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其他人东郭奔雷不知道也就罢了,连这三个人东郭奔雷都不知道,那他还去迎接大家?
“嚯,感情东郭爱卿还真是只管办事,不管问题的老实人啊!”
嬴守闻言,也是一愣。
他还以为东郭奔雷已经知道了呢,故意有此一问,为的就是让东郭奔雷的日子过得再煎熬一点。
结果东郭奔雷的回答,略微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当然,他可不觉得东郭奔雷敢欺骗自己,在多次的反覆揉捏之下,如今的东郭奔雷,在他面前,已经只有老实的份了。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的东郭奔雷,放着他蹦哒,他也蹦哒不出一朵浪花来。
“陛下,请恕臣愚钝,昨日迎接诸位,只见过什么状元胡书海、榜眼苏诠,以及探花赵风亭。至于这前三甲是谁,末将着实没有细查,还望恕罪!”
东郭奔雷一脸苦涩,只当皇帝那一举老实人是在嘲讽他。
同时,东郭奔雷和各大世家的家主想法也一样,那前三甲,应该是个人吧。
“哈哈哈,东郭爱卿啊,这前三甲的名字,你方才不是已经提及了吗?莫非你觉得,这前三甲,应该是一个人?”
嬴守闻言,忍不住好笑,无语的说道。
“什么,末将提及了?莫非这前三甲说的是三个人?”
东郭奔雷一听,顿时就傻了,随即反应过来,一拍额头,道:“哎呀,陛下,末将当真愚钝。前三甲,前三名,一个意思啊,末将怎么忘记了?这应该是三个人才对,只是不知,这三位是什么前三名,还望陛下赐教!”
说话间,东郭奔雷不禁看向胡书海三人。
他确实不知,这三个人,都是什么前三名,竟然能以前三甲自居。
第1432章 胡书海
“好,既然东郭爱卿不知,那朕今日就好好给东郭爱卿,也给诸位提上一提!”
“此事也是今日朝会主题之一,现在,就以此作为话题,展开下面的朝会吧!”
嬴守点头,大袖一展,道:“东郭爱卿,可还记得朕曾经给你说过的话?入我大秦,朕给不了你曾经的特权。我大秦,贵族有贵族的尊荣,然,却没有旧贵族的特权!”
“朕答应过你,也答应过其他各大世家,朕可以给你们一世荣华富贵,但仅仅只是一世。”
“至于你们子孙万代,后世如何,那不是朕该考虑的事情,也不是你们该考虑的问题。他们的人生,自然有他们自己的轨道!”
“他们有能耐,自然可以高官得坐,封侯拜相。没有能耐,即便街边乞讨,那也不该同情!”
“这些话,你可还记得?”
说话间,嬴守抛出一个问题。
东郭奔雷心中一震,连连点头,道:“记得,末将记得!”
说着,东郭奔雷心中忍不住暗自嘀咕,这皇帝突然提起此事,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仅仅东郭奔雷心中闪过这个疑惑,其他各大世家的家主,心中同样疑惑。
不过有一点,倒是让众人暗暗松了一口气。
既然皇帝此刻还提起曾经的承诺,也就意味着,就算各大世家的处境再艰难,皇帝也不至于过河拆桥。至少眼下来看,是出不了什么大问题的。
“东郭爱卿记得便好,今日,朕就给你好好讲讲,胡书海、苏诠与赵风亭,究竟是什么前三甲!”
说着,嬴守伸手一指胡书海三人,道:“胡书海,我大秦科考第一,乃状元。苏诠,我大秦科考第二,榜眼是也。赵风亭,我大秦科考第三,探花!”
“此乃大秦科考前三甲,亦是开皇以来的前三甲,必将名垂千古,青史留名。现在,你明白了吗?”
东郭奔雷和各大世家家主心中都是一惊,提起科考,他们顿时想到了什么。
之前就听闻过大秦有什么科考,但大家都没怎么在意,以至于逐渐都都淡忘了。
如今提起,他们顿时想到,中原此前遭受过内乱。前朝被推翻,官员稀缺,于是举行过推辞科考。
而通过科考的人,最终都在大秦境内,各地为官。更有甚者,封侯拜相,朝堂上指点乾坤。
而如今,更加出现什么状元、榜眼、探花之类的前三甲。
很明显,大秦又经历了一次科考,而且打算把这个制度一直延续下去。
“启禀陛下,末将大概明白了。原来,我大秦今朝又举行了一番科考,这三位,正是此番科举前三甲!”
东郭奔雷拱手作揖,恭恭敬敬道。
“没错,他们就是此番科举的前三甲,也将是接下来,为朕主掌东胡大局的三位朝廷大员!”
“朕今日提起此事,并不是想告诉你,他们的身份将会何等显赫,朕要告诉你,也告诉整个胡东之地,所有的人!”
“这些人,曾经都是没有任何身份的平民学子,然,他们凭借自己的能耐,通过科考,同样可以封侯拜相,执掌一方。这是他们的能耐,也是朕给他们的机会!”
“同样的机会,朕会给每一个人,每一个我大秦的子民,包括你东郭奔雷,还有各大世家的子孙后代!”
“我大秦科举制度,只要我大秦一日不灭,便会长久持续下去。尔等后人,只要有足够的能耐,抓住这个机会,同样能如他们一般。”
“这就是朕当初给予你的希望,这个希望是朕的承诺,此生不变!”
嬴守双手撑在扶手上,说话间,再度把当日的事情讲得清清楚楚。
东郭奔雷闻言,瞬间就恍然大悟了。
不仅仅东郭奔雷,其余各大世家的家主,也跟着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末将等,叩谢吾皇陛下!”
所有人都是眼眶一红,有今日皇帝这个保证,各大世家家主的心,终于安定下来了。
“好了,都平身吧。今日,前三甲的议政已然说完,接下来,就让大家看看,我大秦科举前三甲,如今前来治理胡东之地,都将为我胡东之地,带来何等好处!”
嬴守轻抬双手,让下面众人起身后,方才看向胡书海三人,道:“胡书海,你且先行说说,此番,你欲要如何治理这胡东之地?”
胡书海闻言,一步跨出,拱手道:“启禀吾皇陛下,胡东之地,人杰地灵。本是一块宝地,奈何牧民生活,早已深入人心!”
“胡东之地的人,大多来源于西边的匈奴。在胡东这块宝地上,本可以耕种为生,如今却几乎全部沦为牧民。这牧民的生存,向来艰难!”
说着,胡书海顿了顿,又道:“其实关于胡东之地的变法,完全可以参照我大秦史册改变!”
“我大秦祖上,其实也是牧民,后得封土地,与周边游牧民族展开厮杀战斗,方才逐渐开疆拓土,打下更大的地盘。一直到穆公时期,方才奠定我大秦的霸主地位!”
“然,即便这个时候,我大秦依旧还没有摆脱牧民的习惯,只是在放牧中加入耕种,可谓半牧半耕!”
“正是因为如此,在与中原各国的交战中,我大秦的铁骑,向来无敌于天下。即便最虚弱的时候,强如魏武卒,依旧难以对付我大秦的铮铮铁骑!”
“当然,也是因为如此,我大秦武风鼎盛,却沦为诸国中最是饥贫之国。空有表面战力,却无后续之力。”
“因为牧民的粮食,永远无法支撑起一场场耗时耗力的战争,这导致大秦,东出之路,完全断绝!”
“直到商鞅变法,我大秦彻底从半牧半耕中脱身,耕战一体。至此,我大秦战力不减,厚积薄发,强大不可一世,以至于灭六国,一统天下!”
话落,胡书海看向东郭奔雷等一众东胡各大世家的家主,道:“如今,胡东之地遭遇的情况,就是我大秦曾经遭遇的状况。战力虽强,却只是表面,而无后续之力!”
第1433章 症结
胡书海滔滔不绝,俨然把东胡当作了曾经大秦的复制版,或者直接称之为第二个秦川。
这番话一出,就连曾经盘踞东胡各地,坐拥一块块封地的各大世家家主,都不禁暗暗点头。
都是各国风云人物,对于秦国的发展史,当然大致知道一些。
曾经,秦国的老祖宗,那根本就是一个养马的马夫。甚至于连马夫都算不上,只能说是一群马奴。
后来,因为烽火戏诸侯,西方犬戎来袭,无有救援,周王室差点毁于一旦。
是秦人的老祖宗,举全族之力,护送周王室东迁,方才保住周王室后面数百年的气运。
周王室得以幸存,故而赐爵位于秦人老祖宗,并且给了一块西陲封地。
从那以后开始,秦人的老祖宗,就从一个弱小的领主,慢慢开始发展壮大。
这发展壮大的历史长河中,秦人于草原上无数游牧民族殊死搏斗,最终不知灭亡多少草原上的部落王国。
最终,在这无数的战争中,大秦奠定了自己的根基。到穆公时期,变法大成,称霸天下。
这就是秦国的发家史,可以说,曾经的秦人,就和如今的东胡差不多,基本上都是游牧民族出身,啥也不懂,就会放牧。
可经过穆公时期的变法后,大秦已然从游牧民族改为了半牧半耕。
穆公之后,秦国开始极速衰落,到孝公时期,几近灭国。
是孝公启用商鞅变法,彻底将大秦从半牧半耕中给拉了出来,耕战一体。
至此,大秦一改风貌,历经几代英明之主,彻底一统天下。
说到底,还是一点,东胡与大秦,真的就是一个模版里面刻出来的。
“东郭爱卿,诸位爱卿,胡爱卿所言,不知你们觉得可否有理?”
嬴守的声音响起,众人抬头看去,只见嬴守目光看向东郭奔雷等人,沉声问道。
“陛下,末将也曾试图了解过我大秦的发展。如今,这位胡大人这般说出,倒还有几分道理。这胡东之地,与曾经的秦川,的确一般无二!”
东郭奔雷走出,拱手回应道。
“嗯,这般说来,胡爱卿说得就没错了!”
嬴守点头,看向胡书海,道:“胡爱卿,你继续说下去!”
胡书海闻言,继续道:“诺!”
说着,他侧身看向大殿外,道:“陛下,这一路走来,臣等赫然发现,这胡东之地,路边饿殍遍地,不知多少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中,无以为继,可谓惨不忍睹!”
“这是为何?”
说到这里,胡书海摊了摊手,摇摇头,慷慨激昂道:“不为别的,只因为这就是牧民的劫难,每一年都会经历一次的劫难!”
“牧民凭什么生存?靠什么生活?无非就是牲畜嘛!”
“可是这牲畜,每到寒冬季节,便会冷死冻死不知多少。没有足够的草料,不知又该饿死多少。再加上各种疫病,更是时刻都会影响到牧民的收获!”
“年丰好的时候,或许会安然无忧。可一旦稍微出现一点点状况,这千万牧民,顷刻间就会遭受到游牧本身带来的灾害!”
“这是粮食上带来的灾害,也是一场场与苍天博弈的灾害!”
“为了避免这其中带来的损失,胡东的人,只能年年侵犯中原,攻打中原。他们以战养战,就为了在中原夺取到更多的粮食,更多的好处,以便度过难关!”
“然而,每每爆发战争,又是一场对于胡东之地的考验。战争打赢了,胡东之地的牧民,自然有度过劫难的机会。”
“可一旦打败了,就会造成雪上加霜。后力不挤,战场上死伤暂且不算,后面饥寒而死的牧民,才是真正的惨重代价!”
“如今年,东胡一百五十万大军,先后发起战争。仅凭胡东之地的粮草,根本无法供应。”
“在这战争中,早就耗尽了东胡的一切。所以,如今的胡东之地上,方才出现饿殍遍野的场景。这就是教训呐!”
胡书海的话,一字字,一句句,都仿佛重锤一样敲打在东郭奔雷等人的心口上。