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刀取名字,薛礼有些受宠若惊要知道只有一些名匠打造出来的宝刀才会有名字。
“还请老师为此刀赐名。”薛礼道。
“就叫它无华。”元善道。
薛礼读过书知道这是元善在告诫他要始终保持初心,就像灵芝一样比起食用,它的药要价值更大。
“谢老师赐名。”薛礼道。
一路上燕北和薛礼都在欣赏着那把唐刀,看似朴实无华但却是一把名副其实的宝刀,比起鬼猎骑所使用的马槊也相差无几。
其实他们也无法分辨锰钢与高锰钢之间的分别,不只是燕北就连鬼猎骑那些使用者也是不知道的。
从工艺上来说比之尉迟宝林,魏大有他们的还是有所区别。
就算你这样燕北也是非常的羡慕。
不过比起唐刀他还是更喜欢战刀,因为战刀在战斗中的优势非常的明显可以弥补武艺不高的缺陷。
一路无话到了长安城燕北就先行回了侯府,元善带着薛礼去了缘来茶楼。
“元仆射。”虞景明见到元善立刻过来打招呼。
“景明啊这是怎么了这么着急。”元善问道。
“这不是正要去找你呢,在入冬之前沧州号第二次出海回来了,除了九州岛还绕行去了四国岛,此次收入比之前还要多。”虞景明道。
“原来是要找我说好消息,船队真是辛苦了,对沧州船厂的员工和海员们都要表示感谢,年底奖金翻倍。”元善道。
虞景明也露出笑脸只是话题一转突然说道:“此次运回的货物中还有五百少女,还需要元仆射进行安排。”
刚喝了一口茶接着就吐了出来,立即道:“是哪个混球又在收人。”
虞景明瞬间感觉不太妙便解释道:“通过送回来的信件上说那些扶桑女子都是扶桑贵族用来抵债的,不然他们没有那么多可支付的金银。”
元善满头的黑线,心说出海贸易怎么感觉跟人贩子似的,弄这么多扶桑女回来干啥,难道要壮大和平坊生意不成。
见元善突然沉默想事情,虞景明只好等在一旁,在刘通的账目中其实这些扶桑女按照实际兑换比例来说其实并不值多少钱。
别忘了卖给扶桑的货物可都是翻了好多倍的,所以每名女子真实的收购价到不了十贯钱,而主要目的却是将南灵草全都销售出去,从四国岛返回的时候途径九州岛又跟谷口大名做了笔生意,这次主要销售的就是南灵草还有香料之类的物品。
第659章 海税
元善不知道第二次沧州号出海人员上可是非常热闹的,不但有周儒这个第二次出海的校尉军器监,皇城几个卫所的人全都在这艘船上。
而且还将为衫田骏打造兵器的刀匠寺岛正给带了回来。
当沧州号返回沧州之后,船员们就放假了,因为冬季后大船将不再出海,沧州号进行了两次长途贸易之后也需要进行一些维护,这些都交给船厂的匠人们来进行。
李家兄弟,郝大义,刘通,高表仁等人随着货物一并回了长安,沿途还有各个卫所的将士保护。
这一走就是小两个月的时间,因为在十一月的时候天气就十分的寒冷了,还下了几场小学耽误了不少的行程。
不过在十二月以前众人还是赶了回来。
皇城,等沧州回来的一众人回来的当天,辛良畴就进宫面圣了。
“陛下,扶桑刀匠现在就在军器监,随行还带回了寺岛正打造的所有器具,工艺与军器监确实略有不同具体还需要一些时间将工艺进行结合。”辛良畴道。
“恩,此番你辛苦了。”李世民道。
“为陛下,为大唐这都是微臣应该做的。”辛良畴道。
“恩,说说此番出海的情况。”李世民道。
辛良畴立即将随船出海所看到的了解到的事情全都说了出来。
“几个瓷器就能换一名美女,元善这个生意做的都是不亏。”李世民嘀咕道。
“对了,那个灵南草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销量。”李世民问道。
辛良畴有些为难的道:“陛下,这灵南草据说是从岭南那边出产的,原本是用来燃烧驱蚊的,或是蓝天医馆用来制作疔疮药的,后来据说有人发现灵南草点燃吸食后有提神的功效,于是元善就将此草全都运到了扶桑和新罗去,那边的人吸食过一段时候似乎对此有所依赖,故而此次出海灵南草销售的数量据说比第一次要多几倍。”
“提神的功效。”李世民在心中开始琢磨了。
他是皇帝有什么好东西竟然不给他送点,显然知道元善的死要钱的性格可是经过了解灵南草在大唐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销售点,直接将岭南的这种草全数贩卖给番邦,这不得不让人怀疑。
不过听了这次的商贸收入后,李世民也是怦然心动,只是他的国库却是收不到一分银子这就比较郁闷了,于是对于元善曾经提出的税收法有了兴趣。
因为上面写的清楚,免除百姓的税收,但是关税商业税照收,但是都有一定的限制,当初李世民对此并没有重视,因为失去了人头税收的话国库还如何充盈。
可是眼下在结合关税一说忽然发现,似乎目前的状态才是比较亏得,若是每一条出海进行贸易的船全都交税的话,那可是相当多的银子。
而且出海的贸易利润让他这个皇帝都有些坐不住想成立一支船队去捞钱了。
而且有了钱他就不会为了火车项目的投入而发愁了。
让辛良畴离开后,李世民就找来了几位大臣商议此事情。
“海运的事情,朕想要增加税收你们怎么看。”李世民道。
长孙无忌道:“可以将商业税运用到船只上也省去了重新拟定税收形式。”
“臣附议。”杜如晦道。
房玄龄在一旁思考后才说道:“陛下,此事属于商业上的事情而且船厂的情况只有经发部最为了解,不如听听元仆射的建议。”
“玄龄说的不错,来人去将元善叫来。”李世民道。
接着几个人开始谈论出海贸易的事情,沧州号第二次返航的消息早就在长安传开了,尤其是能够用大唐的货物换取扶桑女的事情更是说的热闹。
此时他们却不知道元善是真的为这些扶桑女的去处头疼,要说做情结工也用不上这么多人,元家的食品加工厂也不需要这么多人,棉花商会的纺织厂人家都三万多人了根本就不需要招人,那她们还能做什么。
直接送到平康坊按照刘通的说法根本无法将利益最大化,除非经发部在平康坊开间院子搞经营,不过经发部怎么会做这样的生意,若是做了那可不是弹劾那么简单了。
而且元善也不会将这些番邦女子安排到一些有技术的工坊去为的就是防止技术外泄,谁能肯定这些女子里面不会藏有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