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商城去大唐 第744节

想想上千人在东宫印钱,多么的壮观,而钱票发行中心修好之后再搬过去也不迟。

可是进去了还能出来吗,李承乾有这样的心计,多半是权万纪的意思,对于这个事情元善没有立即答应,因为非常复杂,构建一套班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最后元善去请示了李世民的意思,李世民听说太子要将将东宫变成钱行发行中心,立即就大怒了,元善看来想法挺好,可是身为太子殿下怎么可能这样胡来。

权万纪这个出主意的倒是躲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在听他提过这个事情,元善倒是落得个清闲。

没有了事情的烦扰,元善感叹这下可算是能够休息一下了,钱票的事情都折腾了小半年了,应该好好的过个年了。

时光荏苒,贞观十五年初,大唐的兵部改组基本稳定,李世民这个大唐战略部总指挥手中佣兵七十万,全职士兵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平均战斗力不次于秦王时期的玄甲军,常驻边陲的边军占了二十万分别在西与北边分布,东海州上五万人。

另外地方的司衙差役零零散散加起来大概有三万人,这些人的雇用费用并花不了多少钱,最大的消耗是军器监,还有大唐水兵,十艘宝船作为战舰的维护费用,水兵武器的花费巨大,其实靠着海运已经节省很多,而海军并没有进入常规编制,水兵加一起都还不到一万人,暂时全都算多东海州防备。

兵革优良,刀马齐备,二十万常规骑兵,十万常规步兵,这样的战斗力比起府兵制度临时组织起来的军户要强了太多,这些均是常规兵马。

皇城之内还有南衙禁军十万,禁军内卫两万,而北衙禁军则是扩充到了三万人,这三万人可是磕着金子招募起来的,不夸张的说北衙三万兵马只要运用得当可比三十万兵马。

七十万兵马的开支是非常大的,为了支持庞大的军队,李世民近一年可谓是施展了铁血手腕,为此大唐国库的开支很多项目都被叫停,其中就有长安与益州之间的铁路,一众文臣的权利因为地方兵权制度的分离而缩减,而文臣想要反对无疑是将头伸出来,用来试探大唐刀锋锋不锋利,所以文臣都怂了,文治武功,贞观十四年文官们的成绩实在是毫无建树可言。

一年不到的时间,大唐皇家书院的学生们都在准备升学考试,每年一个年纪,通过者顺利升学,不过者可以等待补考,三次补考不过者留级或者降级到其他书院学习。

至于那群抽调的官兵学生,六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他们中有八成的人转移到了蓝田县的军事学院去继续学习,而剩下不合格的两成人继续回去当他们的大头兵去了。

学院的收益则是比上一年增长了三倍,想要来上学的人太多了,不得不增加学费,不然大唐学院在大也容不下那么多人,主要是没有那么多的师资力量,收了返而会降低学校教学质量,所以必须做出限制,对于寒门子弟都是签了合同的,学成后负责留在学校任职,当然成绩需要达到要求。

经发部的生意做的是相当的好,泸州酒厂建成部分厂区之后,大量的酒在大唐发行,反响很好直接带动了泸州地方经济。

岭南等方面的产业都有了一定的成绩,都在默默的发展中。

钱行纸币长安人最喜欢使用钱币,只不过地方上普及度还是不够,因为钱票还是太少了,而元善又有了新的任务,他这个东海州副都护需要到东海州任职至少三个月时间。

得到通知元善真是不想去,不过那里的工厂还在等着他,一屁股的债还等着他。

就在他要出发去东海州的时候,北方传来突厥人异动的消息,薛延陀又压实不住躁动的心了,名义竟然是要为了生活在大唐的突厥人寻求出路。

听上去很荒谬的说法,可是李世民却是担心了起来,而一种文臣想要劝解却让李世民制止了,只是着急了六部尚书前来议事情。

李世民给出的选择不多,对于叫嚣的人无疑就两种选择,打他,或者让他叫嚣,于是第一轮投标结束后,有四票选择是不打。

李世民心中气氛,不过还是暂时压下了心中的怒火,不过打仗这种事情归根到底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士于是,大唐战略防御部的作用第一次体现出来了。

不打的意思就是先防守,于是牛进达,刘弘基担任正副指挥,确保大唐边境安全,侯君集争取了,可是被驳回。

薛延陀的兵马在大唐北方边境转悠一圈并没有深入,就离开了,据牛进达刘弘基的分析恐怕这是一种信号,于是李世民将关注点放到了生活在大唐境内的突厥人身上。

在沧州的千牛卫得到消息开始暗中调查,据调查生活在大唐的突厥人中有很多人生活作息时间出现了异常的变化,确切的说是感到不安,但是会不会有突厥人突然响应薛延陀还是未知,于是只能暗中继续监视。

第九百九十章 薛延陀异动

李世民在如何对待突厥的问题上犹豫过,阴山战役以后对于突厥人的策略有些松懈。

薛延陀这个人非常精明,见风使舵,能屈能伸,知道当时的李世民需要什么。

于是合作,交易,稳定北方局势,可是万万没想到正是因为放纵,让薛延陀野心膨胀。

近几年薛延陀的势力做强最大从合作变成了威胁,而他的实力十分强悍,随意调动兵马二十万只在大唐边境转了一圈。

消息一经散布,这便成了一种无形的挑衅。

眼下的事实就是,北方地势的影响,大唐的兵马想要围剿薛延陀并不简单,游牧民族想整合起来都困难,要全都平定征服所花费的时间与财力不是短期战争能够解决的。

对于突厥的虎视眈眈,李世民有所戒备,关于投票决定这个事情上,他有了顾虑,因为没有想想中出现的结果,若是换成以前,大臣们肯定是会顺着他的意思的,可是用公正的投票来决定事情,似乎有些草率,当然这只是在他的眼中。

元善在家中悠闲,准备去东海州,就当是出海去旅游了,所以在一众人慢条斯理的收拾家当的时候,在书房中他躺在摇椅上欣然晒着窗外照射进来的阳光。

国公府上现在都是玻璃门窗,光线十分通透,午时的时候光线最强,于是在家具装饰中又多出了一样纺织品就是——窗帘。

这种帘子在大唐是很常见的,只不过用的地方不同。

彩衣进来的时候敲了敲门,通常丫环走路的时候都是轻手轻脚的,但是彩衣不一样,元善特意交代过,进门一定要敲门弄出点声响来不然不经意的话会被吓到。

“老爷,妙莲姑娘岸边想请老爷参加歌舞厅的酒水促销活动。”彩衣走进来轻声说道。

“最近歌舞厅的活动搞的有模有样的,半个自家产业必须要支持一下,叫燕北备车吧。”元善道。

彩衣立即出去做事,歌曲听的活动越来越多,尤其是换了音响之后,现在青楼歌姬都有点后世歌星的气质了,而起这种赚钱捧角的套路开始流行起来。

歌舞厅内可是带头者,尤其从最开始的真人主播秀开始,现在大有演变成舞台剧的趋势,不过演变也是成了歌剧,现在才到了对歌的阶段。

晚上的时候如约而至,歌舞厅人很多,每次活动都会有优惠折扣,但是反而每次结算的时候都要比普通的时候赚的更多,陈长顺倒是乐此不疲,反正隔三差五搞一次,大家都非常高兴。

元善到了之后直接去了包厢。

妙莲跟着进了进去。

“叫我来有什么事情?”元善轻声问道。

妙莲很习惯的坐在了元善身边两人距离比较靠近,人多眼杂,说秘密的标准动作,元善并没有推开她。

“前两天有一些北方的商人来平康坊,姐妹们得到了一些消息,说薛延陀正在与、仆骨、回纥等部落来往密切,最近听说薛延陀带兵来想要进犯大唐边境吗,不知道这消息对国公爷有没有用,便想尽快告知。”妙莲轻声低语道。

元善知道薛延陀挺有实力的一个人,碍于北方的环境大唐拿他们没辙,近几年倒是发展的不错,勾结一众部落他们能做什么,难道还是通商不成,谁若是这么想那简直就成了笑话。

“恩,我知道了。”元善淡然说道。

妙莲的红袖社能够听到消息恐怕大唐的探子不会别她们这些女子差吧,不过红袖社还是有一些优势的,他又不打算靠他们做些什么,但是信息还是要掌握多一些的。

“国公爷,要不下次有消息我叫人给你送去吧,省的每次都这么麻烦。”妙莲幽怨道。

“不行,探听消息这种事情最忌讳被人发现,你们这些女子本身在这烟花之地就不容易了,不能为此冒险,而且我就是多了解一些消息,并没有什么企图,所以听听就算了,不要有意去刺探,你们还是做好本职工作吧。”元善道。

“国公爷这是对我们好,我们自然会领情的。”妙莲说道。

“对了,这次我去东海州,你们要不要去那边生活,到时候可以让你们做回普通人。”元善道。

“多谢国公爷好奇,若是能够让姐妹们留在国公爷身边自然是好的,若是不行还是现在的生活继续下去,已经适应了若是想要改变并不容易。”妙莲说道。

首节上一节744/7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