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里,张皇后对着面前的勋贵家正头娘子们笑吟吟的轻言细语。
这些个勋贵家的正头娘子们早在来之前,就从家里老爷那里得了信儿。
娘娘说什么,你都答应下来!甭管多少银子!记住!
花出去的银子不必担心,很快就有个冤大头给咱们家送银子来了。
而且是哭着喊着给咱们送,咱们不收人家还伤心的那种。
于是张皇后今天说的事情非常的顺利,各家勋贵们的正头娘子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她的所有要求。
每家一万石的粮秣,捐了!没问题!
既然大家如此配合张皇后自然亦不会吝啬,笑吟吟的抬手按照品级给诸位正头娘子们赐下了些许首饰。
这对于正头娘子们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皇后赏赐那就意味着自己在家里后宅的地位又稳固了几分。
那些个小狐狸精再蹦达,也得看自己脸色行事说话。
这京师内外此时气氛诡异……
勋贵们其乐融融稳坐泰山,皇宫朝堂平静如水不见波澜。
商圈内激流暗涌风波将起,内外百姓们心有凄惶忐忑不安……
:。:
第二百九十九章 虎头国公归京师,粮价一石八两银
“隆隆隆……”的马蹄轰鸣声由远至近的传来,京师城外十里弘治皇帝在鸾驾上与百官翘首以盼。
百姓们虽然最近都有些忐忑,可毕竟登记了家中丁口后就能去买平价粮了。
一两银子一石,虽然是些许陈粮但价格确实比已经涨到让人瞠目结舌的六两贵粮要好罢?!
手里有粮心不慌,虽然每家只能按照丁口买一个月的口粮。
可官府和《帝国时报》也说了,陛下得知京师粮价飞涨便命户部平价售粮。
并已着各布政司、州府调集存粮,以供京师所耗。
既然是这样大家还担心什么?!于是今日大家才有心情,来看凯旋而归的张老国公凯旋呐!
禁军虽然封锁了四周但到底是留下了些许山头,可让围观的百姓们远远见着此盛景。
国朝已经好多年没有如此大胜了,为何四月时小王子、火筛袭边保国公朱晖率部迎战。
虽只是阵斩三人弘治皇帝却不以为杵,以大捷报之?!
实在是被打的太多、没啥功绩,着实拿不出手啊。
“来了!来了!!”却见漫山遍野穿着大明制式红色袄袍的精骑,隆隆如潮水一般出现在众人面前。
那些个黑压压的百姓们见此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曾听那说书先生说军阵如山岳海潮轰隆杀来。
当时还对此无甚概念,但看着数千精骑真的轰然杀来、并身后跟着上万步卒时候。
那场面的震撼是无以复加的,甚至那混在人群中的陈杰心神都为之一夺。
一瞬间他竟是有些恍惚,自己此时所做的事情是不是太过行险了?!
但很快的他的眼神瞟到了身骑玄马,一身华胄淡然轻笑风仪无双的玉螭虎身上。
猛的陈杰低下了头,那双眼中不见丝毫的儒者仁义只见那阴骘狠厉!
老夫凭甚要退?!
“隆隆隆……”的军伍由远至近缓缓迫来,弘治皇帝站在御驾上竟是看到有些心潮澎湃!
当那为首的英国公张懋、钦差方志二人率众下马、下车,按剑行之车驾前。
当那无数穿着大明甲胄的军伍战将、军卒们默然耸立时,弘治皇帝按在御驾上的手甚至用力的有些发白。
“臣,张懋!得天幸、赖陛下之威、将士舍命杀敌,未曾辱命、不负皇恩!”
却见虬髯环首虎目鹰扬之虎头老国公,身上的甲胄隆然作响推山倒柱堆着弘治皇帝大礼参拜。
“今得胜归来,向吾皇陛下复命!!”
虎头老国公那洪钟大吕的咆哮声响起时,那枪林刀山中耸立的军伍随之“轰隆隆~”的轰然拜下。
“万胜!万胜!!帝国万胜!陛下万胜!!”
上万人的怒吼声山呼海啸竟是掀起丝丝气浪,这怒吼咆哮声甚至震的远处装马车上的琉璃“咔咔”作响。
怒吼声带起那扑面而来的罡风甚至将弘治皇帝身上的龙袍,吹的“烈烈~”作响。
甚至将他的须髯吹的飘起,那罡风下一向以儒雅仁孝著称的弘治皇帝竟是瞧着有那永乐帝铁血之姿。
罡风烈烈作响中,弘治皇帝的衮龙袍被吹的扬起。
这些个时日里依陈州同要求习武练内丹术,再辅以药浴按摩的成果顿时出来了。
原本那凸起的肚腩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平坦下隐隐可见的腹肌。
那之前因着长期伏案看奏折而略驼的背脊,此时打的笔直如标枪一般!
无怪乎秦末始皇帝车驾行游,汉高祖见之生出“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感叹!
纸上得来终觉浅,亦是此刻弘治皇帝才真正的感受到了什么叫皇权的至高无上。
亦是此刻他才终于真正的体会到了,为何千古之下无数英雄豪杰愿为此位不顾生死。
这种在山呼海啸的万岁声之下所拥有那种掌控一切,天地于我股掌中之酣畅感……真叫人难以割舍。
“诸将士平身!!”
似乎平复了一下自己激动的情绪,弘治皇帝声以大如擂鼓“众将士、朝臣,辛苦了!”
此言一出,那些个原本慷慨激昂的悍将战卒、文官进士们顿时眼眶发红……
好几个进士竟是止不住的眼泪开始吧嗒吧嗒的掉了下来,这次行程……真的太苦了。
“帝国必不亏忠勇之士!朕,必不负忠勇之士!”
却见弘治皇帝手按御驾车栏,生若擂鼓炸响在这万余将士面前。
“今日胜归,且先受朕贺!帝国封赏,朕必厚与诸爱卿、将士!!”
已是身处在边缘的刘大夏和马文升听得此言,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
他们互相都看出来了,弘治皇帝这是不断的在削弱朝堂文宦于民间、军中的影响力。
甚至弘治皇帝连通常所使用的“国朝”二字都不再提起了,而经过了今日后……
恐怕大部分人在提及大明、提及朝堂的时候,用的更多的是“帝国”罢?!
“万岁!万岁!万岁!!”
这一回的万岁那是喊的更加的激烈、更加的真心实意了,甭管上战阵还是考功名了。
说到底大家还不就是奔着富贵荣华去的么,现在陛下说了厚赐那必须得喊的真心啊!
刘大夏及马文升二人脸色不变但心中却暗叹,恐怕以后这国朝将逐步的归入陛下掌中了罢?!
所有人都未曾注意到,几个侍郎不知道什么时候悄然的站到了一起。
极为隐蔽的用眼神交流了一番,不时的目光瞟向了那远远而立的张家玉螭虎。
“此獠不除,国朝不清!”
已然回到了马车内不肯再去看那盛典的陈杰脸色平静,只有那微微发颤的眼皮似乎无声的说明了他的激动。
却见他的马车进城后却没有直接回到自己的粮铺,而是转往里一间看起来很简陋的茶寮。
丢下了五钱银子拿起一个油纸包的炊饼,陈杰淡淡的说了一句。
“明日粮价挂牌,八两!”
那躬身收下银子一脸皱纹的老汉似乎浑身颤了一下,竟是停住了手。
“少一间铺子挂牌,你知道会是什么后果!”
说完,陈杰登上马车径直离开。
在他离开后大约半刻钟这茶寮附近些许看起来像是外地客商打扮的汉子,行色匆匆的飞快离开……
第三百章 慈善总会初亮相,安得灾民百姓心
弘治皇帝山呼海啸那盛景很快随着礼部的演礼结束,开始各归营地。
但京师内外的老百姓们却都没有因此散去,因为远远的便听得皇帝的御驾离去后传来的鸣锣呼喝声。
随后便听得有中官那尖细的声音锐利的传来,有进过学的赶紧给身边人说太皇太后与皇后的鸾驾来了。
这下众百姓们一惊,皇帝的御驾本身就极少出宫而皇后的鸾驾那就更少了。
不过最让他们觉得神奇的是那位周太皇太后,那位老太后自从晋太皇太后之后更为低调了。
虽然宫外一直都有她的消息,但这位老太后几乎从不出现在大家的谈资中。
更别说她还出宫了,当年长宁伯儿子大婚她都未曾出宫。
只是着她的宫令女官陈惟贞携贺礼,前往道贺。
一众百姓们下拜后很快的更惊愕了,因为这次出动的不仅仅是两宫之主。
还有隆隆而来各式极为奢靡华贵的御驾堂订制马车,眼中所见随便哪辆市价都绝对得四千两以上。
一些百姓们还认出来,这是成国公家的那辆新订制马车!足足四千八百两哪!
那是保国公家的,亦是五千二百两的价钱!啧啧啧……
亦是这个时候,众人抬眼望去却见刚才大军队伍后面跟着的人群这个时候才显露出来。
隆隆而来黑压压的人群让人看着心悸,这恐怕得十万往上的人罢?!
“呼呼呼~~”那百姓此时亦是看到了两宫鸾驾两侧,被壮硕金甲骑士们竖起的大旗。
却见上面烫金绣着斗大的金字,便是相隔甚远亦是能一眼瞧着。
“大明帝国皇家济世安民慈善总会?!此……此为何会哉?!”
便是那进过学的此时亦是目瞪口呆,此名应是行善的行会。
可这行会却从来未曾听闻过啊!
远远的那些个灾民们居然是整齐划一的停住了脚步,只有少许的杂声发出。
这更是让京师的百姓们心中惊诧了,莫说是他们便是一些卫所经营也做不到如此令行禁止啊。
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会儿痴虎儿带着他们紧急应对鞑靼死战执行的是军律。
军律执行起来从来就没有什么人情可讲,灾民们又面临着生死劫难自然无人敢违。
虽然后来作战结束了,痴虎儿也回京了。
但大家忽然觉着执行军律也没啥不好,至少这样大家的安全都能够得到保障。
同时吃喝住宿,甚至日常的医疗行军都顺畅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