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话,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发展的眼光去谋划,就可以极大程度的避免不确定性,避免偶然导致的结果。
这一场大战,对于赵曦而言,应该是从他来到这个时代,就一直在考虑这件事······即便是再普通的人,长期考虑一件事,也可以将一件事策划完美了。
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很多,武器装备、朝廷财力、战场环境、军卒战力以及将领的指挥作战能力等等,可对于赵曦而言,他更看重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
战为何,为何战,这是对于朝堂臣工,国朝士大夫阶层、官员阶层,甚至乡绅阶层需要知晓的。战为谁,为谁战,这是军卒以及普罗大众需要知晓的。
这种知晓,如何变成所有人的渴求,就是这么多年赵曦一直在做的事······无非是利益而已。
不亲临战场,没人能真正感受战争的残酷。对于赵曦也是如此。
他亲率队伍有过征战,可如今如此大规模的战事,给赵曦的印象居然没有当初那样强烈,自己看到的只是些数字。
那一路折损多少,那一路需要多少物资,歼灭地方多少,多少军卒参战等等,只有数字······
所以,不管前线如何,朝廷该怎样还怎样。
一年一度的大朝会又来了,朝廷并没有因为前方的战事而影响朝堂的正常公务,无非是从朝廷到地方,增加了为前线服务的内容。
这一届大朝会,或许是自三级决策制推开以后,最为单纯的大朝会。《内参》没有任何弹章,参政议政的提案议案也很少有脱开战事的议题,这几乎是一个对于战事的专题大朝会。
如此强势的官员和内阁,没有那个官员抽风在这时候相悖于朝廷。别说地方州府也在为战事服务,即便是有些杂事,也不会在这个时段提及。
所有的议题,都是围绕着战事,一切都以纠正在服务战事的流程展开的,都是在规范或者理顺服务战争时,地方和朝廷的协调配合,朝廷各衙门职责分工和明确等等。
值得庆贺的是,如此大的战事,在国朝内部,并没有因为战事而影响民生,所以的公务都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官家,这一项议题是被参政议政多次提及的······”
富弼以内阁首相的身份,递交给赵曦一份议案,是关于大谋局在形成后,对西夏发起总攻时,朝廷应该派遣一名内阁去主导战争。
到这程度了,大包围的形势已经形成了,即便是被西夏人获悉,也不会有多大变化了。所以,大谋局也就让所有参政议政知晓了。
赵曦觉得,这本来就是一个告知而已,没想到居然有人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
多动脑子多想国事是好事,可这样的建议······怎么说呢,让赵曦疑惑。
“内阁讨论过?”
赵曦很直白,单独面对富弼,赵曦也习惯了直白。
赵曦考虑过,内阁之所以让富弼单独跟自己汇报,这本身就有一定的意味······恐怕都挺有想法。
“讨论过,普遍认为应该如此。毕竟各路大军的协调作战需要有一个可以掌控大局的角色。”
“你怎么看?”
富弼觉得不太对了,似乎官家对这样的提议不喜,甚至可以说是反感。
恐怕这一次真的是弄巧成拙了。富弼也不清楚是不是有内阁在后面操作了这事······不合适。想立功可以,想摘成熟的桃子就不太好了,关键是这还涉及到朝廷是否对武将彻底信任的问题。
行百里者半九十。有人想的多了。
“老臣也认同。各路大军最终汇合,是需要一个可以统领左右队伍的。一旦汇合后,仍然各自为战,恐怕对最后的收官不利。”
富弼虽然怀疑此事背后的缘由,但还是真实的向官家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背后是否有其他意图,并不影响这是一个负责的议题。
“富相,你觉得除了朕,国朝还有谁有资格统领国朝近九成的军卒?”
这······富弼也有些恍然了。统领国朝九成精锐大军,谁具备这样的资格?反正他富弼是不敢应承。
“官家······”
“其实,这不是主要原因。关键是对于武将而言朝廷这样做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种让人寒心的行为,说重点,这是一种不信任,从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背叛!”
“朕信任他们,不管是狄青还是种颚,亦或是郭逵还是王韶,朕认为他们没有一个人只局限于考虑本路大军的折损和胜负,他们都有一定的大局观!”
“整个战局能进行到目前这种状况,这本身就是各路大军相互配合促成的。否则高遵裕部早就全军覆灭了。富相,此事休要再提!”
“朕允许内阁草诏,对合围之势形成后,强调各路大军的协调配合,措辞朕会审核。就此吧。”
第725章 意外出现的西夏骑兵
有这想法的会是谁?韩琦还是文彦博?不好说,也或许他两并无此意,仅仅是臣工见武将如此大的功劳而凭空生出了些嫉妒。
赵曦倒真不相信国朝会有谋逆的事,之所以用诛心的言辞把这事叫停,就是想杜绝文臣的那些小心思。
大朝会的所谓统帅议题,只是小插曲。在官家的话传出去以后,便不再有人提及了。谁有权统领国朝九成军卒?唯君王也。或者说就是太子,也不可以拥有这样的权利。
很显然,臣工们并无意让官家亲征······主要是赵曦也没有要亲征的想法。要亲征,一开始就直接上,等到桃子熟了再去玩这一套,除了让各路主帅觉得不被信任以外,没有任何好处。
······
黑水镇燕军司和黑山威福军司,是西夏防备北辽西京道和回鹘的常备力量,几乎很少动用。这一次,为达到歼灭高遵裕的目的,也只是调动了少量骑兵。
然而,黑水镇燕军司因为西夏和回鹘的关系相对融洽,北辽跟西夏的战争多发生在东北向,所以,黑水镇燕军司的战力并不算强悍······没有经历过战事的骑兵,顶多算驭手。
再加上,任谁也想不到宋军会从格纳河顺流而上······
黑水镇燕军司没有防御,或者说根本对南向没有防备,也就是一接触,直接就是战。
“以歼灭有生力量为主,确保偏师南下后方的安全······”
一路打过来,王韶对这样的命令已经不再犹豫了。事关最终围剿,偏师绝没有时间在黑水城理顺关系,必须在第一时间歼灭黑水城一带党项人的势力。
这样的军令是很含糊的,什么是有生力量并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唯一的目的就是在偏师离开后,整个黑水镇燕军司不存在,不能再组织起队伍对偏师后方构成威胁。
这样的军令又是很残酷的,给与了军卒更大的自由裁量权,让军卒自我评判······基本上是有反抗就有歼灭,没有其他可能。
而党项人的特性是凶狠,特别是李元昊叛出大宋之后,对于党项人的凝聚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在战斗一开始就把黑水城变成了修罗地!
“章佐帅,为啥这黑水城周边有这么多苦哈哈的汉人?”
都已经离开黑水镇燕军司几百里了,王舜臣才回过神来,才有功夫问章惇这些闲话。在完成对黑水城的处置以后,南下的这一路,整个偏师都静悄悄的,几乎没人吭气······谁在经历那种场面后,都不容易释怀。
不论老幼、不论男女,只要是有反抗,一律是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