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老臣……”
就这样,还没等第二天上早朝,一群人就把新设一个部门的事情给敲定了,让一旁的高明目瞪口呆。
“麻蛋,这封建集权的最大好处,恐怕就是效率了吧?既然这样,不如我也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吧,反正也是早说晚说都是说,也省的回去麻烦!”
想到这里,他当即就朝着李世民,还有一众大臣开了口。
“父亲,还有诸位叔伯,其实我有一个想法,想法有什么不成熟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
听到他这话,李世民立刻点了点头,“嗯,有什么就说吧!”
“是这样的,我打算用火车载人载货,并收取一定额度的运输费,而这个运输费就用国库券来结算!”高明说道。
“用国库券?”听到他这话,李世民顿时皱了皱眉头,然后再次看向他,“为什么要用国库券?”
“因为我打算用纸币全面替代铜币银两!”
说到这里,高明的神色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现在百姓们对国库券的认可度很高了,并且将其当作货币来用,这是一件好事,大大减缓了我们大唐的黄铜紧缺程度,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维持住其价值,这就是所谓的‘信用经济’!”
“嗯?”听到高明这话,李世民顿时神色一动,“这个想法不错,继续说!”
“是!”
见李世民似乎意动了,高明立刻就把自己的想法全部托盘而出。
“火车未来会成为大唐出行的必需品,只要将国库券和它挂钩,那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稳固其价值,这样也方便以后发行小面额的纸币!”
说到这里,他顿时就咧嘴一笑。
“我的下一步想法,是发行五十文,一百文,两百文和五百文这四种纸币,到时候铜币将只作为小额度交易!”
“将国库券和火车挂钩,老臣以为太子殿下此举可行!”
高明的话音落下后,站在他旁边的长孙无忌当即就点了点头。
“因为从长安到太远路途遥远,就算坐马车也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而坐轿子或者走路就更慢了,不但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而是花销也很大,而火车又快又稳,大家肯定愿意坐火车的!”
他这话一出,似乎打开了话匣子,周围的大臣也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是啊,上次我从长安去了一趟洛阳,路上两天就花了两贯钱!”
“我上次陪我夫人回太原府省亲,就带了一个丫鬟,一路上足足话了十贯钱!”
“花钱就不说了,主要是这一路的颠簸受不住啊,武将整日舞刀弄枪,身体皮实,我们这些文臣可受不住!”
“嘿,你这是怎么说话的?难不成我们武将就喜欢颠簸吗?那不是没办法嘛!”
“就是就是……”
听着众人议论,高明再次笑了起来,等到众人的议论声小了些,他就再次开了口。
“诸位叔伯,你们都有如此感受,那么百姓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我才打算用火车做运输,运人运货,既方便了百姓,也能充实国库,不如现在你们可以商量一下收多少钱合适吧。”
“太子此言有理!”高明这话一出,众大臣纷纷就表示赞同了,然后就开始讨论起了收费的问题。
不过这次开口讨论的都是文臣们,像程咬金和李绩等武将都保持了沉默。
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文臣们终于讨论出了结果,然后长孙无忌就作为代表,朝着李世民和高明汇报起来。
“陛下,太子殿下,我们觉得乘坐这火车应该按照身份来,士族先乘,农民次之,工匠再次之,商人最次,切不可乱了!“
高明:“……”
麻蛋,让你们讨论收费,你们倒是整了个“士农工商排排坐”的东西出来,搞事情是不是?
虽然心里有些不爽,但是高明也知道在这个时代森严的等级制度之下,不管什么都要分个三六九等。
这已经是深入骨髓的东西了,说了也没用,所以他干脆不说了,反正该说的东西对方早晚也会说的。
果不其然,说完了乘坐顺序之后之后,长孙无忌就开始说收费了。
“这收费也当按照身负来收取,士族每人一贯钱,农民两贯,工匠三贯,商人……”
“这可不行!”
这次不等长孙无忌把话说完,高明就直接出声反对了。
“士农工商皆是大唐子民,乘坐资格有先后,但是生意终究是生意,厚此薄彼可不行,还是听听我的想法吧!”
第六百二十七章 老李欲禅位(下)
在李世民和其他大臣的注视下,高明开始说起了他关于火车收费的想法。
“我的收费标准很简单,那就是按照路程来收,长安到洛阳这段路比较近,每个人收两百文钱,长安到太原府收五百文,来回就是一贯钱,这样的价格就算是普通百姓也能负担得起!”
说到这里,他又朝着欲言又止的大臣们微微一笑。
“当然,座次还是按照大家说的士农工商,而且第一节车厢专门留给我们大唐五品以上官员免费乘坐,另外,如果是奉命出行的官员,不管级别高低,一律免费!”
所谓的特权阶级,就是要享受一点特权才会觉得舒坦,在场的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所以,听到高明这话,在场的所有大臣都满意的点了点头,就连一项廉洁的魏征也没有反对。
看到所有人都没有意见了,高明才再次开了口。
“这条铁路我打算跑十辆火车,等这次试行成功之后,回去我就让刘涛开始造第二辆火车,用于乘坐的火车半年就能造出一辆,我打算三辆,剩下的七辆用于运输货物或者军队辎重!”
他的话音刚落,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李绩就点了点头。
“嗯,太子殿下此举甚妥,像我们现在乘坐的火车,如果拆除座椅用来运输辎重粮草,仅一辆就能满足十万兵马所需,由此利器,辽东可定!”
“哈哈,不止是辽东,还有其他地方也要铺设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