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掠三国 第237节

良久,深吸一口气,摊开桌案上的纸张,沾墨,提笔,书写了一个大大的“汉”字。

随即,这个老人,一时间,心中百感交集,看着这字老泪纵横。

从灵帝时代,先后经过黄巾动乱、十常侍宫廷之变,一直到如今的董卓乱朝的他,是一步步的见证,当年的大汉王朝,逐渐的动荡衰弱。

如此过程,对于致力于报效大汉的老人而言,内心,自然苦涩不已。

从董卓的种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中,王允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这个男人,或许将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最大隐患,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遏制和除掉董卓!

可是,董卓手中掌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党羽众多,而且董卓本人凶残毒辣,如果主动出击,只能是以卵击石。

王允表面上一味听任,甚至顺从董卓,让他放松对自己的戒备,实际上却在细心计划,周密布置。

由于董卓进入洛阳后,为了站稳脚跟和扩大势力,曾极力拉拢朝中有影响的官员。

这个时候,他王允便已经计划周密,不动声色,顺势归顺,尽量迎合。

甚至有时,王允不惜矫情曲意,偏违自己内心的原则,来换取董卓的信任。

久而久之,董卓见王允不但具有才识,而且对自己忠心耿耿,毫无二心,于是便把王允当作自己的心腹亲信,对王允不生丝毫疑心,朝政的相关事宜,也渐渐开始托付给王允处理。

可叹他的一番苦心,如今又有谁人知晓,谁人明白他的苦心?

昔日的同僚,如今人人都道他王子师,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

真是可叹,可笑,可悲!

一百九十五 汉家,司徒

叹气的王允,苦笑一声摇摇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抬头,恰好看到自己方才提笔的“汉”字,墨迹都尚未完全干透。

“汉...”

“大汉啊...”

王允也不嫌弃纸张上的墨水,两指并拢,轻轻的点沾着汉字,沿着轮廓的边缘,来回触摸,似要回味追忆着什么。

“我大汉传承数百载,岂会因为一挫折就沉覆?”

“不!绝不!我大汉江山,岂是一些魑魅魍魉,所能轻易颠覆的?

我大汉,乃是蒙天地之庇佑,亦是有高祖英魂,诸天神赐...必将传承百世!”

喃喃嘁语一番后,王允忽然抬起干枯的手臂,紧紧着握着自己的拳头,似乎在向谁证明着什么。

只是,空空如也的卧室内,并没有人能够来回答他的问题。

除了他自己拍打桌子发出的声音,一切,依旧显得静悄悄的。

良久,发泄了好一会儿的王允,方才苦笑一声,又重新坐了下来。

举杯,倒酒,独酌。

以老人的身份,其实,他是很少有机会或是时间,能够一个人喝酒的。

但是现在想来,独酌,也有独酌的好啊!

不知不觉,酒过三巡,老人略显枯瘪的脸皮上,涌上一抹淡淡的红晕。

酒不醉人,人自醉;

酒亦醉人,人更醉。

朦朦胧胧,迷迷糊糊间,忽闻下人来报,有远客至。

王允疑惑地抚着长须,皱着眉头问下人道,“客为,何人?”

“姓李名英。”

“李...英,李英?那是何人?”

王允在脑海当中,仔细的思索了一下,发现任何的没有印象。

难道又是一个,见自己在那董卓处受到重视礼待,而特意前来求问仕途的投机取巧之辈?

只是因为怕直言会被老夫我拒绝,而专门采取的,迂回“策略”?

哼哼。

倘若要真是抱着如此想法的家伙,可就打错念头了!

如此小人,真当老夫也是与尔等鼠辈同流合污了耶?

可叹我大汉朝堂上,尽出一些如此腐朽之徒!

想着想着,王允顿时就没来由的一肚子火,“不见!”

那下人跑出去了,没多久又回来了。

王允不禁皱着眉头说道,“那人不曾走?”

“回禀老爷,那人非但不曾离开,反而还让我给您带一句话。”下人躬腰恭谨的回道。

“哦?还有话?你且说与老夫我听听。”王允气急反乐了,不禁好奇道。

“回老爷的话,那人说他此来,只是为了解老爷...解老爷...”下人说道这,有些支支吾吾起来。

“解我?解我的什么?速速道来。”王允一愣,大手一挥,问道。

“他说解老爷您多日之疾,所谓洛水之左,蛰伏之尊,顽固之疾,药到病除。”下人颤颤巍巍的说出来,并且迅速跪下。

“老爷,并非奴才咒您,确确实实是原话。”

“老夫多日之疾?”

首节上一节237/11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