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站在秋风中却没有发抖,他在等着。
当人潮渐渐平静后,他欣喜的发现只走了三成人。
“为民疾呼,这是先贤的教诲。老夫此生大半无愧,可依旧教子无方,晚节不保……”
杨士奇先是揭开了士绅们的遮羞布,然后又撕开了自己心口的伤疤。
人人动容!
一阵秋风卷起落叶吹来,老人的斑白头发在脸上扑打着。
“老夫老了,自然可以回家躲羞,可老夫在出京前却得了故金大人的书信,和他相比,老夫惭愧。所以老夫要来告诉你等,告诉你等老夫等人临死前的觉悟,那就是无愧于心。”
杨士奇的眼睛里仿佛在燃烧着什么,他的声音渐渐嘶哑。
“自束发受教以来,老夫知道的都是圣贤学问。可圣贤学问学了怎么用?”
“不会用,那就是白学。胡乱去用,贪腐横行,一心谋私,这是败类。可老夫如今看来啊!这等败类还多,有很多!”
人群默然,在这个老人的坦荡面前,那些阴私都无所遁形。
“学以致用,老夫希望你等去乡间多走走,多看看。去尝尝百姓的饭菜,去看看他们的家里有没有余粮,有没有余钱,若是没有,那么是谁的罪责。若是有,那是谁的功绩。去看,然后要脚踏实地的去做人,去做事。”
杨士奇已经是彻底的大彻大悟了,思路顺畅。
“别想着多给儿孙留些好处,别想着自己多安逸享受,今日你等贪图享受,那就是埋下祸根,一旦大明板荡……想想那些历史吧,那便是你等今日种下的祸根!”
“要反省!要反思!”
杨士奇喊道:“想做生意就做生意,圣人也要吃饭,圣人的弟子也有商人。”
杨士奇已经完全摒弃了那些陈规陋矩,挥舞着手臂喊道:“要实务,先贤的学问是从实务中来,那么你们就该到实务中去领悟、去学习先贤的学问。”
说到这里时,他忍不住咳嗽起来。
老人弯着腰,痛苦的在咳嗽着。
那些人在看着。
渐渐的有人为之动容。
“他这是为了什么?”
一个年轻人走了出来,说道:“在下举人陈贲,在下以为这些年说的太多,做的却太少。今日听了士奇公之言,在下倍感羞愧。”
杨士奇欣慰的站直了身体,年轻人走过来扶住他,说道:“士奇公,若是有心自然会听,若是无心,百遍也无用。学生扶你去歇息吧。”
杨士奇看着那些人,失望的道:“他们呢?”
“他们呢?”
年轻人回身看了一眼,看到了犹豫。
这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事啊!
“士奇公,儒学要革新!”
人群中有人喊道。
杨士奇的眼睛亮了,说道:“对,要革新,可怎么革新?”
“要务实!没有务实就是纸上谈兵!”
杨士奇说道:“学问自百姓日用中来,要革新,必须要知道百姓需要的是什么,懂不懂?”
他老了,无法持续去领导一场需要耗费无数精力的学问革新。所以他希望这些人能明白革新的初衷,而不是为了革新而革新。
人群沉默了一下,然后有人点头。
渐渐的,点头的人多了起来……
杨士奇兴奋的哽咽起来,对年轻人说道:“这便是根,这便是我儒学的种子啊!”
第2588章 一定会好的
杨士奇返乡的速度奇慢无比,每到一地必定是要停留下来一两天,然后宣讲一番儒学和儒家如今的状况,以及革新的必要性。
因为他的行程慢,所以还没到达下一个地方时,就有许多人提前在等候。
甚至还有胆大的,趁着现在巡检司对路引检查的不严的机会远迎。
越往南方走,杨士奇带来的影响就越大。那些士绅们正聚集起来,开始根据他的话展开各种讨论。
气氛很热烈,以至于有官员上奏章,担心杨士奇这一路会引发些不可预测之事。
可朱瞻基对此却是嗤之以鼻。
“说的厉害,喊的高亢,可愿意去做的却寥寥无几。大多数人都是在跟着起哄。”
朱瞻基说道:“此事无需管,最近武学已经组建了千户所,你可去看过了?”
“没有。”
方醒说道:“土豆就在里面,我若是去了,怕会生出些波澜来。”
朱瞻基瞥了他一眼,心中微微一动:“那要不就留下来吧。”
方醒摇摇头道:“武学千户所不是第一阵列,若是这样还要临战退缩,土豆此生再难有直面沙场的勇气。”
朱瞻基问道:“沙场凶险,朕当年差点就被瓦剌人……若非是你,当年朕怕是就危险了。”
两人都想起了他们第一次参加北征时的情景,暖阁内静了一瞬。
朱瞻基终究还年轻,马上从回忆中走出来,说道:“看看今年的雪怎么样,还有道路,若是好,那就春天出发。”
方醒没有问具体的,他点点头道:“按照行程来说,联军会先于我军到达亦力把里,甚至会提前半年以上。不过咱们不着急,他们若是等不及了,那就攻打坚城吧,必要时放弃哈密城也不是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