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翰林院里起冲突江许擅长窝心脚
“师兄莫慌!我已让人知会恩师了,些许贼子奈何我等不得!”
李兆先这段时间也算是锻炼出来了,虽然没有唐伯虎、徐经他们几个练的多。
更没有跟他们似的要去军训,但至少负重跑步、饮食调整还有格斗训练都是跟上了的。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尔等不是进士出身,便也算是有家学渊源!”
却见一个年约四十上下,长髯国字脸穿着道袍一副官员模样的男子捂着自己的一只黑眼圈嚷嚷着。
“与那勋贵子弟厮混一起,还自持武力殴打同僚!当真不为人子!”
在他身边站着的一众道袍中青年们轰然叫好,却见他们十人带着一些个壮硕家丁。
竟然是团团的将江潮、许庭光和李兆先他们围住,若非是他们三人和身边的几个家人能打。
或许这帮人早就扑上来了,实际上他们刚刚也扑上来了。
只是发现打不过,好歹江潮他们也是跟着小公爷练了体能拳脚的。
虽然是人少但勇力、战力完全不落下风,且战且走竟是让他们拿不下来。
却见发冠凌乱的江潮江天信站出来,咬牙切齿的狠声道。
“你只提我师为勋贵子弟,怎的不提他才华横溢、写诗填词,考得南北文武双解元?!”
这话一出口,对面的那些个道袍中青年们顿时面皮涨红不言语了。
“你们不过是觉着陛下不再听你们这些个翰林们鼓噪了,又不敢寻我恩师麻烦便来闹我们罢?!”
许庭光嘴角有些出血,呸了一口恶狠狠的盯着他们道:“冷嘲热讽说不过,便动手打人!”
顿时这些个中青年道袍髯仕们虽然吹胡子瞪眼,却都不吱声的。
这事儿说起来其实也不复杂,原本翰林会负责给皇帝做日讲官。
就是给皇帝每天讲解儒家经典典籍,并且解读其中的寓意以达到潜移默化让他们接受儒家思想的目的。
这同时也是增进帝宠、让君臣之间互相熟悉的机会,为将来入阁或外放做准备。
本来大家翰林做的好好的,突然蹦达出来一个张痴虎做了一次保密的经筵。
那次经筵完毕后陛下再也不愿意听翰林们做日讲了,即便是听很多时候要么钦点江潮、许庭光。
要么就是其他翰林们讲不到一半,就推说有事让他们先行停讲。
翰林们可没有资格知道当时经筵辩论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只知道现现在失去帝宠了。
最可怕的是他们多次暗示甚至明示三大学士,甚至清流翘楚刘大夏、马文升皆无消息。
这让他们无比的心慌,再加上弘治皇帝多次召见江潮、许庭光二人。
他们二人又从来都是跟翰林院格格不入的,翰林们不喜欢他们身为玉螭虎弟子的身份。
江、许二人更讨厌这些只知道假大虚空废话连篇的翰林们,双方互相看不顺眼自然无甚往来。
这次的冲突也是积怨已久。当然,这是翰林们自己认为。
简单说就是几个翰林故意在江、许二人行过时,拿起太平御览神鬼部卷三大声诵读。
“向根叩头曰:小儿无状,分当万死。叱祈曰汝子孙不能光荣先祖而辱如此,何不叩头谢之!”
江、许二人也是进士出身啊,怎能不知道对方这是在指桑骂槐?!
故意在他二人行过时诵读此句,一方面是骂他们恩师张痴虎是“小儿无状,分当万死”。
另一方面则是在骂他们两个进士拜勋贵小儿为师,这是“不能光荣先祖而辱如此”。
还要“何不叩头谢之”,真是丢了读书人的脸面。
“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为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以遽言叱也”
江潮江天信既然是能考得乡试第一解元,自然也不是好相与的。
当下便直接拿出战国策秦策五的例子,直接反手抽的那几个翰林脸皮抽筋儿。
这段儿原本是说吕不韦搞一搞赵国扩大领地,于是打算派出张唐去说服燕国帮忙。
但张唐说他因为要搞一搞赵国的事儿正在被赵国通缉,去燕国得过赵国那估计去了得挂逼。
于是老吕挺烦这事儿了,甘罗听说了就毛遂自荐说自己去说服张唐。
那会儿他才十二岁,自然是被老吕“言叱”了一句“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
于是甘罗不服气的说,项橐七岁就能让孔子拜服为老师。
自己都十二岁了君侯怎么不肯让自己试试,就开口“言叱”我?!
江潮用这个典故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说我家恩师少年便享得大名。
亦曾“君试其臣”,御前受三大学士考核、考得文武双解元。
你们这票瘪犊子跟我家少年恩师差了十万八千里,有个屁的资格“奚以遽言叱也”?!去休!
这一巴掌自然是抽的些许翰林们眼冒金星,毕竟这无论武举、科举解元都是实打实考出来的啊。
当下便有翰林忍不住站起来叫骂他们攀附勋贵,没了读书子的风骨端的是无耻。
许庭光则是冷笑着说起我俩可是正儿八经拜师的,你们这些个翰林们入京科举时那表现可不堪多了。
那时节你们可没少拿着厚礼,登入高官府邸口称座师、乡邻罢?!
可不就是我恩师所言的“措大骨相”么?!
如今在此讥言相刺,可不就是我恩师所言“骤得此,足高志扬,毕露丑态”么?!
这一番话直接骂的一众翰林嘴皮子都在哆嗦满心卧槽,心下言道这痴虎儿的弟子怎的也是如此嘴毒啊!
骂了半天七八个翰林居然骂不过江、许二人,终究是有憋不住的哇呀呀的扑上来便要与他们二人撕打。
然而江、许二人去岁开始就接受张小公爷的训练,到现在别说这些翰林宅男菜逼了。
即便是一般的城狐社鼠、豪奴悍仆,三五人上来也不是说拿下就能拿下的。
当下噼里啪啦的赏了这些个翰林们一顿张家祖传窝心脚,外加内家拳打爆眼眶拳。
他们也没下狠手,就是揍翻了踹一顿扬长而去。
可翰林们不服气啊,琢磨告状到御前也讨不的什么。
好干脆找了同僚组织人手,到城门这里堵他俩来了。
第226章大家围观都看戏螭虎到场要揍人
李兆先这段时间算是修养起来了,身手也跟着好了起来。
随着陈州同师伯修习内丹术,又泡药浴、打熬筋骨、每日三顿连肉带菜,还有冰爽果汁儿那日子简直了。
今日本来是等两位师兄下了职相约一起到庄子里,最近小李兼职教庄子里孩子课业。
恩师给了他新任务要做一套孩童的教材,他有些摸不准打算找两位师兄请教一番。
结果刚行至城门口就被这群翰林带着人堵住了,小李赶紧吩咐家人去庄子里吹哨子拉人马。
然后和两位师兄一起且战且走,居然是打的这些个翰林们一时无奈。
京兆尹和五城兵马司倒是早已经接到了报告了,可特么翰林打架大家谁想掺和啊?!
再说了,他们打起来也没有去戕害百姓不是?!
读书人爱打就让他们打去呗,顶多上报陛下请陛下处置。
弘治皇帝其实哪里能不知道,自从发现那个狗逼文官们没几个好东西以后。
他就越发觉着老祖宗给创下的东缉事厂、锦衣卫,那不是没有缘由的。
文官们老想要干掉这两个系统、竭尽所能的往它们身上泼脏水,又拉拢其中的负责人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只不过弘治皇帝听说七八个翰林被江、许二人揍的满地找牙,无奈的摇了摇头。
再听说他们去城门堵江、许二人了,便让东厂、锦衣卫见机行事。
若是他们二人抵挡不过便要去帮忙,若是还能抵挡就先静观其变。
毕竟弘治皇帝身份摆在这里啊,总不好插手太多拉偏架
只是他没想到那些个翰林们带着十多号家仆拢共三十几号人,战斗力居然还辣鸡成这样。
被江、许二人,和李兆先一起不到十人且战且走都退出城门了。
他们二人没吃亏自然东厂、锦衣卫就不会出手,只是密切的观察并实时回报于大内。
倒是城门外的百姓越聚越多了,这翰林打架的西洋景儿可不多见啊!
大家都很好奇的开启了围观模式,然后一边赞叹玉螭虎的弟子好生厉害啊。
居然是不到十人且战且走还能打的那些个翰林和他们的家仆,前冲不得。
几个猪头模样的翰林可是官袍都没有脱下来,蹦达叫嚷着:“上啊!你们怕甚?!”
废话啊!你特么都被打成猪头了,自然是无所谓的。
我们扑上去万一这江、许二人拼命咋办,若是真伤了他们你以为那玉螭虎手上的刀是用来切瓜的?!
别忘了国子监门前他可打折了不少腿啊,我们可没那么**去找屎。
大家打一架顶多是读书人之间的事儿,咱们打完回去跟陛下请罪便是了。
他痴虎儿再蛮横,也不至于到御前砍死我们。
可若是伤了他弟子那意思就不一样了,这就好比俩孩子闹着打起来家长总不能撸袖子上阵罢?!
但你若是伤了人家孩子,对方家长肯定是要找你算账的啊。
他们现在也算是投鼠忌器,要把这件事情生生按在双方互殴上。
不能给那痴虎儿插手的借口
当然,这只是他们以大明文人的思维模式想当然尔了。
实际上张小公爷
“隆隆隆”马蹄声轰鸣传来,一众翰林们猛然瞳孔一缩!
敢在这京师城外纵马,而且人数如此之多的那么只有一个人大明京师第一纨绔张家玉螭虎。
一众老百姓们远远的就看到了那玉螭虎打马而来,自然是全都让开了一条道路。
果然,远远的便见得那痴虎儿身穿一身玄色金绣怪石下山猛虎图儒衫,头顶一只翠玉雕镶金莲蓬冠。
脚上踏着祥云登云履,腰跨一柄装饰华丽无比的倭刀。
骑着一匹打理的整洁无比毛色、身躯近乎带着光晕的高头黑色骏马,隆隆踏着路面杀来。
几个翰林现在其实很想跑,尤其是看着痴虎儿背后那跟着一水儿穿着南蛮铠、背着火枪的姬武将。
还有那凶神恶煞的张家老亲兵们,顿时这票翰林们腿肚子就直打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