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906节

人伢子营生自古有之,而大宋这一点上是有别于既往所有王朝的。

特别是官家执政以来,国朝已经有明令禁止贩卖人口……因为赵曦对此深恶痛绝。

国朝有奴仆存在,可以国朝的法令,即便是奴仆也是签契约的,也就是说,奴仆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雇员。

而现在看到的景象,完全是一个人口市场。那些光顾者,就跟挑选牲口一样,也跟交易牲口一样,就在这济州城里光明正大的交易。

不管是赵曦还是富弼,在心底里,他们都把这几十年的大宋,看做大宋的盛世。

而这样的盛世在他们这一代打造,每每想起,都有种荣耀感。

而此时,看着济州的人口买卖,他俩都有点脸红!

不管是私下闲聊,还是大朝会的述职,富弼每次讲述国朝的变化,都是那样的理直气壮!

没想到今日让他如此惭愧!这是在京东路,离汴梁也就几百里的济州府。

可见国朝的四百军州该是何等的境况?

“官家,若有可能,老臣以为,我等回朝时,需要解押济州诸位官员了!”

“府衙、驻军、监察衙门、皇城司等等,都该一律惩处!”

这么大的事,朝廷居然没有一点消息!不管是有处置之权的监察衙门,还是有独奏之权的皇城司,以及驻军,没有一个衙门奏报此事!

又怎样能让富弼不愤怒?这是窝案,也就是整个济州府的朝廷衙门,合起伙来在欺瞒朝廷!

“富相,等等……”

听到富弼把府衙、驻军、监察衙门以及皇城司都说了一遍,赵曦才想起来,自己对于地方州府的监管,分属不同的主官,应该不至于在地方上全部勾结一起的。

倘若地方州府几条找全部都要隐瞒朝廷,若不是都以为正常,那就是整个济州府准备脱离大宋朝廷了。

如今的大宋,还不至于出现这样的事。

“中正,去问一下什么情况。”

王中正刚才被官家和首相的怒火,早吓傻了。

这里面也是有皇城司呀!他都有心现在把济州的皇城司主事提溜过来,别搞什么梁山泊异常的原因了,先过来让他把头摘了!

济州城里这样的事,居然没有奏报?

当听到官家让他去问问情况时,这股劲才缓过来。

第792章 微服私访(十五)

王中正不是一个人过去的,种建中挥手让三名军卒跟随了。

这不是防王中正,这是护。这样的异常,真说不定会出什么事。

马车靠了边,可赵曦和富弼并没有下车,没心情。

赵琴谨慎的陪着,不敢吭气。其实,赵琴知道些,但是是传言,她可不敢这时候参言。这是本份。

还没一阵,王中正就跑回来了,还气喘吁吁的:“官家,是北逃者······”

“什么北逃者?”

“回···回官家,这些都是从北辽逃过来的,或者是有人从北辽组织逃过来的汉人。”

赵曦明白了,也糊涂了。早年河东之战后,国朝和北辽的停战协议中有过这么一条,北辽不得阻拦有意南归的汉人,乃至契丹人。

赵曦也能想到,多少应该有人会南归,可不至于南归的人在河北道已经多到需要往京东路转移了吧?

富弼好像也是一脸的疑惑······

“再探,把来龙去脉都搞清楚了!”

有打下西夏后对党项人的处置做基础,在济州出现北辽人转卖的事就没那么严重了。禁止贩卖人口,这是对国朝,对大宋人而言,至于党项和北辽人,国朝的法令还不至于适用于他国。

当然,河西、银夏现在已经是国朝的州府,自然不允许了。但是在未纳入国朝治理机构时,朝廷也是默认的,甚至在战后初期,朝廷还有些放任、纵容,为的是尽快把党项人打散了。

可一旦被雇佣,就摇身一变成了大宋子民,也就适用于大宋法令了。

济州,是在京东路,并不是与北辽搭界,北逃者到了此地,居然还在被转卖······这需要彻底了解清楚。

“富相,既然来了,要不就下车看看济州如何?”

不是大宋的人口买卖,赵曦的心情就没那么坏了。这不是后世,有些观点不能以后世的价值观来评判,就是赵曦也慢慢接受了。

贩卖非大宋子民,好像赵曦没什么接受不了的,似乎内心还希望这事多一些,只要不违法大宋法令······

“不敢请尔······”

就随意的找了一个酒肆,一处临街面的包厢里,一切都是赵琴打理的,估计这酒肆也被包场了······国朝有这样傻帽行为的富商并不少,倒也不显得稀奇。

也好,省的说个话还需要压着声音呢喃。

“小琴,是不是你知道什么?”

赵琴代替了小二,自己亲自端着酒进了包厢,一进门就被赵曦这样问话了。

“回官家,妾身确实听说过一些,但不敢肯定,所以没敢禀报。”

赵琴的动作还自然,手脚很稳,依次将酒水、酒具和下酒的的小菜一一摆放合适。没有惊慌,也就是没有隐瞒。

“官家这事碍不着赵掌柜,赵掌柜的产业多是与朝廷相关的,用工需要良家子,甚至三五代都需要清查,哪能掺和这类北逃者的事。”

富弼解围了,不过不解围也没事,赵曦就是那么一问,赵琴也没觉得这是责问。

“妾身确实听人议论过,不仅仅是北逃者,就是高丽人、扶桑人、甚至西边的大秦人、波斯、大食人等,都有在国朝卖身为奴的。”

“如今国朝各地产业发展快速,用工荒越发明显了。妾身为臣工经营的这些产业还好,毕竟有朝廷的法度为圭皋,雇工的待遇很好,招工还不至于有难度。”

“但是那些地方州府乡绅们的产业,因为没有完善的物流体系,工艺改进不善,规模上不来,成本要高一些。而大宋的子民俸禄逐年升高,就有好事者开始从他处招揽一些雇工。”

首节上一节906/10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