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商贩走卒见到长安城要打仗了,根本就不用赶,一个个的自己都往回跑了。
城墙上的战鼓声敲响了,这是敌人来犯的时候召集大军上城墙的鼓声。
敲响战鼓的不止是张墨这边的明德门,而是长安城十三座城门都在敲响战鼓。
张墨手里的五门震天炮都已经推到了距离明德门两百丈处,这个距离刚好是床弩射程的极限。
但这个距离却是震天炮最具威力的射程之内。
听到城墙上的战鼓敲响,城中士卒也往城墙上涌上来,张墨便朝身边的传令兵说道:“传令,命炮兵即刻开炮。
命令十六中队压制城墙上的守军,十七到二十中队冲城,大军进城后,十六中队即刻占领明德门。
余下的大军直奔朱雀门,震天炮也要第一时间跟进,到达朱雀门后,若是朱雀门未开,不用等本帅的军令,即刻轰开朱雀门,冲入皇城之中。”
张墨的军令下达完,那几个传令兵就朝着四周散去,分别去通知猎枪军的各个中队长。
很快,五声炮声接连响起,接着猎枪军的十六中队就朝着明德门扑去,其余的中队是紧跟其后。
明德门的城门虽然很厚,但是也没能抵挡住震天炮的五发炮弹,在轰鸣之中碎成几块,倒了下去。
张墨这边的震天炮一响,春明门那边许怀远的震天炮也跟着响了,接下来就是尉迟大川负责的芳林门那边也跟着像了。
其余的城门并没有震天炮响起,因为张墨只需要那些城门的河西军将城门堵住就可以了,让城中的败军不敢出城就是了。
五千猎枪军进了城,即刻就朝着朱雀门长驱直入,张墨这才带着五百亲兵和聂隐娘以及墨月二人紧跟在后面冲入城中。
尉迟大川的那边动作最快,震天炮轰开城门之后,他带着三千猎枪军和两千特种兵就直奔安福门。
只要安福门被轰开,他就能先进入到皇城之中。
从芳林门到安福门的距离可是比张墨那边的明德门到朱雀门的距离要短得多。
许怀远轰开春明门之后,带着之留了五百猎枪军占领春明门,然后带着余下就九千五百战卒直奔羽林军的大营。
羽林军大营所在地就是原来的兴庆宫。
兴庆宫在安史之乱时被焚为平地,此后就成了驻守长安城的驻军的大营,不管是哪路禁军轮守长安城,这里都是他们的大营。
从春明门到羽林军大营的辕门不过就是两里的距离,快马疾行不过就是盏茶的工夫。
此时长安城的大街上还没有什么人,因此大军可以毫无顾忌的纵马疾驰。
当许怀远带着大军冲进羽林军大营的时候,大营里的羽林军还没有集合起来。
“开枪,胆敢反抗者杀无赦。”许怀远大喊一声。他的军令即刻被亲兵们大喊着传达下去,很快就响彻了大营上空。
接着大营里的枪声大作,凡是拿着兵刃从营房里冲出来的即刻就死在了猎枪之下。
“投降者不杀。”许怀远高声喝道。
这也是军令,他的亲兵们即刻就跟着大喊了起来。
枪声中夹杂着“投降不杀”的口号,其威慑力更加的大了。
许怀远带着数百亲兵直奔羽林军的中军大帐,他知道这个时候就算是白耀天不在中军大帐,中军大帐里也有能够号令羽林军的将帅。
冲到中军大帐前,许怀远的亲兵已经把那些守在中军大帐外面的士卒击毙了,他的那些亲兵也冲进了中军大帐里。
当许怀远跳下战马进到中军大帐的时候,一个穿了一半盔甲的壮汉已经被许怀远的亲兵围在了中间。
第1222章 张墨,你该死
“本帅河西军许怀远,你是何人?报上名来。”许怀远高声对那壮汉喝道。
那个壮汉看着许怀远呆了片刻,然后扔下手中还没穿上的甲胄,说道:“某家羽林左军中护军肖战。”
许怀远说道:“叫你的人传令,命羽林军即刻投降,不然本帅杀你全家。”
肖战虽然不知道这河西军怎么就突然冲进了长安城,但是他也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反抗的时候了,要是自己不投降,自己的全家真的就会被人干掉。
株连九族这句话在大唐这个时候真的不是玩笑话,随时都可以发生的。
“好,某家投降就是。”肖战说道:“你让某家的亲兵进来,某家叫他传令就是。”
许怀远朝着自己的亲兵摆了一下手,他手下的亲兵队长即刻叫人把肖战的十几个亲兵押了进来。
肖战也没有多想,即刻对他的亲兵喝道:“传本帅的军令,并全体羽林军放弃抵抗,投降河西军。”
他的那些亲兵忙应了一声,在河西军的看押出来中军大帐。
很快,外面就有铜锣声敲响,同时有上百人高声大喊:“羽林军肖帅有令,所有羽林军放下兵器,投降河西军。”
许怀远这边的战况很顺利,而尉迟大川那里也不慢。
震天炮轰开芳林门之后,他就带着大军直奔安福门。
“快点,快点,把震天炮给我支上,把城门轰开。”一到安福门,尉迟大川便高声喊了起来,他身后的那数千人也忙让开一条路,让拉着震天炮的战马跟上来。
此时城墙之上已经有宫中护卫禁军上了城墙。
尉迟大川即刻传令,命猎枪军朝着城墙上开枪,将城墙上的护卫禁军压制下去。
震天炮很快就拉了过来,然后就在安福门外架了起来。
一刻钟的时间之后,炮声再响,三门震天炮齐发,轰开了安福门。
尉迟大川大叫一声,带着自己的亲兵率先冲了进去。
此时张墨才刚刚赶到朱雀门,他手下的炮兵还没有跟上来。
张墨先是命人用猎枪压制住城墙上的护卫禁军,同时传令自己的亲兵队长,带着五百人直奔白耀天的府邸。
他相信白耀天这个时候一定在府邸中,以白耀天现在的身份不可能住在军营中。
长安城里的百姓们是第一次这么密集的听到天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