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二年,那怕就是当下有成为文坛领袖的苏轼苏子瞻,也不是迂腐的文臣。
窦卞缓了缓,从萧卓尔带入的情绪中挣脱出来,再一次客观的去考虑当下的形势。
章惇跟自己说过,说讲武堂记载着官家跟第一代护卫营军卒的很多谈话实录,谈到过立场的问题。
用官家对立场的定义展开看,窦卞觉得,萧卓尔没有站在大宋立场的基础,更没有为边境上北辽二等子民汉人说话的立场。
剩下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北辽的朝堂扛不住了。
政事堂有过交代,尽可能争取利益…~不是说基于战前来争取利益,而是在现状下争取利益。
窦卞觉得自己应该搞懂了朝廷的意思。
“萧兄客气,言之有理。贵国君王被权臣糊弄方有此次战祸,确实值得我等警惕。”
“萧兄有所不知,我大宋当今圣上为历来君王之难见。曾记得我大宋陛下还是太子时,因安南助侬氏作乱广南,便率军搅烂了整个安南北部……”
“窦兄所言,有所耳闻。听闻当初贵国皇帝陛下归还了朗颂、高邦二州。如今,我大辽也有此意!”
窦卞举这例子本来是想说官家强硬,不擅妥协,没想到萧卓尔倒是会借坡下驴。
“萧兄有所不知,那一次安南几乎是掏空了国库,赔付我大宋的战争赔偿,同时无限期低价供应我大宋粮食才让陛下收兵的。”
“而后倒是跟大理高氏有过勾结,结果我大宋陛下再次派兵…~主帅即是如今河北道安抚使。那一次出兵,将大理除段氏一族外,其他大理的贵族屠杀个干净!”
“萧兄,如今圣意难测,二十万大军北伐,愚兄见奏报,兵锋已至蔚州一带。一旦河东路大军突破蔚州,恐怕会一路东行,从河北道回京也不是不可能。想来当初陛下与狄青率军,平息广南之乱后,就是借道大理回朝的!”
该不是朝廷真有这谋划吧?窦卞随口这么一秃噜,才觉得自己有点冒失了。
这是谈判,若自己不小心泄露了军机…~
这时候,不但是萧卓尔脸色煞白,就是窦卞也坐不定了。
这事……若按照保密法令,自己唯有远窜崖州了。
这…~这嘴呀,怎么比心思还快?还没想透彻,居然就出口了。
窦卞硬装着,端了一下茶碗……想起来这是在都亭驿,不是在窦家。喝了一口,润了润有点干巴的嗓子,站起身拍了拍萧卓尔的肩膀,离开了……
萧卓尔满脑子都是从蔚州突破的大宋火器军…~二十万火器军,从蔚州东行,然后南下…~
到时候,现在陈兵与河北道的十几万骑兵,将再次被宋国夹击,重蹈覆辙呀!
这是大灾难……在大辽想不出如何应对火器之前,决不能再与宋国交战!
萧卓尔被吓着了,根本没注意窦卞的异常。
窦卞也被吓着了…~
“富相,下官……下官实在是无意之举,下官并不知朝廷谋划,只是想恐吓萧卓尔才这般揣测的!富相,下官罪该万死!只是,富相,该请朝廷尽快采取措施,防备辽使将此事禀报于北辽朝廷!”
窦卞哆嗦着跟富弼认罪,却不料富弼也被他的想法惊着了。
第546章 暗战
“陛下,窦彦法所言属实?”
富弼也不敢肯定,官家到底是不是真有这样的谋划。
走一步看三步……官家一直如此。
现在想想自开战以来,官家日夜忧思,看着议政厅的沙盘就不离开。
仅仅河东路的战事,看这么久,那些山形水势,早已烙在脑中了,何必如此呢!
赵曦看了看相公们,又看看这一位又是嘉佑二年的进士……
“我考虑过,或者说曾经有过这个打算……”
“陛下,劳师远征呀!万万不可!”
“陛下,新军之利在火器,大军出雁门,工坊城做不到如关内哪般供应军备。陛下,这是置大军于险地呀!”
“陛下,大军出征近一年了,师老兵疲,再起征战恐力所难及!”
得!看你们吓得。
“诸位相公多虑了,若再有二十万新军,此事必定可行。可如今……算了,白瞎了这次大胜的士气!”
想想官家几次提到兵员…~看来官家这次真的是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过看当下的形势,政事堂的诸位也觉得挺可惜。
汴梁只有不到两万新军驻防了,河东路、河北道、环庆、秦州、熙河、鄜延、麟府等整个边境线,全面备战,二十万新军真心不足用。
这还是把荆湖、江南、成都的新军全数北上了。
倘若真的还有二十万新军的机动,增派一半到河东,一半进河北,两向夹击……甚至存在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可能!
可惜了!
相公们不是真的反对征战,而是从心眼里担心新军将士。
新军,让他们看到了开疆扩土的希望;新军,让他们找到撇开武将控制军伍的方法…~若不是这样,没人敢让这近二十万大军一直在外的。
新军离不开军备,这是让朝廷放心的重要原因。
也知道,出雁门关以后,现在在云州一带活动的大军,火器供应相当困难。
这般情况下攻伐蔚州,并于河北道守军汇合……会导致相当大的损失。
还好,官家没因为胜利而失去理智。
“官家,老臣以为,即便朝廷无意令河东大军东进,也应该对都亭驿戒备,并更换馆伴使以示警辽使……”
富弼不喑兵事,可是太熟悉斗争了,特别是是这种尔虞我诈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