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一路辛苦了,你当时出行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告诉朝廷呢?”
听到这个的问题,玄奘连忙双手合十,朝着到李世民行了一礼。
“我当时的见识很浅薄,担心朝廷会不同意,所以就没有说,还望陛下恕罪!”
“原来如此,无妨!”
“多谢陛下!”
两人在那里客套着,场面显得其乐融融,但是高明却看不下去了,当即就不屑的撇了撇嘴。
高明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根据他所知道的历史,李世民和玄奘的情况,根本不是他们刚才说的那么简单。
根据历史记载,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玄奘早在贞观三年,就向李世民提出要千万佛教发源地天竺取经,但是因为当时大唐周边并不平静,李世民并没有同意。
他不但不同意,甚至还禁止玄奘离开长安。
但是玄奘却没有因为李世民不同意就偃旗息鼓,而是趁着后来大唐发生天灾的时机,混在乞讨的灾民中离开了长安。
而当他到达大唐的边境凉州时,凉州的官员也让他立刻返回,但是玄奘并没有听从,而是趁夜色翻阅城墙,然后继续西行。
像玄奘这样的行为,其实就是偷渡!
要知道,在大唐的律法当中偷渡可是死罪,所以在得知了玄奘翻阅城墙之后,凉州都督李大亮发布通缉,捉拿玄奘。
与此同时,大唐的境外也不安定,小国之间相互攻伐,战乱不止,从大唐进入西域的玄奘可谓是举步维艰。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玄奘依然西行五万里,耗时十七年,历经艰辛到达了天竺的那烂陀寺,并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
从这一点来说,玄奘可以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只可惜他遇到的不是一个礼佛的皇帝,而是一个野心勃勃,时刻准备发动战斗的铁血帝王!
简单的客套了两句之后,李世民就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法师,我希望你能随我回长安,同时把你西行路上的见闻都写下来!”
“是,陛下!”
对于李世民的要求,如今还背着“通缉犯”身份的玄奘哪敢反对,只能答应了下来。
看到他这么识相,李世民也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才下旨让人把玄奘归唐的消息传到长安,并安排迎接事宜。
在李世民的命令下,下面的人立刻就出发前往长安,并按照他的旨意,将玄奘归唐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长安。
于是,当李世民和高明以及玄奘回到长安的时候,所面对的就是万人空巷的情景。
宰相房玄龄带着一众官员走到城门口迎接,在他身后的朱雀南街,几乎都被民众挤满了,数万名羽林军一起上,才勉强维持了秩序。
看到这一幕,玄奘顿时感觉自己的精神有些恍惚起来,不知不觉中,他的眼睛顺着双颊就流了下来。
他连忙双手合十,用颤抖的声音念了一句。
“阿弥陀佛!”
第六百一十八章 玄奘回国(下)
玄奘回到长安以后,立刻就受到了长安百姓们的热烈欢迎,和当初命悬一线的西行之路相比,眼前的景象让他有种再世为人的感觉。
不过他也知道,现在还不是他享受鲜花和掌声的时候,因为李世民交代他的任务他还没有完成。
所以,他并没有沉迷于眼前的荣誉,而是选择在第一时间进入长安城中的宏福寺,并在其他几个僧侣的协助下,开始撰写自己离开大唐后的见闻记录。
名为《大唐西域记》!
而高明作为李世民的代表,几乎没隔两三天就跑一趟宏福寺,检察玄奘所写的《大唐西域记》的进度和质量,然后再汇报给李世民。
见高明这样频繁的到来,玄奘也意识到了李世民对此事的重视程度,所以他每天也更加勤奋,经常秉烛夜战,通宵达旦。
李世民从高明口中得知玄奘这么努力之后,也十分满意,为了奖励他,便命令工部在长安城中建造了一座高塔。
当玄奘完成《大唐西域记》的时候,新建造的高塔也跟着竣工了。
在高塔竣工的那天,李世民还亲自到场,并在高塔的牌匾上题下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大雁塔!
虽说出家人斩断七情六欲。但是看到这座因为自己而建的的高塔,玄奘的内心还是忍不住激动起来。
他当即穿上李世民赐予他的袈裟,迈着缓慢而又坚定不移步伐,走到大雁塔下的坛前,开始了他回到长安后的第一轮讲经说法。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玄奘开口就是一段“波罗蜜多心经”,这是他亲自翻译的经文,为此他不知道付出的多少的努力,如今,他要把这些他最宝贵的财富无私的奉献给所有人。
只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这笔财富,至少高明就不需要。
在玄奘讲经的时候,他就带着自己的妹妹晋阳公主李明达离开了大雁塔,去城外看赛马去了。
此后的这段时间,玄奘每天都在大雁塔讲经,造成大雁塔每天都被大大小小、已婚的和未婚的女人围得水泄不通。
当然,这些人当并不都是信徒,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去凑热闹的。
比如高明的两个妹妹,晋阳公主和高阳公主。
晋阳公主李明达还好一些,一般两三天才溜出去看一次,而且都是跟着高明一起去的。
但是高阳公主就不一样了,如今她已经嫁给房玄龄的次子,比之前自由了不少,所以几乎天天都跑去大雁塔围观玄奘讲经。
一开始高明也没太在意,直到有一次他路过大雁塔的时候,李明达突然鬼鬼祟祟的凑到了他的耳边。
“大哥大哥……我告诉你噢,十七姐喜欢那个大和尚!”
“呃……不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