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昭国、虽然他们的百姓都送到了秦国、但说到底,国还是灭了。连国都没了,自然没资格谈条件。嬴守顶多封昭王的后人一个候爵,这算顶天了。
至于其余那些或投降韩信,或者被韩信所灭,从没有想过归顺大秦,寻求庇佑的。
嬴守当然也不会亏待他们,但顶天了,给他们的后人一个子爵,伯爵的什么,也就够了,而且都不是世袭的。
想要世袭,看后人如何打拼,看后人如何建功。
只有建功得来的爵位,才有机会获得世袭罔替的机会。
“启禀陛下,如此甚妙啊。这样一来,大秦除了养着几个闲散之王,既无怨声载道,又无分封之祸,此乃最好的解决办法,陛下圣明!”
终于,狄仁杰第一个走出,拱手笑道。
“没错,陛下。这般做法,不仅安了诸国之心,更让天下太平,此乃无上之策,可行!”
萧何上前,郑重道。
说话间,群臣纷纷开口,都十分赞同嬴守的决定。
其实这种事不赞同也不行啊,一来,他们实在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再则,前朝的很多例子还摆在那里呢。
记得前朝始皇帝废除分封制,当时满朝谏臣日夜跪在宫门之外,劝解始皇帝千万不能废除分封。
其中,尤其以嬴氏一族公子和那些开国元勋推波助澜得最为厉害,因为一旦分封,他们得到的好处会特别多,至少每一个人都是国君。
因此,那一次的处理天下之事,可谓闹得天下不宁。最终始皇帝说不改就不改,还在宫门之前架起大锅,告诉那些谏臣,谁在敢前来,直接扔进大锅,其实也就是大鼎之中烹煮。
结果数十个谏臣接连自己跳进鼎中,做出一副死谏的姿态,想要留名青史。
最后的结果就是,死了也是白死。白死不说,还被判罪了,不留名千古还好,一旦留名千古,那就是骂名。
从这件事上,所有人都学到了一个道理,满朝文武,决定的是小事,大事还得皇帝做主。
有错说错,有一说一,但绝对不要想着去逼皇帝,否则结果自己脑补。
因此种种,再加上群臣觉得皇帝这般做法也又益处,自然不会傻乎乎再去反驳皇帝。
第786章 张良谋划
君子以诚,不可欺之以方!
伪君子者,小人之实,口吐君子大义,行不堪之事。
真君子者,以诚待之,有一说一,真当为国捐躯,义不容辞。但妄图以此博得美名,实乃可耻。
当今朝堂上或许不缺这样的人,但三公六部,凡是执掌大权的,基本上都没有这样的人。
他们不见得人人都是君子,但都绝不是伪君子。
例如张良,口吐君子文章,也行君子之事,但他从来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
他是一个贤才,一个谋略家,一个以天下作为棋盘的棋手。有时候,真要到了行小人之事时,他绝不会犹豫。
在说话间,兵部尚书张良最后一个开口,拱手道:“陛下,如此做法,可谓大仁大义也。”
“一郡王之命,留人与咸阳之地,从此之后,列国再无争雄之心,首尾不相连,从此群龙无首,再难泛起惊涛大浪!”
“臣觉得,此计可一直沿用,将来天下大定,才可谓千秋万世。既存仁义,又留名声,可谓千古圣决!”
“再则最重要一点,如今匈奴与胡人对大秦虎视眈眈,若能谈何,三足鼎立天下还好。”
“若是不能,如此安抚诸国,诸王,届时,西南数十万大军,必将成为我大秦最强战力。毕竟这九黎三苗血脉,本身就是战神血脉。”
“平日里他们放纵倒也罢了,一旦聚拢,再现蚩尤九黎荣光,必将天下无敌,横扫八荒六合,无人能敌。”
“匈奴骑兵再强,岂能敌得过九黎魔兵?胡人嗜血,岂能阻挡三苗后人。有此底气,我大秦何惧匈奴东胡?”
说着,张良开口之间,已然布局天下。
在这份布局中,西南各国九黎后裔真的太重要了,重要到已经成为大秦的底牌。
不过他这个说法,可一点都不夸张。
当年皇帝与蚩尤一战,说句不好听的,黄帝根本就不是蚩尤的对手。如果不是最后得到炎帝部落的相助,黄帝必败。
多得不说,历史也不提,就说后世神话故事中,每每提起黄帝与蚩尤之战,皇帝几乎都是靠别人帮助才能抗衡蚩尤。
例如什么九天玄女,各大神兽,各路神仙等等。而蚩尤,直接就被人打上魔头的标签作为定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最终还是因为对方人多势众,源源不断,再加上一些特定的原因,方才落得大败的结局。
由此可想而知,九黎族有多强大。综上所诉,当年九黎族争霸天下,绝对是以少战多,以弱战强越大越勇,从不需要任何助力。
能做到这一步的,可谓天下少有的。
举个例子,把当年的蚩尤与九黎族放在战国时,战国七雄中,有一个是九黎,而蚩尤就纯属是凭借九黎族一族治理,和六国血拼。
这一点,即便强如秦国都做不到,所以秦国只能合纵连横,与六国换着花样的打。
知道经过百年的努力,数代人的煎熬,把六国彻底打趴下了。
再加上最后,始皇帝气吞万里如虎,恒少八荒六合,终于灭了六国,一统天下。
由此可见,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与这九黎族当年横扫天下相比都有着不少差距。
只要把九黎族的战斗力聚拢起来,潜力挖掘出来,说它是大秦的底牌,一点也不为过。
“嗯,看来张爱卿对此,已经有所谋划,不妨说出来,让大伙儿听听!”
嬴守听完张良所言,笑着说道。
“回禀陛下,对于西南各国之事,臣这些时间倒是没有深思,毕竟说到底,如今大秦的麻烦还在塞北。不过这西南如今落入我大秦之手,对我大秦来说,不亚于雪中送炭!”
“方才群臣讨论如何安置诸王时,臣就在想,该当如何运用西南之力。再三沉思,臣终于有所想法!与此同时,这西南百姓的安置,也是一个问题,配合臣心中所想,臣觉得刚好可以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张良拱手,笑着说道。
“哦,是么?这西南百姓的安置,那可是一个大麻烦啊。既然爱卿心中有所决策那是最好,不妨说说!”
嬴守眼睛一亮,心中暗道:“不愧是张良,说到底,他更适合做一个棋手,一个博弈天下,布局天下的棋手。”
“只要天下大势一起,对于他来说,就如铺开棋盘,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布局之事!”
说话间,群臣也纷纷看向张良。
如果今日朝会,能有效解决解决北上危机,那将是大秦幸事。
“启禀吾皇陛下,自前秦一统天下以来,移民戍边之事,乃是常态。如此作为,好处有三,一:可以防敌,如棋盘之上,坐落有序,得到一个顺序。”
“二:各国贵族百姓一旦聚在一起,必定生事。为了防止此类时间发生,必须将曾经各国百姓分开安排。如此一来,群龙难以聚首,自然天下大定。”
“其三,破而后立,此乃立国必经之事!”
“然,再三沉思,臣觉得,如今西南之地,暂时不适合移民。如今已是寒冬,须知滇国、昭国等八国为了百姓安危。”
“仅仅只是前往我大秦巴蜀之地,近在咫尺,依旧耗费了八国举国之力,可想而知,移民所需要的财力物力何等庞大!”
“如今,我大秦国力确实恢复不少,但还没到达可以这般挥霍的地步。八国百姓,加上西南滇国这样的大国,人数不过五六百万。”
“如果整个西南全部移民,那就是千万的大事。而我大秦百姓要移民过去,同样需要千万子民前往。这其中的花费太大太大!”
“如果是在平时倒也没事,顶多举国上过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可现如今大敌当前啊,如果打不起来还好,可要打起来了,我大秦的国力能不能扛得住尚且一说。”
“一旦这个时候消耗殆尽,到时候兵无粮草,举国无力,大秦可就只有挨打的份儿了!”
“因此种种,臣觉得,移民之事,暂且放下。那已经移民到巴蜀的几百万人,留下也就留下了,退回去反而麻烦。”
“可还在西南的百姓,决不能立刻迁徙。最少不能现在迁徙,能等十年以上最好,不能等,少说也需要平定塞北威胁,否则于我大秦不利!”
第787章 谋划天下
“嗯,说的没错,如今的大秦,确实不能把国力浪费在西南之地。”
“而且西南之地于我大秦,只要加以治理,并无大患,这一点可以放心。”
“所以朕同意你的说法,可这与发挥西南战力,又有何相得益彰之处?”
“张爱卿,继续说下去!”
看着张良夸夸其谈,嬴守微微点头,他不能不承认,如今大秦的国力得想尽办法保留,确实不能用来浪费。
否则大战一起,大秦将会面临更多的危机。
本身战争就是一场巨大的危机,到时候一旦国库空虚,财政危机,粮食危机等等问题接踵而来,大秦想要成功破而后立,可谓难如登天,甚至绝无机会。
等待大秦的结果只有一个,涅槃失败,灰飞烟灭。
这绝不是嬴守想要的结果,也是他无法接受的结果,所以张良的话算是说到他心里去了。
与此同时,群臣对于此言也没有异议。
最近为了防备北境之战,工部在疯狂的消耗国力,做足备战的准备。
户部在疯狂收回大秦一切税收,丞相萧何日益查账,几乎把整个大秦能汇聚的力量都汇聚起来了。
这可谓是全力备战,举国一心。
之所以如此,因为大家都十分明白一个道理。
大秦不怕打仗,或者说,大秦在人口方面,耗都能把匈奴,东胡活生生耗死。
别看东胡和匈奴在周边也是超级大国,堪比大秦。但实际上,这仅仅只是凭借两国的军事实力而言。
可在超级大国之间,真正的实力不仅仅来源于军事,更多的基础还在人口之上。
这两国虽大,但没有中原地产丰富,以至于人口难以上涨。
每一国的粮食,能维持千万人的时候都十分稀少。也就是说两国加起来,也不过一两千万人。
即便灭了周边几十个国家,可那些效果,一个国家能只有十几二十万,三四十万的人口的比比皆是,能上百万人口的都可谓少之又少。
就如西南之地,能上百万人口的大国,不过就是滇国和西南两国而已。
甚至于昭国都能勉强算大国了,可总人口不过五六十万。二十三个国家全部加起来,人口也不过一千多万。
如此算法,整个塞北,即便匈奴和东胡吞并各国,但两国总人口加在一起,也就顶天三千万。
可大秦不一样。大秦比地盘,当然比不过两国联合那么大,可就因为大秦地产丰富,所以大秦的人口,即便数百年的战争消耗,但到嬴守登基之时,依旧保留在四千万左右。
而后嬴守南征百越,收获大片土地,再增两千万。
如今,又得西南,多的不说,这两三百万的人口还是有的。
前后想家,大秦的人口就是七千万以上,两倍于匈奴东胡联合。
所以在人口上,大秦完全能和两国硬杠。当然,前提是大秦人人都能打出血性,勇往直前,不断替补。
否则,人数再多,也只能沦为待宰的羔羊。
而至于这一点,到时候就得看文武群臣如何调动。正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