跪下的时候,老夫正坐那里叼着烟袋吞云吐雾,她眯缝着眼,满是褶皱的眼帘甚至连抬都没抬一下,一句话都没有说。
那铜制的烟袋锅子里冒着烟,随着她的吞吐忽明忽暗的,烟味呛人。这烟闻起来就不是寻常的烟。
应该是云南烟吧。
天下最好的烟就是云南烟,一般人家吸不起这个,可乔家不是一般人家,乔家是大户人家。
跪了一会儿,乔安东膝盖就难受的不行了。就这么在又冰又硬的砖地上跪着,怎么可能不难受?
何况心里挺憋屈的,他只是和侄子争了两句话,他是长辈,那道侄子做错了,就不能讲吗?在这儿跪老夫人,可那怕你这么跪着,她还是跟没看见一样。
终于,老夫人把烟铳递给了身后一个丫鬟,然后缓缓坐起来。
“知道为什么喊你过来吗?”
老夫人的声音显得有些沙哑,可能是因为刚才抽的烟。
忍着内心的憋屈感,乔安东磕了个头,小声说道。
“回老夫人,我知错了,惹得老夫人难过,以后再也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