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秦复辟 第1838节

说到这里,秦王嬴斐摆了摆手,道:“这个时候最应该担忧的不是我军,而是纪灵!”

“对了,黑冰台可有消息传来,两个月了,秣陵的战事就算是再拖,也该结束了,魏浩然呢?”

闻言,郭嘉连忙,道:“禀王上,魏统领刚刚离开军中,到如今尚未返回!”

“嗯。”

点了点头,秦王嬴斐沉吟了片刻,道:“通知魏浩然返回大营之后,立即前来帅帐见孤!”

“诺。”

点了点头,贾诩等人转身离开了大帐。这一刻,大帐中只剩下郭嘉与秦王嬴斐两个人,一时间,大帐变得空旷起来。

“奉孝,你有事么?”

看到军师郭嘉没有离开,而自己也没有留。一时间,秦王嬴斐有些不解的看着郭嘉,道。

“禀王上,臣有一事不解,还请王上解惑!”郭嘉微微躬身,神色很是恭敬。

深深的看了一眼郭嘉,秦王嬴斐无奈一笑。不愧是鬼才,就连这一点也被郭嘉察觉到了。

一想到这里,嬴斐点了点头,道:“既然奉孝不解,那就说出来,只要可以,孤便为你解惑!”

听到秦王嬴斐答应,郭嘉悠悠一笑,道:“王上两个月攻而不破,应该不仅仅是为了想要纪灵投降吧?”

“嗯。”

点了点头,秦王嬴斐没有丝毫的隐瞒,直言,道:“孤这样做,不仅是为了逼迫纪灵投降,甚至于逼迫纪灵投降只是附带!”

“愿闻其详!”郭嘉眼中有一丝欣喜,亦有一丝复杂。

这个时候的秦王嬴斐越发恐怖了,简直有一种胸有良谋,万千兵的感觉。

“孤久攻不破合肥,必然会给天下人一种假象,秦楚之战正在僵持。此刻正是韩魏大战高峰之际,此刻我军击溃楚军,与国不利。”

“同样孤需要借助这个机会,给楚公袁术一个逃亡徐州的机会!”

第1612章 舆论攻势

僵持两个月,对于合肥久攻不下!

这一切都不是秦王嬴斐实力不足,能力不够,而仅仅只是秦王嬴斐有意如此。整整两个月时间,三十万虎狼之师,无数的人力物力,只是为了谋划。

这便是秦王嬴斐如今霸绝天下的实力以及底蕴,如今的秦国,有能力左右一场战争,如今的秦王嬴斐有能力操控一场战争的走向。

这样的秦王嬴斐让人恐惧,哪怕是军师郭嘉也一样。从这一番话中,他清楚的听到了两个人之间的差距。

这一份谋划堪称逆天!

良久之后,郭嘉听完秦王嬴斐的谋划,一时间,军师郭嘉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中。天之骄子,不外如是。

他心里清楚,秦王嬴斐的这一系列谋划布局极深,可以说是影响秦国甚至于天下大势久远。

只是他怀疑这一件事的可行性,韩魏之战变数太大了。除了两败俱伤之外,还有无数种可能。

心中念头闪烁,军师郭嘉忍不住,道:“王上,以魏公曹操与司马懿的手段,韩公袁尚与鞠义恐怕不是对手。”

“王上思谋之中的韩魏两败俱伤出现的可能性,不超过百分之十!”

瞥了一眼郭嘉,秦王嬴斐对于郭嘉洞悉他的计划一点也不意外。因为这一切都不复杂,只要深思就会知晓。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秦王嬴斐放下手中的书,悠悠一笑,道:“正因为担忧韩魏两国大战发生变数,不能两败俱伤。”

“孤才会耗时两月之久,拖在合肥城外,甚至于故意给楚公袁术北上徐州的机会。”

“只要楚国不灭,韩魏之间的大战就不会结束。孤从来没有想过韩魏之间会两败俱伤,但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等到韩魏两国尘埃落定之际,也将是我大秦统一天下之时。”

“王上,黑冰台统领魏浩然求见”就在这个时候,中军司马的声音响起。

闻言,秦王嬴斐心中念头闪烁。他心里清楚,十有八九是秣陵战事有了结果,随及一摆手,道:“让他进来!”

“诺。”点头应诺一声,中军司马转身大步离开了。

“王上,既然魏统领到了,臣告退!”军师郭嘉心里清楚,魏浩然离开许久。又突然出现,必然是有一定的大事发生。

这个时候他作为秦国军师,并不适合在场,毕竟秦国之中,有些事情是他不该知道的。

在朝堂之中沉浮,郭嘉自然清楚知道的太多秘密,就代表着陷进去的越深,往往太深的人都得不到好下场。

这也是掌控着阴暗势力的人,往往不得善终的原因所在。

“不用,都是一些战事,军师听听无妨”看了一眼郭嘉,秦王嬴斐摇了摇头,拒绝了他的请求。

对于秦王嬴斐而言,作为一个穿越者,如果还做不到不杀功臣的话,只能说他做的太失败了。

在汉末乱世三国争霸这段时间中,天命之子由于一分为三的原因,并没有光武帝刘秀那般强大。

嬴斐有自信能够镇压群臣,更何况他远比其他人年轻。纵然国君寿命普遍不长,却也能够熬的过去。

“臣魏浩然拜见王上,见过军师”就在说话之间,魏浩然大步流星而来,朝着秦王嬴斐躬身行礼,道。

“爱卿不必多礼,此乃军中,一切从简!”说到这里,秦王嬴斐眼底掠过一抹精光,道:“爱卿匆匆而来,可是发生了何事?”

闻言,魏浩然连忙,道:“禀王上,刚刚黑冰台传来消息,庞统,邓艾,陆逊三位将军攻破秣陵,楚国丹阳郡失陷。”

“但是楚公袁术以及楚国大臣,全部退入徐州,并没有生擒!”

“呼”

对于这样的结局,秦王嬴斐并不意外。因为这一切都在他的布局之中。

“嗯。”

首节上一节1838/194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