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战国当霸主 第470节

虽然最终的结果是赵国以弱胜强,以一万五千人,击败了南蛮莒国五万大军,但这并不见得,就能说赵国新军是天下强军,可以跟薛军武卒和郑国精骑正面相抗衡!但是,这却至少可以说明一点,赵国新军,在战斗力上,至少是远超于郴新中和卫国自己训练的军卒的!

而当此之时,卫国在面临薛国的入侵,整个国土都沦陷了一大半的情况下,而且当初薛国以势迫人,威逼卫国割让卫武关和卫宬邑,郑国和莒国从中调停,可谓是居功至伟,如果没有郑莒两国的居中调停,卫国恐怕绝不会让出卫武关和卫宬邑,而薛国想要兵不血刃的占领卫武关和卫宬邑,也几乎是没有那个可能的!

在这一点上,郑国和莒国,与其说是卫国的盟友,是卫国的靠山和后盾,倒不如说是在背后,狠狠地插了卫国一刀,让卫国不得不忍气吞声的,在薛国特使面前,卑躬屈膝的,拱手将卫武关和卫宬邑,奉送给了薛国!

因而,不管是郑国也好,还是莒国也罢,卫国现在可以说是都不信任,唯一还能够算得上是朋友盟友的,也就郴新中三个国家了,而郴新中三国,现如今也是自顾不暇,能不能守住自己现有的地盘,都还说不准,就更别说出手帮助卫国了!

而纵观天下列国,唯一自始至终,都跟卫国保持着良好关系的,恐怕也就只有西边的赵国了!而赵国新军,虽然还不见得能够算得上是天下第一强军,但至少却要比郴新中和卫国自己训练的士卒,要强上几分的!

因此,在赵国贺旦使明里暗里,暗示卫国的谈判特使,如果卫国需要,赵国可以派出军事训练顾问团,帮助卫国训练新军后,这一情况,很快便被反馈,送到了卫君和监国王子喜的手上。

乍一听到这个消息时,卫君和王子喜还都以为自己听错了,赵国怎么可能会这么好心,竟然还愿意帮助卫国组织训练新军,这,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嘛!

卫国现在最担心的,其实就是国防问题!少了柁樟郡和卫宁郡的卫武关和卫宬邑后,整个卫国的领土,几乎都缩水了一半,险关险隘更是少了一大半,卫宁郡剩下那几个郡县邑城,甚至连一处险要之地都没有,也就卫宁郡的郡城,还稍微算得上是一座大城!

然而就算是卫宁郡郡城,之前也成沦陷于薛莒联军之手,新修筑的城墙,也根本还算不上如何的牢固,坚不可摧,真要等薛军休整好了,将柁樟郡和卫武关、卫宬邑全都吞进肚子里了,到那时,薛军大军一到,整个卫宁郡,恐怕都避免不了沦陷的命运!

而赵国,赵军悍勇,天下皆知,论整体战斗力,或许不如薛国武卒和郑国精骑,但若是论单兵战斗力,赵军的英勇,却是不逊于天下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支军队的!

有赵国帮着卫国训练新军,增强国防力量,卫国也就可以稍微的安心一些了,更何况,赵国都派军事训练顾问团,帮助卫国训练新军了,一旦卫国再遭受侵略,赵国还会袖手旁观吗?就算赵国不会直接派兵帮助卫国,可其他国家想要侵略卫国的时候,也将不得不多考虑一分,考虑一下赵国有可能的反应,在出兵卫国的时候,也就多了一分顾忌了!

第七百九十二章 和平友好密约

请赵国派遣军事训练顾问团,帮助卫国训练新军,虽然在历史上,这还算是破天荒的头一遭,但在卫君和监国王子喜接到这条条约内容的时候,思前想后,甚至召集卫国文武大臣,商量讨论了三天,卫国也几乎没有找出任何一点,这一条条约内容,会对卫国造成什么不利的影响,或者损害、危及卫国的利益!

相反,在卫君和监国王子喜看来,这一条条约内容,对卫国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卫国,几乎就找不出任何一条,可以反对这一条的理由来!因此,在商量讨论了整整三天后,卫君和监国王子喜这才同意了这一条条约内容。

其实,当初赵国君侯伊华,在跟丞相张宣商量与卫国的和平友好条约的内容时,对于派遣军事训练顾问团,帮助卫国训练新军这一条,张宣也很是难以理解!但是,有着两世记忆的伊华,对于这一条,却是印象深刻!

派遣军队进入其他国家,不管是用什么名义进入的其他国家,只要有一支军事力量,存在于另外那一个国家的领土之上,这几乎就是这个国家,控制另外那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外交的开始,久而久之,那个国家,慢慢的就会成为这个国家的保护国,甚至最终完全丧失领土主权,成为这个国家领土的一部分!

甚至于,在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那个独霸全球的霸权国家,之所以能够保证它在全球范围内的利益不受侵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它遍及全球各地的各种各样的军事基地!

而在两次世界范围内的大战期间,各种军事训练团,军事顾问团,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全球范围之内,而有能力派出军事训练团或者军事顾问团的,无一例外的,都是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国家,比如德意志,比如不列颠,又比如美利坚、法兰西!

甚至于在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援越抗法、抗美援越、抗美援朝等历次战争中,都有中国军事顾问团或者军事训练团的存在,甚至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新中国更是以志愿军的名义,直接出兵,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并肩作战,抗击联合国军的!在援越抗法、抗美援越等几次战争中,新中国同样也派遣出了军事顾问团和军事训练团,甚至还有军事顾问团,直接制定和指挥越军作战的先例!

而且,不管是军事顾问团,还是军事训练团,一旦参与到另一个国家的军事训练和培训之中,训练培训出来的新军,无论从军事编制上,还是作战指挥上,都将无一例外的,向军事训练团和军事顾问团的派出国靠拢,在政治和经济上,甚至是外交上,也都会想着该国有明显的倾斜!

可见,不管是军事训练团,还是军事顾问团,其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包括未来的影响力,都是极其巨大的,这也是为什么伊华一定要在跟卫国和郴新中三国的友好互助条约,或者和平友好、睦邻友好等条约之中,独独要加上这么一条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甚至于对于与卫国达成的军事援助——每年向卫国低价提供不少于三千套,不多于三万套武器装备这一条,伊华都还没军事训练顾问团这一条看得重!

赵国国内目前工商实体业经济蓬勃发展,赵国国内本就多山,在林宁郡赭石山附近,赵国在前两年更是又陆陆续续发现了几座跟赭石山相当的露天铁矿,可以说,只要有那个精力和民力,赵国现在每年的钢铁产量,都能比前一年,翻一番,甚至好几番。

矿场越多,能够用来生产和制造武器装备的钢铁,也就越多,赵国每年能够生产和制造的武器装备,自然也就越多了!

每年向卫国提供三万套武器装备,那不过是毛毛雨而已,赵国每年自用,或者更新换代的武器装备,也就三五万套而已,而光是赭石山下,属于月华楼的一座大型的武器生产作坊,每年能够生产的‘民用’武器装备,就足足有十万套,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三个卫国的最大需求了!

月华楼生产的武器装备,虽然打着‘民用’的名义,但实际上,比之卫国和郴新中三国自己打造的武器装备,也不遑多让,甚至在某些武器装备上,还要更精良几分,而且价格,算上运费,直接运送到客户手上,都要比卫国和郴新中三国自己打造武器装备,要优惠几分!

而打造兵器,无一例外的,都要占用大量的劳动力,而且个个都是年轻力壮的精壮劳动力!而卫郴新中等国,现在最短缺的,就是精壮的劳动力,就是能够参军入伍,扛得起刀枪,上得了战场的精壮劳动力!

从赵国进口‘民用’武器装备,既能节省军费开支,而且还能节省出大量的劳动力,补充进军队行伍之中,可谓是一举数得!因此,自从卫国当初从赵国进口了第一批‘民用’武器装备之后,卫国其实就已经盯上了赵国月华楼生产的武器装备,这些年甚至每年都有从赵国进口一定数量的‘民用’武器装备!

而现在,通过赵卫和平友好条约,卫国只不过是将从赵国进口的这些武器装备固定化和公开化了而已,从此以后,卫国将不再受到任何限制的,可以正大光明的从赵国进口武器,而且还不再仅仅局限于‘民用’武器装备,而是可以进口跟赵国新军自用的一模一样的武器装备!

其实,从赵国进口的这些武器装备,最终无一例外的,都只可能装备到卫国的新军头上,而卫国新军,又是赵国派来的军事训练顾问团,手把手教出来的,无论是从军事编制,还是战技术动作,都跟赵国新军一模一样,再装备上跟赵国新军一模一样的武器装备,卫国新军,也就可以算得上是赵国新军的一个翻版了!

第七百九十三章 贺旦使入莒

赵国派到卫国的贺旦使,是最早抵达卫都亳邑的,也是最早跟卫国达成和平友好条约的,在大赵绍兴七年正月十五,上元佳节之时,赵国便已经与卫国正式签署了和平友好条约,而且卫君和监国王子喜也都已经在和平友好条约上签字用印,只等赵国的贺旦使和卫国特使,一同返回赵国,赵侯伊华用印之后,这份和平友好条约,也就算是正式的生效了!

而在绍兴六年底的时候,从赵都宸邑出发的贺旦使,绝对不止一个,去的国家也绝对不止卫国一个,而是卫郴新中薛郑莒,甚至包括姑射女国,天下十国,除了草原獲国外,每个国家,赵侯都有派出贺旦使。

而就在派到卫国的贺旦使抵达卫国,与卫君和监国王子喜进行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的同时,在绍兴六年底的时候,赵国派出的贺旦使,也先后来到了莒国和薛国!

在两年前,赵国就已经跟莒国进行过一场旷日持久的谈判,条约签字落实两年来,对于赵国来说,效果不错,成绩斐然,但是对于莒国来说,在当时看来还算是公平公正的停战条约,现在却显示出越来越不利于莒国的情形来!

因此,在此之前,莒国就有专门派出特使,赶往赵都宸邑,当着赵国君侯和文武大臣的面,向赵侯伊华表达了对其中某些条款的不满。

而这一次,赵国派出的贺旦使,也正肩负着与莒国谈判,修改之前的赵莒停战条约的部分内容。这两年,赵国从莒国,通过招工募工的方式,挖过来了将近五万户莒人,总人口甚至超过了二十万,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平均每年几乎都有十万莒人入赵,也就是说,仅仅莒国一个国家,每年就给赵国增加了将近十万人的劳动力,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还都是年轻力壮的精壮丁口!

一旦这些入赵的莒人,真正被赵国同化,成为了赵人,甚至可以直接成为赵国潜在的兵员对象,成为未来包围赵国的新赵人中的一员!

对于莒国来说,大量人口的外流,可绝对算不上是一件什么好事,因此,莒国对于当初与赵国签订的停战协议上的这一条,可谓是怨言颇多!在这样下去,撕毁两国签订的停战条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在这个位面时空中的列国国君和天下臣民心中,还没有修改条约,或者增加补充条约这个概念,盟约什么的,签订之后,要么一直执行下去,要么就是——毁约!

而来自于另外一个位面时空中的伊华,对于条约、盟约,甚至合同什么的,修改和增加补充条约,补充合同什么的,那都是司空见惯的事,一份盟约或者条约,甚至是商业合同,总不见得就能贯彻执行一百年两百年吧?时代在进步,盟约或者条约内容也就会变得落后,不将之修改、补充、完善,如何体现与时俱进的思想?

赵国派到莒国的贺旦使,就肩负着修改条约的重任。修改条约,却并不是要完全禁止,或者说废止那条赵国能够在莒国招工募工,莒国官府不得干涉的条约内容,而是加以一定的修改和限制,比如说对入赵人数的限制和对时间的限制,工作一年或者两年,或者几年几年,就必须再遣返回莒国等等。

这样的修改和限制,虽然对于赵国来说,比之前的条约内容,要不利得多,而且也被动得多,甚至于很可能还会出现赵国辛辛苦苦培养了好几年,培养成熟的技工,最后却不得不依照条约内容遣返回莒国,替莒国做了嫁衣,为莒国培养出了一大批有用的技术工人来!

但若是换一个角度来说,只要赵国真的有那么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些被遣返回去的莒人,未必就不会身在莒国心在赵,怀念赵国的生活,甚至于再次入赵!更何况,就算赵国培养出来的这些熟练的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真的回到了莒国,没有赵国的工业基础,莒国也根本不可能有多少可供他们施展才华的地方和空间!

而且最主要的是,现在赵国已经是日新月异,一日三变了,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变化着,实力和国力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增长着,三五年后的赵国,肯定不可能跟现在同日而语的,到那时,这份条约还是不是存在,或者说又进行了些什么补充和修改,那可谁都说不准呢!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赵国现在缺人,能够从莒国招来人,就算比前两年十万级的规模有所减少,只要能够招到人,只要人进了赵国,对于赵国来说,也就万事大吉了,至于遣返不遣返的,那都是后话!

当然,入莒的贺旦使,除了肩负着修改条约的这一重任外,还有就是与莒国也同样签订一份和平友好共处条约。条约中的内容,也有开关、通商等几项内容,只不过跟与卫国签订的友好条约有些不同的是,没有什么针对第三国,保证不配合第三国针对对方的军事行动以及撤防,帮助对方训练新军,派出军事训练顾问团等方面的内容!

派出军事训练顾问团,帮助对方训练新军,那只是赵国与卫国的和平友好条约中才有的内容,至于保证不配合第三国针对对方的军事行动和撤销边关防御等条约内容,在赵国和莒国两国之间,是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就算赵国提出这样的条约内容,哪怕这条条约针对的赵国和莒国两方面的,莒国也绝对不可能答应这么荒唐甚至可以说是荒谬的内容的!

笑话,撤出边关防御,这不等于将边关拱手让给对方么,一旦对方发动针对己方的军事行动,那岂不是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了?

至于开关和通商这些条款,开放关口,允许商队进入和允许对方国家的商队在自己国内经商,在此之前,其实就已经是这么做的,赵国有商队在莒国境内经商,莒国同样也有商队在赵国境内经商,甚至于莒赵两国全都心知肚明,这些商队之中,都混杂着对方大量的密谍暗探,至于如何保证己方的军事机密和情报不外泄,那就得看莒赵两国自己的手段了!

第七百九十四章 列国密约

经过两三个月的谈判,在大赵绍兴七年三月初的时候,赵国派到莒国的贺旦使,终于顺利完成了与莒国修改前约和签订和平友好条约的使命,带着新约和莒国特使,施施然开始离开莒都武安,返回赵都宸邑。

而在此之前,在大赵绍兴七年二月中旬的时候,赵国派到薛国的贺旦使,也正式跟薛国签订了和平友好通商协约。

薛赵两国,本是姻亲之国,但是大赵六年仲夏的一场瘟疫,却无情地带走了赵国太后伊姜夫人和国君夫人,薛国的妫姝公主。

首节上一节470/5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