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话虽如此,但赵弘润并不畏惧,毕竟眼下他的势力,已非失去宗府权利的赵来峪可比。
想到这里,赵弘润淡淡嘲讽道:“本王为何砸你赵氏一门的府邸,赵来峪,你果真不知么?”
听闻此言,赵来峪顿时就联想到了他在离开大梁时所做的事,即叫人放出谣言污蔑赵弘润。
一想到这件事,赵来峪便忍不住要暗叹一声: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因为若是他当初不叫人放出那则谣言的话,相信赵弘润此刻多半还呆在大梁,岂会有闲情逸致跑到安陵来砸了他赵氏一门的府邸?
可惜他当初怒火攻心,没有细想放出那则谣言的后果。
如今想想,真是悔不当初。
暗骂了一句,沉寂了半响的赵来峪点头说道:“好!你砸吧。……但是砸完之后,你我再不相欠。若你日后再来欺辱我赵氏一门,老夫绝不会放过你!”
唔?
赵弘润听得感觉有点不大对劲,在皱皱眉后,慢条斯理地说道:“砸你府邸,不过是教训教训你那个狂妄的二儿子,并非本王此番前来的来意。”
赵来峪听得心中冷笑不已,虽然他也知道他二儿子赵文衢性格冲动,的确是有些狂妄,不过话说回来,你赵弘润说这话不合适吧?
“你还想做什么?”赵来峪冷冷问道。
“不做什么,就是催促你等搬离安陵而已。”
搬离安陵?
赵来峪听得心头一愣,因为这不像是赵弘润惯用的手段。
“什么意思?我赵氏一门居住在安陵,妨碍到肃王殿下了么?”赵来峪皱眉问道。
赵弘润越听越感觉不对,亦皱眉说道:“赵来峪,你少给本王装蒜!……既然你赵氏一门决定站在王氏那边,说什么欲搬离安陵,绑架民意威胁本王,那好,本王就让你们搬,看看没了你们,安陵会不会倒!”
赵来峪闻言,布满皱纹的老脸顿时凝了起来,眉头深皱,说道:“老夫何曾做过这样的事?”
“……”
“……”
二人对视了一阵,随即不约而同地望向赵文蔺、赵文衢、赵文辅兄弟三人。
只见在赵来峪满脸愤怒的注视下,这兄弟三人眼神闪烁,神慌意乱。
顿时,赵弘润与赵来峪都明白了。
嘁!没劲!
赵弘润暗自撇了撇嘴,兴师问罪的兴致顿时就消散了大半。
而与此同时,赵来峪却狠狠一顿手中拐杖,怒不可遏地骂道:“孽子!孽子!”
眼瞅着噗通一声跪倒在赵来峪面前的赵文蔺、赵文衢、赵文辅,赵弘润暗自摇了摇头,颇有种幸灾乐祸。
仔细想想,赵来峪能在宗府屹立二十余年不倒,也算是个强横有能耐的人物,虽然被他挤出了大梁,但也不算是晚景凄凉,怎么说也算是全身而退。
没想到此次,似赵来峪这般强横的大人物,晚年却被他几个儿子给坑了,白白送给赵弘润一个天大的把柄。
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赵弘润愿意,他可以整得安陵赵氏一门连王族身份都丧失掉,毕竟绑架民意、威胁此番为了朝廷之事而来的他赵弘润,等同于与朝廷为敌,等同造反。
这个罪名可不会轻!
显然,赵来峪也是考虑到这点,因此此刻瞪着他三个儿子,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要说上次他与赵弘润的交锋,是败在成陵王等人的倒戈相向下,是败在魏天子赵元偲与宗府宗正赵元俨的默许纵容甚至帮衬下,那么这回,他算是砸在他几个儿子的手中。
这下完了……
偷眼观瞧赵弘润,见此子一副戏虐看好戏的神色,赵来峪便知,此番他赵氏一门恐怕要大出血了。
除非拿出能使眼前这位肃王满意的条件,否则,恐怕安陵还真没有他赵氏一门的容身之地。
仗势欺人并不怕。
怕的是,名正言顺的仗势欺人!
第581章:名正言顺的仗势欺人(二:
...
...
正文 第582章 :老健的赵来峪
“愚蠢!愚蠢!简直愚不可及!”
在安陵赵氏的府邸内,在赵来峪的别院小屋里,赵来峪正满脸愠怒地呵斥着自己那三个儿子。
半个时辰,当赵来峪听说赵弘润亲自上门时,还以为是此子终于按耐不住,准备报复当初他放出谣言一事。
虽说气愤,但赵来峪并不畏惧。
因为他自认为没有什么足够重创他安陵赵氏一门的把柄在赵弘润手里。
贡氏兄弟之事?他赵来峪可以推地一干二净,毕竟这件事王氏一门的那几个小子才是主谋,似赵成恂、赵成绎、赵成棠等赵氏子弟,充其量不过是帮凶而已。
至于县仓亏空一事,那就更简单了,只要拿出一笔钱补足他们赵氏一门亏空的仓米数额,赵弘润并不能将他们怎么样。
毕竟安陵赵氏,亦是姬姓赵氏王族的一支,享受些许豁免罪行的权利,这是很正常的事,相信就算闹到魏天子那边,赵元偲亦不会因为这种小事剥夺一支王族成员的地位。
赵弘润亦是如此。
毕竟对方非但与赵元偲、赵弘润父子是同族,而且皆是王族出身,双方皆出自一个祖宗,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倘若赵弘润执意要因为这些事整治赵来峪这一支赵氏一门,也不是不可以,但可以预见,一旦此事传出去,赵弘润就会被贵族们苛责,甚至会影响到他的声誉与号召力。
因为反对的声音会说,一个对待自己同族之人都如此苛刻、刻薄的人,如何可以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