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营皇家农庄开始 第279节

“是与不是,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此地没有朝廷官员,算是李治看在王正的面子上,留给巴人的最后一块自留地,作为回报,罗武每年都会送一些东西到渝州去,让程伯康上计的时候,一起带去长安。

不过此地有许多的渝州学子,一个长发披肩,一身素衣的渝州学子满脸激动的向王正走来,远远的就想行礼。

王正微微摇了摇头,该学子一愣之后,加快脚步走了过来,微微弯腰,虽然极力压抑,语气依然有些激动的说道:“见过先生、师娘、陈先生、老三叔。”

王正点了点头,笑道:“吴正,边走边说,我岳丈住的地方没有换吧?”

“地方没换,不过前几年刘正师兄回来过一次,帮忙把城市重新规划了一下,各方面都有所优化,道路也改动了一部分,弟子给先生领路。”

吴正一边说道,一边伸手虚引在前领路。

罗小妹看着吴正,带着关切的问道:“这都好几年不见了,你成婚了吗?”

“多谢师娘关系,弟子成婚五年了,已经育有一子一女,日子过得还算舒心,妻子是一个巴人姑娘。”

王正点了点头,衷心的说道:“那就好,现在已经有不少人都成长了起来,你也不用继续困守此地了,如果想要出去走走,就自行出去走走吧,或者这次随我回长安也行。”

吴正沉吟了一下,摇头笑道:“弟子已经适应了此地的日子,就不出去了,等有暇又闲极无聊再带着妻儿出去看看吧,到时候再去长安给先生请安。”

凡是带正字的渝州学子,基本上都算是王正的亲传,各自的本事自然都是不差的。

吴正当年选择回到锦鲤滩帮罗武经营,未必没有投机的心思,现在机会来了,心性反而变得淡薄了。

王正听出吴正话语真诚,也没有再劝,笑道:“也好,人生并不一定就需要繁花似锦,小桥流水、岸边青草同样也是美景,只要是自己的选择就行。”

吴正点了点头,“先生说的是,有时候弟子看着大师兄他们的书信,也很是羡慕他们经历的风光,不过回头再看看妻子儿女,心里也没多少遗憾的感觉了。

弟子们都是穷苦出生,这辈子能拜在先生门下学得一身本事,如今又衣食无忧,已经算是极其幸运的事情,弟子已经知足了。

留在这里处理政事之余,每天再到学院里面去转转,把所学传授出去,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看着眼前门口的巴蛇石雕,王正停下脚步,顿了顿木仗,对吴正笑道:“如此想也不错,你先去忙吧,下午如果无事,手工之后再过来陪我喝一杯清酒。”

“多谢先生相邀,弟子等下收工再来,弟子告退。”吴正作揖行礼后离去。

王正和自己这些弟子一直都相处的十分随意,基本上没有什么客气话,和家人也差不多。

门房是个年轻人,很明显是认识吴正的,看见吴正亲自送人过来,立马转身闪了回去,不一会儿出来一个老头。

老头看见目送弟子离开,转回头来的王正,立马瞪大了眼睛,然后又看了看罗小妹,不敢置信的擦了擦眼睛之后,再看了一遍。

罗小妹有些好笑的喊道:“康叔这是不认识我了啊?”

老头激动的蹦了起来,一边快步走下台阶,一边嚷嚷道:“哎呦,真是大妹和王二哥回来了啊?老头还以为自己眼花了呢?”

陈峰宁和牛老三等人都忍俊不已,微笑着看着老头。

年轻门房紧紧跟在后面,生怕老头有个什么闪失,毕竟台阶有十来级,万一崴着脚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老头来到罗小妹和王正面前,整张老脸都笑得看不成了,回头看着跟来的年轻门房,一巴掌拍对方脑袋上,大怒道:“你跟来干啥,大妹和王二哥回来了,还不赶紧通知族长去。”

第三百一十五章 巴人大迁移

“王正,小妹,吃菜吃菜,赶紧吃菜,难得回来一次,多吃一点。”

巴掌宽厚的两片腊肉想,被罗武夹起来分别放入了王正和罗小妹的碗里。

这是原本就加入了香料和盐腌制之后,再熏制出来的腊肉,火烧洗干净之后,直接这么煮出来切成块就可以吃了,香倒是香的很,不过这么半斤多的一块,普通人吃完基本上也就饱了。

一张大桌子,从王正下手开始,十三岁到五岁,六个男娃,从罗小妹下手开始,十六岁到三岁五个女娃,全是罗武的孩子,其中和罗小妹一个母亲的三个。

王正把碗中的肉夹给旁边一个叫罗灿的男娃,这家伙欢喜的使劲咬了一口腊肉,含糊不清的说道:“谢谢姐夫。”

“不客气。”

王正把筷子伸向了一盘蒜苗炒腊肉,把两个蒜白和一块小腊肉夹到碗里面,对罗武笑道:“家里应该不缺吃喝才是,怎么弟妹们都好像很馋的样子?”

“普通的肉食自然不缺,可是这种加满香料的好东西可不常吃,家里人多,这些家伙一天可是能吃不少东西呐,养活他们可不容易。”

罗武有些发愁的接着说道:“这些年巴人家里可是多了不少小崽子,一个个都像无底洞一样,每年都不知道填进去多少吃食,现在土地好像有点紧张起来了。

去年咱们这里还向渝州那边买了一些主粮,今年看情况还得购买一些才行,要不是现在粮食便宜,事情怕是还有点麻烦了。”

“那就稍微少生一点吧。”

王正劝说了一句,接着说道:“如果土地真的紧张起来了,那就去边荒之地去,或者去南召也是不错的选择,反正那边的气候和地形都和这边差别不大,应该很好适应才对。”

罗武有点为难的说道:“都是有家有业的,怕是没人愿意搬走,再说许多人也搬来不常时间,再搬家不但麻烦,家底恐怕也支撑不住。”

王正摇了摇头,解释道:“用不着举家搬迁,十六七以上的半大孩子,或者新婚夫妻搬出去就行,多少能空余出来一些地方,等他们走出去,在外面扎下了根,有好日子过。,自然会带动更多的人搬迁出去。”

以现在的情况,一对夫妻一辈子养育十个八个孩子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如果不陆陆续续的搬迁出去,土地是怎么也不够用的。

大唐这么点人口还没有到施行计划生育的地步,也没那个条件,不但的往外面迁移自然也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这样做不但能把边荒之地经营好,也会让许多养儿防老的希望落空,渐渐的这些人自然就对子嗣没那么执着了,人口也变相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其实只要放慢一点繁衍的速度就行,一般一对夫妻有个三四个孩子,国家的压力就没那么大。

吃过午饭,罗武安排了房间给王正午休,回房后罗小妹对王正说道:“阿爹好像是在给你要钱呐,你别管他,这几年他好像还真把自己当成巴人一族的大族长了似的?”

王正坐在桌子旁边,一边轻轻的敲击着桌面,一边琢磨了一会儿,笑道:“这应该算是陛下给我出的一道难题。

原本我以为只要通过教化,让巴人开慧之后,他们就会离开十万大巴山,彻底的融入大唐,现在看来成效虽然也有一些,不过还远远达不到预期啊。

反而是岳丈大人有点迷失自我了,也是,手中掌握着几十万巴人,确实很容易让人迷失,也不知道吴正到底是怎么想的,居然任由事态这么发展了下来。”

虽然有近千个农庄分散巴人,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跟着罗武,可罗武手下依然聚集了五十万左右的巴人,这已经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如果是在以前,早就招来了中原的各种打击,毕竟能凑出近十万大军的部族,又是在大唐腹地,这是中原王朝绝对不允许的。

不过李治倒是不怎么担心,毕竟以前王正手下号称百万士卒,李治都能隐忍了下来,区区十万没有经过训练的士卒,还不被李治放在眼里。

罗武也同样了解自己手上这点力量做不了什么,现在算是处于两难的境地,遣散吧,有点舍不得,做大族长多威风啊?

首节上一节279/3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