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绝不当皇帝 第345节

听到余志乾的话,赵云虽然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但还是点了点头:“好!”

说完之后,迅速的来到那一段城墙面前,仔细的检查了一下,最后来到皇帝面前:“太子殿下,这面城墙末将已经检查过了,已是一般城墙修建标准!”

“太子,你欲何为?”

“父皇您稍等片刻就知道了!”余志乾说完之后,露出了笑容,也从自己的袖子之中,拿出了望远镜,观察者刘洋等人的准备工作。

只见刘洋等人拿着一个个火药罐,小心翼翼的将火药罐,埋入城墙下方的位置,速度很快,大约有三分钟之后就彻底的埋好,紧接着将火药的引信缓缓的从城墙边缘位置延伸出了大致二十多米。

“这是做什么?”

“父皇,火药爆炸之后,威力极大,周围可能人畜无生,所以需要远距离点火,就算是二十米也不是一个安全距离,这群家伙,不将儿臣的话认真听,等会儿臣要好好的惩罚他们!”

余志乾有些恼怒的说道,二十米只是余志乾说出的安全距离之中最近的距离,按照余志乾的意思,最起码要五十米以上才算有点安全,二十米?跑的慢一点的说不定就能够被波及。

皇帝听到余志乾的话,没有太大的感觉,甚至有些觉得余志乾有些小题大作。

很快引信铺设好了之后,刘洋拿出火折子,轻轻的在引信上一点,接着开始快速的向回奔跑,火药爆炸,刘洋见过无数次,所以心中十分清楚爆炸的威力,至于为什么只留下二十米的印信,因为刘洋觉得以自己奔跑的速度,绝对可以跑到一个十分安全的位置。

“嗯,他叫刘洋?”

“是的,好像是武威侯家的次子!”

余志乾脑海之中仔细的想了一下刘洋这个家伙的资料,余志乾收学生的时候,根本没有太过于在意这群学生的家世,不过一般来说,能够来到余志乾清华园,成为一期学生的学子,没有几个家室是普通的,至少也是一个县侯之子,至于什么国公次子,郡王什么的,不要太多,余志乾懒得记而已,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有教无类!

皇帝听见之后,点了点头:“嗯,有他父亲的风范,当年他父亲还是军中一个传令兵,跑的也和他这般的快!”

“”

第二百三十二章 研究成果

“他为何还在跑?”看见刘洋跑出了有一百米左右,依旧没有停止脚步,皇帝有些好奇的看向余志乾,难道火药真的有这么恐怖,跑出这么远的距离,还不完全?

“父皇,火药威力巨大,刘洋现在还不能说是安全的!”

皇帝看着余志乾,好像太子不像是开玩笑,有些相信余志乾所说,可能火药真的威力巨大吧?

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大约又过了有二十秒左右,刘洋气喘吁吁的找到一棵大树,背靠着大树,探出脑袋看了一眼身后,确定自己跑到了安全区域之后,这才松了一口气,同时用双手捂住耳朵,等待接下来的爆炸。

“还没有引爆吗?”

等了都快有半分钟左右的时间,火药还没有爆炸,皇帝稍微有些不悦的看了一眼余志乾。

“轰!”

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响起,紧接着连续三四声爆炸声不断的响起,哪怕距离了几百米余志乾依旧感觉耳朵有些难受,更不要提皇帝还有身边的侍卫,不少侍卫被吓得直接趴在了地上,平底惊雷,不少人都被吓到了,即使经常听到爆炸声的学生,也都一惊。

这一次实验,余志乾将最新的黑火药给拿了出来,相比于之前的黑火药,这一次的黑火药爆炸,声音更大,同样威力也更大。

爆炸结束之后,余志乾晃了晃脑袋,看向远处的城墙,已经倒塌了大半,余志乾不由得摇了摇头,威力还是不够啊,这个城墙只是普通州府城墙的规模,相比于长安等重城的城墙,这个城墙还是要轻薄了一些,不过好像对于外族应该是够用了。

余志乾也被自己脑海之中的想法给吓了一跳,自己没事为什么要炸长安的城墙?

“父皇您没事吧!”

看完爆炸结果之后,余志乾看向身旁的皇帝,皇帝则目瞪口呆的盯着远处已经被摧毁了一半的城墙,甚至没有听到余志乾的话。

“父皇,您没事吧!”

余志乾轻轻的晃了晃皇帝,皇帝这才反应过来,微微的摇晃了一下脑袋:“朕没事,刚才那就是火药爆炸的威力?”

“是的,父皇,那就是火药爆炸的威力,百米之内,人畜无生,除此之外,火药还可以轻易的摧毁城墙,打击敌军士气!”

听到余志乾的话,皇帝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嗯,确实如此,两军交战,如若突然的发生如此巨大的爆炸,敌军不攻自破!”皇帝看着远处的残破的城墙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接着看向余志乾:“走,跟朕去看看!”

余志乾一把拉住皇帝:“父皇,还是等一下,刚才爆炸有几声,儿臣没有听清,还是让人去谈查一下,是否还有未爆炸的火药!”

皇帝这一次没有反对余志乾,很快几个侍卫小心翼翼的向着城墙位置赶了过去,去探查刚才埋下的火药是否全部都爆炸,大约过了五六分钟,确定所有火药罐都被引爆之后,余志乾这才带着皇帝,想着不远处已经破烂的城墙,缓缓的走去。

“这火药成本贵吗?”

皇帝看向余志乾,低声的询问着,这火药在军事作用上,威力确实十分的巨大,但是如果成本过高的话,不对,哪怕成本过高也要全力的生产这种武器,有了这种武器,高句丽,呵呵呵!

高句丽一直是皇帝的心病,最近这百年,高句丽,大局改革,学习余唐帝国,一个偏远的弹丸之国,居然也发展的像模像样,而且也渐渐的生起了不臣之心,前朝远征过一次,高句丽靠着坚城,硬生生的将战争拖入了冬季,不适应北方寒冷的余唐帝国军队,不得不撤军。

从此之后,高句丽越发的嚣张,最近几年甚至连朝贡都断绝,甚至开始阻碍北方一些小国对余唐帝国的朝贡,皇帝早就想要灭掉高句丽,只是一直没有太好的办法,所以一拖再拖,现在火药的出现,让皇帝看到了希望,一举灭掉高句丽,平定北方。

“父皇,火药的原料十分的便宜,只不过制作的时候比较麻烦,容易出错,所以现在产量并不高!”

“那平定高句丽所需火药,需要多久能够准备完毕!”

余志乾愣了一下,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会有这种问题,高句丽啊,余志乾也知道这个国家,只是没有想到在皇帝心中,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灭掉这个国家。

“平定高句丽火药,半年之内就可准备完毕,不过父皇,其实平定高句丽,也并不需要如此着急,东北黑山白水附近,有一大片良田,我朝可派兵将那一片占据,然后开始屯兵,让士兵习惯东北天气,到时候平定高句丽易如反掌!”

之前余志乾就研究过平定高句丽问题,最大的问题和吐蕃问题差不多,就是一个环境问题,高句丽那一片区域常年冰封,夏日短暂,适合余唐帝国出征的时间也只不过是短短三月,高句丽依靠着城坚粮广,坚守不出,所以余唐帝国也拿高句丽没有太好的办法。

但是一旦余唐帝国士兵适应了高句丽天气,常年围城的话,高句丽也不是什么问题,毕竟只是一个小国,兵寡粮少,不说围困几年,只是一年,高句丽基本上就会自内而外的崩溃。

皇帝没有听到其余的话,而是十分在意余志乾刚刚随口一句,东北有良田,盯着余志乾:“太子,你说东北有良田,有多少?”

东北的黑土地有多大,余志乾还真的不是很清楚,不过后来会被称为北大仓,也是国家重点粮仓旨意,思索了一下缓缓的摇了摇头:“不知道,不过应该不会比关内那些良田数量少,而且东北是黑土地,土地十分的肥沃,虽然一年只能够种植一次,但是产量应该会被关中要高上不少!”

听到余志乾的话,皇帝的眼睛再一次的变得通红,上一次变得通红,是皇帝知道南越国那边有吃不完的粮食,果然在古代,不管是什么身份,对于土地和粮食的执着,不是后事人能够理解的。

皇帝不断的在余志乾身旁旁敲侧击关于黑土地的问题,余志乾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东北有良田,未来叫北大仓,皇帝再三确定,东北有足够的良田之后,就不再发问,心中已经开始计划着,如何能够占据开发那一片土地,如果余志乾说的是真的,加上南越的粮食,帝国真的永无饥荒。

一行人来到被炸塌的城墙前的时候,皇帝也恢复了常色,开始观察被炸毁的城墙,皇帝在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也领兵出征过,简单的额查看了一下余志乾建的这一堵墙,不是什么偷工减料的城墙,对于火药的认识更加的直观。

“这用了多少火药?”

刘洋站了出来,给皇帝行了一个礼:“陛下,此次试验一共用了四坛火药罐,加起来应该一共用了大约有一斤重的黑火药!”

余志乾听见之后,面色一沉,这个家伙这么久了还没有将坏习惯改过来,盯着面前的刘洋:“说具体的数字,本宫说过多少次了,科学实验要精确,你这个大约大约是多少?”

听到余志乾的训斥,刘洋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恭恭敬敬的重新行了一个礼:“陛下,本次实验使用使用了四罐火药罐,一共使用火药五百八十克!”

首节上一节345/42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