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第332节

要说阿凡和阿里为什么会留在泉州呢?

正是因为这里有足够多的茶树,作为百万级人口的游牧民族,他们对茶叶的需求量非常大。

然而,他们并不懂得制茶技术,而且,将这东西运送去大食,需要消耗他们巨大的成本,现在,于秋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以后他们只需要在沿海建设港口,就能在本土坐等收货,不仅价格更便宜,收货周期也从一年一次,变成了常年都有。

很快,他们就与于秋达成了采购协议,并且约定了交易地点。

而且,对于其他大食人需要采购的东西,只要是高科技产品,于秋几乎全部都没有拒绝,包括粮食。

在今年下半年,夏国的船,会开始将他们采购的货物,直接运送到他们指定的交易点,完成第一次交易,今后,大食人将会在那个交易点,按照于秋的要求修建码头,并划出一部分土地,给于秋修建燃料补给点,保障长期往来通货。

而于秋在这几天时间里,跟阿凡和阿里谈的,就是这些,因为,他们在大食的身份地位,远远高于那些走货的商人,有权力和能力促成这些事情。

“你不是说,大食人在未来百年以内会变的很强大么,为什么你还这样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更加快速的变强。”李世民在于秋闲下来了之后,找机会向他询问道。

“大食再强,也需要先用几十年的时间击败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而现在他们,因为跟我们展开海上贸易而变强了,你猜,西域其它各国会怎么样?”于秋笑了笑看向李世民道。

“也会争相与我们展开海上贸易。”李世民反应过来道。

“对头,当不与我们贸易,他们就会相对变弱的时候,他们就不得不与我们贸易,这样,贸易的主动权,逐渐的就掌握在了我们的手中。

而我们用茶树上每年都会长出来的茶叶制茶,用桑树上每年都会长出来的桑叶养蚕制作的丝绸。用羊身上每年都会长出来的羊毛织出的羊毛布,以及田地里各种可再生的农作物产品,去换取他们手中那些金银铜铁等等不可再生的资源,长此以往,你觉得会是一种什么情况?”于秋循序渐进的提问道。

“他们手中的金银铜铁会逐步流入到我们手中,而我们,似乎并没有什么损失。”李世民眼睛一亮道。

于秋笑着点了点头道,“是的,我们用来赚取他们这些东西的,是劳动力,而劳动力,是过期作废的东西。

而等到那些一些不可再生资源掌握在我们的手中的时候,我们的装备会越发的精良,生产能力会越发的强大,他们却因为没有这些东西,在很多方面受到限制,后续会是什么场景,你可以想象一下。”

听到这里,李世民整个眼睛都发亮了。

“这个海上贸易,做得,做得啊!只是,一旦海上贸易做大了,南方沿海诸多州县会受益,北方的一些原先与西域贸易的州县,恐怕就受影响了。”李世民才刚刚兴奋了一下,脸上的神采就逐渐暗淡下去道。

“呵呵,我夏国都没有这样的担心,你又何必有这样的担心?西域的市场很大,他们的总体人口,至少是李唐的十倍以上,光是贸易量的增长带来的收益,都已经相当可观了,而且,谁规定了北方人就必须发财,南方人就必须受苦。

按照气候环境来看,无论是耕种,还是工业生产,没有寒冬季节的南方其实都更加占优势,北方人眼馋南方人这边的商业越做越好,就应该赶紧过来投资做项目。

这不仅能加快南方诸多少数民族的汉化问题,还能解决南方百姓诸多在组织沟通,生产技术不过关等等方面的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于秋给李世民解释道。

“难怪你会投入那么多钱来建设上港经济特区,原来,你是做的这样的打算。”李世民恍然大悟的道。

于秋笑了笑道,“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很多股潮流,看清了潮流的方向,赶上了潮流,猪都能够起飞。这一个十年,有夏国在北方,北方会快速的发展,安知下一个十年,南方不能腾飞?

只有那些思想固化的人,会赶不上这些发展的浪潮,那些想要抱守既得利益,甚至阻碍大家发展的人,会像崔氏那样,死无葬身之地。”

李世民在于秋这里又上到了一课,虽然最近这样的课他上了不少,但是,丝毫没有减弱他心中的震撼,于秋,已经是一个可以摆弄时代潮流的人了,而自己,却还只能在他的指点下,才能看清楚潮流的方向,最多只能跟在他身后,吃点残羹剩汤。

当然,跟着于秋身后,他也有点好处,比较安心,如果穆罕默德是大食人活着的圣人,那么,于秋就是大唐一个在世的神仙,有这位在世神仙为大唐做谋划,大食人就算再跳,又算的了什么呢!

不到五天时间,欧阳戡就从琉球回来了,并且还带来了琉球国的丞相蔡宿,因此,在泉州附近的山里大量的收刮高纯度矿石,药草,花瓣等等资源,完成系统收集任务的于秋,也不得不回城接见蔡宿。

一番沟通交流之后,于秋才知道,被隋炀帝划给琉球王管理的大琉球岛,并非是琉球国实际活动和统治的区域,他们目前统治的只是从倭国附近的大隅群岛,冲绳群岛,这一路到琉球本岛中间的,像珠链一般串联的数十座岛屿。

当然,他们在大琉球岛的北部,也修建了几座小城池,开辟了一定数量的田地,但是,岛上真正说话算数的,还是那些部落首领。

因为,这些部落的总人数,比琉球国的总人数还多,而且,非常善于丛林作战,连一万军队都挤不出来的琉球国军队,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这些年,只是勉强与他们保持和平共处和少量的贸易交流。

不过,看到了夏国的大船和尚未起飞的飞艇了之后,蔡宿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了,信奉儒家思想,恨不得早日回归中土怀抱的琉球人,不仅同意朝廷在琉球设立州县治理,而且,还检举了崔氏各家在琉球岛上布置的一些退路。

蔡宿害怕于秋和李世民不去琉球,甚至还向他们保证,之后会说服那些大部落的首领来与他会晤。

毕竟,琉球在被杨广收纳为藩属国之后,还没有亲王,或者一字王级别的大人物去过,更何况,于秋和李世民还带着能够在天上飞的神器,以及他们琉球国梦寐以求的各种物资。

要知道,以琉球的经济量体,光是于秋在泉州派发出去的物资,就是已经是他们好几年国税的价值了。

于秋自然不会拒绝蔡宿的邀请,派了夏王号前去安排飞艇的降落,场地警戒之类的活,他又与李世民和蔡宿商量起了如何在琉球诸岛划州县的问题。

毕竟,现在倭国都要划州县治理了,这些海外之地,集体纳入李唐版图,由汉人官员前来治理,已经不可避免。

最终,李世民觉得,将大琉球复汉制,设夷州,将小琉球设为琉州,在五大群岛设五县,琉球本岛则设为琉州治所,当然,他们在大琉球岛上的人,也直接划归夷州,作为夷州设州治的基础,一应军政官员大多从琉球出。

三日后,基本商定了一切的于秋和李世民,欧阳戡等人,就带着蔡宿登上了飞艇的舱房,启程前往琉球岛。

第三百八十一章 潜水的领悟

于秋在后世,曾经出国旅游过好几回,每次的花费都不少,但却并没有真的看到什么好景色。

这回到了琉球,尤其是从天空上看到琉球诸岛的时候,他忍不住就掏出了相机,不断的让机组成员降低飞行高度,因为,下面海岛的景色真的是很美。

此时正值春上,各个小海岛上的绿树红花开的娇艳无比,一些由于退潮而露出水面的彩色珊瑚,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尤其漂亮。

岛礁四周的浅滩之中,海水清澈见底,就算在百米高的飞艇上面,也能用望远镜看到海里游动的大海龟或者一些鱼群。

而照相机,望远镜,甚至是舱房里一直在播放音乐的功放音响等设备,都是欧阳戡和蔡宿等人无法理解的东西,他只感觉,自己跟着夏王于秋做了一回仙人,这次的经历,回去了以后,足够他在岛上吹很多年了。

“这些照片如果洗出来,一定会让很多北方的人想要过来这里游玩的。”于秋一点也不心疼胶卷的拍了上百张,拍的李世民都有些心疼了才停手道。

此时,才刚刚二月初,关中和洺京的雪可能才刚刚化完,可是,琉球本岛这里,至少已经有二十度的温度了,白天的时候,穿一件衣服足以,而这里最冷的时候,也有十几度,温暖如春,冬季的时候是个很好的避寒的去处。

“可是,琉球岛远在海外,与中原往来交通多久不便,即便是有心来,也不来不了吧!”李世民接了于秋一句话道。

此时,他已经在上空看到了琉球本岛的模样了,房屋稀稀疏疏,以茅草泥沙糊起来的矮窝棚为主,即便是建筑规模最大的王宫,也还没有中原随便一个富豪的一套三进宅院大。

码头空地上聚集的人口,也不过万余,而且,穿着的衣衫,就是比泉州的山越各部百姓,也多有不如,心想,难怪蔡宿听说朝廷要将琉球划为州县治理,会表现出一副欣喜的模样,他们这些岛民,实在是太穷了,想要一个强大的后背作为依靠。

而这样的地方,想要那些北方人过来游玩,只怕不行,因为,想要人来,光有美景还不行,得能够招待别人的吃住,像洺京和长安洛阳一样,酒楼客栈,到处都是,美食好货样样都有才行。

“等夏国交通集团的海上游船开通了之后,这些就都不是问题了,现在只需要根据他们的条件,做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就好。”于秋说着,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些想法。

琉球岛这边的彩色贝壳极多,如果用水泥镶嵌彩色贝壳修建一些房屋做酒店度假村,一定非常有特色,至于那些沙滩,浅海,则可以做很多水上项目,比洺水县的游乐场的规模要大,环境要好的多,水上玩耍的项目,也会多的多。

有风景,有好玩的地方,有住宿吃喝的地方,就足以让一些人过来玩了,于秋首先想到的,可不是长安的权贵富豪们,而是洺京的工薪阶层。

他们不能一整年都处于劳累之中,分批的放假,外出旅游,享受生活,一定程度的把赚到的钱花出去,才会让大家的幸福感更强一些,更有劳作的动力。

最多一两年时间,洺京的百姓,就差不多要走到这样的阶段了。

首节上一节332/5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