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第505节

那个时候,他就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做工是有钱拿的,自己耐以生存的技能,不是什么奇淫技巧,是对社会有贡献,有帮助的,自己走到社会上,能够受到别人的尊重。

如今,他梦想成真了,甚至,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好。

他做工不仅有工资拿了,还十分丰厚,他耐以生存的技能,是大家都想学,广泛在社会上得到应用的技能,他甚至能像那些教书先生一样,广收门徒,成为受人尊敬的师长了。

曾经的他,只是一个农夫,每年要承担各种税负,每年种上百亩地,起早贪黑累的要死,所余粮食,甚至都不能吃饱自己和家人的肚子,更加别说家里能有什么余财了。

那个时候他就梦想,如果哪一天种地不用交税就好了。自己只需要种几十亩地,就能养活全家老小了。

现在,他的梦想实现了,而且,不仅不用交税,官府还倒发给他钱,每年只种二十几亩田,产出的粮食,就比以前种百亩田还要多,家里的余粮多的根本吃不完。

曾经的他,不过是做小本买卖的商贾,费尽心力攀上官员门槛,以门下走狗自居,为的就是能保住自己手中的产业,保住全家人的衣食饭碗。

每年将盈利的八成以上交给背后的什么都不做的那些权贵挥霍,让他的生意总是做不大,有时候,还会因为权贵阶级的额外需求,费尽心思且无偿的为他们筹备一些东西,搞的自己的产业都难以维持,这样的日子,让他总感觉自己每天在被别人抢劫。

那个时候,他就梦想着,如果能有个不歧视商贾,不用担心被权贵剥削的国度诞生就好了。

现在,他的梦想实现了。

夏国就是这样的国度,不仅没有人歧视商贾,在这里,作为纳税大户的他们,甚至能享受更高的贷款资金,不受限制的招工,快速的将事业做大。

甚至,国家为了保证他们这些商贾的产业做大,还会调动资源扶持自己这些人,出动军队保护自己这些人的安全等等,可以说,比他梦想的环境都要好。

曾经的他,是一个今日不知明日生死的军人,每一次出征,他的亲人就会泪眼相送,那种担忧的眼神,那种不知道明天自己能不能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感觉,能够把每一个正常人折磨的抓狂。

那个时候,他就在想,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相互厮杀的战争该多好,大家相亲相爱的一起为生活而努力不好吗?

现在,他的梦想实现了,他虽然依旧是个军人,但是并不需要与人生死相搏了,而且,还成为了人人敬仰的最可爱的人,为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觉得自己每一天都生活的很有意义,都充满了阳光。

很多个曾经的他,此时都流下了感叹的眼泪,至尊人皇于秋,就是这样,能将大家的梦想变为现实的人。

而现在看来,他的能量还不止是这些,实现自己这些人的梦想,在他眼里,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情,他还能满足更多人,更多的难以实现的梦想。

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计

节目录制继续,现场的观众们对于秋经意或者不经意间讲出来的话都听的越发认真。

因为,过往的经验告诉他们,于秋从来都是言之有物的,只要从他的口风之中得到一些信息,做好下一步规划,别说是发点小财,就算是实现大富大贵,也未必不可能。

很快,于秋就说起了未来社会行业的发展趋势。

“大家可能以为我们夏国的工商业已经很发达,做的足够大,赚尽了天下的财富,其实在我看来则不然。

首先咱们夏国的产业还不够大,因为产出的商品并没有能够足额供应联盟所有成员国的两亿多百姓。

我希望各个产业未来的发展都必须着眼全球,着眼全人类。

当咱们的货物是卖给全世界所有的人的时候,哪怕你做的只是喝饮料时用的吸管,上厕所用的卫生纸,也能做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规模,带动几千甚至过万人的就业。

而当千千万万个类似的产业做起来的时候,百姓们的物资享受,就将会得到足够的满足,穷苦日子才会一去不复返。

所以,夏国做产业的终极目的,不是为聚钱财而有之,而是为了推进社会发展。

相信夏国这些年对外做产业的好处大家都看到了,只要咱们的产业做到哪里,哪里的百姓就会摆脱贫困,做到丰衣足食,甚至是快速实现富裕,让整个产业链下游的百姓都受益。

因为,这些产业,能够提升大家的生产效率,能够将更多过去大家认为没有用处的东西变为宝物,让大家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于秋的讲话让演播厅所有的观众都连连点头,而这时,李世民这个捧哏也很好的将话题接了过去道,“道家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而人皇陛下奉行的理念,则是人定胜天,让人达到理解世间万物,统御世间万物,甚至做世间万物的主宰的程度。

目前看来,人皇陛下的理念,更有利于咱们人类,以往那种看天吃饭的日子,已经逐渐成为过去式了。

而想要实现人定胜天这个愿望,咱们还必须要做到一点,那就是提升咱们所有人类自身的能力。

掌握更多的技术,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利用科学技术和先进知识来改造咱们的生存环境,造福子孙后代,这是接下来咱们人类发展的大方向。

今年洺山书院的大学毕业生,已经达到了千人以上,我希望,未来能够有万人,甚至十万人达到这样的化水平,让咱们在各个领域上都不缺乏人才”

“不止,应该说,未来每一个没有智力障碍的人,都需要具备大学化水平。”于秋打断了李世民的话道。

“每,每一个人都达到大学水平?”李世民和刘璟洲,乃至现场的所有观众都目瞪口呆的看向于秋,一脸的不可思议。

要知道,培育一个大学生所需要的教育资源可是巨大的,夏国通过十五年的努力,乃至全世界招生的模式,目前每年为社会输出的大学生人数,也勉强只到了一千人左右。

以现在的教育投入,哪怕是人口一直不增长,也需要好多万年时间,才能将两亿多人全部都教育成大学生。

这个数字,大到很难以想象,即便是对未来的教育规模增长有很大的预期,大家也都难以想象需要多长的时间。

而如果所有的人都像是现在那些在各个行业做翘楚的大学生,那么这个社会能进步到什么程度,大家则是更加难以想象。

见大家都一脸懵逼的样子,于秋笑着道,“这其实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洺山书院成立之初,咱们夏国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学,规定所有人都必须要有初中以上化水平,才能走上社会工作。

现在,十五年过去了,九年制义务教学制度早就已经过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咱们需要的人才只会更加高端,推出十二年,或者十五年义务教学制度,是必然的。

没有更多大学以上化水平的人,已经很难很好的管理当下社会,因为他们知识量不够,治理盲点会很多。

当更多的有识之士引领了社会,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那么,继续推动社会向上发展则将成为必然之势。

任何地区想要跟上夏国的发展脚步,就必须跟进夏国的政策,相信,跟紧夏国脚步的好处,在去年执政联盟所有成员国与夏国实现政体同步了之后,大家都看到了。

所以,不要觉得这是一件很远的事情,只要大家努力的推广教育,三代人的时间基本就能实现,五代人的时间全部实现也并不是梦。

因为,让每个接受教育,是咱们人类发展的百年大计中,最重要的一计。

人类科技水平的高度,差不多直接能够决定咱们这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于秋笑着向大家道。

“百年大计中最重要的一计?莫非,人皇陛下还有很多其它让人不可思议的百年大计?”刘璟洲敏锐的抓住了于秋话中的意思,开口问道。

于秋点头道,“当然,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是做太远的计划,又不现实,根据现在的发展趋势,做几十年到一百年的计划是最好的。

我现场随便提一个问题,可能就是大家以前没有想过的。

比如,你们能根据现在的人口增长的趋势,判断二十年以后的人口数量吗?

你们知道,人口放大十倍之后,治理这个世界的难度翻了多少倍吗?需要多少的生活物资吗?

首节上一节505/5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