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有些遗憾,他觉得于谦至少能胜任御史这个职位。
朱棣敲打道:“君王无私情,这一点你们要牢记,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君王无私情!”
君王在公事上不能存在私情,否则就是自掘坟墓。
有了朱棣的默许,蹇义放开了手脚,不过还是不敢太过,否则他担心得罪朱瞻基和方醒,所以一纸公文,就把于谦派去了顺天府担任一名小吏。
“真正的小吏?”
方醒头痛的道:“这家伙倒是合我的脾气,也合了我对吏治的看法,只是他好歹通个气啊!这一下得罪了蹇义,哎!”
黄钟也是苦笑道:“伯爷,那于谦就是个愣头青,想到就做。”
“想到就做是行动派,这个我赞成,不过在官员的身上我却不主张这种作风,容易犯错,坑了百姓。”
“老爷,于谦来了。”
方醒和黄钟面面相觑,无语。
等于谦被带来后,他躬身道:“多谢伯爷的教诲,在下懂了,不为吏则不足以为官。”
方醒无奈的道:“道理是对的,只是你且记住了,做事要想清楚前因后果,你自己无所谓,那就想想……罢了,这等暮气你别学,你好好的去做……”
方醒本想说朱棣和朱瞻基都在看着他,可最后还是忍住了。
说了只会把这事儿弄变味。
这等愣头青,甘愿奉献的臣子,只要是不蠢,任何君王都不会放过。
于谦坦然道:“在下见到那对父女之后,听到了煎熬,可熬着就有盼头的话,忍不住了,于是秉承本心就去了吏部,若是蹇大人介意也无妨,人一辈子时时算计,那还活个什么劲,不如在深山找一洞穴,每日无思无虑,静看白云苍狗。”
“原先家父并不赞同在下走宦途,只是在下眼见大明上面蒸蒸日上,下面却在煎熬,这才忍不住参加了科举。”
解缙进来了,用力的拍打着于谦的肩膀道:“好小子!好!干得好!你且好好的去干,老夫看着德华呢,到时候他若是不肯帮忙,老夫必然不肯罢休!”
于谦赧然道:“解先生,在下辜负了您的教导,冲动了。”
“冲动什么?”
解缙觉得在于谦的身上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兴奋的道:“知道吗,你已经进入陛下和太孙的眼里了,只要你勤勤恳恳的去干,老夫担保你以后最少是个侍郎。”
于少保被许了个侍郎,方醒想笑,看到于谦有些惶恐的模样,他真的是想笑。
“具体是干什么的?”
方醒问道,于谦说道:“在下刚去了一趟顺天府,说是让回家休息三日,然后就准备下乡,去沟通地方粮长。”
尼玛!这就是个坑啊!
解缙的面色有些难看,而黄钟最了解地方,就唏嘘道:“这个可是不好干啊!”
于谦纳闷道:“为何?”
黄钟无奈的道:“到了季节你得下去和粮长一起收粮,那些农户可怜。你不收吧,上官就收拾你,你若是收了,良心不安。就这么煎熬着,直至变成一个看到再悲惨的景象也不会心动的老吏。”
第1294章 哀民生之多艰
感谢书友:‘horace1’的两次万赏!
感谢书友:‘疯阅青九’的万赏!
......
小吏,在上官的眼中就是夜壶,可供利用,也可以拿来背锅的夜壶。
但这个夜壶的外快不少,所以虽然地位低下,却让人趋之若鹜。
金陵。
“田田,在药铺不好吗?去干小吏,爹担心……名声坏了呀!到时候孩子怎么办?”
杨田田的气质沉稳,他看了一眼抱着儿子的妻子苗二妹,说道:“爹,现在国朝只要做得好,小吏也能上升,这是兴和伯说的,光凭着一个进士的头衔就想为官做宰,那是笑话!”
自从杨田田去了金陵城中的严家药铺之后,杨家的条件就慢慢好了许多。这不连杨田田的妹妹都穿上新衣服了。
“爹,我学了兴和伯的科学,还经常去书院请教,那些先生都说我的长进很大,所以这次是个机会,我只要站稳了脚跟,以后谁都无法把我赶出来。”
“有把握吗?”
杨大冲着花花招手,把她揽在怀里,对杨田田的媳妇苗二妹说道:“你也说说。”
苗二妹抱着一岁的儿子,想了想,说道:“爹,这是夫君的一个机会,毕竟咱们家没有本钱去开店铺,夫君也不可能一辈子为别人做事,所以媳妇是赞同的。”
杨大抱着小女儿,沉吟良久,最后叹道:“好吧,田田连儿子都有了,我这个当爹的也不懂那些东西,不过兴和伯他老人家说的总是对的,你去吧,把媳妇带去,孩子我和你娘带着。”
杨大的通情达理是杨田田没有预料到的,他本以为要花费一番功夫才能成功,没想到几句话就成了。
“爹,二妹就留在家中照顾您和我娘,我在衙门里有假期就回来,苦熬几年,总能找到办法。”
杨田田有些惶恐,跪在地上说道:“爹,我出门在外就是不孝,若是二妹还跟着走,那我还有何面目去学科学?不忠不孝之辈,没脸见人。”
杨大脸上的皱纹更深了,说道:“你且去,等站住脚之后,你媳妇和孩子都跟着去,我跟你娘就带着花花种地,一年能有不少结余,到时候给你们送去。”
杨田田坚定的摇头道:“爹,我若是能立足,到时候咱们家就把田地给租出去,一家子到城里去住。”
“哎!你这孩子……”
……
上元县隶属应天府,周围有孝陵,有巫山。北边是长江,东南秦淮河流过,甚至还有玄武湖,当真是得天独厚。
这里因为水源丰富,所以商贸发达,田地不少,堪称是金陵的精华部分。
也就是说,上元县实际上就相当于是应天府的直辖县。
俗话说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邻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