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气笑了,“哪来那么多理由?你们一个大总管,一个刺史,现在就算卸职了,回长安见见陛下也是应当应分的。
陛下知道咱们渝州一系不重礼仪,你们去给陛下磕个头就是了,至于其他人,则是无所谓的事情。”
李诚哀叹一声,“不想去啊。”
吴毅倒是无所谓,上次他来长安就见过李治一次,作为渝州一系的大师兄,王正没有回来,他哪怕不入朝,到了长安,见李治也是必须的,王正回来后,则由王正顶上去。
吴毅和李诚最后还是没有去皇宫。
第二天,李治下朝后,亲自过来了,吴毅和李诚刚想跪拜,李治大方的挥了挥手,笑道:“免了吧,你们渝州一系的人膝盖都硬的很,免得伤了你们自尊。
你家先生跪回来那一下,也是跪给别人看的,现在这里也没什么外人,跪不跪的也就那样了。”
吴毅和李诚齐齐作揖行礼,“陛下安好,臣失礼了。”
王正则其实笑了笑,对李治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陛下坐下说吧,今日早朝可有要事发生?”
李治坐下喝了一口茶水后,对吴毅和李诚挥了挥手,“都坐下吧。”
随后李治对王正笑道:“朝中能有什么大事,现在所有人的目光不是在边荒之地,就是在水库上面,国库充盈,各州县有点小事儿,无非就是拨款钱多钱少的问题而已。
朕今天过来,是想问问大管事,水库之事可有第三期?这也是各大臣现在关心的事情。”
王正沉吟了一下,笑道:“今年自然是没有了,具体的得明年春汛之后再看具体情况吧,毕竟时间上面来不及了。”
李治沉吟了一下说道:“黄河这边自然是来不及了,可是江淮那边不是可以全年施工吗?”
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散吐蕃大军
“其实只要关中水库有了利润,江淮那边就用不着朝廷操心,各州县官吏自己就会想办法修建水库,到时候只要朝廷多加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应该就没有问题。”
李治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下之后,笑道:“那啥,钱庄利润留给地方七成是不是太多了一些?”
王正有点哭笑不得,解释道:“地方的不也是朝廷的吗?如今大唐商业繁盛,各州县的出产想要流通,就必须得大量修桥铺路,没有钱怎么行?”
“可是朕才三成也太少了一点吧?”
王正抽了抽脸颊,“那三成也不是给内库的,陛下的太极馆已经快放不下了吧?听说最近又在动工修建藏宝库?”
李治搓了搓手,讪笑道:“那啥,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朕也就是问问而已,没其它事情,朕先回去了。”
李治东张西望了几下,谁也不看,就这么直接走了。
李诚看得目瞪口呆,吴毅扯了扯嘴角,对王正拱手笑道:“先生雄才,把一国之君都喂饱了。”
王正摇了摇头,笑道:“十年前我把张氏坞堡的财富送进长安,大唐却没有一点波澜,那时候我就明白,想要入朝有所为,就得先把陛下的胃口填满才行。
这些年我在渝州看似什么都没有做,其实一直都在不停的夯实根基,其中之一就是源源不断的往长安送钱,一直到我离开渝州的前一年才算是把这个无底洞填得差不多了。”
李诚沉吟了一下问道:“先生是说陛下那一年用青铜钱大肆收购粮食,之后又立马抛出黄铜钱的时期吗?”
王正点了点头,感叹道:“胆子真是大啊,差点没把世家大族给逼反了。”
吴毅皱眉说道:“怪不得先生那年会在春耕之时,紧急召集各农庄青壮到渝州进行大演武,原来是为了震慑天下啊。”
李治先是用青铜钱大量收购粮食,大量青铜钱流入世面上把一文钱一斤的粮价,慢慢的抬高到了两文一斤,随之各种物价都有所上涨,相应的青铜钱的购买力贬值。
随后李治在过年的时候开始抛出黄铜钱,用于发放各级官吏的俸禄和收购粮食,官吏俸禄不变,粮食收购价格也是一文钱一斤。
看着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只是青铜钱变成了黄铜钱而已,可是官方的粮食和盐铁售价却改变了,三种物资黄铜钱的购买力依旧,可青铜钱早先上涨起来的价格却没有降低下去。
等于一文黄铜钱的购买力是青铜钱的两倍,这种情况下,谁手中青铜钱越多损失越大,谁手中黄铜钱越多自然赚得越多,普通百姓则没多大感觉。
开始的时候世家大族还齐心协力,一起抛售物资,想把李治手中的黄铜钱掏空,可是在两个月之后,不得不放弃,因为不但没有把李治掏空,反而还加速了黄铜钱的流通,百姓渐渐的不接受青铜钱了。
面对这种情况,世家大族就有点难受了,当时可谓群情汹涌,朝中百官上书的不在少数,如果不是王正召集百万农庄青壮到渝州大演武,吸引住了天下的目光,让天下人失声,最后李治还不一定怎么收场。
为此,当年渝州水稻减产,不过李治当年免除了各农庄的秋税,以作为回报。
吴毅回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是十月末,长安近处的一些水库已经接近完工状态,王正思虑之后,把李敬业给找了过来。
李敬业已经回来长安三年,从一开始的踌躇满志到现在的无所事事,本以为十万吐蕃大军是他的机会,没想到现在反而成了包袱。
大唐无战事啊!
等吐蕃人西行之后,大唐周边更是集体失声,渝州四大弟子在边荒有什么争执,往往一个千人队派过去就能搞定了,十万大军根本就用不上。
王正回朝之时,李敬业自然也投了拜帖,可是一直毫无音信,不过所有拜帖都是一样,李敬业倒也没什么好置喙的。
直到今天,李敬业才得到了王正的召见,立马就急不可待的跑来了大管事府。
看着额头见汗的李敬业,王正不由有些好笑,亲手给他倒了一杯茶水,王正笑道:“先坐下喝杯茶吧,作为一个武人,平时应该得随时保证自己的呼吸平稳。“
“大管事说得是,下官受教了。”李敬业作揖行礼后,坐下来端起茶杯一饮而尽,确实是着急了一些。
”回来几年,如今感觉如何?”
听见这话,李敬业不由苦笑,拱手道:“大唐威武,陛下威武,大管事威武,而今天下惶惶,我辈武人怕是没有用武之地了。”
“止戈为武,天下本该是平稳的,一个青壮得苦心扶养二十年,一场战役下来,得损失多少人二十年的苦心啊,将军顶上盔,累累尸骨成,不觉得压人吗?”
“这个下官倒是不清楚。”李敬业沉吟了一下,接着问道:“大管事此次找下官来是?”
“吐蕃大军已来长安三年,有人思乡心切,有人想解甲归田,也有人想纵马沙场,现在正好水库到了验收的环节,我想把这事情交给你去办。
随后就把吐蕃大军解散了吧,至于他们想去哪里,都由得他们选择,想要回高原的,发放盘缠,想继续纵马沙场的,可以去边荒之地入伍,想要解甲归田的,就安置在水库附近,分给良田。”
王正最后对李敬业问道:“你以为如何?”
李敬业在渝州待了那么多年,对于水库和水库周边土地的利用还是很熟悉,闻言沉吟了一下,说道:“下官自然是赞同大管事的意见的。
不过,下官想问一下水库之事,下官可以把吐蕃人组织起来,直接把水库的经营权拿下来吗?”
王正点头笑道:“自然是可以的,水库有十年的免税期,不过租金还是需要的,一个大水库,加上周边的诸多良田,每年的租金在五百贯左右,具体的得看周边土地面积和水库大小。”
第一百九十五章 入伍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