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965节

呃…~王中王有些愣,该不是官家的怒火是因为内苑吧?是童贯?

不敢妄自揣度。

“回官家,李宪出外时,曾让小的给予照顾…~”

王中王不敢多说,也没有非议李宪的意图,只是陈述事实。

“回头你让童贯暴毙吧,给李宪留点情面,具体怎样做,别留麻烦。”

对了,还有一个李彦…~至于其他那两个,赵曦还没听说,只能待以后在做处理,他随便去针对一些小官吏不合适。

“李彦是何人?”

赵曦还不知道这个李彦,或许是自己习惯用老人,身边就王中王和石得一常侍奉左右,没了其他内监靠近的机会。

也或许是,自己自政和开始,二十多年的君王,没有像原本的历史那样更迭君王,让他们没了机会。

“回官家,李彦是太子回朝后,小的见其机灵,派往东宫侍奉太子的……”

王中王感觉到了不安,特别是自己说完这句话后,官家暼过来的眼神,让他感觉到了不安。

“知道该怎么做吧?别让太子疑心…~行了,下去吧,朕单独待会儿…~”

这样随意定人生死的感觉并不好,毕竟赵曦的三观是在后世形成的。

自赵曦登大统以来,还没有处死过内苑任何一个人,这是第一次。

赵曦虽然不是什么法家,但他还是希望做任何事都能有依据。像今天这样,就这样随意让人死去的感觉不好。

可赵曦不得不选择这样做,他不容许任何可能导致国朝衰败的可能。

尽管赵曦也知道儿子不是耳根软的人,可还是这样决定了。

人的心境会随地位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他不敢确定再有几十年,当儿子继承大统后,会不会再次出现五贼六贼的事。

有些轨迹在坚强的循谢原本的发展线路,就比如李彦现在就在东宫做事…~

想来童贯受王中王照顾,在内苑的司职也不会差了。

赵曦只能用这种方式尽可能去避免可能的发生。

赵曦没有究竟,是因为他知道王中王不敢违令,从小陪着自己到现在,王中王吃几碗饭,赵曦还是清楚的。

王中王确实不敢违令,就是有些想不通。

李彦是太子的近侍,由于相当机灵,又会来事,虽然不能说是被太子宠幸,也算在太子哪儿有了印象。

王中王以为,这李彦将会是未来的自己。没想到…~

王中王不会怀疑官家为什么这样做,几十年了,官家做了很多事,他已经习惯官家莫名其妙的决断了。

做掉这两个人,对于皇城司而言,不算难事,王中王还准备做的天衣无缝了。

第851章 宗泽的见解

君王本来就是可以随意决定他人生死的,虽然国朝的治政生态算好的,君王也同样有这样的权利。

赵曦有时候都分不清自己到底算不算这个时代的人。

从根本上讲,赵曦只是在做事,或者说处理政务时尽量融入这个时代,他终归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在赵曦的根子里,做任何事都还是需要理由的,凡是没有说得过去的理由,或者说不能摆在台面上的事,他终归做的不痛快,会让自己不舒服。

哪怕现在他是君王,仍然没脱开他原本的那个身份…~也是,那那么容易脱开?

他不知道其他君王如何,反正他做不到任性,做不到肆意妄为,做不到不顾名声,不顾百姓死活的随意决策。

一个宗泽的名字,触动了赵曦心底的恶意,也就有了任意决定人生死的行为,同样也让他心情难以平静。

这种情绪,不是谁能缓解的,赵曦只能自行平复。

“王押班,官家因何不愉?”

老爹不在勤政殿,也没去娘娘的宫里,而是一个人喊退了随从,就单独的一个人顺宫墙遛弯。

太子也知道,这是老爹不痛快了,而且还是跟朝事相关。

想知道,这也不算越轨什么的,毕竟现在的朝事他都经手了。

“回太子殿下,小的……小的…~”

“若是官家有禁令或者不便,孤就不问了。”

见王中王的意思,挺为难的。太子没有要为难王中王的意思,虽然只是个下人,可深得老爹信任。

若不是他认为是朝政,估计这口都不会开。

见王中王犹豫,太子真不能继续了。

“太子殿下,倒不是什么隐秘之事,只是小的也不知道原因。”

王中王犹豫,是因为他准备弄死太子的亲近内监,见到太子多少有些忐忑。

至于官家为什么不高兴,他哪能知道?

说官家因为见了曾布曾监察以后才这般的?不要说他觉得官家见曾布跟官家不高兴无关,就是有,也不是他能掺合的。

他是官家的人,不随便说官家身边事是第一宗旨。

老爹到底为什么不高兴,太子又回到勤政殿,把这几天处理的朝政重新理了一遍,自觉没什么疏漏,才放心的回到东宫。

太子真不是要探究老爹什么,他是在担心自己处理过的朝政出现纰漏,才导致老爹不高兴。

现在的事实是,大统继承人不出意外肯定是自己了。关键就在这个不出意外……

兄弟七八个,觊觎大统之位的,绝不仅仅是老二和老四,只不过是显露和不显露的问题。

首节上一节965/10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