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甚至带着伤,濒临死亡,他们发出悲惨的呼救,但得知他们是铁林军,没有人愿意救他们。
他们痛苦地说:“当年我们跟随圣武皇帝一起北伐金贼,也为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百姓已经忘记我们了。”
还有同僚说:“我们也是被迫谋反,我们的父母孩子都在开封府,我们想回家!”
有的人因为伤势过重,死在路上,尸骨无人收。
有的人得知自己是谋反,在绝望中自杀,自杀前悲痛地高呼:“我没有资格进入忠烈祠了,我愧对天子,愧对百姓。”
得知这些消息后的赵桓心中悲痛,铁林军曾经跟随他征讨上京,那都是一个个曾经为大宋流过血的热血男儿。
铁林的番号是一个英雄的番号,足以载入史册。
但就在过去一年,他们的屠刀对向了大宋百姓。
河北在流血,东河在流血。
同样,铁林军的男儿们也在流血!
皇帝的讨贼檄文中,生擒辽王,处决李崇光、卢婉清、韩勋等贼首,全体将士无罪,但仍然没能阻止更多的人自杀。
汾水以北的辽王军此时已经人心涣散,连夜逃走的人越来越多。
各地的州府开始紧闭城门。
这是一场不需要血战的战争,因为皇帝本身就代表了绝对的正统与合法。
辽王的行为,已经被定为谋反。
赵桓让人传令下去,让燕云军副都统解潜前来陛见。
但两天之后,赵桓等来了一个悲剧的结果:铁林军主力已经被燕云军击溃,李崇光下落不明,燕云军主帅解潜已无颜在见皇帝,半路自刎谢罪。
只有一份血书送到赵桓手中:“臣愧对天子信任。”
五日之后,赵谌在自己的军营中,已经彻底绝望了。
他四处寻找他的爱妃,却发现卢婉清早已不知踪影。
之前前来投降的那一批文官大臣,也都做了鸟兽散。
大约在十几天前,他还风光无限的准备五十万大军南下。
这时候他才明白一个道理:没有扎实基础的风光,都是水中月镜中花。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赵谌第一次体会到了那些人的可恶和丑恶,他们躲在暗处,趁着局势有变,就想办法投机倒把,找一个人出来拥戴。
一旦不行,就做鸟兽散了。
所谓的外强中干,便是如此吧。
不过,还是有人愿意留在赵谌身边的,他的王妃,朱青的女儿,当时赵桓给他制定的妻子。
五天后,陆游在汾城围住了赵谌。
三天后,赵谌开门投降。
辽王之乱,在靖康十五年六月,正式宣告结束。
接下来,赵桓听取了唐恪的建议,采取怀柔的手段,对所有基层士兵既往不咎。
重点搜查这次叛乱的核心官员。div
第六百九十七章争论
失去了法理性的赵谌,终于明白自己是一堆沙,没有根基,一吹就散。
抵达燕云的赵桓,这一段时间都在处理各种上报上来的问题。
赵谌的叛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造成的后果。
北方的民生几乎濒临了崩溃。
许多人这些年储存下来的钱,在这一年之内,几乎被洗劫一空。
如何被洗劫?
皇城司送来了最新的情报,蓟州有五十几个粮仓,里面堆满了粮食。
燕云十六州现在都缺粮食,非常缺。
市场上的粮价已经涨到了六贯每石。
靖康十三年的时候,粮价已经被压到了一贯半一石了,一年之内上涨了四倍。
一个普通人家储蓄有一百贯,北方的铁路和矿产几乎被几大商人瓜分了。
瓜分之后,他们把薪资压到原来的一半。
按照这样下去,许多家庭,仅仅吃饭,一年就要花掉一大半的储蓄了。
加上收入减少,基本上积累的财富和自身的价值都被极限压榨。
这件事倒是很好处理,按照名单拿人,燕云的四大商人,都支柱了叛乱。
唯一没有支持叛乱的韩礼先,已经被叛军杀掉。
唐恪的办事效率倒是很高,名单很快就放在了皇帝的面前。
赵桓大笔一挥:全部斩首示众,抄家,族人发配边疆,后人不得参加科举考试。
接下来,赵桓赶紧派御林军去押运粮食。
将囤积在蓟州的粮食分摊到各个州府,暂由官府的粮油局来对外售卖,一律售卖一钱一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