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掠三国 第709节

一举两得之事,稍微想一下,该如何去分析这其中的利弊得失,想想就晓得。

功在千秋,名留青史,本来就是他这等人一生所追求之事。

士子重名轻利,名声为重,至于利益不过是附带的产品,在这个时代名声就代表了一切。

名声,重于一切!

争名夺利!

这四个字说的是人事常态,但更适合比喻士林中的关键,但就如同字面上的意思,争名为先夺利在后!

一个年轻人要如何出名,要么如同荀彧陈群那样由当世名士点评,有汝南的月旦评或者是南阳的那些名士进行一番点评都未尝不可。

要么,就更直接的以实际战绩来表露!

那样更为迅速!

更何况,聪明的荀攸,胆子奇大。

看上去彬彬有礼的君子,一旦决定干大事,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那种置生死于度外的从容镇定,是儒家所谓大丈夫。

其人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

心中有了决定,荀攸便不会在犹豫,更何况,他的心中早已经有了底,并不慌乱。

六百零四 人肉盾牌

“那好,攸在此,倒是先谢过高将军你的信任,抛开之前的恩怨,这一次,定不辱使命。”

荀攸的嘴角微微一翘,一抹自信的笑容流露在脸上。

说到最后之时,荀攸眼中闪过一抹骄傲,但又让人看不出他骄傲的样子,高郅知晓这种骄傲是一个人深入骨子里面的骄傲。

从平时的交往中,纵然你觉得此人彬彬有礼,平易近人,但却又觉得此人有一种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骄傲。

这股骄傲,并不是故作姿态,恐怕连荀攸本人都不知道,那是一种源自血脉的,真真正正的潜移默化的底蕴。

“攸方才打量一圈四周,对面据守的将领,无非是倚靠着狭窄的有利地势,以及董卓囤积于内的大量物资,才能源源不断的施展箭矢,阻拦攻击的进度。”荀攸想了想,开口道。

“将军你现在最缺少的,还是时间,倘若要不是急于赶在貂蝉大军反应过来支援的缘故,相信,此堡攻克,完全不在话下。”

寥寥几句,荀攸便已经简单的分析了高郅他所面对的困难局势。

“将军所忧虑的,其实好破,只需将军先将外围因为李傕逃窜而引起混乱的西凉溃卒,全部驱赶到一处,赶往那据守之地,大事成已。”

顿了顿,荀攸又补充道“倘若要是敌将铁心放箭,则守军士气必跌,同样的,以溃军之势,大概率会愤慨反攻,正好以他们为驱,强破堡关。”

高郅听罢,脸上的不禁流露出敬佩之色,啧啧赞道:“兵法之道,就在随机应变四字,先生此计委实大妙,高某佩服。”

“来人,听令!”

瞬间,高郅他的话音落地后,武将中只见并州副将和牛莽二人赫然出列,对视一眼,一脸的刚毅模样纷纷抱拳大喝道:“末将在!”

“暂停攻势,你们分别率领麾下骑兵,一左一右,按照公达先生之计,给我收拢战场上的兵卒,全力压缩那些西凉溃军的活动范围,把他们都赶向物资所在地!我要来一次,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好戏!”

“诺!”

“诺!”

二将抱拳,领命退下,整顿兵马。

“先生...还请移驾后军,坐看云起变化时。”视线回挪,高郅冲着荀攸抱拳,郑重的规劝道。

荀攸一脸洒脱的微笑一下,微微一躬神采飞扬自信道:“恭敬,不如从命。”

“现在,该是破你的时机了!”待荀攸后撤后,高郅重新望向负隅顽抗的战局,一股凛然的杀意,于其身躯,由然散开。

...

呜呜呜~~

伴随着沉闷而绵长的号角声,撕破夜的寒寂,千余名精锐的铁骑,在两员将领的率领下,一左一右,呼啸而去,铁蹄滚滚,从两个方向,恶狠狠的直扑向敌军。

被攻击的西凉士兵们,已是乱成了一团。

面对着四面八方,千军万马般的冲击,这些本就群龙无首、怀有不安的西凉士卒,很快就陷入了惶恐的境地。

加上高郅他又亲自率军左冲右突,如摧枯拉枯一般,杀得是血流成河,尸枕遍野。

很快,本就混乱的西凉大军,愈发的崩溃。

到处都是残落的尸体,鲜血将土壤都染成了大片腥红的沼泽,泥泞不堪,发出阵阵的恶臭。

“将这些败军,给我驱赶过去!”杀气凛凛,刀锋似的眼眸中,迸射着滚滚的肃杀。

一声咆哮,传遍了战场,猛然间并州军爆发了出一阵疯狂激动的啸声。

“杀!”

左右诸将无不为高郅战意所感染,纷纷的慷慨请战,一时间,热血滚滚,杀气澎湃如潮。

吆喝嘶吼声不断回荡在战场上,接着高郅带头,驾着战马疯狂的朝着远处的身影追赶,身后的骑兵更是死死追随。

相比于疯狂激动的并州军,被他们驱赶着的上千西凉溃兵,可是慌了神,他们心底的主心骨跑了,现在也没有一个有分量的将军能够站出来指挥他们。

战场上到处都是并州军疯狂的嘶吼宣泄着胸膛中的热血,而在他们的前方,数不清的士卒在狼狈不堪的狂奔。

那些身影却不是那守军想象中的并州骑兵,而是他自家的西凉士卒。

准确的说,应该是溃卒...

杀声如雷而起。似有滚滚山洪崩决而下。

于战场一线的西凉士卒们,如溃巢的蚂蚁一般,纷纷的倒崩而还,无论他们的校尉军官们如何喝斥,都压制不住这败溃之势。

首节上一节709/11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