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们的目光都转向他手中的手榴弹,那手榴弹瞧着似乎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上面没有过去用来封闭点火头的陶盖。
“我看那顶上没有陶盖了。”
“可不是,没有陶盖怎么防潮、防水?”
面对众人的你一言我一语,戴苍笑着说道。
“大家说的都对,这个手榴弹与平常的手榴弹不太一样,从外表上看确实是少了一个陶盖,而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在于它再也不像过去的旧式手榴弹一样,用火点发”
“不需要点火?”
“不点火怎么能爆炸?”
“就是不点火,那还是手榴弹吗?”
“可不是,不点火的话,那还不就是铁疙瘩”
将领们无不是感到有些奇怪,纷纷你一方我一语的议论起来。
“这种手榴弹与过去的手榴弹完全不同,它不需要点火,是因为手榴弹木柄里面装了一个拉火管,这个拉火管只需要一拉,就会自动点点燃里面的引火药,引火药会延时56秒,然后再爆炸,如此一来,自然也就不需要像过去一样,拿手榴弹在那里小心翼翼的点火。”
拿着手榴弹的戴苍详细地讲解给大家听。
“你的意思是,这手榴弹只要一拉就能扔?”
“怎么拉?如何拉?拉那里?”
“要是不需要点火的话,那用起来可就方便了!”
“可不是,这手榴弹虽说不错,可过去用起来确实不方便,要不用点火,那打起来的时候,管他三七二十一,扔个几千个,那里还需要打仗”
“可不,要当真不用点火,那可真是个厉害的东西!”
“有了这种东西,那打清虏还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像煮开一锅水一样,将领们又情不自禁地议论起来,个个脸上笑逐颜开,作为忠义军的克敌的法宝,他们对于手榴弹自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极为熟悉,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在第一时间意识到新型手榴弹将会给战场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当着所有人的面,戴苍拿着手榴弹,拧开木柄下方的后盖,捅破防潮纸,然后只见一个瓷珠就露了出来,瓷珠拉着一根拉火绳,
“大家看,只需要用力一拉这根绳子,就可以把手榴弹扔出去,然后它就会爆炸。”
当然,戴苍并没有拉动拉火绳,而是将手榴弹交给身旁的一个掷弹兵。掷弹兵是忠义军特有的军种,他们的特点大都是身材高大且强壮,在过去他们大抵是除了重甲兵之外,忠义军中最为强壮的步兵,但是随着忠义军的全面火枪化,尤其是新式盔甲的普遍装备,重甲兵被取代之后,掷弹兵反倒云集着忠义军中身体最为强壮的战士,他们在战场上所承担的任务非常简单,就是在开战后,拉近敌人然后将手榴弹扔向敌军,用像雨点一样的手榴弹摧毁敌军的防线。
如果说宿迁之战,对于忠义军的影响是什么,就是一方面,忠义军上下无不是对“盔甲”深信不疑,而另一方面,就是深知进攻时,必须首先用手榴弹撕碎敌人的方阵,否则攻击完备的敌军方阵,只会遭受相对惨重的损失。也正因如此,掷弹兵才开始成为忠义军中一个专职军种,并得到了一定的加强。
“现在就由掷弹兵扔几个给大家看看。”
接过手榴弹的掷弹兵,走到前方沙袋堆砌成的掩体后方,然后他又从木箱中取出了三枚手榴弹无虚,他的面前整齐地立着4颗手榴弹,然后他便开始做起了准备:转腰,甩臂,然后从沙袋上拿起一棵手榴弹,一面静静地注视着前方,一面在手里做着拉火的准备。
他是在寻找目标。
与过去的人人都是掷弹兵不同,现在忠义军中的掷弹兵,可以说是军中的精锐,他们最为擅长的就是投掷手榴弹。他们不会盲目的投弹,而会谨慎而准确的将手榴弹投掷到远处。
对于掷弹兵的要求是,不仅要投得远,而且还要投的准。
在将领们的注视中,那个身材高大的掷弹兵,先是后退了几步,站住,然后注视着前方。片刻后,只见他一拉拉火绳,然后大步上前助跑,侧身,甩臂,转体,手臂伸直,他的动作极为准,就像是一个典型的教科书上的投弹准备似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甚至可以看到他手中的那个手榴弹木柄处冒出来的些许白烟,下一瞬间“嗖”地一声,手榴弹飞向天空。
在春天里的天空中一个小黑点向前飞着,它飞得很高,很慢,飞得就像是炮弹的飞行轨迹一样,形成一条优美的抛物线,“轰”的一声,手榴弹爆炸了,在这声剧烈的爆炸之中,又有一枚手榴弹甩了出去。
眨眼功夫,另外两枚手榴弹也都甩了出去,在第一声爆炸声还没有消失的时候,远处传来接连三声雷鸣,那四股爆炸的烟云都连在了一起
第221章 线膛(第一更,求月票)
四个烟柱在二十丈外的地方汇成了一体,目标处的浓烟滚滚,提醒着人们,如果是在战场上,这四枚接连扔出去的手榴弹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
眼前的这一幕,惊呆了围观的那些将领们,他们全都兴奋得跳起来,甚至欢呼着、喝采着,并用鼓掌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兴奋。
如果说,他们先前还有些怀疑,那么现在,再也不需要怀疑了,手榴弹真的不需要点火了,只需要随手拉发就行了。
随后这些陆海军的将领们,无不是都拥向戴苍,问他现在造了多少个。他们一个个无不是看着那箱中的手榴弹双眼放光的盯着它,恨不得一副要把它们全都抱走的模样。
“大家不用担心数量的问题!”
朱明忠招呼着众人,满面笑容地说道。
“各位都看到了吧!这种手榴弹比旧式的手榴弹强出数倍,最重要的是使用方便。既然军工厂已经试验成功了,就不愁大批生产。以后每天造出几百个来,一个月就可以造出近两万枚,到时候都会发给各营,当然首先还是以掷弹兵为主,而且我已经命人建了新的手榴弹分厂,专造手榴弹,预计新厂投产之后,一天可以制造3000枚,一年生产100万,完全没有问题。到时候,军中的手榴弹自然也就无虑数量问题了!”
众人听到后,无不是又一阵欢呼。
深知拉发手榴弹于战场上重要作用的朱明忠,几乎是在刚一解决氯酸钾的生产问题之后,就命人着手新建手榴弹厂,从而满足军队对于手榴弹的需要,甚至他相信,在未来忠义军战斗方式将会因为手榴弹的发明,而得到根本性改变,甚至可能会改变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毕竟拉发手榴弹的出现,极有可能瓦解“排枪队枪毙”。
在众人还沉浸于手榴弹之中的时候,朱明忠已经拿起了桌上的一支步枪,这支步枪看起来与普通的步枪并没有多少区别。
现在的兵工厂已经不再改制步枪,而是制造发射7钱铅弹的新式燧发枪,相比于6钱或者5钱燧发枪,它的威力更大,精度也更为准确,当然相应的代价就是,它的弹丸更重,火药更多,可相对而言却是值得的,重达7钱的弹丸可以保证它击穿厚重的防护盔甲,从而达成杀伤敌军的目的。
“众所周知,这7钱燧发铳的威力强大,而且精度极高,三十丈内虽不能百发百中,但命中精度却可以达到7成左右”
对于7钱燧发枪,忠义军上下是极为满意的,不仅仅是它的威力,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精度,相比于当初改制的鸟铳,它的精度更高,而且威力更大,自然受到忠义军官兵的欢迎。
了解未来武器发展方向的的朱明忠甚至不怀疑,这种官方名称为“十四年式燧发铳”私下却又被称为“7钱铳”的步枪很有可能会成为一种长寿武器在未来的一两百年内,都将会是中国军队的制式装备,当然也许到时候还会出现击发版,毕竟现在氯酸钾和雷汞都已经制备完成,只要有需要,随时都可以推出击发火帽。
“不过,即便是如此,7钱铳的性能也只是可以满足一般性的战斗需要,某一些特殊的需要是无法满足的,比如说,有时候在战场上我们需要精度更高的火铳,毕竟,有时候,我们需要相隔五六十丈甚至更远的距离,给予敌军准确的攻击,如果当初在宿迁的时候,咱们能相隔百丈一枪把达素给毙了,估计那一仗根本就打不了几个钟头。”
提及忠义军的扬名之战时,将领们都笑起来,他们的笑容中带着些得意,毕竟,他们是那场战役的胜利者,这笑容是胜利者才有的笑容。
“所以,从那时起,朱某便寻思制造一种新型的步枪,这种步枪的精度要足够的精准,可以百步穿杨,可以在相隔百丈之外准确击中目标”
在将领们的注视声中,朱明忠拿着手中的步枪笑说道。
“相比于普通的滑膛铳,螺旋形膛线可使弹丸在空气中稳定地旋转飞行,提高射击准确性和射程,但是,如此一来,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因为弹丸要嵌合膛线,所以相对于滑膛铳,弹丸要做的和铳管严丝合缝,这样,装填时,就需要射手来把子弹嵌进去,然后使劲的敲打子弹,才能把子弹塞进铳尾。线膛铳的装填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拿着手中的这支步枪,朱明忠的神情显得有些得意,一边是线膛枪使用困难,一边是秒杀滑膛枪的高精度。当然,谁都不甘心就这么放弃优秀的线膛枪。所以在历史上才会出现贝克燧发枪,它的子弹外面包了一层皮子,皮子可比铅要软多了,所以装弹比较容易一些,在拿破仑战争期间,那些使用贝克步枪的“绿夹克”因为其穿着绿色军装而闻名的步兵,使用贝克步枪曾给予法军以重创。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朱明忠准备使用贝克步枪,通过在子弹外面包皮革的方式,提高发射速度。尽管来自后世朱明忠知道有一种更简单的选择米涅子弹,但是他并没有选择这种“大杀器”,之所以没有选择米涅子弹,一个最根本的原因,一方面是基于现阶段制造膛线的技术尚不成熟,相对落后的加工工艺使得兵工厂还不能加工出标准的膛线,另一方面也与保密有一定的关系,毕竟米涅子弹的原理不过只是一层窗户纸。在技术并不成熟的时候,适当的保密是有必要的。
也正因如此,朱明忠最终选择了另一个武器布伦瑞克步枪,但是与其发射的发射带有弹带的圆弹丸类似于荷氏冰球一样的子弹不同,而是借鉴了布仑瑞克步枪的仿制者俄罗斯的列日步枪所使用的圆锥形的“库利科夫”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