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了红胡子的汇报,张墨便说道:“现在把搜集消息的重点放在商州各个城池驻军的军首身上,我要了解他们的性格、喜好以及他们的亲信是谁,家中有什么人,家在哪里,甚至连他们在外面养的外室我都要知道,反正就是一句话,要多详细就有多详细。
还是那句话,一切要做得隐秘,不得露出半点风声出去,小爷我写的《密探守则》里的每一条,你都要贯彻下去,不得有半点的纰漏。”
【作者题外话】:第三更来了!!!银票呢?哈哈
第141章 《密探守则》
红胡子说道:“小爷您放心,小的就是按照您写的《密探守则》在做事,胡子虽然读书不多,但是小爷写的这本《密探守则》,小的却是已经能够倒背如流了。”
张墨说道:“你做的事情关系到小爷我的前程,也关系到你的前程,所以你要认真去做,虽然这个事情不能让你在他人面前风光无限,但是你会发现,这也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令人痴迷的一种权利。”
红胡子笑道:“这个小的已经感觉到了,小的喜欢这种感觉,真的很喜欢。”
张墨笑道:“你喜欢就好。还有,你最近看看哪家的车马行要出手,想办法收进来一些,先在商州地界里收一些车马行,哪怕是一些车马行的份子也行。然后把车马行朝着整个山南东道铺开,这里面的东西我不说你也应该明白。在大唐,除了邮驿,没有那个渠道能够把消息传得更快更广,把这车马行用好了,他就是一个利器。”
红胡子这段时间一直在努力的建设情报网,张墨这么一点醒,他自然能够明白其中潜藏的东西,于是一拍巴掌,笑道:“小的怎么就没想到呢?还是小爷想得周到,回头我就把咱们的人安排进车马行以及船行里面去,然后再看谁家的车马行出售的,咱们再买下来。”
张墨说道:“要利用车马行和船行,把咱们的触角伸到更远,先是京畿道和长安城,然后就是各个藩镇,给你半年的时间,先把整个山南东道掌握在手中,同时也要把触角伸到长安城去,尤其是京畿道和长安城,要加大力度,花多少银钱不重要,我要的是消息的灵通和准确,以及你们的执行力,明白吗?”
红胡子说道:“小的明白,小的会全力去做。”
张墨之所以如此的看中情报网络的搭建,是因为他知道后世那些国家是何等的重视情报,当年盛朝的先驱们之所以能够夺取江山,这情报网起到的作用并不比正面战场上的作用小,甚至可以说,情报网取得的成就直接影响到了正面战场上的胜负。
“要反复的告诉他们,为峨眉峰做事,只要有忠义,就一定会保证他将来的前程,保证他的子孙也会荣华富贵。忠义二字,要在峨眉峰中反复的强调,让他们深深的刻在心里。”张墨说道。
峨眉峰是张墨给自己的这个情报组织定下来的名字,其实也是他的一个恶趣味,他在前一世的时候很喜欢一部叫做“潜伏”的电视剧,那里面主角的代号就叫峨眉峰。
张墨之所以一回到商州城就把红胡子叫来,嘱咐他抓紧情报网的搭建,就是因为他在邓州城时发现自己连邓州太守的真实名字都不知道,这样的失误,对他将来的决策肯定会有很大的影响的,因此他才会再一次的嘱咐红胡子要加快进度,否则自己空对历史很有了解,却把握不了这历史的脉搏。
峨眉峰的开销很大,张墨把自己在城卫军中赚到的银钱都投进去了,甚至连各大帮会敬献上来的银钱也都调用了,为的就是给自己打造一个庞大而有效的情报网。他相信再有几个月到半年,就会初见成效了。
在商州城里歇息了三天,第四天,张墨便带着人护送着铭诚公主李静晨继续朝长安城进发,这次他的队伍已经达到了两百余人,他把自己的亲卫也选了一百余人加到护送队伍中。
快到长安城的时候,张墨便派人提前去了长安,将铭诚公主回长安的时间禀报给宗正寺,让那边也好派个人来接待,否则自己直接将李静晨送到宗正寺去,却又没人接待的话,那对李静晨来说,便是一种伤害。
与此同时,宣王李诵也接到了张墨的第二封关于李静晨的书信,第一封是张墨回到商州城以后便派人送到了宣王手中。张墨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在告诉宣王,我是你的人,这等消息肯定是第一时间汇报给你的。
张墨的做法果然让宣王李诵很满意,同时也很感动。
朝廷里对铭诚公主的回归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而皇家对铭诚公主的回归却是极为冷淡。
唯有宣王李诵不一样,因为他从小的时候就被铭诚公主带着四处玩耍,可以说,他的童年就是在李静晨的陪伴下长大的,因此他对李静晨的感情最深。
当年宣王李诵才十一二岁的时候,李静晨被选为和亲公主远嫁吐蕃的时候,他整整半年的时间都没有办法适应李静晨的远离。
铭诚公主李静晨并不是当今皇帝李适的女儿,而是李适的弟弟郑王李邈的长女。皇帝李适舍不得把自己的女儿送去吐蕃,便把自己弟弟的女儿封了一个铭诚公主,然后送到了吐蕃去。
宣王李诵自幼与李静晨亲厚,得知李静晨归来大唐,极为欣喜,特别是收到张墨的书信以后,更是开心不已。
长安城在望,张墨驱马走到李静晨的车旁,低声说道:“公主殿下,长安城已经快到了,刚才收到宣王殿下派人送来的消息,说宣王殿下会在长安城外迎接公主殿下。”
“宣王?”李静晨一愣。她还真的不知道这宣王是谁,当年她外嫁吐蕃的时候,李诵还只是一个郡王,没有被封为宣王。
“宣王是谁?”李静晨问道。
张墨说道:“宣王李诵。”
“诵哥儿被封宣王了?”李静晨一句话说出来,眼泪也就跟着下来了,这让张墨也是吃惊不小。自从他在去邓州的路上救了李静晨以后,除了见到她为了她的孩子哭过两次,再也没有见到她有过这么激动的情绪。
而李静晨痛哭的那两次还是去邓州的路上和回来商州的路上。
李静晨对自己的阿耶李邈心怀恨意,对大唐如今的皇帝李适更是痛恨不已,若不是他们,自己也不会被嫁到吐蕃去,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甚至被那些恶心的吐蕃人所侮辱。
在她心里,唯一还能触动她情感的人,或许只有那个跟着她一起长大的小兄弟李诵了。因此当她知道李诵会来迎接她,即使她那颗已经冰冷如铁的心也禁不住化开了一些。
宣王李诵让她感觉到了一丝丝的温暖。
【作者题外话】:第四更,话不多说,感谢给老虎投银票的兄弟们,感谢感谢,《唐潮》终于有了两百张银票。感谢!
第142章 宣王的情感
“公主殿下,宣王殿下就在前面候着呢,请随卑职前行一步吧。”离着长安还有些距离,张墨已经见到了宣王李诵就在一个凉棚下候着呢,于是忙跟李静晨禀报了一身。
“诵哥儿果然来了。”李静晨顾不得礼仪,忙从车厢里钻了出去,站在马车上朝着宣王那边望去,双眼之中又是泪水盈眶。
这时宣王李诵似乎也是很激动,不在凉棚下等候了,而是跃上马背,朝着这边迎了上来。
张墨让整个队伍都停了,静候宣王的到来。
“晨姐姐。”离着还有数丈远,宣王就高声叫了一声。
“诵哥儿。”李静晨泪如泉涌。
到了近前,宣王跃下马来,李静晨也是跃下马车,姐弟二人扑到一起,相拥而泣。
张墨很识趣的下了马,然后转过身身去。别的人见到张墨的动作,也都有样学样的转过身去,任李静晨和宣王姐弟二人放肆的痛哭流涕。
过了好半晌,姐弟两个的抽泣声停了下来,宣王的声音传来:“晨姐姐,咱们上车吧,你就住在我的府上好了,至于宗正寺那边,我派人去交涉便是。”
李静晨点了点头,微微笑道:“姐姐就听诵哥儿的。”
张墨见两人都上了马车,便让队伍继续前行,跟着宣王的人朝长安城走去。
“张墨,你做得很好,本王很高兴。”当张墨路过宣王和铭诚公主乘坐的那辆马车时,宣王从车窗中探出半张脸来,对张墨赞许了一句。
“这是微臣应该做的。”张墨在马上朝着宣王施了一礼。
两百多人进到长安城中,在平静的长安城里也是引起了不小的动静,特别是队伍前面的那面大旗上的登州军卫四个大字,让长安城里的人很是稀奇。这些年,除了当年的叛军,他们很少见到有藩镇的兵进入到长安城。
张墨训练出来的特种兵有着与大唐士卒完全不同的气质。坐在马背上的特种兵,只要不是在作战的状态下,每个人的身板都挺得溜直,双眼也是目视前方,即使在长安这样的繁华雄城之内,也是目不斜视。
而且这些特种兵四人一排,行走起来也是极为整齐,没有半点的散乱。这样独特的军人气息,令长安城里的人耳目一新。他们甚至都能想象,若是有上万个这样的军士,将会组成一个何等威武的军阵。
到了宣王府,宣王与铭诚公主进到府中,张墨便带着人直奔兵部。他带兵入城,那也是有手续的,在来长安之前,他就已经向兵部报备了,也正是有了这些报备的手续,他才能顺利的带着人进入到长安城中。否则长安城城门那一关他就过不去。
既然进到城中,他肯定要到兵部那里报到才行,不然他这两百余人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要是一起住客栈的话,长安城的金吾卫就不会允许他们这些带着兵刃的士卒呆在长安城里,这些都属于不安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