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第522节

不过这些事,他自然不好告诉乌娜。

怎么说?

难道他还能跟乌娜说,即将率领军队出征三川的,很有可能会是一位种族主义者。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在三川之地展开屠杀?

于是,他挠挠脸,苦笑着说道:“别看我这样,我好歹也是曾经率领过八万军队的主帅呢!”

“诶?”乌娜吃惊地望着赵弘润。

显然,这是一位对『肃王的功绩』不甚了解的单纯少女。

相送了好一段路,赵弘润一行人告别了青羊部落的人。启程返回魏国。

“不将那个女人带回王府么?”

在刚启程的时候,芈姜乘马从赵弘润身边掠过,不咸不淡地丢下一句话。

赵弘润本还打算解释一下,可没想到芈姜自顾自便驾驭着坐骑到队伍前头去了。

『她这是什么意思?』

赵弘润困惑地歪了歪脑袋,忽然,他余光撇见在远处,前几日相识的秦少君正带着他的护卫们,在一处高坡远远地瞧着他们。

『但愿不会成为敌人……』

赵弘润暗自喃喃道。

大队伍缓缓朝着成皋关进发,一日后入关。

为了尽早返回大梁,这支队伍并未按照原路返回,而是选择了『成皋关-博浪沙-大梁』这条道路不便但路程却要短上好几日的归程。

三日后,待返回大梁后,赵弘润立马来到了冶造局,下令整个冶造局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全面备战。

因为羯族的战士弓马娴熟,因此,似连弩、连弩车、重弩、机关连弩这些专门针对骑兵的兵器,迅速大批量投入制造。

同时,赵弘润又下令打造大量的投石车,用于日后摧毁羯族人所居住的城郭,毕竟羯族人有很多是居住在魏人曾经所建造的城郭内的。

而朝廷这边,正如赵弘润所猜测的,垂拱殿正式发出了诏书。

果不其然,大将军司马安以及其麾下的砀山军被召回大梁。

战争,一触即发!(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五十八章:备战

当垂拱殿颁布调兵诏令时,赵弘润正在冶造局办理公务的屋子内设计改良箭矢的图纸。

准确地说,是针对箭镞加以改良的图纸。

所谓的箭镞,通俗地说就是金属所制的箭头。

魏国军队目前所采用的箭矢的箭镞,俗称『双翼镞』。

双翼镞分为实心圆铤式和空心銎式。

实心圆铤式是将镞插入空心箭杆进行固定;而空心銎式是将箭杆直接插入镞尾部的孔中实行固定。

这种箭镞的特征是,箭镞呈扁平状,稍有弧度,两翼的镞刃有少许倒钩,以至于中箭之人在拔除箭矢时,会承受第二次痛苦,已经算是比较有杀伤力的箭镞了。

不夸张地说,目前中原各国所采用的箭镞,皆是这类双翼镞,它的穿透力比原先的箭镞更强。

但遗憾的是,双翼镞发展到这一步,已经是步上了顶峰,再无什么改进的可能。

因此,赵弘润决定放弃这种『双翼镞』,选择其进化型,即『三棱镞』,作为魏国军用的标准箭镞。

其实确切地说,双翼镞的进化型是『三翼镞』,『三棱镞』是在『三翼镞』基础上再次改良才得到的产物。

两者的区别在于,『三翼镞』比较『双翼镞』仅仅只是增加了一翼(一面镞刃),镞刃依旧扁平,这种箭镞在射入人体后,人体创口会与镞刃自然贴合,因此,只要不是射中要害部位,其实并不会在短时间内致命。

而『三棱镞』,它在『三翼镞』的基础上又加以改进,断面为向内凹三角。

可别小看这个内凹的三角面,事实上,这个小小的改动,集合了古代工匠们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智慧结晶。而它,就是最古老的放血槽的雏形。『注:真实历史中秦国的箭矢为啥强。看这里。』

这种内凹的三角面,或者说放血槽,它在箭镞射中人体之后,会因为三棱箭镞的扩张性撑开创口。使人体内的鲜血顺着这个内凹的三角面喷出,在极短时间内达到使中箭之人大量失血的目的。

要命的是这种箭镞因为存在倒刺的关系,轻易还无法从人体内拔掉,这就使得战场上的士卒一旦被这种箭矢射中,几乎便宣告了死亡。

不得不说。三棱镞的诞生,是箭镞历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它的出现,几乎终结了曾经某些体魄强大的武将们『身负数十箭而不死』的可能,使得箭矢再次成为战场上的最大杀器。

在这种『三棱镞』面前,哪怕是体魄、气血再充盈的武将,都难以支撑几箭,除非对方迅速拔掉箭矢,绑扎伤口,否则。片刻工夫后就会因为大量失血而面临假死状态,随后在昏昏欲睡般的状态步入真正的死亡。

而眼下赵弘润正在做的工作,就是进一步加强『三棱镞』的放血功能,以达到『一箭就使人失去战斗能力』的目的。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若要加强『三棱镞』的放血功能,就必须扩展镞刃、加大放血槽,而这样做无疑就会加重箭镞的重量,使箭镞、箭杆、箭羽三者的平衡被打破。

而一旦平衡被打破,这种箭矢就报废了。因为它在战场上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要么就是射程被大大限制,要么就是精准度大大减低。

这是需要反复试验的一项工程。

“来人!”

赵弘润在屋内喊道。

此时在外屋,坐着几名冶造局的文吏。这些人是负责对赵弘润提出的新式兵器加以规正的工作,说白了,就是对赵弘润随手画出来的草稿设计,比照后画出更加精确的图纸,并填注种种长宽高的数值。

而这些文吏所画出来的精确图纸,最终才会被送到冶造局内的工坊。正式投入制造。

在听到赵弘润的召唤后,一名文吏立马放下手中的工作,走入内屋,来到赵弘润的那张桌前,躬身拜道:“肃王有何吩咐。”

只见赵弘润将手中那份关于『三棱镞』的草图递给那名文吏,说道:“尽快叫工坊先打造出一批,试验一下效果。”

那名文吏闻言兴致勃勃地接过了草图。

他不由地有些兴奋,毕竟在他看来,眼前这位肃王殿下总是会时不时地弄出些非常厉害的东西来,弄得冶造局上下对这位肃王殿下所提出来的东西愈发地报以期待。

『今日这位殿下又鼓捣什么来了呢?我瞅瞅……』

首节上一节522/28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