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二郎李世民,不仅军略过人,而且见事也很明,在将梁师都的残部击溃了之后,他已经率领本部兵马赶到了马邑附近与李绩汇合,并且上书李渊,承担了于秋调兵出境的责任,让李渊不要听信了那些小人的诬陷,做出错误的决断,让整个北方陷入糜烂。
所以,于秋谋反的案子,就稀里糊涂的被李渊看成了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夺大位的摩擦,而对于这样的争夺,李渊一般都是选择和稀泥的,既然现在朝廷需要于秋帮忙抵御突厥,那么就暂时先不动他,只是让于秋先将李士诚给放回去。
不过,李元吉在洛阳征召的兵马依旧驻守在潼关,防止河东有变。对于洺州,也保持着进攻姿态,似乎一旦李渊松了口,他就会带着大军扑向洺州一样。
步兵和骑兵在冰天雪地的草原上,其实根本不具备对抗的能力,尤其是在突厥骑兵的数量是李唐步兵数量的一倍以上的时候,一旦出现遭遇战,那么唐军步兵会被突厥骑兵的马蹄全体踩死在冰雪里。
修筑城墙,依托防御工事打防守战,已经成为了李唐各军唯一应对突厥入侵的办法,而这个时候,一支纯骑兵编制的部队,在李唐方面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十月中旬的时候,苏定方带着梁师都的人头来到了苇泽关,没两天,罗成亦带着三万多头牛羊,以及七八千匹突厥马来到了苇泽关,致使洺州军在关城内的军营扩大了将近一倍。
除了被董放和陈虎带走的五百骑鬼面骑士之外,剩余的两千五百鬼面骑士,以及一千预备骑士全部都在这里集合了。
算上高雅贤临时整编过来的七千骑兵,于秋属下现在的骑兵已经过万,而且,鬼面骑士是一人三马,预备骑士和普通骑兵也能做到一人两马,已经成为了唐军在北方沿线最强的战斗力。
于秋的军帐之中,洺州的大佬,还第一次聚的这么齐,除了董放和陈虎现在不知道走到了什么地方了之外,其它校尉级以上的军官,全部都聚集到了大帐之中开会。
“我们洺州军从前的时候,是为了北地百姓的生存而战,现在,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
拿下了梁师都的人头,我们在李唐朝廷那边,就有一笔足够的功绩了。
抢劫了梁师都这些年囤积的家底,又在颉利的后方抢劫了数万头牛羊马匹,回洺州之后,所有的兄弟,不仅会分到一定数量的牛羊牲畜,还会有一笔不低于百贯的犒赏。在利益上面,咱们也赚到了。
所以,咱们其实是时候返程了。”
于秋的一句开场白,瞬间就说到了大部份人心里去,他们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尚,会为了保家卫国,而不惜自身。他们当兵打仗其实就是为了吃饱穿暖,不受别人欺负而已。
现在,他们有功绩了,有钱财了,就应该回去好好享受享受,而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继续留在这里吹冷风。
不过,于秋还有下,他稍作停顿了之后又道,“但是,咱们的目光不应该那么短浅,应该为了北地百姓长远的生存考虑,应该为了咱们在坐的人长远的利益考虑。
因为,日子过了今年还有明年,几头牛羊,几百贯钱,能够让咱们今年吃饱穿暖,却不能让咱们明年后年一直吃饱穿暖,不能养活咱们越发多的儿子或孙子。
所以,没有远虑,就必定会有近忧,咱们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把志向放的远大一些”
如果李世民在这里旁听的话,一定会以为,于秋是想煽动属下的将士们起兵造反,因为只有夺取天下,这些的人前途才是最大的。
而事实上,于秋给大家讲的,就是夺取天下。
第一百七十七章 提请自治
对天下的认知不同,所使用的夺取天下的方法也不同,于秋有信心管理好一个商业集团,却没有信心,或者说没有兴趣,去治理一块自己一辈子都未必走的完的土地,管天下所有人的吃喝拉撒。
所以,于秋对洺州下一步的规划,是独立自治,不再接受李唐朝廷的指手画脚,因为李唐朝班上,是一群想要吃掉洺州的人。
当然,这里面所谓的独立自治,也并不是裂土封王的意思。
名义上,洺州是接受李唐领导的,税务依照李唐的规矩上缴,在遭遇外敌入侵的时候,有责任出兵帮助抵御外敌,军队数量也会限制在朝廷接受的范围以内,但是人事任命,法律法规,全部由于秋自己决策。
等于是把原先私下里跟李世民提了一下的自治区,直接上报给李渊,跟他谈条件,李渊接受,洺州军可以帮助李唐抵御突厥,李渊不接受,洺州军返回洺州,你想打,我奉陪。
于秋将自己的意图讲完了之后,瞬间就得到了所有将领的支持。
他们对于秋的信心,比对刘黑闼强了十倍不止,因为短短不到半年,他们就看到了洺州巨大的变化,而且,李渊此时似乎没有什么好的选择,洺州军此时如果倒戈,投向突厥的话,别说是争取一个洺州,就是争取整个河北为自己的自治区,颉利也会同意。
毕竟,交战的一个月以来,真正对颉利大军造成伤害的,只有洺州军。
大半夜的时间,一封奏请独立自治的书,就被于秋当着众将的面,拟定了出来,然之后,他将其交到了李三娘的手上。
“你这是什么意思?在这种大敌当前的时候,跟朝廷闹翻,放突厥人入关,你会成为民族的罪人。”李三娘看过了书之后,一脸错愕的道。
此前,于秋只是将这个想法部分给李世民讲过,李世民当时其实并没有把它当成一回事,他觉得,于秋这样有本事的人想胡闹,划一州之地给他胡闹也无妨,万一有惊喜呢!
可现在不一样了,于秋难得大方了一回,不求回报的出兵出粮来帮李唐抵御外敌,朝堂上那些人却在这个时候向他伸出了黑手,想要弄死于秋,这就不要怪于秋发动反击了,虽然以武力胁迫朝廷妥协,整个味道变了,但是,于秋没有了更好的选择。
“是我要跟朝廷闹翻么?是朝堂上那些人恨我不死啊!你觉得,就现在朝堂上那些人,现在朝廷所用的制度,能让这个国家强盛起来么?
不可能的。
前隋就是用这样的制度,用这样的官员,才二世而亡,李唐如果继续沿用,最多撑到第三世。
必须要有人打破现状,才能有所改变。这个人不是我,就是你的二弟李世民。”
闻言,自知朝廷理亏的李三娘顿时默不着声了,从前的时候,她只是凭借着一腔热血,帮助朝廷四处平灭战乱,抵御外敌。
最近几天,才开始跳出固有的思维,从全局的高度考虑这些叛乱和外敌入侵为什么会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个根源其实不难理解,尤其是在于秋这里得到启发之后。
老百姓想过上好生活,朝堂上的权贵,门阀士族阶级,却想要剥削他们,让自己的子子孙孙永远做人上人,享受荣华富贵。
这样的冲突就导致了百姓对于国家完全没有归属感,稍微被煽动,就会跟着那些草头王起义造反。
而一个国家,时常有叛乱或者大规模的内战,又怎么能强大的起来呢!
这就导致了外敌入侵的时候,无力抵御的情况出现。
隋末各路军阀势力,有几个不看突厥人脸色的?
想要国力强大,外敌不敢入侵,首先要内部海清河晏,而想要内部海清河晏,则是需要消除门阀权贵士族与老百姓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整个大唐,李三娘也就只有在洺州看到了一个没有士大夫剥削百姓的社会环境,而现在朝廷上的那些权贵,士大夫的代表,却是要把手伸到洺州去。
“我会将你的这封奏疏私下里转呈给父皇,但是,你不要抱太大的希望,父皇即便是迫于形势答应了你,之后也会反悔,除你而后快的。”李秀宁思索了许久之后道。
于秋笑了笑道,“没关系,我不会给他除我而后快的机会的。”
他说完正待转身要走,李秀宁却是朝他的背影喊道,“如果父皇答应你的话,你真的能帮助朝廷击退突厥么?”
于秋潇洒一笑道,“我如果说,区区突厥,我弹指可灭,只是因为我洺州百姓想要吃肉,所以才留着他们在草原上给我们放牧,你信是不信?”
李秀宁想都没有多想,就摇了摇头。
在她的眼里,于秋只不过是比别人懂的多一些的知识,聪明一些而已,但却未必有神仙一般的能力,否则,他又何须让属下的军士那么辛苦,到苇泽关这边与突厥人交战呢!
以她的脑洞,根本想象不到知识能够爆发出多么巨大的能量,尤其是现代化学知识。
吹完牛逼的于秋自然不会再留下来跟李三娘多说些什么,才回到了营帐没多久,他就收到了褚飞来报,李秀宁的小院里刚才放飞了两只信鸽,一只是往关中方向,一只,却是往马邑方向,于秋估摸着,比长安先收到信的李世民,要不了两天就会到苇泽关来找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