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就是这几本能全抄下来,都已经足够逆天了!”
至少有了这几艘船,无论是船身的线型或者操舵、索具以及火炮的比例图纸,当然还有那简单的让军舰火炮摆脱火绳引发的燧发机,都可以保证至少在未来一个半世纪内,中国海军都会成为大洋上的霸主。
当然还有
看着手机中一位网友曾经贴出的聊天记录。
“在观察月球运行轨迹3年无果后,法国皇家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决定尝试伽利略提出的木星卫星定位法。此时,恰巧意大利人卡西尼于1668年出版了一本精确的木星卫星星表,于是法国人邀请他担任天台台长,并在他主持下测绘出一份经度准确的新版欧洲地图,初步绘制了一张全新的世界地图。”
这句看似简单的内容,让朱明忠的脸上洋溢着某种笑容,尽管对于航海只是一知半解,但他很清楚经度的重要性。
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后,西方航海强国出现一股航海热。但由于人们那时仅能根据太阳高度测出纬度,却不能定位经度,这意味着自由航海风险很大,所以有大批船只迷航、触礁,当时的航海大国西班牙损失尤其惨重。
而解这一难题的办法,就是“月距法”和“钟表法”!
前者是德国天学家约翰尼斯沃纳于1514年提出“月距法”,即月亮以稳定的速度穿过天空,可根据其运行轨迹和它掠过某颗星的相对位置确定经度。后而则是16年后,荷兰科学家伽玛弗里西斯提出“钟表法”,也就是制造出准确的钟表,按出发地时间走,到达新地点后再利用太阳测算当地时间,用时间差确定经度。可惜的是,这两种设想分别因基础监测落后和钟表制作工艺差而难以实现。
“经度!”
轻声喃语着这两个字,看着网友聊天内容中“月距法”的各种资料,从沃纳于1514年提出,直到1766年,马斯卡林出版了第一卷航海年鉴和天星历,欧洲的天学家用了整整两个半世纪,才解决“月距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由此之后,海员只要有这本年鉴,就可以把计算经度的时间从原先的4个小时缩短到现在的30分钟。
当然当时“钟表法”也因为哈里森发明的“航海钟”取得突破,两种方法交叉使用极大地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英国也因此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誉。在国际本初子午线诞生之前,各国地图都以自己的首都或天台为零经度点,一些航海家还喜欢以某次航行的起点为零经度点,但随着英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和格林尼治出版的航海年鉴广为流传,格林尼治子午线逐渐被大多数航海家所接受。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在随后的几十年间,英国人凭借着经度,得已重新丈量世界,发现了澳大利亚等人烟罕致的地区,也正因为经度的测量,终结了辉煌的大航海时代。
“现在,这个荣誉将会归于中国!”
看着聊天记录中的那一组复杂而优美的方程式,它描述了地球、太阳和月亮之间的相对运动,这是曾经困扰牛顿的问题,也是“月距法”的支柱。
“只需要再绘制出南北半球的星表,也许最多只需要二十年间,就能够把“月距法”弄出来,到时候,大海上的航行就不再是充满危险的危途!”
心里这么思索着的时候,面带喜色的朱明忠看着那组复杂而优美的方程式,他甚至有些感激这个群里的网友们的较真,如果没有他们的较真,恐怕也不会有人贴出这个支撑“月距法”方程式。
“只要解决了经度,横跨太平洋移民美洲就会成为可能,再也不需要担心远洋航行时的败血症,不对!”
突然,朱明忠像是想起什么似的,看着手机,他的眉头猛然一锁。
败血症或许是大航海时代最致命的疾病,由于跨越大洋的航行,导致在船上长期吃不到新鲜的蔬菜,体内维生素严重不足,许多水手得了败血症,走上了死亡之路。在大航海时代,不知多少船员和移民是被坏血病夺走生命的。至于所谓的“郑和船队用豆芽避免败血症”,根本就是一个无知的笑话。
“且不说豆芽每100克维生素C含量只有8毫克,每人每天要吃一斤豆芽才能满足需要,就是泡制豆芽每天耗用的淡水,对于远洋航行所不能提供的,更何况郑和船队是近岸航行,本身就可以补充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看着手机聊天记录里的内容,朱明忠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即便是现在,他也能感受到,这个网友用嘲弄的口气去调侃某视伪科学时的那种讽刺。
“茶叶?茶叶看起来或许更为合适,不过绿茶每100克维生素C含量是19毫克,你试度每天喝上几两茶叶?不苦死你?”
“泡菜?泡菜的维生素C含量我不清楚,但是酸白菜的每100克维生素C含量是2毫克,要吃多少能够?”
存储于手机的中这些聊天记录让朱明忠不禁生出一种对未来的思念,或许这些网友大都是陌生的,但是现在看着这熟悉的字,总会让人感觉有些伤感。
“这些数据都是出自所以,综上所述,需要每日换水才能泡出的豆芽绝不适合在远洋航行时作为维生素C的补充,至于绿茶可以勉强供应些许维C,而糙米中并不含维C,但富仿维A等维生素,相比于精米、面粉,糙米更适合大航海时代,不过考虑到船上淡上,饼干无疑更为适合”
这当然不是朱明忠翻看这么长时间聊天记录的关键所在,心知这家伙喜欢卖关子他,又继续翻看下去。
“其实,最适合大航海时代补充维生素C的是一种不起眼的东西,它的数量充足,来源广泛,而且可以长期储存,那怕储存数年,也没有任何问题”
第157章 原因何在(第二更,求月票)
虽已出正月,但是天气仍是寒气逼人,身处于这个时代的朱明忠,在这个冬天终于感受到了什么是“小冰川”,体会到了什么是滴水成冰。
“赶明,无论如何,都要把地龙维铺上”
心里头这般寻思着,穿着一身棉衣,又披了件皮裘的朱明忠,置身于后院的雪地间,双眼却直勾勾的瞧着院中的那棵树。
这是一棵柿子树,尽管树上挂着雪,可是树梢头却还挂着几个柿子,当然,朱明忠的眼中所盯着的并不是那许是已经坏掉的柿子,而是那几片孤零零的树叶。
“最适合大航海时代补充维生素C的东西,就是柿叶茶!”
又一次,朱明忠的脑海中浮现出于手机上看过的聊天记录,如果不是隐约的有过这个印象,他压根就想不起,甚至不知道有“柿叶茶”的存在。
“柿叶茶每100克维生素C含量是866毫克,相比之下即便是柠檬也不过只有22毫克,可以说是天然的维C宝库,而且可以长期储存,每人每天只要用几克柿叶茶泡上几杯水,就可以保证充足的维C补充”
只需要几克!
而且柿叶茶的制作并不复杂,至少并不比茶叶,可以长期储存,价格低廉,制作工艺简单,还有什么比它更适合在航海时为水手和船上的乘客补充维C?
确实没有了!
“柿叶茶”
念叨着这个名字,朱明忠暗自寻思着,
“等开春的时候,差不多就可以采叶制茶了!到时候,就把柿叶茶定为“海军饮料”。”
有了柿叶茶,也许太平洋就不再是危途,尽管在这个时代的海上航行无法测量经度,但是却可以通过测量纬度直航北美。
“直航北美需多长时间?需要准备什么?”
柿叶茶可以解决维C的问题,这样一来,也就排除了败血病,只要有足够的食物,移民船应该就可以顺利的到达北美海岸。
“如果再有飞剪船的话,也许会更快一些,一个月?或者更短的时间?”
不过让朱明忠遗憾的是,在手机内存贮的资料中,并没有飞剪船的资料,不过尽管如此,对于飞剪船,他倒也不算陌生。它是以速度而闻名于世,或许在历史上,它是作为运茶船而闻名,而对于朱明忠而言,飞剪船的高速却可以改变美洲的命运有了飞剪船,浩瀚的太平洋就会被“缩短”。
从麦哲伦环球航行驶入太平洋起,经过无数次失败,多少航海家探险家殒命大平洋,才终于在1565年由一位修士航海家乌尔达内塔发现了“黑潮”。该航路于春夏季从菲律宾出发,首先乘西南季风到达日本以东,再借助北太平洋洋流和加利福尼亚洋流,横渡太平洋至墨西哥。但如果这段路程的风向不合作,船只就很容易被风吹到阿拉斯加。从菲律宾到墨西哥一般需要七八个月的时间;而从墨西哥往西行至菲律宾,一般只需两三个月时间。
那么从中国往美洲需要多长时间?肯定不会少于七八个月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别说是普通的乘客,就是普通的水手恐怕也无法坚持下来。时间是决定往美洲移民的关键。
如果飞剪船能够把时间压缩到两三个月以内,那么一切都会发生改变。浩瀚的太平洋将不再会是天堑,不再会是阻挡中国移民进入美洲的障碍。
前提就是飞剪船!
“这类船的船型瘦长,长宽比一般大于6:1,船首前端尖锐突出,并且是空心的,航速快而吨位不大。由于采用了空心船首,使船在风浪中便于抬首,提高了它在浪中的航向稳定性、减小了船首的阻力。船体后部逐渐变的有倾度的水线平滑过渡到狭窄的圆状船尾。舰船上多采用34高桅全装备帆,高桅一般为全船长度的四分之三左右,并且在船之两侧还有外伸帆桁,称翼帆杠,可挂翼帆,使得帆的横向尺寸远远超过船宽,更加大了帆的横向外伸面积”
回忆着曾经看过的飞剪船的资料,朱明忠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飞剪船”的模样来。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
“也许,可以先让船厂制造一艘小型的试验船,那怕就是亚飞剪船也行,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什么事情都要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