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太多疑问,对于朝堂已经决定的事,赵曦倒也没拒绝。
否则,那些靠嘴混饭士子们,指不定会说出怎样骇人听闻的话来。
“边陲乡野,岂懂礼仪?吾儿只需依国朝之礼即可,莫矢威仪。”
就是这样,虽然在心里胆怯,并且几次交锋落了败,可嘴上从来不承认地位对等。
都已经让自己这个皇子与下国王子会见了,还是一口一个边陲小民。连皇后都这般言辞,更何况朝堂诸公?
一大早,赵曦还没来得及去跑一圈锻炼,就有内监候着了。
话说,赵曦还真没穿过正式的朝服,什么七梁额花冠,什么貂蝉笼巾,什么金涂银立笔,真玉佩,绶,金涂银革带,乌皮履。
赵曦听着内监白呼,就那样被人随意的摆弄,反正他也不懂。
他本以为自己是王爷,大概跟老爹的那两个堂兄穿着类似等穿好了,他对着铜镜看半天……不是一回事。
赵曦不在意这些,这服装在颜色上还算清淡,朴素,虽然不利索,倒还不至于让自己反感。
反正自己就是去走个过场,表示一下大宋后继有人就行。至于两家怎么交锋,应该轮不着他上手。
被内监领着,王中正也是一身正装的跟着……这小子现在算是有品阶了,也有对应的装束。
别看国朝从来没正式认同大夏是同等的一国,可这礼仪……虽赵曦不懂,也觉得相当高规格了,完全是接待国使的准备。
天才刚麻麻亮,不但把自己折腾来了,就连老爹也早早的准备停当了。
还说是藩属下国?
这是自李元昊立国建朝以来,第一次遣使,且国书言明是觐见求封。
赵祯很在意这次觐见。
李继迁作乱伊始,国朝多次征伐,均败北,后李元昊立国,又多次讨伐,依旧是一败涂地。
国朝不得不在事实上承认了大夏的存在,尽管国书将花钱买和平的事儿粉饰了,叫成了岁赐。就是赵祯心里也明白,那只是薄薄的一层遮羞布。
有这次觐见求封的事实,也不枉他叫停革新国朝的新政。
若不是多次讨伐败北,赵祯是不会有折腾事的想法的。如今,既然有了那层遮羞布,赵祯心里就少了整顿国事的念头……太麻烦。
无非是钱财的事儿,儿子也说了,钱财不算什么。
今日,大夏遣使求封,想必范相等人也能体会吾之用心吧?
“曦儿……”
赵祯看到曦儿盛装,仿佛想起自己当年……那时候也曾有过励精图治的想法……唉,太繁乱了。
“爹爹,孩儿未曾经历……”
“无妨,自有朝堂诸公与下人处置,曦儿安然待之即可。”
父子俩也没多少话说,赵曦跟着老爹可没有跟娘娘的那份亲近。
别扯血缘……他都不知道怎样解释自己的身份。
加上每天赵曦都不知道他爹在哪睡,也很少有什么亲子时光。所以,父子俩就这么干巴巴的坐着。
“曦儿,汝进学之事如何?”
“回爹爹,孩儿不知如何表述。先生以为,若不是取消童生试,孩儿可得开封案首。”
这还真不是吹,是赵曦降低了标准说的。用孙复的话是:王爷若可科举,虽一甲稍欠,二甲可取。
对于孙复这个屡试不第的举荐茂才的话,赵曦倒也没怎么信,要说童生试,他还是有把握的。
赵祯看到赵曦这般自信,心里还是挺得意的。
就曦儿如今之声誉,不管是士林还是民间,甚至高过了他这个帝王。这也是他唯一欣慰的……
赵祯挑着捡着跟儿子没话找话,还时不时跟儿子透露些帝王心得,有意无意的说说朝堂的闲事……这算是言传身教吧。
不过他这些理念,赵曦并不认同,表面上很顺从的听着,心里还真对老爹的一些做法看不上。
老爹无非就是:平衡、妥协、宽容,还有礼多人不怪。说白了就是糊弄。
可是,老爹,这人嘛,根本不识惯,惯多了就惯坏了。
第64章 至贱无敌的景洵
从文德殿到紫宸殿并不远,赵曦陪着他老爹没走多远就到了。
赵曦这时候才发现,原来这接待使臣跟士子饮宴没多大区别,只是按品级和按士林声望的区别。
还有一点,国朝和来使是相对而坐,唯有帝王独立。
赵曦也算是臣工,位置在他老爹案桌左侧台阶下第一个……这大概就是殿下称呼的来源吧。
再看看自己下手的汝南王和北海王,赵曦也有点小得意……小样!你就是堂伯,不也得在爷下手待着。
随着内侍的高呼,大夏的使臣陆陆续续进殿了。
确实是边陲小民,谈不上礼节,进个殿也没个章法,就那么一窝蜂的哄进来了。
赵曦发现,跟他对面而坐的居然是个少年……这大概就是大夏的太子吧。
挺壮实的少年,风沙的长久侵袭,看上去面容要着急点。赵曦估计这小子大概也就十五六。
前额的一撮头发,然后光溜溜的头顶,最后是从耳后扎起来的小辫子……赵曦觉得新奇,便多看了几眼。
哎呦喂……长成这样还不让人看了?
对面那小子居然瞪了一眼,还恶狠狠的。唬谁呢?
赵曦看他这傻样,越发想看看自己再看下去他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