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个议题不应该在这时代讨论,毕竟是赵家大宋。
可当赵曦深度了解这个时代的士人后,他发现,这个命题偏偏真的适合这个时代。
有太祖:与士大夫共天下为前提,这百年的时间,在士人心底,似乎真的形成了与皇家共天子的共识。
否则,朝廷就不是现在这样的朝廷。
赵曦想看看,这样的观点到底有多深。
世人推崇上古圣贤,那也是公天下具有代表性的时代,如今的士子有怎样看?赵曦想知道。
若是任何一个臣工,或者士子,有公天下和共天下的大言不惭,朝廷可以视作谋反……这是属于帝王的专权。
皇家可以说共天下,可若这个共天下被所有士人每天挂在嘴边,并付诸于行动,那或许真的就共天下了。
谁都知道,太祖的共天下,只不过是拉拢士大夫阶层的说法。
纵观国朝,唯一说过此话的文彦博,也是在涉及文武,涉及士大夫阶层和黎民百姓时,用来辩驳官家的借口。
真要是某个相公有共天下的心思,那君王就得多考虑了。
而此时,赵曦将家天下、共天下、公天下作为殿试题目,乍一看,很让人惊悚……对,就是惊悚。
可只要沉下心来,找中一个方向,都是可以大书特书的。
可以单独评价公天下,就从上古圣贤开始,这能体现一个士子的史观。最起码司马光就喜欢这个。
也可以就太祖的与士大夫共天下敞开了说,赞歌也好,还是直接言明太祖的意图也罢……谁敢呀。
就是着重说国朝是赵家王朝也可以。
当然,能将三者利弊说透,并深度阐述三者……想多了,这也太难了。
对于赵曦来说,他真的是想看看这时代的精英,是如何看待天下的。
天下,从来都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那怕是如今的时代也一样。
所谓天子,所谓君王,其实就是一个代管者,或者说整个朝堂都是这个帝国的代管者。早年时赵曦曾对此有过言论。
可能因为帝王的名头,会让君王多多少少真的会看做江山就是自己的。可从本质上,帝王又能拥有多少?
一个帝国,方方面面,零零种种,四百军州,上亿百姓,吃穿住行,衣食起居,士农工商……一个帝王又能真正拥有多少?
说的寒碜些,帝王也就属于内苑。说得大方些,帝王无非是对国策有决断权。
同样是这个决断权,可能是流芳千古,也可能是遗臭万年。
或许共天下才是国朝的本质。
前朝之前,天下本来就是共天下,只不过共天下者是门阀世家,帝王只是代言人,也可以说是最大的门阀世家。
如今,所谓共天下,是帝王与一个阶层共天下,可由于这个阶层的更替,导致这个阶层中,处于与天子共天下者,并不能将自家利益与国朝利益融合……这是如今最大的弊端。
家国天下,在如今这个时代,家永远是排第一位的,而对于国的概念,并没有形象化。
家天下,又是怎样的家天下,共天下又该怎样去共天下,至于公天下……不存在。
说是殿试题目,更是赵曦对如今士林的一次调研。他甚至有心让整个朝堂的臣工也来做做这次的殿试题。
第434章 别憋着
殿试前没一点风声,关于这次殿试的题目,就是政事堂相公也都没一点头绪。
往年,殿试题目基本都能猜个大概。
比如西夏叛出,殿试题目会是怎样处理与西夏的关系。
比如今年有旱涝灾害,殿试题目很有可能会是关于救灾赈民方面的内容。
殿试,基本都会有时事策论。
……
试卷是被内宦捧出来的,然后继续是内宦,一个个的挨着发放试卷,把笔墨纸砚送到每一位进士的桌子上。
这是一笔赔钱的买卖。殿试用具不能用太次的,可殿试用具的最终归属却是各位士子的。
试卷发下去,并不允许就开始做题,等所有人,所有物事都配齐了,然后内宦会喊一声:开科!
随即下来,整个崇武殿就会陷入一个特别安静的状态……
而今天……
“嗡……”
当内宦开科的一声落下,整个崇武殿突然嘈杂起来。
怎么回事?懵了,相公们都懵了。
他们没有去训斥学子,都扭头看官家……很显然,是殿试题目出问题了。
担心什么来什么,果然还是来了……看着官家那平静的神色,政事堂相公没一个人能平静。
“给我一套试卷!”
韩琦粗暴的拽住了内宦,根本不在意这是在殿试现场,声音几乎是放开了。
这是室内,是殿试现场,那怕有几百人的嗡嗡声,韩琦的声音还是传遍了整个崇武殿。
“韩相公莫急,官家早有交代,所有在场的臣工,都备了。”
内宦很稳,是皇城司的,还是被老护卫营训练过的。
对答韩琦时不急不躁,连声音都压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因为不止是韩琦,所有来崇武殿的臣工,这时候都看着拿着试卷的内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