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 第814节

不消说,最大的得利三方,其实还是三个欧洲的大国。

法兰西帝国不但正式得到一直梦寐以求的莱茵省萨尔地区,还有卢森堡的一小部分领地之外,最为主要的,是正式插手巴登和符腾堡等领地,同时还将巴伐利亚的一小块飞地也纳入掌握之中,让萨尔地区、巴登大公国、符腾堡公国和洛林以及阿尔萨斯地区全部连成一整块,让法兰西帝国的领土整整往东北推进超过一百公里,增加国土近2万平方公里,占整个法国的国土面积将近二十五分之一了。

这还不算,法兰西帝国还有了借口趁机攻打突尼斯。事实上,此时的突尼斯由奥斯曼帝国任命的贝伊进行统治,已经组建了延续多年的侯赛因王朝,实际上已经差不多从奥斯曼帝国中独立出来,只是宗主国还对外声称是奥斯曼帝国而已。然而,拿破仑三世对这块与法国本土隔地中海相望的领地垂涎已久,其实也不是拿破仑三世的原因,整个法兰西都对地中海对岸的这片非洲领土有着无与伦比的渴望。

早在三十年前,法国便以一个外交事件为战争理由,占领名义上属于但是实际上早已独立的奥斯曼帝国的阿尔及利亚海岸地区,他们将阿尔及利亚总督侯赛因流放,并逐渐向南部内陆地区渗透,不过,因为当地阿拉伯民众的顽强而有力地抵抗,法国直到直到如今还没有完成对整个阿尔及利亚的占领,因此,拿破仑三世便依葫芦画瓢,参照对付阿尔及利亚的做法来对付突尼斯,毕竟占领沿地中海岸边的一些地方远比深入内陆要容易得多。

而对于普鲁士王国来说,虽然损失了莱茵省的萨尔地区,但因为这块地方他们其实早已经答应了法兰西帝国,而且在上次的布拉格和会之后,其实便已经被法军占领,如今只是一个名份而已。

1240章 瓜分两大帝国让大家都有好处

普鲁士最大的损失,其实不是这个萨尔地区,而是放纵法国对巴登、符腾堡还有巴伐利亚的西北飞地这些原本是德意志邦国的地区吞并。

签订协议的时候,俾斯麦心中觉得有些不妥,但最终,贪婪的本性、还有对土地的渴望、对统一德意志的大业渴望,还是让他放弃了自己的坚持。毕竟,无论是巴登还是符腾堡和巴伐利亚王国,在原本的普奥之争过程中,都是倾向于奥地利帝国,与普鲁士的关系并不是太好。

如今正值普鲁士王国准备取代奥地利,重新组建德意志联邦的关键时期,俾斯麦反而不希望这些对普鲁士并不服气的邦国闹什么乱子,因此,对于巴登和符腾堡,被法国吞并反倒是好事情,对巴伐利亚王国的削弱,让它时刻感受到来自强大法兰西帝国的威胁,反而会促使它进一步靠向那时已经成为德意志联邦首领的普鲁士王国。这些,便是俾斯麦的盘算,一切都是为了普鲁士能顺利统一整个德意志联邦而努力,即便是作出一些牺牲,也是值得的。

何况,俾斯麦想到普鲁士的付出也是有巨大的回报的。通过这次密会,普鲁士解决了德意志联邦的内部问题,自此以后,普鲁士可以冲破所有的阻碍,先重新组建德意志联邦,进而谋划统一整个德意志联邦,重新恢复昔日神圣罗马帝国的荣耀。除此之外,普鲁士还可以往东扩张,不但名正言顺地占领以布拉格为中心的波西米亚地区,还可以进一步东进,说不定趁这次机会可以吞并整个波兰,就算不能吞并华沙地区,也还能吞并南部的罗兹和克拉科夫等地波兰南部地区。最关键的还是立陶宛等环波罗的海地区,甚至更远的涅曼河流域以及第聂伯河上游地区,只要普鲁士将这些地方占据,国土面积几乎扩大一倍,就算没能统一整个德意志,也足以成为欧洲强国。

而且,只要充分消化了这些领地,相信要统一德意志联邦,也会容易很多,而到那时,自己便会名垂青史,这种诱惑,无与伦比。

其实最关键的还是沙俄的态度。但如今沙俄已经乱臣一盘散沙,这个昔日让普鲁士又敬畏又亲近的强大帝国,如今已经稀薄西山,被中华帝国接连击败,更因内乱消耗,已经病入膏肓了。俾斯麦和这次密会的所有国家首领一样,几乎不考虑沙俄有再次崛起的可能了。就算万一崛起,借口大家都已经帮着找好了,就是帮助俄罗斯帝国抵御来自奥斯曼帝国和东方的中华帝国军队的进攻,暂时接管而已,大不了,真的沙俄哪天又崛起了,还有这些密会的国家一起对抗,一旦真的打不过,大不了再归还给沙俄而已,但掠夺的财富,总是赚到手中的了。

这便是俾斯麦的盘算,也正因为这些理由,让他说服了自己,尽管明白法国赤裸裸地想要占领巴登和符腾堡等地区,也还是最终答应了签署密约。

而对于奥地利帝国来说,这回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变得聪明起来了,作出了巨大的让步,但同时,也收获巨大。

虽然割让了意大利北部接壤的两个地区,但这些领地其实面积很小,还是山区,并没多少油水。而退出德意志联邦的领袖国地位,是最大的损失了,不过本身奥地利帝国在与普鲁士王国战争中就损失巨大,而且一度战败,这样的结果也是情理之中。

随之而来的,便是割让波西米亚地区给普鲁士,以及允许法兰西帝国出兵攻占曾经的盟友、德意志联邦中的成员国巴登和符腾堡以及巴伐利亚王国,这些对于奥地利帝国来说是很受伤的。但既然连德意志联邦都退出来了,也声明不再理会德意志联邦的所有事务,这些联邦成员国的生死,又与奥地利帝国有什么关系呢?还是让法兰西帝国满意来得重要,如今在奥皇弗兰茨*约瑟夫看来,还是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更值得依赖一些,每次都能为自己考虑。

最打动约瑟夫的,其实还是奥地利帝国即将能吞并的领土。原本属于奥斯曼帝国的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公国,自己可以领兵直接占领下来并吞并下来,整个欧洲都不再会反对,对于这两个公国,其实约瑟夫想将之吞并的念头已经很久了。上次克里米亚战争中,因为遭受英法两国的反对而没能成功,他们当时偏袒的是盟友奥斯曼帝国,而如今,一切不同了,奥斯曼帝国成为法国的敌人,这两个原本就基本独立了的公国,将会被吞并进奥地利帝国内。

可惜的是,那个塞尔维亚公国和希腊王国不知怎么获得了法兰西的支持,尤其是塞尔维亚,完全与自己的奥地利接壤,可惜不能吞并。不过,一想到除了能占领摩尔达维亚公国之外,还有该公国以东的波多尔高地地区和第聂伯河中下游地区,以及克里米亚半岛,甚至更北方的原基辅公国一带,那是沙俄最为富饶的地区,一想到这里,约瑟夫便两眼放光。

这些地方,几乎有小半个奥地利帝国的国土面积了。因此,就算让约瑟夫割让再多的领土,只要能占领并吞并这些地方,他也无比的愿意。

可以想象,奥地利帝国占据这些领土之后,将会成为一个多么强大的国家。原本的德意志联邦,根本就已经不在话下。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奥地利便不仅仅只有亚得里亚海的这一小块海域能出海,还获得了黑海这一大片的出海口,从此能大规模发展海军势力,并且,从此彻底消除沙俄在黑海的势力范围,以绝后患。

在上次的克里米亚战争中,约瑟夫已经清楚自己彻底得罪了沙俄帝国,因此,有这样能削弱沙俄的机会,他绝对不会放过。

他甚至准备立刻出兵,多派些军队迅速赶在普鲁士之前,先行将基辅占领,彻底将沙俄封锁在原本的莫斯科公国和圣彼得堡那个极北之地,让以往强大的沙俄永无翻身的可能!

就这样,各怀鬼胎的各国元首和代表们,签署完秘密条约之后,便直接干脆地离开,他们都急着回国布置瓜分奥斯曼帝国和沙俄帝国的事情,反而,对于来自东方的黄祸,倒不怎么上心了,而对于战败的英国以及咳血的维多利亚女王,更是完全忽略了。

除了两个没说上话,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被吞并命运的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公国大公外,其他国家的使者都是满脸的喜悦,收获满满。每个国家都获得了极大的好处。恨不得这样的事情多发生几次,怎么可能还会去同情那昔日强大的大英帝国和沙俄帝国?

在他们看来,如何利用已经签署的秘密协议,更多地从奥斯曼和沙俄这两大虚弱的帝国身上更多地榨取油水,割占领地,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甚至,将这两个帝国彻底地击垮,让他们永远无法翻身,也就永远没有再索回自己占领的土地的可能,这才是最紧要的事情!

1241章 俄国形势

莫斯科,大克里姆林宫。

作为整个克里姆林宫群的主要宫殿,大克里姆林宫一向是沙皇私人宫室,而莫斯科其实在彼得大帝迁都到圣彼得堡之前,莫斯科一直都是沙俄的首都。但迁都之后,随着圣彼得堡的逐渐发展和因为靠海口,地理位置越来越重要,莫斯科的地位严重下降,慢慢变成陪都。

但如今,莫斯科又迎来了一个转机,迎来一个重新成为俄罗斯帝国首都的机会,那便是前任沙皇的三皇子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在其父皇过世之后,得到俄罗斯帝国近卫军的帮助,从叔父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封锁的圣彼得堡逃了出来,赶到莫斯科后毅然登基称帝,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第十三位皇帝,自号亚历山大三世。

亚历山德罗维奇到现在只有19岁,但经历了富贵而无忧无虑的皇子生活,又经过最近半年多的巨大变故,他的心性已经颇为成熟了,感触良多。目前最大的隐患,便是圣彼得堡的他的叔父,原本是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却在圣彼得堡,由东正教牧首亲自加冕,登基为新一代沙皇,而且,时间就在他刚刚抵达莫斯科的第三天,比他更早称帝。

这样一来,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便抢占了先机,在部分俄罗斯帝国官员和军队眼中,成为了正统。毕竟,他在正统的首都圣彼得堡登基,那里有整个俄罗斯帝国的绝大部分贵族和中央官员,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表态并臣服了他,而且,最关键的是还有东正教牧首的加冕。要知道,整个俄罗斯帝国绝大部分的民众都是东正教教徒,而沙皇登基,按照传统,是必须由东正教牧首加冕。

因此,亚历山德罗维奇虽然随后立刻也登基称帝,自封为亚历山大三世,但一没在圣彼得堡,得不得俄罗斯帝国绝大多数的官员和贵族的认可,二是没有牧首的加冕,自然十分没有底气。幸好,他最后直接宣布,即日起,将俄罗斯帝国的首都重新迁回莫斯科,将克里姆林宫定为自己的皇宫,并且,因为莫斯科曾经是俄罗斯东正教的活动中心,克里姆林宫里还有一个圣母升天教堂,在18世纪以前,都是历代沙皇和大公接受牧首加冕礼的地方,因此,虽然牧首没在莫斯科,但还有大主教,比牧首差了一级,但总比没有好。

再往后,随着俄罗斯帝国的内乱加剧,波兰、立陶宛、芬兰、车臣等高加索地区甚至哈尔科夫等地纷纷开始出现叛乱,甚至一些地方驻军也自行洗劫农庄后解散回乡,俄罗斯帝国变成了两个沙皇争夺皇位的。

而这个时候,原本被认为是正统沙皇的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被各地的地方贵族和军队认为是治理俄罗斯帝国不利,被迫承担沙俄内乱的全部责任,被军队所嫌弃。而这时,这帮军队纷纷改变方向,改为支持莫斯科的亚历山德罗维奇作为新沙皇。获得支持的亚历山德罗维奇,直接任命曾出任过高加索驻军总司令、现近卫军副元帅(驻莫斯科)亚历山大*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为俄罗斯帝国元帅,率领莫斯科四周的俄罗斯军队,准备向西方的圣彼得堡进攻。

而这个时候,接连不断地从东方乌拉尔山脉逃窜过来的沙俄当地驻军,以及源源不断的哥萨克骑兵纷纷闯入东欧大平原,进入莫斯科周围一带驻扎。这些俄罗斯军队为数众多,足足有二三十万之巨,他们的将领得知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变故之后,赶到莫斯利纷纷表示效忠亚历山德罗维奇,亚历山德罗维奇自然大喜。

他想着有那么多的军队效忠,兴奋之余,更加坚定自己能击败在圣彼得堡的那个抢了他皇位的叔父。一时间,倒没有在意这些军队是为何从乌拉尔山脉以东逃回东欧平原,虽然知道这些哥萨克内卫军队和一些近卫军是被东方帝国的西征大军给击败,逃窜回来的,但心里觉得是因为父皇的遇刺,导致前线将士军心不稳才战事失利的。

而新任的俄罗斯陆军元帅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直接告诉亚历山德罗维奇,说是以他多年的征战经验,那些东方人绝不敢攻过乌拉尔山脉,毕竟这里战线太长,他们缺少补给,而且天气寒冷,那些东方军队根本就不耐严寒。何况,他会重新组织一批军队前去好好守卫乌拉尔山脉的几座堡垒,尤其是奥伦堡和叶卡捷琳堡,会牢牢地将东方敌军阻挡在乌拉尔山脉以外。

等他们组织好军队,先将圣彼得堡攻克下来,便能彻底稳固住亚历山德罗维奇的沙皇地位,再回头率领哥萨克军队出兵乌拉尔山脉以东,收复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汗国。

只有19岁的沙皇亚历山德罗维奇自然对陆军元帅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言听计从。

的确,也是形势喜人!莫斯科大军在元帅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的指挥下,发动将近20万大军向圣彼得堡方向发起进攻,而后面,还组织有将近15万大军的内卫军队,准备随后支援。

而这个时候的圣彼得堡以及周边地区,军队虽然有将25万之多,但之前被派了6万前往波兰镇压波兰的叛军,又派了8万前往芬兰大公国和立陶宛镇压芬兰和立陶宛的叛乱,导致圣彼得堡只有区区10万兵力。

莫斯科军队的疯狂进攻,一个月不到,便一路攻占特维尔、博洛戈耶、雷克希诺、诺夫哥罗德等城镇,疯狂推进四百余公里,距离圣彼得堡不到200公里。幸亏最寒冷的天气来临,恶劣的天气,即便是本土的俄罗斯大军也极难安全地在野外行军作战,莫斯科方面的20万大军在损失五千多名军人之后,不得不在诺夫哥罗德等地停留下来,等渡过严寒的冬季再进攻圣彼得堡。

但就在这个最为寒冷的两三个月里,身在莫斯科的年轻沙皇亚历山德罗维奇,收到一个惊人的消息,他的那位叔父,圣彼得堡的伪沙皇,因为他莫斯科军队的大军压境之下,竟然同叛乱的波兰和芬兰进行了和解!

原本圣彼得堡的平叛大军逼近波兰,将波兰的叛军差点彻底击败,但就因为他莫斯科军队进攻圣彼得堡,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竟然放弃沙皇一贯的尊严不要,不但悍然与波兰叛军和解,更与之结盟,承认波兰独立并拥有波兰和一半立陶宛领土的拥有权,唯一的条件便是帮助圣彼得堡抵制来自莫斯科的他的军队的进攻。

不但如此,圣彼得堡的那帮贪生怕死的贵族还怂恿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主动答应已经叛乱的芬兰也同样进行和解。圣彼得堡方面撤回进攻芬兰叛军的8万俄军,承认芬兰叛乱的民族军成立芬兰共和国,成为俄罗斯帝国有百分之百的自治权的附庸国,只是名义上的宗主国而不行使任何外交和内政管理,条件便是由芬兰提供超过3万名士兵帮助圣彼得堡方面抵挡来自莫斯科的进攻。

1242章 亚历山大三世惊呆了

这让身处莫斯科的新沙皇亚历山德罗维奇十分愤怒!年轻的他,从没想过自己的叔父竟然会如此卑劣,简直不是罗曼诺夫王朝的子孙。

他急切地希望,能尽快天气转暖,同时顾不得天气还在最为寒冷的时刻,便下令莫斯科的15万援军朝圣彼得堡方向赶路,将莫斯科城内已经准备好的战争物资运往前线,支援困在诺夫哥罗德等地的征讨圣彼得堡的莫斯科大军!

终于,天气稍稍转暖,他便催促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元帅下令驻留在诺夫哥罗德的莫斯科大军出征,继续西进攻打圣彼得堡。

而这个时候,圣彼得堡的军队也已经将派往芬兰和波兰的军队调回圣彼得堡,在诺夫哥罗德通往圣彼得堡的中间重要军事堡垒丘多沃要塞一带布置了难以攻克的防御工事和防御力量,并且,还有波兰、立陶宛和芬兰的一些军队,自称是俄罗斯帝国的盟友,应沙皇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的邀请,来平定莫斯科叛乱。

与此同时,圣彼得堡的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还以沙皇名义下令,推翻他的兄长——前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改革,他直接宣布取消所有的农奴制改革,彻底恢复农奴制,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让各地平稳过渡,同时也是为了获得各地贵族地主们,尤其是军队的支持,毕竟各地的贵族和军队军官才是最大群体的农奴主,自然不希望将手中的农奴解放掉,更别说卖地给这些农奴了,哪怕事实上要付很昂贵的价钱,造成农奴长期欠债而为农奴主卖命,更事实上的卖身也没什么区别了,但总归是农奴来得直接爽快,强行无偿无条件占有农奴的一切。

圣彼得堡宣布的决定,让身处莫斯科的亚历山大三世极度厌恶。他坚持要维护自己父皇的决定,继续推行农奴制改革,但他不知天高地厚地发表自己的决定之后没几天,他在莫斯科的军队便立刻开始反对,超过十分之一的军官领着亲信军队纷纷叛逃,脱离莫斯科方面,绕道投向圣彼得堡。

这让亚历山大三世吓坏了!幸好,陆军元帅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立刻出面,坚决否认了莫斯科新任沙皇关于要继续推行农奴制改革的决定,直接宣布自己代表新沙皇决定抛弃农奴制改革,全部恢复以往的农奴制度。通过这样来安抚所有的军队,特别是有大批农奴和土地的近卫军军官和哥萨克军官。

这样一来,局面终于慢慢扭转过来。加上陆军元帅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指挥得当,在诺夫哥罗德西边不远的冰雪大地接连击败圣彼得堡的军队,一下子,形势逆转,莫斯科方面又明显占得优势了。莫斯科军队进一步西进,已经靠近圣彼得堡150公里以内,但圣彼得堡的支持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的军队开始发力,布置坚实的防线,而莫斯科军队后勤补给慢慢有些跟不上了,因此,战事开始又开始僵持起来。

首节上一节814/86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