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时候还是大家琢磨礼厚不厚、家中谁过来的问题,毕竟这知州都要滚犊子了。
这玩意儿换了新人,自然是得看着新任知州的脸色咯。
谁知镇守太监张忠府上竟然传出,他不仅亲自道贺还会奉上贺礼。
这下其他家就坐不住了,赶紧备好贺礼、家中重要人物亲自道贺。
后来不知怎的,又传出了消息说当值各级官吏需尽忠职守。
此番寿宴亦是践行,让家中其他人道贺便是了。
虽然众人是莫名其妙,但看着几个大族都是派出长辈前往自然也只好跟从了。
知州大人终于出现,一番感慨道谢给这些个宿老们作揖。
下面轰然叫好,还有人热泪盈眶的给送上了万民伞。
这反正已经是既定戏码了,官员离任除非是跟士绅们闹的太僵。
否则的话万民伞得送上一把,再闹个脱靴阵。
就是宿老们哭着喊着脱下离任官员的靴子,意思希望他能留任。
传出去官员名声也好听,接任者闻声也不敢造次。
毕竟前任被脱靴留任、赠了万民伞,怎么到你手上人家就闹腾了呢?!
没名没姓的知州大人一番唱念做打,大家主宾欢愉。
吃饱喝足准备明日践行时,给这位知州大人再演绎出脱靴阵。
然后大家你好我好,再不相见了。
可惜当夜火龙四起,那些寄宿在城中准备明日送行的各家宿老们竟然被抓了泰半!
“刘宠他们的事儿犯了!尔等皆为盗匪之家,我大明律容你们不得!!”
张忠那猖狂的叫声响彻在霸州城中,刘家、齐家、杨虎……等等与刘家亲近的悉数被捕!
无数人惊恐哀嚎,有人呼喊知州大人来救。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什么用,衙役们倒是不敢过分得罪这些个大族的家老。
人家儿孙啥的可都还在外呢,若是逼急了他们未必能奈何得了张忠。
可要收拾他们这些衙役,那是分分钟的事情啊。
第二天一大早霸州城内守备兵卒轰然杀出,刘六刘七随即被宣布为盗匪!
而这个时候,张茂则是慢悠悠的回到了自己的庭院里。
“高!哥哥此招,实在是高啊!”
眼见三当家的搓着手嘿嘿的笑着,脸上那道刀疤都狰红了几分。
“咱去刘家给他兄弟二人说项,他二人还推三阻四的不识抬举!”
“此番哥哥高招之下,他刘家兄弟二人不来投还能向何处去?!”
其他的几个四梁八柱都不住的点头,虽然说他们恨刘家兄弟恨的牙痒痒。
但也不妨碍他们真心佩服这兄弟俩的本事,若是真入伙了倒是好事儿。
“搂草打的兔子,反正都是做了!你便去联系一下杨虎、齐彦名他们罢!”
张茂哼哼出声:“若是他们肯先来投,回头给他们洗刷一番排个名号也不是不成的。”
说着,张茂不经意间拍了拍自己的腰间玉牌。
那是他大哥镇守太监张忠给他的,上面有着皇家的盘龙纹。
乃是张忠出宫做镇守太监之前,他干爹张瑜给的。
亦是先帝御赐的玩意儿,拿出来颇为唬人。
张忠自然是不需要这个玩意儿唬人的,倒是为了笼络张茂为他搂钱拿给他用了。
“喏~!哥哥且放心,兄弟们必办成此事!”
说完便抱拳退去,而此时的京师亦陷入一种莫名的恐慌中。
京师城门毫无预兆的突然闭锁,整个京师的城防全数由未曾见过的一群黑甲国防军全面接防。
少数几次身着铠甲出现在众人面前的英国公张懋,突然身着铠甲手按御赐战刀在城头巡查。
这些黑甲军卒还遍布了大街,身着调查局衣冠的番子们脸色阴沉的四处巡查。
任何人不得随意出门,所有人都被喝令必须呆在家里。
同时在新皇宫的一辆车驾,被英国公府那位玉螭虎亲自护送到了皇宫。
文武百官被召集到了旧皇宫中,三大学士则是入陛下寝宫迄今未出。
无数的信鸽“扑愣愣~”的,从京师城内飞起。
眼见民居的屋顶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站满了一群群穿着皮甲的箭手。
一枚枚的羽箭“啾啾啾……”的将这些信鸽射下,然而京师城外却更多的信鸽同时飞起!
然而城外似乎就没有这么多的箭手,在同时将这些信鸽射落了。
城内的一些不起眼的人家,一群群的汉子开始挖开自己院中的老树。
树下是一只只的铁皮箱子,将箱子打开来却见得里面乃是一套套的铠甲!
第784章怒海风波难自静拂袖随手荡靖平陆
这些汉子们默默的穿上了这一身的铠甲,随后沉默的蹲在了自家的柴棚内。
家中的老小早已经送出去了,他们等待的就是这一天。
自从卫所被裁撤之后,他们这些惶惶不可终日的人便开始寻找机会。
曾经纨绔的他们终于品尝到了艰辛,他们想不明白自己安稳的日子怎么就被打破了。
然后有人找到了他们,告诉他们可以换一个活法。
他们可以比从前过的更好,但他们需要卖了自己的命。
都到了这种时候,命还重要吗……
他们捡起了丢下多年的武艺,和父辈、祖辈一样的操练。
之后他们便被不同的人带到了京师,安置到了这些地方来。
开始的时候和家人一起,像普通人家一样的生活。
自从皇帝开始病了之后,他们的家人陆陆续续的被送走了。
留下的只有他们。
他们知道,自己要卖命的时候要到了。
便是在他们沉默的着甲准备的时候,一只只的信鸽飞跃了千山万水、穿过了大江大河。
落在了一户户的人家中,这些人家默默接过信鸽取出密件誊抄几份再发出去。
无数的信鸽从不同的方向,飞向了不知具名的远方……
“京师急报!!”
赣州,豫章。
宁王府邸内,几名亲卫匆匆带着一封密报跑来。
肥硕的宁王朱宸濠方才与小妾嬉戏,然而当亲卫拿着密报来的时候这位宁王便挥走了自己的小妾。
“将两位先生请来,本王在书房等他们!”
府里如今可以让宁王不具名便叫“先生”的,唯有两位而已。
亲卫们马上就明白了,宁王要喊来的是谁。
已然致仕在家的宁王儿女亲家李士实,还有自诩卧龙再世的赣州举人刘养正。
不多一会儿,眼见这二人乘着马车隆隆赶来。
亲卫急匆匆的将二人迎了进去,随即宁王府整体的警戒开始提高。
“哼~!他们居然还在观望,还在观望!!”
朱宸濠眼珠子都红了,在书房里按着桌子声竭力嘶的低吼着。
李士实、刘养正二人不敢说话,朱宸濠骂的是其余的藩王非他们所能评价的。
朱家老祖洪武皇帝实在是太为子孙着想了,开国之初就琢磨如何照拂子孙。
让一堆朝臣们出谋划策、自己亲自编撰,最后形成了《皇明祖训》。
永乐帝KO了他侄儿,但对于《皇明祖训》也是采取谨慎态度。
剥夺的只是大部分的军政权利,但根本上还是保持洪武帝的养猪态度。
咋个养猪呢?!
亲王长子长孙必然继承王位,但其余各子则是可以封郡王。
郡王的儿子除去长子能继承郡王位置之外,其余子嗣则是还能获封一等镇国将军。
甚至妾室所生的也能混到二等辅国将军,他们的儿子虽然降级却依旧是奉国将军。
这都不是最骚的操作,最骚的是当所有的爵位降低到辅国中尉的时候就不再下降了。
而是所有的子孙只要是朱家的,全部是辅国中尉。
这同时亲王的禄米一万石,最低的辅国中尉也是200石。
虽然历代先帝下废立了不少亲王,可架不住这票人能生啊!
尤其是永乐帝剥夺了护卫军政权后,他们除了在王府生娃确实也没啥事儿可干。
此时的大明宗室上下全算下来,恐怕十万人打不住了。
这十万人不事生产还得领着大量的禄米,他们自然是不肯轻易造反的。
“陛下息怒!这些目光短浅之辈,即便是无他们相助亦无妨。”
李士实看着朱宸濠痛骂了半天,无奈的劝了一句。
没辙啊!
这厮差不多都要开始口头上跟对方女性先祖,发生一场超友谊负距离阴阳生死恋了。
再不制止,恐怕朱宸濠自己也下不来台了。
“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眼见李士实望着朱宸濠,声音低沉:“京师那边的机会,只有一次!”
“伪帝当是还未有准备,这些年又树敌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